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

南苑經過整修的軍營迎接來一批批的“客軍”,來自各大軍區的功勳部隊的“微縮版”自春節後陸續進駐南苑軍營。他們將在這裡展開特定的訓練,然後在開國典禮上一展風姿。

自西曆二月底,來自七大軍區的代表部隊約3400人進駐南苑軍營,他們代表了國防軍16個獲得榮譽稱號的英雄團隊、海軍、預備役及軍事學院,將組成開國大典的22個受閱方陣,在正在整飭的長安街上接受檢閱。

來自西北軍區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的孟恩範帶着他的連隊166名兄弟跟隨團長尤本泰一路風塵僕僕,從酒泉來到了北京,隨即展開了艱苦的隊列訓練。

閱兵方案已經確定,任務已經明確,他的連隊將組成一個橫豎各12人的方隊跟在儀仗隊後面通過檢閱臺。

“孃的,軍校那幫毛都沒長齊的小子硬是了得,橫平豎直,行進間簡直是劃出的一條線!我們差的遠!”看過先期到來的部隊訓練後,團長尤本泰急了,“練,給老子加料地練!”

論隊列訓練,七連這幫打仗不含糊的兵差的多!參加過第五鎮成軍閱兵式的尤本泰清楚,想要達到當初那個水平,沒有兩三個月功夫想也不要想,但時間怕是沒那麼多了。而看過山東軍校的方陣水平後,尤本泰承認軍校那幫學員已經超過了當年老五鎮的水平。

“團長,那是因爲他們換髮了新軍裝的緣故……”孟連長低聲道。

“球!別找那些沒用的理由了,不行就是不行嘛。我將話說在頭裡,要是丟了我們元勳團的臉,老子可不管你立過啥的功勞了,立馬撤了你!”

“那太好了。團長你可要說話算數。”孟恩範不僅不惱,而且喜出望外。

“球,差點上了你小子的當!不,取消你的閱兵資格。回家繼續抗鋤頭吧。”

內定孟恩範將在閱兵後復員了。這批來到南苑參加閱兵的很多下級軍官和老兵都將復員離開部隊。組建國家的第一支農墾部隊進駐黑龍江。孟恩範自然不願意,但軍令如山。他不得不從。好在軍籍尚在,而且他會升官,進入營級的行列。

“行了團長,我們好好練還不成嗎?”孟恩範曉得此事的厲害。雖然他在閱兵後將離開這支蒙山軍的元勳部隊,但骨子裡已經烙上了元勳團的印記,永遠不會磨滅。

昨天,也就是第一團的“代表隊”抵達南苑大營後的第三天,國防部長王明遠將軍將繡着“元勳團”三個金光閃閃大字的軍旗授給了尤本泰。

這是多大的榮譽!來到南苑的部隊來自蒙山軍三個方面軍,有在德州頑強守衛寸土不讓的團隊,有千里奔襲錦州的團隊。有血戰敲開汀泗天險的團隊,但所有的榮譽在尤本泰眼裡都不如元勳團三個大字,蒙山軍的老底子就在這裡,我們纔是國防軍的正宗嫡系。

訓練是艱苦的。七連的官兵們承認踢正步的苦楚不次於正常的訓練,一半人都磨破了腳,腫了腿,一雙新鞋半個月就不成了。知道總會有二十來人被剔退無法參加閱兵式,更知道各個部隊都在較着勁兒地比試,孟恩範帶着他的連隊玩命地訓練着。

伙食是一流的,頓頓滿是大肉塊子的大燴菜和大饅頭,每禮拜還有一頓酒。

新式軍服終於發了下來,不再是原來的黃色,而是更漂亮的灰色,衣料的質地更好,式樣更漂亮,特別是佩上了嶄新的牛皮武裝帶和金黃色的代表着軍種的領章尤其漂亮。步兵的領章是紅色的,騎兵的是橘紅色的,炮兵的是黃色的,工兵是深藍色的,一目瞭然。

孟恩範最喜歡的是新式軍禮服徹底區分了軍官和士兵,區別到處都有,軍帽、軍靴以及軍裝的式樣。軍官的是軍帽帶有飾帶的大檐帽,士兵則是圓形的短舌帽,戴上橢圓形的軍徽,顯得十分威武。軍徽是統一的,鍍銅質地,鑲着麥穗的園圈圈裡有一座高山,象徵着國防軍的發源地蒙山。軍官的軍服是小翻領的,很漂亮。而且軍官是長筒皮靴,士兵則是土黃色的翻毛皮鞋。

