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大衛和江雲

賈繼英走後,龍謙將話題轉到了大衛身上。

“大衛,你該回國了。聯繫上家裡了嗎?”

“還沒有。估計信應該已經到家裡了。司令,你是不是有任務給我?”

“是的。你有很重要的任務。咱們已經完成了整編,江雲擔任新成立的情報處長,你就編入情報處。但不要對任何人講,你的身份,只有我們極少數的幾個人知曉。明白嗎?”

“我不明白。”大衛倒是坦率。

“大衛,戰爭暫時結束了。軍事鬥爭讓位給了政治鬥爭和經濟戰爭。蒙山軍沒有自己的經濟基礎,無法應對將來風雲變幻的局勢。蒙山軍永遠是你的家,我永遠是你的兄長。但是,你隱藏起真實的身份來,對於我更有幫助。你回國後座幾件事,第一就是在美國、瑞士各成立一個公司,然後將分公司設在中國來,上海、天津、濟南,至少設三個。美國一直鼓吹門戶開放,因爲動手晚,中國的市場,差不多被英、日、法、德、俄瓜分完了。所以,你到中國來做生意,應當沒有問題。第二,就是物色各色人才,我是什麼人都缺呀,醫生,護士,機械工程師,化學家,只要能招到的,就將其請來中國。待遇上從優,至少要讓人家感到來中國有錢賺。有多少要多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第三就是採購機器設備,先不搞重工業類的,從輕工業入手。比如紡織,造紙,印刷,搪瓷,製糖,火柴,醫藥,以及煤礦機械等,採購全套的設備以及相應的技術管理人員﹍﹍在我管轄的兩州地面上,一切都是咱們說了算。打上美資企業的牌子。有偌大的方便。這個。你懂。”

江雲和宋晉國都吃了一驚,這要多少錢啊?

大衛倒很平靜,笑道,“司令。其實我猜到你讓我回去的目的了。我還以爲你要買美國的武器呢。”

“美國已是工業實力最強的國家。儘管英法德不承認。但美國的陸軍武器真不行。而且,我們現在沒有製造武器的條件,政治上的。經濟上的都不具備。必須先將輕工業辦起來,培養人才,積蓄資金,再轉入重工業纔好。沂州有鐵,兗州有煤,重工業的基礎條件是有的。但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急。”

“好像必須有電才行﹍﹍”來中國三年,大衛已經習慣了靠油燈和蠟燭照明,習慣了按太陽的規律辦事,提到電,大衛竟然有點出神。

“是的,必須先建一座火力發電廠。你提醒的好。”龍謙笑着說。

“司令,我可以跟我父親說實話嗎?他有生意,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製藥廠。他在商界有朋友,如果他支持,事情會方便的多。”

“你怎麼跟令尊講呢?”

“實話實說。”大衛想了想,“除了事實,很難被他接受。”

“你如何被我搭救,如何上蒙山,可以講。但後面的事情,需要慎重。”龍謙沉思着,“大衛,你必須先取得令尊的諒解,他一定惱恨你這麼長時間不與他聯繫,如果他認爲我綁架了你就不好了。另外,你如何解釋資金的來源?”

“這個,我沒想過﹍﹍”

“好辦。賈繼英不是已經認識了嗎?就說你因爲我結識了一些中國的銀行家,中國雖然窮,但民間仍有不少超級富豪,他們手裡有大量的閒散資金。”

“明白了。我算什麼身份呢?”

“你是我們聘任的美方經理。另外,你有25%的股份,這是對你身份的酬勞,中國民間對於先進的美國技術和產品有很大的渴求。另外,我有幾個非常神奇的西藥配方,不,不是配方,是方向。只要稍許投入研究,就可以獲得非常可觀的收益。具體如何談,我再想一想。你住幾天再走,我還有好多事要交給你辦。今天就這樣,你先休息。”

不由分說,龍謙讓張平將大衛帶去休息了。宋晉國知道自己也該走了,與龍謙和江雲大哥招呼,也回去了。

“新找的護兵?”江雲盯着張平的背影。

“叫通信兵。你不認識?”

