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靈山之戰一

第十協參謀處拿出的行軍序列本來是十九標打頭,補充標及直屬隊居中,第二十標殿後。但這個未經周毅批准的方案被專門過問此事的副協統馮侖所否決,很不客氣地對參謀長藍心治說,“十九標出的風頭還不夠嗎?戰功都要讓十九標搶光嗎?把二十標和十九標的位置換過來!”

按說藍心治不接受馮侖的領導,馮侖頭上的副協統對參謀長並無指揮權——龍謙幾次強調了部隊的指揮體系,除非另有明確規定,參謀長是司令官不在崗位時接替司令官指揮權的第一人選。

特別的時候也有,那就是四年前的白嶺支隊,龍謙考慮到鄧清華謀多斷少,特別指明魯山的“一號接班人”爲範德平。等石大壽兩年後抵達關外,龍謙對石大壽的安排是第一副司令——關外部隊的二號人物。但由於魯山支隊經過剿匪及奉天會戰等一系列戰鬥,部隊的隸屬關係已經磨合得很好了,也爲遮掩朝廷的耳目,在良弼點驗十八鎮時並未出現石大壽的名字和職務,但在內部,石大壽的職務是明確的,他就是副統制官,位於參謀長鄧清華之上的二號人物。

話題扯遠了。因爲馮侖的資歷,藍心治不得不屈從,將馮侖的第二十標置於前鋒的位置。

這個方案並未得到周毅的反對,周毅覺得很合適。十九標雖然是第十協的主力,但標統杜三立比起馮侖,各方面都有差距。以副標統統率前鋒標突前攻擊也符合蒙山軍已然形成的傳統。

跟隨第十協行動的龍謙更不管這樣具體的安排。在龍謙眼裡,平亂就是一場行軍,正好磨練一下部隊。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經略廣東上了。

之所以要搶到先鋒的任務,馮侖是憋了一口氣,既要和在去冬今春湘贛之戰中立下決定性功勞的封國柱比一比,也爲自己似乎“失寵”出一口氣。

軍隊是人類有史以來組織最爲嚴密的武裝集團,越是嚴密的組織,內部講等級、講資歷的現象就越嚴重。蒙山軍從1899年春蒙山整軍初具一支近代化軍隊的雛形。迄今已有八年有餘,內部不免出現“官僚化”傾向。

馮侖自忖在蒙山軍內部可以坐上第六第七的“交椅”,龍謙不必說,周毅、魯山、寧時俊、王明遠、封國柱數人職務或者與他平級,或者在他之上,剩下的,包括司徒均葉延冰宋晉國江雲在內,資歷戰功都不如他。更遑論石大壽、範德平、吳念、程二虎、熊勳這些人了,但隨着部隊的擴張。自己的職務似乎“凝固”了,到現在實際上還是一個標統,那個副協統不過是安慰性質的。沒有什麼實權。而其他人則蹭蹭地往上躥。去關東那幫人不必說了,會後問過龍謙,範德平與程二虎已是協統,就是留在山東的吳念,從副標統一躍而成爲一旅之長,手下管着三個團。足有八千人之多!

唯一可以與自己相比的就是封國柱了,但出身老八隊的封國柱與龍謙的私交絕對比自己深的多!不知什麼時候,馮侖總覺得龍謙對自己有了二心,不然爲何將自己調出一手訓練的十九標換至二十標?爲什麼封國柱就待在他的十七標不動?

這次平定廉州之亂,就給龍謙看看。就算帶不是自己一手訓練的二十標,也不再用其他部隊了。靠着自己手下的兩千餘衆,足以打出又一個湘贛大捷!

在向參謀處索要了地圖後,馮侖召集了二十標連長以上軍官會議,在佈置了任務之後,殺氣騰騰地說,“這回老子決心打一個漂亮仗!不用十九標和補充標,更不用第九協的什麼迂迴支隊,只憑老子的部隊就掃平那幫革命黨了!我不騎馬,跟你們一道走!哪個連有逃兵掉隊的,連長就地免職!這點權力老子還是有的!這次就給龍司令看看,二十標絕不次於老封的十七標!”

