第99章 裝甲巡洋艦

就在吳王曾紀澤大力加強吳國海軍建設的時候,清廷局勢因爲光緒皇帝到了親政的年紀,再次發生了巨大改變。

那一年數九寒冬,雪花紛飛,北京城一片銀裝素裹。在厚重的白雪襯托下,紫禁城的飛檐,顯得更加莊嚴。少年的光緒皇帝身穿海獺皮皮袍,外套金黃袞龍袍,站在翊坤宮後的體和殿,殿裡一盆炭火燒得正旺,淺藍的火苗被殿外溜進的冷風吹得左右晃動,光緒皇帝依然感覺到冷,身體發抖。

慈禧太后坐在大殿的椅子上,光緒皇帝就站在慈禧身後,一動也不敢動,寒顫都不敢打。不過,此時的光緒皇帝,身體發育成熟,個頭長到一米六以上,他額頭很高,臉色蒼白,褐色的大眼睛像半熟的“杏子”,眼瞼低垂,大口薄脣,下脣微微前突,沒留鬍子。光緒皇帝頭上的龍帽,對他的瘦尖腦袋來說,過大過沉了,帽子中間立了九龍鏤空得金圓頂,共七層,鑲十九顆閃亮的大東明珠,上扎赤色纓,外環檐鑲黑貂熊皮毛,檐下爲明黃緞摟海帶,擋不住年輕的光緒皇帝憂鬱的眼神!

這一天,對鬱鬱寡歡的光緒皇帝來說,其實是大喜的日子!他要給自己選一位皇后和兩位妃子,然後,大婚,再然後,就是光緒皇帝夢寐以求的親政!

上個月,年近五十的慈禧太后拖不住了,發佈懿旨,昭告天下,她將在光緒十四年二月歸政。欽天監的官員們拿着烏龜殼算了一卦,二月初三是黃道吉日,慈禧和包括光緒他親爸醇親王奕譞在內的羣臣商議,在這一天結束訓政,讓光緒皇帝舉行親政大典,君臨天下!

這一次,慈禧太后不是開玩笑的,至少表面上不是,她太老了,也太累了。所以今天的選秀,光緒皇帝有一點緊張,又有一點急不可耐,緊握着拳頭,手心滲出汗珠!他不能表現得太高興,所以繃着憂鬱寡歡的臉,生怕一步走錯,慈禧太后就又讓他再等十四年。

十四年,五千個日日夜夜,光緒皇帝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過來的!從四歲那年進入紫禁城,光緒皇帝就感受到了“神一樣的孤獨”,他的孤獨感,比十九歲就死去的同治皇帝更強烈,他從小體弱多病,膽小,每逢雨天電閃雷鳴就特別害怕,蜷縮在書房的角落不敢出門。光緒皇帝比同治皇帝更像一個木偶,宮裡約束他這傀儡皇帝的規矩多如牛毛,每一步要走多遠,一碗飯應該吃幾口,上個廁所多長時間,每天跟慈禧太后跪安幾次,都有嚴格的規定。他沒有童年,每天學習兩個時辰的《四書》、《五經》,背誦“之乎者也”,還要學滿族的通古斯語和蒙古語,進行擊劍、騎馬、射箭、摔跤等訓練。

光緒皇帝有一個鮮爲人知的愛好,就是西洋玩具。自從洋人給他進貢了瑞士鐘錶後,他就迷上了西洋玩具,音樂盒、音樂車、汽車、輪船,有頭腦的丹麥玩具商,給年幼的光緒皇帝專門設計了各種好玩的玩具,高價賣給他。光緒皇帝長大後,還聽說電報這玩意,可以把字像閃電一樣傳到千里之外,就找人弄來一臺,像玩具一樣擺弄。

隨着光緒皇帝一天天長大,他對大清帝國落後的現狀越來越不滿,對西洋東西的興趣日增。他的老師翁同龢在中法戰爭後,也意識到西學的重要性,給光緒皇帝增設中外歷史和地理和早期資本主義改良的課程。