“是陳家崖子弟吧?原先在程二虎的連裡?”江雲思索着。

“不錯。是個搞情報的好手。”龍謙讚道,“小盧子跟我一年多了,早該下去了。這次整編,下去到輜重營當了排長。”

“哦。整編完成了?周副司令幹什麼?還是副司令嗎?”江雲看着龍謙,“哦,該叫副翼長?”

“不,我讓他當了第二標的標統。”龍謙盯着江雲,“爲什麼這麼問?”

“我也不知道。總覺着不該讓他管一個標的。司令,蒙山軍誰想與你爭位子,就是他了。”

“江雲,情報處成立了。但要立個規矩,沒有我的命令,決不準對內搞情報!這是一條不能碰的紅線,記住了?”龍謙嚴肅地說。

“是。我聽你的。”

“坐下。這大半年來,辛苦你了。做的很不錯。北京的情況如何?”

“老田管着。試了幾次,可靠。”

“有警惕性是對的,但也不能疑神疑鬼。那筆錢我已經想好了處理的辦法,沒有更好的法子了,那麼多人蔘與,遮是遮不住的,還不如人人有份。只要大家覺着跟着我幹有奔頭,就不會有二心。田書榜如果可以,就做你的副手。這次你回來,多住幾天,將情報處的架子搭起來,再找些人,開始訓練。以後要分分工,設幾個科,具體怎麼做,你去想,我不限制。對了,我將蔣存先調給你了,正在建立一個行動隊,或者叫行動科。已經抽調了大約十個人。知道做什麼嗎?”

江雲笑笑,伸手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龍謙內心一嘆。讓一個年方雙十的青年幹這種勾當,確實有些殘忍,但又沒有更合適的人。

“是的。但你記住,溼活兒儘量少做,間諜是個很古老的職業,它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同樣漫長,這一行當是有高下之分的,刺殺不得已才爲之。”

“我記住了。”

“我問你,下一步的重點是什麼?”

這就是考問了,江雲想了想。“是在朝廷內部建立渠道嗎?”

“唔。如果是,你準備怎麼做?”龍謙有些驚訝。

“我想,”去了北京近一年,江雲的官話說的已很是流利。他對龍謙一直用“普通話”講。或許他沒注意到。“上層的人暫時不好辦。我想下層的小官兒們還是有辦法的。這段時間我已經認識了四五個小人物,跟着李鴻章的有,跟着慶親王的也有。吃飯時搭攬上的。李鴻章談判的消息,就是從他們嘴裡打聽到的。”

“不簡單!你是什麼身份?”

“山東富商的公子,到京城做藥材生意,虧了本,晃盪着﹍﹍”

“他們沒有在意你的年齡嗎?弱冠之年便出來做生意?”

“正是這樣才容易被他們相信嘛。富商子弟,有幾個肯懸樑刺股的?”

“哈哈,好。那就得給你圓上這個謊了。沒問題,這邊我負責。”龍謙拍拍江雲的肩膀,覺得江雲的長進超出了自己的預期,“你說的不錯,做的也很好。就這麼幹下去,你會有大出息的!不過,現在關鍵是培養人,不能什麼事都親自幹。這次你回來,我交給你一些密寫,跟蹤,情報傳遞的法子,你再慢慢摸索。沒錯,目前的主要工作是針對朝廷,爭取在兩年內將針對朝廷的耳目建立起來,特別是袁世凱的部隊,要爭取打進去。”

龍謙相信,自己交給江雲的一些情報行當最基本的東西,在當下就是最頂尖的手段。以江雲的悟性之高,一定會摸索出更爲實用的套路來。

“打進去?”江雲有些疑惑。

“對。現階段情報的收集主要靠人,就是建立自己的情報網絡。見過漁網吧?每個情報員就是漁網上的一個節點。一個個的節點連接起來,就織成了一張網。最珍貴的情報員是潛伏敵人陣營的人,一般有兩種方法,就是打進去和拉出來。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軍事情報的收集是第一位的工作,比如對袁世凱部隊,最好的方法是將自己的你派進去,那樣的話他們的一舉一動就瞞不過咱們的眼睛了。怎麼派進去?招兵進入是一種辦法,但那要從最下層的幹起,收集情報就差了等次。比他好的方法還有,你想到了嗎?”

