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這一仗三

鄭嬋的車隊出了陳家崖西門後走出不到一里地,在暮色中拐向了北,在寒冷的春夜裡一直走了一個半時辰,方向已然辨不清了,在溫氏不斷的抱怨聲中,隊伍停了下來,宿營在一個小山村裡。

十幾個女人擠在一間門窗俱壞的屋子裡,不能生火取暖,因爲十幾個人就將不大的屋子擠滿了。只在土坯牆壁上挖出的小坑裡點燃了一根蠟燭,散發出的光亮讓大家可以找地方休息。

屋子裡沒有一件傢俱,連常見的竈臺都沒有。地上鋪了一層稻草,散發出黴味。疲倦不堪的衆人也顧不了黴味不黴味了,一屁股坐在了稻草上。

鄭嬋安頓好母親,便出去找開水了。她知道既然是後勤科的宿營地,打前站的應當已經準備了開水了。

不準喝生水是蒙山軍條例之一,即使是戰時,也要遵守的。

坐在牆角的溫氏儘管裹着被子,溫氏仍被凍得瑟瑟發抖,嘴裡自然不住地埋怨。好一會鄭嬋纔拿來一壺熱水,就着開水,溫氏吃了一個燒餅,身上才暖和了些。

“嬋兒,咱們換個地方吧,都要擠死了。”溫氏大聲抱怨。

也難怪她,哪裡受過這個罪啊,連張牀都沒有,十幾個女人就擠在鋪了稻草的地上,她帶着的錦緞被面的被子也給弄髒了……

“行了吧你!隊伍上的人連這樣的屋子都沒有呢。”另一端一個女孩子大聲斥責道,“如果不是怕你走漏消息,纔不帶你呢。”

溫氏從來沒有被一個與自己女兒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斥責,她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使勁盯着那個女孩,只覺得最近在宅子裡總見,面熟,但不認識,“你是誰?你知道俺是誰?”溫氏厲聲喝道。

“俺不管你是誰!只要在隊伍上,就得聽從命令!宋科長命令不準大聲的!吃飽了趕緊休息!指不準待會兒就要轉移呢。”女孩呼地一口吹熄了蠟燭。

“哪裡來的野丫頭,敢管老孃的事!快將蠟燭點上﹍﹍”溫氏大怒,憋了半晌的火氣終於噴發出來,她準備爬起來,但被鄭嬋拽住了,“娘,是你不對嘛。她負責管咱們這一隊,有權管你呢。”後面的話壓低了聲音,“她是陳家崖陳莊主的侄女兒,叫陳淑。陳莊主可是龍司令的紅人。”後面的半句話鎮住了溫氏,她的大叫變成了低聲的嘟囔。

沒錯,出言訓斥溫氏的正是陳淑。春節後,陳淑正式加入了蒙山軍,不知爲什麼,跟叔父一提就蒙準了。陳超說,“你的性子,也合該到隊伍上去磨一磨。你也看到了,蒙山軍的規矩多,你可想好了。”

於是陳淑就進入了醫護所。成爲了蒙山軍日益龐大的女兵隊的一員。其實她已經跟醫護所的女兵們混的很熟了,護理傷病號的那點事對於她已經不陌生。值得一提的是,陳淑很喜歡軍隊有規律的生活,她的性子用後世的語言說就是男孩子性格,統一出操,唱軍歌,吃飯,睡覺,整齊劃一的生活讓她感到非常有意思。

由於陳超的關係,由於在醫護所良好的表現,本次後勤科轉移,醫護所長孫娟指定陳淑爲組長,管理十幾個家眷,其中正好就編入了溫氏和鄭嬋。

溫氏不再嚷嚷了,陳淑卻睡不着了。對於此回兇險的戰局,陳淑多少知道一些,其中有叔父不經意的透露,也有她的觀察。如果情況不嚴重,隊伍也不會未戰便放棄了鄭家莊。當然,陳家崖也放棄了。根據宋晉國的命令,根據地一些重要的村民也要跟着部隊轉移,包括嬸孃和一對弟妹。她知道,這樣做,是怕官軍進來後報復。於是,撤出鄭家莊的非戰鬥人員就顯得浩浩蕩蕩的。運輸連的一半跟着戰鬥部隊走了,另一半則跟着後勤科,爲他們提供運力。

山路崎嶇,又在夜間行軍,現在在哪兒,陳淑也不知道。宿營前在醫護所長孫娟那裡開會,彙報了她這一組的情況,聽張紅草說剛纔過了石峁。那就是說後勤科這一大攤子,在陳家崖以北好遠了。爲什麼到這兒,她不懂。更不知道戰鬥部隊現在到了哪裡。這一仗,能打贏嗎?