不過這是軍禮服,要在閱兵時才用。

總部照顧這批即將轉業復員的老兵,組織他們分批乘車進城參觀了皇宮、頤和園及天壇,讓在衡陽參軍的孟恩範激動不已。

不過,想到不久將離開部隊,孟恩範的心裡就堵得慌。

在蘭州,師長杜三立宴請了即將赴北京參加開國大典閱兵式的一團七連官兵,對全師著名的英雄連長孟恩範解釋了爲何組建黑龍江農墾兵團,“組建農墾兵團既是爲了控制部隊規模,縮減軍費,也是爲了保存骨幹,更爲了多產糧食。你也看到西北的荒涼苦瘠了,西北這麼大的國土,擺一兩個師算什麼?再多一倍也不夠!可是眼下西北根本就養不了太多的兵,糧食就是個大問題啊。所以司令決心效仿古人搞軍屯,最大程度地解決軍糧問題。我琢磨着,在黑龍江建立師級規模的農墾兵團,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應對可能發生的大戰。如果俄國人大舉介入外蒙戰事,有一個名義上是農墾隊實際上是由老兵爲骨幹組成了部隊擱在那裡,司令會放心的多。所以這次明確要求挑選優秀的基層軍官到農墾兵團去,小孟你是二級英雄勳章的獲得者,又是青軍聯支部書記,你說,如果不是信任你,師裡會放你走嗎?不僅是你,你們尤團長也會去!主力師嘛,就是下蛋的母雞,不斷派生出更多的部隊來,否則還叫什麼主力師?另外,咱們師作爲全軍的頭號主力師,如果與俄國人的全面戰事爆發,肯定要上的,到時候我負責將你要回來!我說話算數。”

聽到尤團長也要去農墾兵團,孟恩範的心情平復了許多。

“其實,不要想爲什麼了。跟着司令幹,照着司令的命令辦就是了,我自蒙山跟着司令,就是這麼一點小經驗。你聽我的話沒錯。你放心。你願意一輩子留在軍隊,這個願望我保證你實現!誰說進了農墾兵團就不能出來了?你們跟在山東直隸以及甘肅陝西等地招募的農民不同。你們還是軍人嘛,軍籍還是保留的嘛,擔心什麼?這次去北京受閱不要丟了咱們師的臉面,去了東北也要記得你是老一團走出來的軍官。這就是我給你的交代。除了這個,你還要完成一個任務,那就是娶媳婦!在部隊你的級別是不夠討老婆的,但到了農墾兵團可以,總部的電報是明確了的。等我有機會去黑龍江,我一定去看你,看你的小崽子……”

曾經做過杜三立衛士的孟恩範知道性格直爽的師長喜歡自己。既然離開部隊已成定局。北京閱兵就是自己在部隊的最後一次機會。

俄國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是極具戰略意義的大手筆。赤塔作爲一個重要的支點,向東延伸出兩條鐵路線,北線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主線,到伯力後拐向南方。海參崴是其終點。南線則被稱爲中國東方鐵路,向東南穿行在中國境內,經哈爾濱這個重要的支點,一直向東至海參崴。這樣,赤塔和海參崴便構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兩端兩個頂點。

哈爾濱就在這個平行四邊形底邊略靠東的地方。從哈爾濱向南,俄國人修築了中?...

東鐵路南線,到奉天(瀋陽)分出三路,西路爲即將全線通車的京奉鐵路,中路是中東路支線,穿過遼東半島直到旅順,爲日本人所管(已將軌距改爲標準軌距),東路則進入朝鮮,終點是釜山。這樣就構成了東北地區的鐵路網。

俄國是一個對領土有着無盡慾望的國家,他們本來是要獨霸滿洲的,比起東西伯利亞荒涼的凍土區,滿洲的氣候及物產令俄國人垂涎三尺。但日俄戰爭敲碎了俄國人的美夢,亞洲第一個革新內政成功的日本在付出了數十萬人的傷亡後將俄國人驅逐出南滿,從四平以南的南滿鐵路所有權落入日本人之手,兩大強盜將滿洲分食了,完全不顧這片豐饒美麗的土地另有主人。

蒙山軍北方軍的崛起是一個異數,顯然他們充分利用了日俄戰爭帶來的機遇。雖然未能徹底驅逐日俄,但魯山領導的北方軍將北至哈爾濱、南至奉天的主要城市控制在自己手裡。隨着蒙山軍奪取全國政權和北方軍區的成立,大批經過內戰洗禮的軍隊返回東北駐紮,錦州、奉天、四平、長春、吉林、哈爾濱、齊齊哈爾都駐有北方軍區的重兵。