江雲蹙眉思索,“要想拿到高級的情報,就必須進入袁世凱的上層,就像進入你的身邊一樣。但這怎麼辦呢?他身邊的人一定是最親信的人,就算將俘虜派回去,他也不一定信任了﹍﹍”

“說的對!袁世凱是極爲聰明的人,這個人有手段,有眼光,胸懷也足夠。他更爲器重軍校畢業的人,這就是司徒均從德國回來再他那裡得到重用的緣故。目前的軍校畢業生國內的是天津武備學堂,就是瞿鴻翔所在的那個學校,可惜去年被毀掉了。袁世凱手下的主要大將,幾乎都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比如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李純等。國外的主要是留學日本的學生,自甲午之後,中國全面學習日本,派往日本學習軍事的越來越多。這些人回來,一般會得到袁世凱的重用﹍﹍”

“那,豈不是要很長時間?”

“是的。頂尖的情報員是無價的,培養他進入需要的崗位需要很長的時間,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是值得的。這段時間他處於休眠狀態,就像睡着了一樣。一直等需要啓用他,才被喚醒﹍﹍”

江雲興奮起來,龍謙的話在他面前打開了一扇門,讓他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日本是需要派人過去的,這個以後再談。我知道袁世凱一定會重建軍校,這所軍校,一定會設在保定。你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你現在就物色好人,等袁世凱重建軍校時,爭取讓他們考進去。等他們畢業,無疑會進入袁世凱的軍官團隊,上升的空間是很大的﹍﹍”

“但你如何保證你的情報員在漫長的時間內不背叛呢?這種戰略級別的潛伏,一但背叛是致命的。”龍謙繼續啓發,“或許你想到了金錢,沒錯,金錢是最見效快的手段,但用金錢收買的人不可靠,知道什麼樣的最可靠嗎?”

“像張小丁那樣的?”

“出身和資歷還不是最可靠的,最可靠的是理想。一個有理想信念的情報員是不會背叛的。你要收羅一些小孩子們,最好是孤兒,從人市上買來也好,不要急於訓練使用,像大哥哥一樣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有了家的感覺。等他們長大了,會是你最得力的助手。”

“好法子!”江雲眼睛一亮,“俺就知道司令的法子一定最妙。”一高興,江雲的山東鄉音就跑出來了。

“這些工作都需要時間,好在我們有時間。你要將你的情報員分分級別,最重要的要親自掌握,他們的身份不能讓別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多,他們暴露的危險就越大。懂嗎?”

“這個當然。”

“然後就是拉出來了。”龍謙續水,但水已經涼了,“敵人的陣營中,一定會有各種原因對其現狀不滿意的,或許是因爲升遷,或許是因爲金錢,只要有不滿,就有破綻。這樣就出現了被你拉出來的機會。這些情報員的價值更大,因爲他們的身份是毫無破綻的﹍﹍”

“這個我想到了﹍﹍”

“拉出來的人中間,被你用威脅利誘的手段拉過來的價值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那些對於他所在的團體失望了的人,這些人有理想,但理想無情地破滅了,或者發現,他追求的理想恰恰在我們這邊,這就好了,他們一樣是戰略級別的情報員,無價之寶。只要我們這邊蒸蒸日上,便無須擔心他們的背叛﹍﹍”

“司令,你懂的真多﹍﹍”

