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

自光緒二十九年秋,山東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第一是兵事,“盤踞”魯南的威勝軍右翼被擴編爲北洋陸軍第五鎮,統制官龍謙就任山東提督,留在山東(主要在濟、青、萊三州)的北洋部隊撤出山東。第五鎮各部開赴各地旋即大規模招兵並展開了對省內巡防營的嚴厲整頓。

兵事涉及的人總是少數,包括魯山等人的“叛逃”,對於一般的民衆而言無關自身。影響只在軍界。倒是新提督對各地巡防營的整頓因涉及面廣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第二就是經濟領域了,已經名震山東的華源實業集團總部即將遷至濟南,沂州各界對此大爲不滿,引起了風波。沂州商會是在光緒二十八年成立的,由商會出面,向沂州知府衙門及華源實業總部提出了請願,強烈要求將華源留在沂州。而濟南方面,傳言機器局要被華源吃掉,也帶來了不穩的因素。

第三是政界的變動,反而是小事了。因爲主要變化在魯南兩州:沂州知府唐紹儀高升奉天巡撫,兗州知府吳永轉任沂州,山東鹽運使張蓮芬兼任兗州知府。

除卻涉及切身利益的少數人,山東省內的一般人,即便是關心時局的中下級官員和士紳,也不會注意到上述三條。其影響反而比不上第五鎮在全省範圍內的招兵。

縱觀天朝歷史,軍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一向很低,除卻少數時期。比如晚唐及五代算是例外。大部分時候軍人都處於社會的底層。就官員而言,重文輕武已是慣例,就是在後人極爲推崇的宋代,趙匡胤不殺士大夫成爲美談,優容士大夫的宋朝,從來沒有對武人客氣過,該砍頭的絕不手軟。到了明代,重文抑武的情況更爲嚴重了,一個二品武將見了六品文官甚至都要叩頭。清代制度多沿襲明代,一般情況下。軍人待遇極低。軍餉本來就少,還是打折發放,即便如此,拖餉欠餉成爲了常態。好男不當兵的民諺流傳甚廣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山東。直到袁世凱帶武衛右軍入駐。這種狀況才發生了變化。客觀上講。袁世凱治軍是有一套的。他花大力氣組建的小站新軍,一改數百年的陳規陋習,使這支軍隊面貌一新。其主要的辦法一是大幅度提高了軍餉。即使軍中地位最低的伙伕,每月亦有三兩銀子可拿。而且是足額按時發放,基本杜絕了吃空餉喝兵血的陋習。其二是在新軍中提倡官兵一致,杜絕打罵役使士兵。曾有德國教官打士兵耳光被袁世凱發現,抓住這件事不放,嚴懲了教官,維護了士兵的尊嚴。其三是加大了軍官團的培養,舉辦隨營軍校,大力提升中下級軍官的文化水平,培養對軍隊的忠誠度。當然,袁世凱的目的是培養對他自己的忠誠度,還上升不到國家民族的高度,更主要的原因是袁世凱將新軍作爲自己前程的最大保障,不會去教育官兵對朝廷乃至國家民族的忠誠。

可憐的是滿清建政後,囿於其出身,也囿於其見識,一直迴避國家和民族這兩大問題。而這兩大問題的闡明,恰恰是一個現代國家的標誌。

回到剛纔。因爲有了那三條,袁世凱所部在山東的擴兵便順利了許多。必須承認,軍餉的提高和足額發放是最關鍵的因素。

自蒙山軍橫空出世,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在1903年底,蒙山軍有袁世凱北洋軍之長,卻又具備了北洋軍沒有的特點。由於其高待遇,極強的紀律性和榮譽感,換來了駐地百姓的真心支持。所以,第五鎮的招兵就比較順利,特別是在蒙山軍常駐的地區,青年踊躍參軍的現象就更爲明顯,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大約在五比一。

龍謙多了百餘年的見識,建軍治軍方法上總體上高明於袁世凱。自蒙山整軍,龍謙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超越時代的強軍。這是他實現自己目標的根本。最初的做法是在採取更有效更科學的軍事訓練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軍人的紀律性和榮譽感,從上層開始打造一個忠於自己,有道德有紀律有奉獻犧牲精神的軍官團。但限於條件及形勢,只能採取穩步推進的辦法,無論是官兵待遇還是思想教育,都儘量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比如在軍餉問題上,在蒙山時期是沒有軍餉的,直到打開鄭家莊建立農村根據地後纔開始發放軍餉,其標準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直到部隊被改編爲威勝軍右翼,其軍餉待遇才基本與袁世凱新軍接軌了。但具體的操作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袁部給中高級軍官的特支費,蒙山軍基本沒有。但最早的一批官兵卻擁有了“股份”,股本來自兩大塊,一塊是沒收鄭經的財產,另一塊是來自北京的搶劫。享受“股份”的官兵構成了蒙山軍的骨幹,龍謙的想法顯然是依靠這批人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這個做法執行下來,搞得蒙山軍有點像股份公司了。後來加入蒙山軍的司徒均受過德國的正規軍事教育,對龍謙的這套做法曾提出了異議,認爲存在很大的隱患。龍謙卻清楚,眼下還需要藉助滿清這棵大樹遮風擋雨,儘管這棵大樹根子已經腐爛了,但畢竟沒有倒,還有很大的利用價值。現在的情況下去講國家民族等觀念,肯定會引起朝廷的警惕,招來朝廷的猜疑甚至是強力的措施。所以,直到第五鎮組建,龍謙的部隊性質上和袁世凱的北洋軍並無實質上的區別,說穿了就是一支軍閥武裝,絕大多數官兵們效忠的是龍謙而不是朝廷,首領的威望更多來自於自身的素質——律己,識人,公道,廉潔,果敢以及有辦法。