馮侖治軍是有一套的,他帶兵風格有點像曾國荃,深諳“揮金如土、殺人如麻、鐵石心腸”的十二字秘訣,他是蒙山軍高級軍官中最忽視軍紀的一個,只要你能打,兵練的好,違反軍紀他都視爲不見。而繳獲多私下獎勵軍官,並不按照蒙山軍軍規全部上繳。對於違反將令的軍官處罰也嚴,關禁閉很少用,一頓軍棍毒打算是輕的。所以,他帶出來的十九標殺氣最足,在與德國人的演習交手中,在彰德秋操中都大放光彩,血性十足。

不等周毅的命令,在整頓部隊後,馮侖立即出發了。由於他的身先士卒,由於他的軍法森嚴,二十標每日行軍的速度都在四十公里之上,最多的一天(氣候涼爽)竟然走出了六十五公里的記錄!遠遠將第十協主力甩在了後面。

龍謙並不擔心二十標的突前猛進。對於蒙山軍的四個老步標的戰力,龍謙非常放心,別說是對付一幫武器缺少,基本沒有訓練的會黨亂衆,便是對北洋精銳,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只要指揮上不出嚴重的疏漏,絕不會敗陣。

龍謙在第十協主力出動前,見了劉道一和蔡紹南兩個同盟會俘虜。其餘人他並不在意,但對於這兩人,龍謙還是重視的。

“劉先生、蔡先生,一路辛苦了。不瞞二位,此番我軍南下廣東,是奉了朝廷的命令,削平廉州一帶由貴黨發動的起義。不,劉先生你不要說,聽我講,我龍謙雖不是大漢族主義,但對於內戰,一向深惡痛絕,殺自己的同胞獲取軍功,龍謙深以爲恥。但上命難違啊,所以,龍某向跟二位商議一件事。”

劉道一哼了聲,“少假惺惺了。”

蔡紹南則問道,“商量什麼事?”

“龍某想將二位中的一位放走,去廉州告知你們同盟會的負責人,打是沒有希望的,你們連半成的勝算都沒有。所以,要識時務,立即放下武器,接受我軍的整編。我可以像對待你們兩位一樣,保證起義首領的人身安全。”

“可以。”劉道一心想,只要放了老子就行。

“劉先生答應的如此爽快,是不是抱了出了牢籠天高任鳥飛的念頭?說實話,我不在乎。即使你去通風報信,將第五鎮實力告訴義軍也無妨。主義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並不是全可以轉化爲實力。這個世界上,實力纔是決定一切的。這段時間你們兩位對第五鎮也熟悉了,你們覺得靠會黨的的一幫烏合之衆能對抗我軍?別做夢了!劉先生很心急,那我就放你走。我派騎兵護送你過去,假如你見了孫文先生或是黃興先生,請轉告我對他們的問候,就說我很欽佩他們,但希望他們不要在我管轄的地方鬧事,否則徒增不快,是爲不美。”

“紹南呢?爲什麼還扣着不放?”劉道一聽龍謙要放自己走,很高興,總算沒有忘記還有一個蔡紹南。

“劉先生,我是朝廷任命的廣東提督,扣押幾個同盟會算什麼?另外,你要記住,你已經是死人了!不要忘記這點!據說孫文先生得知你犧牲,很是悲痛,還做了一首《七律》弔唁你,哈哈,我就讓他看看,我龍謙是不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劉道一無語,許久才說道,“龍將軍,你是漢人,就算你生長於美利堅,也是我華夏苗裔,大好男兒,何苦爲韃子賣命?”