從懂事時開始,光緒皇帝的理想一直很豐滿:當太祖康熙大帝那樣的一代聖主,振興大清國。因此,光緒皇帝讀書特別勤奮,每天黎明前就進書房讀書,天天如此,連春節也不休息,堪稱史上最勤奮讀書的皇帝,沒有之一!他在親政前,讀了中外改革書籍九十餘種,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君臨天下了!骨感的現實是:在君臨天下之前,光緒皇帝還要自個選一位旗女做老婆,證明自己已是男人而不是男孩了!

這一天的體和殿,格外熱鬧,五名穿旗袍的妙齡少女站成一排,神情嚴肅地立在殿內,等候光緒皇帝挑選。這五位少女分別是都統桂祥之女,年近二十的葉赫那拉.靜芬,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十五歲的德睿、十四歲的德蕙,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十五歲的他他拉.婉玉和十三歲的他他拉.婉珍。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前方,有一張長桌子,桌面上放置了一柄精緻的鑲玉如意,兩對紅色繡花荷包。榮壽公主站在光緒皇帝身旁,讓五位秀女走上前來,擡起頭來,讓光緒皇帝好好看看。

李蓮英獻上參茶,慈禧太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指着桌上的玉如意和繡花荷包對光緒皇帝說:“皇上,按照祖上的老規矩,你自己挑吧,眼前的五位姑娘,相中了誰當皇后,就把玉如意塞到她手裡,相中了誰當妃子,就把繡花荷包給她。”

說完,慈禧太后放下茶杯,拿起桌上的玉如意,塞到光緒皇帝的手裡。光緒皇帝自幼飽讀聖賢書,性情孝順,他推卻道:“此婚姻大事,當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作主。”

慈禧太后一聽,訓斥道:“皇上你都快親政了,還這麼沒主見怎麼行?”

光緒皇帝於是拿着玉如意,踱着步子就走到五位秀女面前,他先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都統桂祥之女靜芬,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頓時傻眼了,此女名字不錯,但皮膚灰黃,還有點駝背,廋骨嶙峋,於是上前走兩步,到了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身旁。正所謂“經過了醜女,才知道什麼叫美女”,光緒皇帝對這兩位來自江南的姐妹德睿、德蕙越看越順眼,尤其是妹妹德蕙,皮膚白皙,大眼睛裡的秋波,似潘陽湖的春水,光緒皇帝就砰然心動了,把玉如意塞到德蕙的小手裡!德蕙看光緒皇帝選中了自己,低頭一笑,伸手去接玉如意,這時,光緒皇帝身後的慈禧咳嗽了兩聲,不緊不慢叫了一聲:“皇帝!”

慈禧太后這叫聲聲音不大,光緒皇帝卻如聞晴天霹靂,肝兒都嚇顫了,皇爸爸怎麼這時喊我“皇帝”,難道我選的皇后皇爸爸不滿意?光緒皇帝猶豫不決,抓住就要送出手的玉如意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慈禧太后一看,給榮壽公主使了一個眼色,榮壽公主心領神會,拿起桌上的兩對繡花荷包,塞到婉玉、婉珍手裡,選秀到此結束!

這結局,真是“命中註定終須有,命中無緣莫強求”,光緒皇帝拿着玉如意,望着桂祥之女,明白了她將是自己未來的皇后,欲哭無淚,覺得自己的人生,從此就只剩下陰暗面了,但他沒有勇氣反抗皇爸爸,也無力去改變這個現實。就這樣,桂祥之女被選爲皇后;長敘的兩個女兒,後來成了瑾妃、珍妃,光緒皇帝悲劇的婚姻生活,還有悲劇的親政,邁出了悲劇的第一步!