對於大多數官兵來說最高首領有辦法纔是最關鍵的。當部隊不斷擴大,人員。地盤,裝備都在不斷增強,軍官們不斷升遷,薪餉在增加,部隊的忠誠度就在,凝聚力也沒有問題。只有最核心的軍官團,才抱着一個更高的目標——爲推翻滿清,建立龍家王朝而奮鬥。這背後還是利益的驅動,從龍建政,那就是開國功臣啊。

有這個目標鼓舞着。龍謙超越時代的嚴苛軍法——不抽大煙。不賭博,不嫖妓,這些在當時很難維持的紀律才能基本得到保證。

任何時代,士兵的紀律主要來自軍官帶頭。這一點龍謙做的最好。他治軍是從自己開始的。要求下面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然後是核心軍官團,再往下推廣至中下級軍官。即使在龍謙出任第五鎮統制官,深入部隊出早操。吃大竈的習慣依舊保持着,每禮拜至少有一天是在基層連隊度過的。

有了高級軍官的示範,下面的問題就好解決。

整軍主要是兩個環節,第一是將第五鎮充實,最簡單的辦法是招兵。兵員根本沒有問題,但龍謙將缺編員額的50%留給巡防營的精銳,這就將整頓巡防營提上了議事日程。

龍謙的辦法是用重建預備役來解決巡防營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將戰鬥力低下,軍紀渙散的巡防營全部納入至蒙山軍的體系中。

第一步當然是重組預備役。魯山、範德平、鄧清華等預備役高級軍官“叛逃”,預備役名存實亡了一段時間,龍謙任命寧時俊兼任預備役司令官,張玉林爲參謀長,重建了預備役司令部,穩定了預備役部隊的軍心。

因爲寧時俊很長時間將無法顧及總部的業務,龍謙任命司徒均代理第五鎮參謀長。

魯山第一批帶走的軍官和骨幹士兵高達五十餘人,其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了預備役部隊的軍心不穩。魯山等人臨別之際雖然做了一些安排,但更多的士兵卻無法得知真相。而根據計劃,第一批之後,還將有至少兩批預計200人要遠赴東北,除了總部各處抽調骨幹外,基本要從預備役抽調。

預備役司令部仍在武定府,寧時俊到任後,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安撫有些不穩的軍心。不能說明真實情況,就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寧時俊緊急請示龍謙,希望龍謙來武定一趟。於是,龍謙在十一月上旬去了趟武定,召集預備役排長以上軍官開了一個會。

“很抱歉,這個會開的有些晚了。”龍謙開門見山,“這段時間一直有針對魯司令等人的各種傳言,大家心裡也憋着許多話。今天我就是給大家解惑的。魯山,範德平,熊勳,鄧清華等,都是跟隨我很久的老兄弟,久經考驗,屢立戰功,是蒙山軍的功臣!他們的出走,絕不是因爲對整編不滿的背叛!而是執行一項特別的任務。”

這句話一出,在座的軍官們立即長出一口氣。

“爲什麼要秘密離開,是因爲任務的極端機密性。不能向全軍傳達,只好讓他們背了黑鍋。今天我對你們講出這個秘密,是相信大家,希望大家爲了蒙山軍這個團體,嚴格保守這個秘密。別人問到這個問題,你們就說不知道好了。下一步,在座的一些兄弟還會被選出來,派出去,大家做好準備就是。

“預備役部隊是我們蒙山軍的重要組成,絕不是後孃養的,低人一等。看看在座的各位就曉得了,很多是參加過蒙山整軍的老兄弟,一半人進過隨營軍校,都是我們蒙山軍的精華和財富。寧參謀長擔任你們的司令官,足以證明我對預備役的器重。今後,預備役還要擴大,擴大到什麼水平?是一個標還是一個協?就看各位的本事了。我可以保證,預備役的軍餉跟主力部隊完全一樣,條件具備了,裝備也會按照主力部隊的標準配齊。其實,誰是主力,要看戰場上的表現,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我封的。將來有戰事,預備役肯定是要上的,大家千萬不要有別的想法。而且,司令部還會從主力部隊及隨營軍校畢業學員中抽調大批軍官充實預備役的。