“我說過了,我不是大漢族主義者。滿清也是中國人,就算你們革命成功,總不能殺光滿人吧?另外,你可以想一想,真的將滿清推翻建立一個漢人政權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那明朝是怎麼丟的天下?你們同盟會革命成功,國家就可以真的走向富強?革命不難,難的是建設,請你轉告同盟會首腦們我這句話。假如他們有膽量,可以到廣州我的提督府來找我探討,我深表歡迎。”

劉道一領到一匹駿健的戰馬,還給他配了一匹備用馬匹。在人人配備了雙馬的一個騎兵排的“護送”下踏上了“回家”之路,第三天超越了突前的二十標步兵,朝靈山方向疾馳,每日的行程都在一百多裡,馬匹必須換着騎,不然受不了。連日的驅馳,磨破了他的大腿,火辣辣地疼痛,但劉道一一直忍着不叫苦。八天後,騎兵連在一個距靈山十幾裡的樹林停下來,騎兵連長崔平山交給他一支德國造匣子槍和三十發子彈,以及十塊銀元和一包乾糧,“過了靈山,離欽州就不算遠了。你走吧,把這些東西拿上,路上小心些。”崔平山哈哈一笑,“咱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當初我的兵俘虜了你,現在我又奉命將你送回去。”

想起一路上崔連長對他的照顧,劉道一真誠地說了聲謝謝。這半年來,他雖爲俘虜,但並未受到拷問或虐待,除了不自由外,真沒受什麼罪。

“希望我們不要在戰場上交手了,你們不是對手。哈哈,還是做朋友好些。”崔平山對他招招手,示意他走吧。

“請轉告你們龍統制官,他的話我會轉告的。”劉道一抱拳行禮,將銀元子彈塞好,一夾馬肚,朝靈山方向馳去。第二日,他即遇到了身穿新軍制服的巡哨兵丁,來不及開槍抵抗便被俘了,等審問時他認出了馬漢,驚喜之下,才知道佔領靈山的是已經反正的趙聲部隊。

第14節 平叛四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袁克定第24節 風箏第8節 阻擊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0節 範德平第10節 戰後三第10節 戰後三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2節 南滿支隊2第8節 兗州行二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2節 國會二第5節 太原第16節 王明遠第6節 等待第35節 風起一第2節 國會二第34節 整編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3節 採購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6節 娜塔莉亞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7節 天津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4節 見面禮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3節 重逢第20節 軍委會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8節 兗州行二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10節 唐紹儀第4節 萊州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0節 範德平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43節 陳淑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12節 條件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7節 新軍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9節 天津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5節 白瑞庭第2節 春節一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4節 練兵之始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4節 南京一第13節 阻擊六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節 陛辭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7節 天津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節 司徒均二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0節 沈旦堡二第12節 進京二第23節 行刺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2節 楊士驤二第3節 周毅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30節 變化六第4節 見面禮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4節 新局面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13節 北京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2節 義軍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0節 波東戰役一
第14節 平叛四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袁克定第24節 風箏第8節 阻擊第11節 彰德秋操七第20節 範德平第10節 戰後三第10節 戰後三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2節 南滿支隊2第8節 兗州行二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2節 國會二第5節 太原第16節 王明遠第6節 等待第35節 風起一第2節 國會二第34節 整編一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3節 採購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6節 娜塔莉亞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一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11節 這一仗五第7節 天津一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4節 見面禮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13節 重逢第20節 軍委會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43節 莫理循的報告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8節 兗州行二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10節 唐紹儀第4節 萊州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20節 範德平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43節 陳淑第26節 紛亂的局勢三第12節 條件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7節 新軍第17節 整編前後七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9節 天津三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5節 白瑞庭第2節 春節一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4節 練兵之始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4節 南京一第13節 阻擊六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2節 陛辭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7節 天津一第16節 北京會議第3節 司徒均二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0節 沈旦堡二第12節 進京二第23節 行刺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12節 楊士驤二第3節 周毅一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30節 變化六第4節 見面禮第13節 機場宣言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14節 新局面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6節 羅馬尼亞攻略一第13節 北京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31節 錦州之戰第22節 義軍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0節 波東戰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