按照外交協議,日本人在南滿只能在鐵路沿線活動,他們的勢力更多地集中於旅順至奉天的鐵路線,他們成立了關東廳來管理以鐵路爲核心的事務,派遣了一支爲數不多的軍隊來保衛其戰爭的成果。至於西線日本駐軍,則屬於另一個系統,完全不歸關東廳指揮。那是另一次戰爭的紅利,讀者們都知道了,1900年列強空前團結對滿清的戰爭獲勝後,不僅瓜分了三億兩白銀的鉅額賠款,還獲得了自天津至錦州的駐軍權,對中國覬覦已久的日本人最爲積極,在天津海光寺設立了司令部,稱爲清國駐屯軍,規模很小,不過是三個不滿編的步兵大隊及少量的炮兵。這支部隊曾在去年與欲入關直叩京師的北方軍主力對峙于山海關。不過,在1910年,證實新中華政權將要對外蒙用兵,日本人的態度又發生了改變,北方軍主力沿京奉線出關,使用了京奉路已通車的路段,日本人不僅不加阻礙,而且大力協助。

在北滿還有俄國人的軍隊,不過已經很少了,原俄國遠東軍主力大批被調回了歐洲部分,以應對巴爾幹爆發的危機。危機的起因在1908年,俄奧兩國達成了秘密協定,俄國同意奧匈兼併波斯尼亞,而奧匈將開放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供俄國軍艦通行。他們本來是要召集一次國際會議的,但奧地利人不等會議的召開便迫不及待地宣佈兼併波斯尼亞,於是激怒了塞爾維亞人。接着保加利亞獨立,克里特島則與希臘聯合在一起。巴爾幹局勢劇烈動盪,俄國的政治與軍事夥伴英法兩國出於對俄國單幹的憤怒,拒絕支持俄國。這樣,預定的國際會議無法召開了,俄國人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卻將他們血緣上的夥伴塞爾維亞給出賣了。國內反應強烈。認爲政府處置失當。緊接着,意大利與土耳其發生齷蹉。戰爭一觸即發,俄國再不能置巴爾幹於不顧了,在沙皇帝國高層,巴爾幹的重要性勝於遠東。所以將遠東軍大部分兵力調回了歐洲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巴爾幹戰爭。

在北滿,除一個俄國騎兵旅的正規軍駐紮於哈爾濱至海參崴的鐵路線上,俄軍主力都縮回國了,他們在海參崴駐紮了重兵。不過,北滿鐵路尚在俄國人的控制管理之下,因此,在哈爾濱以經營管理鐵路的名義設了很多管理機構。用間接的方式控制着哈爾濱這座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城市。

比起北京,哈爾濱還是很小的一個城市,由於俄國長期佔領,這裡聚集着無數的俄國人。使得城市的建築風格帶了明顯的俄羅斯風格。

三十四歲的彼得羅夫在哈爾濱已經生活了很多年,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娶了一箇中國姑娘。他曾是鐵路局貨場的一名職員,兩年前因盜竊被開除了,生活因此陷入了困頓,成爲了哈爾濱無數流浪漢的一員。習慣於哈爾濱溫暖氣候的他不願回老家赤塔,寧願廝混於哈爾濱,靠着打零工以及中國朋友的接濟,日子倒也過得下去。1909年底,彼得羅夫被朋友介紹進入中國人開的哈爾濱東方貿易公司工作,算是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東方貿易公司主要經營大豆出口,滿洲大豆一直是俄羅斯及歐洲其他國家青睞的商品,極爲暢銷。

彼得羅夫深恨敲了自己飯碗的同胞。盜竊?誰不盜竊?那些腸肥腦滿的官僚們纔是真正的大盜,自己不過是拿了不足50盧布的布匹,竟然被開除出了鐵路局。如果不是可敬的中國朋友的幫助,正值孩子生病的自己簡直無法想象該如何生活下去。

或許是因爲娶了中國太太,或許是因爲中國人的幫助,彼得羅夫對中國抱有感恩之情。進入東方貿易公司後,彼得羅夫乾的十分賣力。當曾幫助他度過失業後最艱難日子並介紹他進入東方貿易公司的孫瑞祥詢問他願不願意掙更多的錢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說當然願意。於是,根據孫瑞祥的要求,彼得羅夫將從原鐵路局朋友那裡打探到的消息報告給孫,以換取銀洋。他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份工作的真正意義,孫瑞祥要他打探的不只是大豆生意,更多的關於俄軍調動的情報,有沒有軍火或者其他軍用物資運抵哈爾濱?有沒有海參崴方向或者赤塔方向開來的兵車?在現在,大規模的軍事調動不可能拋卻鐵路線。上面急切想要知道俄國是否有武力“保護”外蒙的情報,國安總局哈爾濱站肩負着十分重要的使命。