“眼下預備役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呢?就是整頓全省各地的防營。大家也知道,巡防營的前身就是綠營兵,在座很多人是與他們交過手的,沒什麼戰鬥力,紀律很壞,養成了許多惡習。朝廷任命我爲山東提督,我就有責任整頓巡防營。怎麼整頓呢?有人說乾脆解散了事。且不說朝廷允不允許,實際情況決不能那樣做。如果簡單解散了,就是禍害地方!說不得要在全省範圍內培養一大批響馬土匪出來。所以,我們不能那樣做。我的想法是將他們中間一部分優秀的官兵吸收到主力部隊中,一部分比較好的,充實到預備役,一部分自願領了遣散費回家的,發銀子走人,其中還會安排他們中的一批都沂州和兗州的廠子去做工。你們將要承擔這一艱鉅的任務,千萬不要認爲這件事簡單,我告訴大家,這件事很難。更不要有畏難情緒,從而不願意執行這個命令,或者表面執行,實際上敷衍了事。巡防營的官兵,都是我們山東子弟,只要我們將政策制訂好,將辦法想好,就一定能做好這件具有非常重大意義的事情辦好。全省的巡防營有多少人?告訴你們,兩萬有餘!如果將這麼大的一支力量轉化過來,我們蒙山軍的力量要增加多少?

“在座的都是軍官,職務最低的也是排長。軍官是什麼?就是軍隊的骨幹。就是負責將毫無組織紀律性的農民,流民,城市無業遊民訓練成合格士兵的人。做不好這件事,就不是合格的軍官。能不能做好呢?我認爲完全可以。咱們自蒙山整軍,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練兵治軍方法,只要你們帶頭,那些紀律鬆弛,惡習多多的巡防營兄弟就會跟着你們走,就像當初你們以各種身份參加蒙山軍一樣,逐步成爲蒙山軍的合格士兵,甚至加入軍官的行列。對於那些屢教不改,嚴重違反軍紀的傢伙,有軍規擺在那裡,你們照章辦事就是。

“請大家認真思考我今天的話,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預備役建設和對巡防營的改造中來。”

龍謙在武定待了三天,跟預備役主要軍官們都談了心,瞭解了他們的想法,談了自己對巡防營改造的思路。但對於他們追問魯山等人的去向,龍謙含笑不答,問的急了,龍謙說,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魯山他們就會回到咱們蒙山軍的!

龍謙與寧時俊商定,對巡防營的整頓,先選擇試點。這個試點,就從武定府開始吧。

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4節 無錫二第11節 阻擊四第3節 國會三第7節 天津一第2節 繼位爲誰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4節 陸軍整編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4節 鐵良發難第8節 膠縣之敗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0節 變化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節 國會三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18節 平叛之後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9節 對策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17節 新兵連第20節 秋瑾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1節 北京一第10節 戰後三第13節 重逢第23節 伙食問題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13節 俄國戰略第17節 刺殺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9節 天津三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節 走向戰爭第20節 北京十第2節 抗洪二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2節 繼位爲誰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破莊七第41節 初聞革命黨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24節 假戲真唱第3節 走向戰爭第23節 伙食問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1節 特種作戰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6節 諜戰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2節 抉擇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2節 中樞第6節 沂州軍議第8節 交底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2節 北京二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22節 義軍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16節 北京六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9節 天津三第12節 平叛二第12節 條件第3節 國會三第3節 喀山二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
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4節 無錫二第11節 阻擊四第3節 國會三第7節 天津一第2節 繼位爲誰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4節 陸軍整編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4節 鐵良發難第8節 膠縣之敗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0節 變化六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節 國會三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18節 平叛之後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19節 對策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17節 新兵連第20節 秋瑾一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1節 北京一第10節 戰後三第13節 重逢第23節 伙食問題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13節 俄國戰略第17節 刺殺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8節 終戰協定第9節 天津三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節 走向戰爭第20節 北京十第2節 抗洪二第6節 肘腋之變二第4節 黑溝臺二第2節 繼位爲誰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4節 于右任第7節 破莊七第41節 初聞革命黨低二十九節廣州會議二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2章 青島第一節要塞一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24節 假戲真唱第3節 走向戰爭第23節 伙食問題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11節 特種作戰第7節 肅貪的思考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13節 洪粵誠與宋教仁第6節 諜戰第6節 李純的進剿五第2節 抉擇第23節 伙食問題第12節 中樞第6節 沂州軍議第8節 交底第8節 千里進軍一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8節 兗州行二第2節 北京二第5節 李純的進剿四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22節 義軍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16節 北京六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21節 德州之戰三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4章 山東第一節自治委員會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9節 天津三第12節 平叛二第12節 條件第3節 國會三第3節 喀山二第9節 阻擊二第11節 再會陳超一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2章 魯南新春第二節周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