躺在枯草鋪就的鋪上轄琢磨着,陳淑終於睡着了。迷迷糊糊間,陳淑感覺到走風漏氣的木板門被人推開了,聽見有人喊她的名字。

她一骨碌爬起來,“在。”習慣地,按照部隊點名的要求大聲答道。現在她聽清了,叫她的人是黃玉,“陳淑快出來,其他人不要動。”

“有什麼事?”從屋子裡一出來,立即感到了徹骨的寒冷。

“隊伍打了一仗,傷號馬上下來了,咱們快去。”黃玉牽了她的手,朝村子裡快步走。

“在哪裡打的?勝了吧?”

“不清楚。趕緊吧﹍﹍”

臨時徵用的幾間較爲寬敞的屋子裡,已經支好了手術檯,篝火也燃着了,人影憧憧,都是急匆匆的。

“傷號呢?”陳淑看見了孫娟。

“馬上就下來了,快去將手術器械洗好﹍﹍”

陳淑答應一聲,去幹她常乾的事了。這時,她猛地聽見村子南面的大路上有密集的腳步聲,沙沙的,像是有很多人,她一激靈,朝前跑了幾步,看見山路上黑壓壓的全是人。

是蒙山軍大隊過來了!士兵們一聲不吭地朝前走,偶爾有軍官模樣的人站下,低聲命令着什麼。

我的天呀!他們怎麼在這兒?陳淑睜大眼睛,想從黑暗中匆匆而過的大隊中認出她熟悉的人,但失敗了,都是一樣的裝束,低頭疾進,根本認不出來。

馬蹄噠噠,由遠及近,陳淑舉頭望去,見幾匹馬在路邊停下,騎手跳下馬來,朝燈光明亮的村子裡走去。她視力蠻好,一眼就認出走在前面那個身材高大,長髮飄散的人正是龍謙。

“龍司令!”她大聲喊道。

龍謙站住腳,轉過身來,等陳淑跑過來,“你站在路邊幹什麼?”

“咱們打贏了嗎?”陳淑喘着氣問。

“還沒有。再有兩三天,一切就見分曉了。老宋呢?手術室準備好了嗎?”龍謙舉步朝莊子裡走去。

陳淑拽住龍謙後面的鄧清華,“鄧科長,你告訴我,咱們是不是打贏了?”

“還沒有。在西邊打了一仗。傷員馬上就送來了,你們得抓緊救護,越快越好,處置完傷員後就轉移,這裡已不安全了。”鄧清華掙脫了陳淑,急急跟龍謙去了。

馮國璋不再猶豫,集合好隊伍,規定了戰鬥行軍的順序,親自帶前衛營,在緊急召來的嚮導帶領下離開了鄭家莊,朝匡頭集奔去。爲了避免蒙山軍打伏擊,馮國璋將一個步隊前出,逢高地必佔領,儘量做到萬無一失。

騎在馬上的馮國璋已經明白了蒙山軍的戰術,他們用小股部隊遲滯自己,目的是曹錕的那一路。大概是時間關係,他們必須在趙家樓頂住自己,所以纔有那一天還算激烈的阻擊。但是,賊軍兵力究竟是多少呢?趙家樓打阻擊的不會少於兩個營,他們還有多少兵力去圖謀曹錕呢?巨大的問號壓在馮國璋心頭,攻入匪巢的喜悅已經消失的一乾二淨了。

走了幾裡地,馮國璋顧不上被伏擊的危險了,他不斷催促着部隊加快速度,如果曹仲珊像李秀山一樣吃敗仗,這一次費了如此大力氣準備的進剿就完蛋了。爲了這一仗,兗州、曹州一帶的兵力差不多被抽空了,賊軍可以順着曹錕的來路西進打鄒縣,甚至打兗州!山東的局勢將徹底糜爛。

絕不能出現這種情況!

鄭篤也跟着部隊撤出了鄭家莊。他不敢留在莊子裡,因爲部隊全開拔了。短短半個多時辰,鄭篤已經感到了村莊的敵意,村民們看向他的眼神是冰冷的,沒有絲毫的熱情。隨着馮國璋的撤出,他原先準備的一切可能都要白費了。準備幹什麼?誰他媽的敢分了他家的地,拿了他家的銀子,統統給老子吐出來!寧可拿出一半銀子勞軍,巴結上司,也要出這口惡氣。鄭傢什麼時候成了人人捏的軟柿子?

曹錕大人是怎麼搞的?吃一次虧還不夠嗎?鄭篤又爲曹錕擔心了,他算是曹錕的人,如果曹錕出了岔子,他在新軍中的前程就徹底終結了。自兄長完蛋後,自己也完蛋了。鄭篤想到這裡,異常氣沮,家被抄了,親人們死的死,丟的丟﹍﹍曾經雄霸一方的鄭家真是走上了背運。

都是該死的蒙山軍!鄭篤想起了那位不友好的鄉鄰的話,小妹嫁給了土匪?怎麼可能?三姨娘還當了土匪?更是令他難以置信。他根本就不願意相信那位鄰居的話,如果有時間,他會仔細審問清楚,可惜剛進莊子,尚未站穩腳跟,就跟着出來了﹍﹍

沒有馬,鄭篤跟着部隊急行軍,走了不到二里地就氣喘吁吁了。這還是空着手。他心裡升起對馮國璋的怨恨,如果在曹大人身邊,一定會安排馬匹給他的!

