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肘腋之變三

在馮侖如賭徒般下令被他裹挾的三十七標二營官兵攻擊十九協司令部的同時,龍謙帶領着臨時調過來充作警衛連的原第五鎮騎兵標第三連正奔馳在山路上,距離十九標司令部所在的新寧已經很近了。

因爲全部騎馬,龍謙帶着這支小部隊自肇慶總部出發,走羅定——容縣——鬱林——貴縣直趨南寧。舉事發動在即,龍謙當然不會進清軍駐守的南寧,而是繞過南寧,直奔新寧。他準備在新寧召集第二師主要軍官開會,一方面妥善解決新寧事件,另一方面則要部署第二師北伐的軍事任務。

爲了保證龍謙的安全,老五鎮騎兵標抽調了戰鬥力最強的一個連,並且臨時補充了兵力和裝備,跟隨龍謙的除了他的貼身衛隊四十餘人,就是這個配備了四個排的騎兵連。

爲了支援第十鎮,騎標一口氣調出了四個整連,連帶着將老資格的騎兵標統遲春先也調給了第十鎮。目前老五鎮騎標已經殘破,正在緩慢地恢復中,主要的障礙是馬的緊缺,廣東比起靠近雲南的廣西更難買到好馬,滇馬雖然體型矮小,卻吃苦耐勞,亦有長處。

臨時抽調充作龍謙警衛連的是騎標第三連,臨時增加了一個騎兵機炮排,全連180餘人,攜帶七挺輕機槍和兩門60口徑迫擊炮。

鬼使神差,龍謙沒有按照往常的作息時間休息,嚮導說新寧已經不遠。龍謙決定趕路至新寧再歇息,他對官兵們說,夜裡涼快,正好趕路,鼓一把勁,咱們到新寧再吃飯歇息。

在新寧以東,騎三連的尖兵排遭遇了三十七標一營的部隊,全副武裝夜晚行軍引起了騎兵們的懷疑,雙方報出番號後,對方聞知龍司令竟然就在此地。不禁大喜過望。

該營營長隆鴻淵因此立功。直升團長。此是後話了。

龍謙聽了隆鴻淵的報告以及逃至隆營三十七標警衛連的士兵的證詞,許久一言不發。由於天黑,隆鴻淵及龍謙衛隊長康繼勇、騎三連連長劉金貴看不清龍謙的面色。

“跟我走,到新寧去。”足足思考了十分鐘。龍謙終於下了命令。

“司令。前面就是一條路了。不會走錯。我先帶三連打頭陣吧。”劉金貴請示道。

“胡說!”擔心龍謙安危的康繼勇罵道,“你的任務是保護司令。別他媽的忘記了!”

三十七標出了大問題,十九協出了大問題。已然確鑿無疑!現在與三十七標部隊遭遇,康繼勇有理由懷疑這支部隊也不可靠了。

“金貴你帶三連去吧。我相信隆營長,更相信我的部隊。”龍謙認識隆鴻淵,他是費縣人,在反李純圍剿勝利後參軍,也算蒙山軍老人。

隆鴻淵悄悄擦了把冷汗,還有不自覺涌出的淚水。

整隊後繼續朝新寧前進,很快便聽到了激烈的槍聲,咯咯嘯叫的機槍聲在夜晚更爲清晰,何況還有手榴彈的爆炸聲。

“跑步前進。”龍謙下令道。

爲了證明自己,急於立功的隆鴻淵帶領前衛一連撒開腳丫子猛跑,現在槍聲就是命令,新寧已經亂了。

隆鴻淵營抵達新寧後,戰事已趨平息。騎三連的突然出現,特別是劉金貴組織士兵大喊龍司令帶大隊已到,徹底動搖了亂兵的戰意,沒有打下十九協司令部的趙維秀部四散奔逃,騎三連與奮力抵抗的十九協警衛連加司令部勤雜人員會合,得知龍謙真的“神奇”地出現在本地,十九協司令部頓時歡聲雷動。

被嚴密保衛的龍謙進入剛經歷了戰火的十九協司令部。指揮戰鬥的參謀王耀彙報了事件的大致經過,會合三十七標警衛連士兵的證詞,龍謙大致明白了又一個新寧事件的過程,確定是馮侖導演了這次自蒙山軍建軍以來的大叛亂。從三十七標警衛連排長白佔魁口中,已經確知三十七標主要軍官遇害,二營全營叛變,究竟十九協乃至第十鎮還有誰被馮侖煽動,龍謙不敢確定。