但光緒皇帝並非完全沒有主見,他親政後,並不甘心做一位傀儡皇帝,在他的生父醇親王支持下,光緒皇帝啓用他的老師翁同龢重新擔任軍機大臣,並主管比較重要的戶部,在翁同龢的周圍,漸漸重新聚集起一批敢於死諫的御史和“清流”大臣,還有一批立志於維新的大臣,比如兩廣總督張之洞,他們被稱爲“帝黨”,反對慈禧太后過分干政,慈禧感覺到了強烈的危機。

吳王曾紀澤收到京城安插的耳目報回來的情報,將兒子曾廣孝找回吳王府,說:“吳國統一中國的時機就快要成熟了,你的海軍好好準備,隨時準備北上!”

曾廣孝那天回吳王府後,晚上,夜幕降臨,英國海軍上校琅威理也很快找上門來,用生硬的中國話焦急地說:“你讓我盯着日本海軍的動向,我得到消息,日本海軍大臣樺山資紀最近派人到倫敦,洽談訂購兩艘快速的新式裝甲巡洋艦,這兩艘新軍艦不僅速度快、火力也猛,威力無與倫比,是現在世界上最優秀的巡洋艦。我們必須搶在日本人之前下手買回來。”

曾廣孝問:“這軍艦有多快?給我介紹這兩艘鐵甲軍艦的參數,越詳細越好。”

琅威理拿出一張軍艦圖紙,說:“這是我從英國海軍朋友那拿到的情報,這兩艘船是新銳穹甲巡洋艦,排水量在四千噸以上,艦長109.73米,比‘定遠鐵’號鐵甲艦還長,它的優勢還在於驚人的動力和速度,兩臺立式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採用強壓通風技術,配合十二座高式燃煤鍋爐,可以獲得超過兩萬馬力的澎湃動力,航速最高超過30節,是現在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軍艦。”

曾廣孝一聽,“定遠”號的噸位雖然比這新艦多出三千噸,但動力只有6200馬力,最大航速14.5節,還不足這軍艦的一半,要是火力不夠,打起來就更容易吃虧,便追問道:“這新艦的火力怎麼樣?”

琅威理說:“主炮是4門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生產的6寸40倍口徑速射炮,有效射程8600米,每分鐘射彈7發,在首樓末端主甲板兩側的耳臺內,還有兩門主炮,這一獨特的設計,使得船頭對敵作戰時,獲得最大火力,前向射界更爲開闊。”

曾廣孝問:“就這六門火炮?”

琅威理說:“當然不是,在新軍艦兩舷至尾樓之間還有8門耳臺配置射炮,形成密集的舷側火力,除此之外,新軍艦還密佈22門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以及多達5具的14英寸魚雷發射管,這艦還配備剛剛問世不久的專用火炮測距儀,使得艦火炮的瞄準、測距將更爲準確、便捷,戰鬥力倍增。”

曾廣孝一聽,這火力是夠猛的,幾乎是“定遠艦”的兩倍了,這種軍艦要是落到小日本手裡,對吳國海軍將是巨大的威脅,曾廣孝問:“這兩艘軍艦要多少錢?”

琅威理說:“一共二百四十萬兩白銀左右。”

“這麼貴?日本人可真是捨得花血本。”曾廣孝一聽,他手頭能拿出來用的錢,只有六十萬兩白銀,但這軍艦無論如何不能讓日本人買去,便問琅威理,你可不可以去跟英國海軍部門交涉,便宜點,讓中國把這兩艘新軍艦買下來。

琅威理說:“我早問過了,這兩艘新艦最少也需要二百萬兩白銀。”

曾廣孝說,“你先聯繫阿姆斯特朗公司,說吳國要買這兩艘軍艦。我去想辦法籌錢。”