“但這不是眼下最重要的。眼下最當今的,是要建立一連串的情報站。沒有情報站,就像漁網沒有線,網點是連接不起來的。當前,北京算是有了,天津和濟南是兩個很重要的地方,要將精銳的力量派過去,以經商爲掩護,長期潛伏。上海,廣州,南京,濟南都要建立。但不要急,跟着我們的生意走最好,生意做到哪裡,你的情報站就建到那裡。先建立天津和濟南的,南方的再說。”

“是。”

“搞情報是花大錢的買賣。錢的問題,要大方些。但要記好帳,接受監督,懂嗎?人是會變的,搞情報的,最忌諱內部出了問題,查實內部,一般從經濟上即可發現。你悟性很高,這次我會教你一些基本的東西,剩下的,慢慢摸索。等條件許可了,要開設一個專門的情報學校,培養我們的情報軍官。”

“是。”

“江雲,”龍謙盯着江雲的眼睛,“我沒想到當初的護兵,如今成爲我最得力的助手。情報工作是黑暗的,見不得光的,就像生活在地下世界裡的老鼠﹍﹍但你自己,要心地光明,不要讓黑暗吞沒了自我。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這個團體。這個團體的存在,是爲了這個國家。北京的慘禍,你親眼目睹了,朝廷的無能腐朽,你也領教了。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屈辱,讓孩子們以他們是中國人爲驕傲。這就是理想,就是信念。你要牢牢地記在心裡。”

“我懂的。我相信司令一定能帶領我們幹出來,看到那一天。”

“有機會,我會讓你出趟國,出去開開眼界。將來,你的情報站還要設在國外,你信不信?”

“我信。”想到未來,江雲不禁有些神往了。

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5節 狄文父子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9節 英國特使第5節 破莊五第4節 見面禮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34節 大勢三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7節 山東政務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16節 肅奸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9節 秘子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26節 平定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8節 南轅北轍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4節 構想第13節 平叛三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19節 犧牲三第7節 兗州行一第9節 天津三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7節 大勢六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4節 北京四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3節 伙食問題第32節 驚變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4節 南京一第5節 破莊五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0節 北京十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節 動員第6節 沂州軍議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2節 擴軍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4節 末日一第8節 阻擊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這一仗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15節 平叛五第2節 國會二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6節 等待第10節 彼得堡六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5節 事與願違第5節 白瑞庭第5節 事與願違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31節 錦州之戰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40節 周馥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3節 行刺第8節 彼得堡四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6節 整編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4節 萊州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4節 練兵之始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
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4章 開國第一戰第一節唐努烏梁海一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5節 狄文父子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9節 英國特使第5節 破莊五第4節 見面禮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5節 彰德秋操一第34節 大勢三第18節 王士珍二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7節 山東政務第20節 中興實業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2節 再會陳超二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16節 肅奸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7節 肘腋之變三第22節 波東戰役三第9節 秘子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26節 平定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8節 南轅北轍第2節 南滿支隊2第14節 構想第13節 平叛三第19節 陳超眼中的龍謙一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19節 犧牲三第7節 兗州行一第9節 天津三第3節 李純的進剿二第37節 大勢六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4節 北京四第5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三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3節 伙食問題第32節 驚變第12節 布爾什維克第4節 南京一第5節 破莊五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20節 北京十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24節 俘虜們一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節 動員第6節 沂州軍議第7章 遠征軍第一節局勢第22節 擴軍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14節 末日一第8節 阻擊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7節 這一仗一第6節 政黨之議第15節 平叛五第2節 國會二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6節 等待第10節 彼得堡六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5節 事與願違第5節 白瑞庭第5節 事與願違第22節 擴編與擴張第31節 錦州之戰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40節 周馥二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28節 戰長沙一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3節 行刺第8節 彼得堡四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6節 整編第14節 根據地的變遷二第25節 德州之戰七第4節 萊州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4節 練兵之始第21節 京師的亂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