在一個岔路口,部隊拐向了西。鄭篤喘着氣,站在路邊張望了一陣。如果他往東而不是往西,再走上幾裡地,就會遇到他惦記着的兩位姨娘和小妹了。但部隊急匆匆地往西而去,裹挾着他,以至於他再見到妹妹時,已是另一番情景了。

天黑前,馮國璋的部隊終於抵達了匡頭集。空氣中似乎還瀰漫着硝煙的味道,先是曹錕所部的警戒哨發現了援軍,隨即看到了幾十個官軍打扮的人在野外擡屍體。看到涌上來了隊伍,那些人緊張了一陣,隨即興奮地歡叫起來。

看到眼前的情景,馮國璋的心落在了肚子裡。急忙吩咐帶他去曹錕那裡。走進匡頭集,到處是激戰過的痕跡,村邊幾棟房屋被炸塌了,牆壁上彈痕累累,十幾具官軍的屍體就擺在村口,再往裡走,屍體更多了,其中不少一看裝束就知道是賊人的,他們竟然製作了統一的軍服﹍﹍

“大人,您可算來了﹍﹍”曹錕已經得到了訊報,迎了出來。沒戴帽子,敞着懷。

“仲珊辛苦了!”馮國璋一把攥住了曹錕的胳膊。

“真是兩世爲人﹍﹍”曹錕看到馮國璋,有些激動。

回到指揮所,冷靜下來的曹錕簡要彙報了戰況。馮國璋剛纔的喜悅差不多被曹錕報出的一連串數字打消乾淨。

“這麼說,炮營基本被消滅了?大炮也被毀掉了?”

“是,慚愧之極。萬萬沒想到賊軍如此狡猾,竟然藏在了我們身後。若不是馬營官先發現敵人,部隊正好靠近了匡頭集,全軍趕緊縮進了莊子,卑職怕是見不到大人了﹍﹍”曹錕想起昨晚的激戰,心有餘悸。

“步營的損失都覈實了?”

“是,”曹錕不敢隱瞞,“陣亡了一個營官和一個隊官,部隊損傷嚴重,特別是炮營,基本完了。”

曹錕所部一晚上傷亡了四百餘人!差不多被殲滅了一個整營!

“賊軍絕非千餘人,最少要翻番!翻番都不止了!他媽的,這都什麼情報?簡直害死人!”馬建勳大罵道。

“仲珊!你來說說,賊軍現在去了哪裡?”馮國璋越想越怕,拿着地圖的手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靠着手下的幫忙纔打開了地圖。

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5節 探路者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15節 突圍二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24節 春節前二第25節 招商會一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15節 新局面三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3節 春節二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5節 新局面三第22節 擴軍第27節 風波二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14節 文尼察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節 狄文父子第5節 楊度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3節 春節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4節 春節前二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2節 義軍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12節 平叛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38節 大勢七第14節 文尼察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6節 王明遠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8節 北京八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42節 轉機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8節 犧牲二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11節 戰後四第3節 抗洪三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節 分歧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4節 監獄第4節 周毅二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3節 行刺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節 汀泗一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4節 新局面二第9節 戰後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3節 陳淑第14節 突圍一第5節 白瑞庭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5節 海空軍第5節 膠州灣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2節 北京二第2節 軍銜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3節 出征三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2節 北京十二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5節 外交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
第20節 通信與戰局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5節 探路者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15節 突圍二第36節 情報網和情報科第24節 春節前二第25節 招商會一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15節 新局面三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3節 春節二第22節 貪腐案一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5節 新局面三第22節 擴軍第27節 風波二第5節 周毅回來了第4章 山東之戰第一節海軍第14節 文尼察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13節 機場宣言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葉五與吳狗子第5節 狄文父子第5節 楊度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24節 靈山之戰一第3節 春節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24節 春節前二第20節 德州之戰二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3節 王明遠的決定第22節 義軍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12節 平叛二第5節 黑溝臺三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38節 大勢七第14節 文尼察第17節 東北局勢二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16節 王明遠第13節 繳獲與獎賞第18節 北京八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1節 拉帕洛會議第6章 加入一戰第一節輕舟已過萬重山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26節 林家橋戰役第1章 骰子已經轉起來第一節軍事代表團第42節 轉機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8節 犧牲二第3節 大隈內閣垮臺第11節 戰後四第3節 抗洪三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節 分歧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4節 監獄第4節 周毅二第27節 清廷宣戰萬國第23節 行刺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節 汀泗一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14節 新局面二第9節 戰後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43節 陳淑第14節 突圍一第5節 白瑞庭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5節 海空軍第5節 膠州灣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12節 北京二第2節 軍銜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3節 出征三第22節 德州戰役四第29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六第22節 北京十二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5節 外交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