十九協參謀長賈君秀已用鮮血證明了自己的清白。王耀、隆鴻淵等一批軍官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誠。

得知賈君秀已經派出了騎兵通知師部及三十八標部隊,龍謙沒有反對,略微想了想,他下達了到新寧的第一道命令,令隆鴻淵帶隊搜查城內,抓捕叛兵,如遇抵抗,可以就地格殺。然後龍謙下了第二道命令,任命王耀代理第四旅參謀長,立即動手搶救傷員,安撫百姓。

城內的槍聲平息下來了。

天亮後,最先趕來新寧的是獲知消息的遲春先騎兵標,但三十八標部隊卻沒有出現,計算時間,這個標應當到了。

已經查明,昨夜新寧激戰,第四旅旅部警衛連及參戰的勤雜人員陣亡二十七人,負傷三十九人。司令部大院被炸塌一段圍牆,院外遺留叛軍屍體五十一具。百姓亦有多人傷亡。

十團的傷亡尚未統計上來。

“我已任命王耀爲四旅代理參謀長,在我委派的新旅長就任之前,王耀全權指揮第四旅。任命隆鴻淵爲十團團長,配合王參謀長清點傷亡,抓捕叛軍,特別嚴密封鎖新寧通往南寧的大小道路,務必生擒馮侖這個叛賊!所有被抓獲的叛軍官兵一律嚴密看押,傷員妥善予以救治,不得擅殺一人!另外,立即貼出安民告示並對受損百姓給予撫慰賠償。”

“是!”王耀和隆鴻淵立正接令。

“立即傳令第五旅韓子英率秦大虎十三團全副武裝前往太平,從現在起。四旅及五旅直接由我指揮,沒有我簽字的或不是親口下達的命令一律無效!”龍謙摸出一張寫好的手令交給王耀,“多派幾個人,飛馬送抵秦大虎團部!並要秦大虎親自打收條交我。”

“是!”王耀敬禮後接過了手令。

“劉金貴騎三連暫時併入遲春先騎標,騎標立即整隊,跟我去太平府。”龍謙下達了凌晨的最後一道命令。

龍謙盤算着十九協的另一個團,及張鐵石的十一團。這個團原爲老十協補充標,接到賈君秀命令後爲何遲遲不出現?但龍謙現在卻不打算去找這個團,他要先去師部所在地太平府。

最大的問題是周毅。他是否捲入了叛亂?鐵青着臉騎在馬上的龍謙心裡懊悔的要死,政治處幾次報告馮侖的問題。自己都沒有太上心。想不到新寧殺俘事件導致了十團二營的叛變。導致了團長劉春寧和參謀長於福奇的犧牲,還折損了一個忠心耿耿的軍法官秦其海。在全軍即將總動員北伐的前夕,第二師出現如此嚴重的事件,後果極爲嚴重。

不管怎樣。有遲春先騎標在手。等秦大虎的團隊趕到。一切的障礙都不成問題了。

龍謙又慶幸自己來的及時了。

周毅現在處於極端的慌亂中。他在深夜接到賈君秀的報告後,至今未派出一兵一卒馳援新寧。

他在做什麼?整整半夜,他一直與住在隔壁的鄭篤爭論。

春節前鄭篤跟隨傳旨團到粵西宣佈第十鎮組建後。躲開了龍謙,提前返回了京師。因此受到了鐵良的獎賞。年後,鐵良再次派出鄭篤攜帶鉅款前往已經西進廣西的第十鎮,做進一步策反周毅的工作。

鐵良許諾,只要周毅“真正”站到朝廷這邊來,朝廷將不吝封侯之賞!如果想帶兵可以,第十鎮仍由周毅指揮,可以以第十鎮爲本再擴編一個第十三鎮,統制以下軍官全由周毅推薦,朝廷一定照準;如果想到中樞工作,鐵良可以安排其擔任陸軍部右侍郎;如果想從政,可以安排其在安徽、江西或者山西三省中的一省出任巡撫高位!