彼得羅夫纔不管孫瑞祥爲什麼要這些消息,他只是“兢兢業業”地按照孫瑞祥的要求去打探消息,然後換取他急需的銀元。

孫瑞祥是國安總局六處的諜報員,東方貿易公司就是國安總局的產業。在使用彼得羅夫四個月後,孫瑞祥對上級建議正式招募彼得羅夫。

孫瑞祥強烈建議正式招募彼得羅夫。

“此人雖然嗜酒嗜賭,還經常逛妓院,但他確實對我國有很深的感情,他老婆就是中國人,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他幾次表示願意一輩子生活在哈爾濱。他天生有一種探聽情報的能力,他給的情報證實都死真實的,他順利通過了我們所設置的三次考驗,這就是理由。”孫瑞祥對哈爾濱站站長李雲祥說,“如果不正式招募他並送他接受培訓,他就不能承擔更重要的任務了。”

六處明確指示向海參崴派遣更多的間諜。海參崴當然有不少中國人,但是,在那個俄軍重兵把守的港口城市,一個俄國人開展活動肯定比中國人更爲方便。

李雲祥沉吟着。總局有更秘密的指示,那就是大力開展對俄國的滲透工作,總局爲此取了一個代號叫做“白樺林”。招募俄國人是允許的,但難度不小,若是成功則意義非凡,甚至可以將其派至彼得堡工作。

“你可以跟他進一步談談,比如讓他獲得中國國籍……”

“站長,國籍對他毫無意義。彼得不在意這個,他要的是錢。他不是由於信仰而投奔我們,他就是一個貪圖便宜的傢伙。所以他不值得重點培養,他是一個‘外套’。但此人交遊廣闊,不用可惜了。”

“外套”是總局對某一類間諜的稱呼,穿破了就可以扔掉的東西,意思是不值得重點培養的間諜。?...

“好吧,我再考慮一下。你可以進一步試探他。不妨將話說的明白些,你需要情報,爲此願意支付更多的錢,並且可以改善他家人的生活。”

“明白了。”孫瑞祥點點頭。

第2節 初定軍律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5節 七月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6節 讓步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1節 伍廷芳第7節 兗州行一第11節 戰後四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節 疑惑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2節 北京十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7節 股份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5節 太原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6節 新局面四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5節 膠州灣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奉天第23節 韶關會議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6節 平定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40節 考察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8節 這一仗二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10節 天津四第8節 陳家崖第37節 大勢六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22節 授勳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3節 動員第6節 隨營軍校第7節 蔣繼英第17節 平叛七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破莊二第3節 春節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1節 展望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18節 北洋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4節 楊士驤四第37節 起步第4節 國會四第32節 文尼察戰役之收尾第4節 去哪兒?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許思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12節 這一仗六第4節 陸軍整編第8節 南轅北轍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文尼察第11節 阻擊四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25節 招商會一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29節 變化五第20節 北京十第4節 南京一第4節 抗洪四第8節 許思二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
第2節 初定軍律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5節 七月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6節 讓步第14節 俄國戰略二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1節 伍廷芳第7節 兗州行一第11節 戰後四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2節 疑惑第12節 反擊計劃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2節 北京十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7節 股份第33節 洪粵誠二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5節 太原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16節 新局面四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5節 膠州灣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8節 奉天第23節 韶關會議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16節 東北局勢一第26節 平定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40節 考察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第8節 這一仗二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10節 天津四第8節 陳家崖第37節 大勢六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13節 新局面一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22節 授勳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3節 動員第6節 隨營軍校第7節 蔣繼英第17節 平叛七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破莊二第3節 春節二第15節 突圍二第31節 展望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18節 北洋第13節 新局面一第14節 楊士驤四第37節 起步第4節 國會四第32節 文尼察戰役之收尾第4節 去哪兒?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8節 許思二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12節 這一仗六第4節 陸軍整編第8節 南轅北轍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4節 文尼察第11節 阻擊四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25節 招商會一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29節 變化五第20節 北京十第4節 南京一第4節 抗洪四第8節 許思二第29節 慈禧對龍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