曾廣孝回南京跟曾紀澤訴苦,說現在國外的鐵甲艦太貴,要買兩艘先進巡洋艦需要二百萬兩白銀。

“到處都要花錢。兩百萬兩白銀的現錢,還真是不少。”曾紀澤從陸軍軍費裡撥出一百萬兩白銀,剩餘的一百萬兩白銀,他讓曾廣孝去找盛宣懷,他在商界人脈廣,可以到上海開募捐會募集購艦資金。

曾廣孝再次去了上海,不過輪船行駛到黃浦江面,白色的霧氣浮在整個江面上,盛宣懷面露難色,對曾廣孝道:“一百萬兩白銀不算小數目,而且,大人這次是要讓人捐款而非借款,商界的朋友們每年捐款不少,他們對於捐款購買軍艦可能沒興趣,這次大人最好別抱太大的希望。”

曾廣孝說:“就算是去搶洋行,這一百萬兩白銀我們也得湊齊,這關乎和日本國的戰爭。”

盛宣懷想了想,說:“即然這樣,我先帶你去拜訪一個人,只要他肯答應幫忙,或許這一百萬兩銀子籌齊不是難事。”

曾廣孝問:“拜訪誰呀?他有那麼大能耐?”

盛宣懷說:“席正甫,他是匯豐銀行的大買辦!上次我就是得他幫助,洋行才集體拒絕胡雪巖借款,他有一圈人脈,都是洋行的買辦或開票號的。”

曾廣孝一聽,這席正甫竟然有那麼大能量,搞定上海如此多的洋行,說明他肯定是一位金融大鱷,便催促盛宣懷儘快安排他倆見面。

盛宣懷說:“大人要有心理準備,席正甫一般不大待見官員。”

曾廣孝笑道:“你不也是正三品的招商局督辦嗎?”

盛宣懷也笑道:“比起官員,我更像一位商人。”

兩人上了岸,上海道邵友濂身穿雲雁官服,笑臉恭迎。盛宣懷說:“這次我們就不住迎賓官衙,你去法租界找一家上好的客棧。”

邵友濂點點頭,道:“下官這就去辦。”

上海的老法租界,在今天的徐家彙附近,有名的建築是洋涇浜聖若瑟堂,1861年6月29日建成的天主教堂,不少上海的有錢商人,都在法租界內買了花園別墅。邵友濂把兩人安排在了法租界最有名的羅菲亞大酒店,那是一棟帶花園的三層小紅樓,時值中午,長途舟馬跋涉,曾廣孝有點累了,決定先午休,下去再去拜訪席正甫,他和盛宣懷便各自要了一間客房。

曾廣孝的房間在一樓,窗子外面就是後花園,中間有一棵參天的洋槐樹。他剛躺下,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聽到窗外一隻貓在“喵喵”慘叫,他睡不着,便出去看看怎麼回事,剛走到後花園,就見到一位穿白色西洋裙子的少女,長着一張蘿莉臉,眉清目秀,可人如玉,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曾廣孝的腦海裡蹦出一句詩來:“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

那少女面色焦急,她那隻毛色純白的寵物貓,不知怎麼鬧的,卡在了一人多高的洋槐樹杈上,不停地慘叫!

曾廣孝當時怎麼也沒想到,眼前這位窈窕淑女,就是席正甫的小女兒席慕雲,當時才十六歲,剛回國不久,她的家就在羅菲亞大酒店附近。(。)

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68章 搞定榮祿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53章 大擴軍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44章 蘇丹玉璽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85章 肅順攬權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50章 新大漢國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57章 自立吳王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2章 勾心鬥角第6章 大決戰(2)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61章 容宏歸來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69章 一場大火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66章 導火索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29章 拿下蘇州
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68章 搞定榮祿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53章 大擴軍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130章 大海軍建設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44章 蘇丹玉璽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85章 肅順攬權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50章 新大漢國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57章 自立吳王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12章 勾心鬥角第6章 大決戰(2)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61章 容宏歸來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69章 一場大火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66章 導火索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29章 拿下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