價碼開的不謂不高,前提是切實掌控第十鎮並且明確表示在龍謙顯露反跡時率領第十鎮前往鎮壓。

鄭篤第二次出使第十鎮,與已經結識的馮侖發展了關係,許諾馮侖以新軍鎮統制的高位,毫不費力地打動了馮侖。從馮侖口中,鄭篤獲知了韶關及廣州會議的全部內容。甚至還得到了九年前龍謙借勤王之機打劫兩座王府的驚人真相!最讓鄭篤吃驚的是,北滿第十八鎮竟然是龍謙的部隊!從統制到標統都是化名多年的蒙山軍高級軍官!

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如果不是身負殺父大仇,鄭篤都想跟龍謙混了!

當然,鄭篤不會因爲蒙山軍驚人實力的暴露而轉投陣營。鄭篤一面派出自己的隨從秘密遣返京師,向中樞報告龍謙軍早已確定謀反的鐵證。一面以馮侖透露的事實爲要挾,加緊動員一直猶豫不定的周毅。

6月下旬,周毅接到了蒙山軍總司令部成立及部隊整編的命令,鄭篤當然看到了這份命令,感到事情極爲急迫的鄭篤一面再次密報朝廷,一面與周毅連續做推心置腹的長談。但周毅在第二次新寧事件爆發前,仍然沒有下定反出蒙山軍的決心。

周毅沒有對鄭篤說明實際情況,那就是他根本沒有把握控制第十鎮造龍謙的反!

在第十鎮高級軍官中,除了馮侖鐵心造反,其餘人不會跟着他走,參謀長藍心治不是問題,只要兩個衛士就可以解決,但第五旅韓子英部,正在整補的兩旅的第三個團,甚至馮侖自己的第四旅的團長們,周毅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們不會反龍謙。龍謙敢於公開對他們說最終要起兵造反,而朝廷一直沒有得到消息就是鐵證!

周毅很清楚龍謙苦心經營到現在的實力不是一般的龐大。如果龍謙起兵推翻滿清,自己的地位不會比朝廷開出的價碼低。但是,鄭篤指出的事實又點中他的死穴,不是鄭嬋出身鄭家,也不是鄭篤效命於朝廷,而是龍謙已經失去了對他的信任以及馮侖決心謀反刺殺龍謙的事實!另外就是他數次接受朝廷重金賄賂的事實!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你別以爲你沒有收受鉅額賄賂的證據,只要指出某年某月某日你在某處見過誰,你所說的龍謙神通廣大的情報處就能拿到你與朝廷密使會面的證據!你那時就是長了一百張口也說不清楚!鄭篤這樣威脅周毅。

關鍵在馮侖。馮侖造反成功,龍謙自不需再考慮,但馮侖即使失敗,他和馮侖的關係也會讓龍謙疑心,這不是受賄和殺俘一類的性質了,這是要致龍謙於死地的大仇!古往今來,哪一個領袖會容忍謀殺自己的人活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還用查史籍?這種事連三歲孩童也明白。

就在周毅仍陷入痛苦掙扎的當口,馮侖終於發動了。事前並未跟他商量或者通氣。促使馮侖鋌而走險的是龍謙前來廣西的消息。馮侖知道。這一次龍謙定然帶着處理新寧殺俘案的使命。如果免掉自己的協統之職。自己將永無出頭之日!即便有人求情,自己最好的結局是調任閒職,永遠別想着執掌兵權了!

但馮侖顯然失算了。劉春寧和於福奇雖然被殺,但劉春寧團警衛連卻奮起抵抗。十團並未被他掌控。而且。參謀長賈君秀顯然識破了他。不然就不會派出騎兵緊急通知師部。

賈君秀派人來告急的當時,鄭篤就在周毅房間。攔住了準備發佈一些命令的周毅,“關鍵的時刻到了。你決不能派兵增援十九協!馮侖是他們的老長官了,沒有理由控制不住十九協的局面。等一等,如果馮侖的消息傳來,你立即通知相關軍官前來開會,不跟我們乾的,就地格殺!大事可成。”

鄭篤以爲,馮侖是第十鎮資歷極深的大將,威望極高,他怎麼會控制不住自己的部隊?鄭篤既受了馮侖吹牛的矇騙,更將蒙山軍想簡單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龍謙在蒙山軍中絕對的威望。從一支被官軍打散的數百殘兵到擁兵十幾萬勢力縱橫南北的如今,跟隨龍謙的大批軍官心中,龍謙就是他們的神,就是他們未來的皇帝!如果說關外魯山部隊的大批下級軍官並不認識龍謙,自然也缺少崇拜,但第五鎮這支一直由龍謙親自執掌的蒙山軍主力卻完全不同。軍官們對於他們的統帥有着近似於對神明的崇拜。

龍謙的自律、開明,處事公正是贏得軍官團的忠誠的重要因素。但最關鍵的是蒙山軍在龍謙的領導下在飛速發展壯大中。有這兩點,營長以上的軍官,抱有造龍謙反念頭的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其次就是青軍聯的建立,在下層官兵中大量發展會員,都是作戰勇敢、訓練出色、執行紀律好的優秀官兵!青軍聯公開宣傳效忠龍司令,而官兵也以加入青軍聯爲榮。所以纔有趙維秀部鄭小水連長公開質疑趙維秀的命令被殺的一幕。而是去了三十餘名優秀官兵的二營在7.23事件裡的表現也不值一提,竟然打不下一個警衛連防守的司令部大院!

插一句話。犧牲於馮侖之叛的鄭小水被追授二等金質卓越勳章,建國後入蒙山軍忠烈祠永享祭祀。這位死於內亂的年青連長用自己的生命掙來了身後的無限榮光和家族的榮耀。鄭家莊作爲蒙山軍最早的建軍根據地,專門爲鄭小水這個子弟立了一塊巨大的石碑。

與鄭小水相比,同樣犧牲於7.23事件的劉春寧和於福奇的待遇就差遠了,僅僅獲得共和國烈士的待遇,根本別想進英烈祠了。這是因爲比起鄭小水,身爲團長和參謀長的劉、於兩人對7.23事件負有很大責任。這個觀點是有道理的,因爲趙維秀畢竟是劉春寧的部下。儘管有馮侖的因素,新寧殺俘、7.23內亂兩事件在軍史上留下巨大的污點,死於7.23事件的劉、於二人確實不好樹爲全軍景仰的英烈。

7.23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周毅。性格優柔寡斷的他從半夜時分接到新寧傳出的警報一直到天明,都沒有下達任何一個證明自己未參與叛亂的命令。這個晚上的猶豫思索,讓他徹底失去了本屬於他的歷史地位。

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2節 情報處二第8節 彼得堡四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18節 十月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7節 軍械組第七節第3節 和平堡壘第5節 事與願違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1節 秋瑾二第9節 秘子第17節 犧牲一第8節 連樹鵬第24節 春節前二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9節 彼得堡五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31節 出征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上海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2節 抗洪二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2節 回國三第11節 平叛一第9節 這一仗三第39節 大勢八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7節 外交沙龍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4節 各方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抗洪五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北京九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9節 王士珍三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13節 重逢第2節 袁克定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6節 招商會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9節 王士珍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36節 大勢五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4節 南京一第7節 破莊七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1節 特種作戰第8節 交底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節 召見第11節 回國二第13節 北京三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0節 戰後三第42節 轉機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9節 彼得堡五第7節 孫娟們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節 懷來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33節 出征三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4節 監獄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七節第5節 黑溝臺三第8節 連樹鵬第14節 新局面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7節 大勢六第21節 北京十一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8節 這一仗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
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32節 情報處二第8節 彼得堡四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18節 十月第41節 初聞革命黨第27節 軍械組第七節第3節 和平堡壘第5節 事與願違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2節 南滿支隊2第21節 秋瑾二第9節 秘子第17節 犧牲一第8節 連樹鵬第24節 春節前二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9節 彼得堡五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31節 出征一第21節 北京十一第4節 上海第28節 唐紹儀來了鄭家莊第2節 抗洪二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12節 回國三第11節 平叛一第9節 這一仗三第39節 大勢八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7節 外交沙龍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9節 勘電一出天下驚一第4節 各方第10節 天津四第5節 抗洪五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12節 平叛二第19節 北京九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9節 王士珍三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13節 重逢第2節 袁克定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6節 招商會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9節 王士珍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36節 大勢五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4節 南京一第7節 破莊七第10節 這一仗四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1節 特種作戰第8節 交底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2節 召見第11節 回國二第13節 北京三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10節 戰後三第42節 轉機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9節 彼得堡五第7節 孫娟們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2節 懷來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33節 出征三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4節 監獄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七節第5節 黑溝臺三第8節 連樹鵬第14節 新局面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7節 大勢六第21節 北京十一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5章 和談前後第一節李鴻章出馬第9節 千里進軍二第8節 這一仗二第7節 彰德秋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