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佈局四川

bookmark

李自成午去成都府周圍轉悠了一圈,午飯後,又去趙光瑞的大營處看看新兵們操訓。

成都府沒有拿下,他一點也不急,趁着天命軍的主力都在,先讓趙光瑞將戰俘們的性子磨出來,萬一第二營與第七營都走了,戰俘們卻是不服管教,那麻煩了,趙光瑞的身邊,並沒有多少貼心的人。

看到李自成,趙光瑞丟下戰俘們,慌忙過來行禮,“屬下叩見大都督!”

戰俘們見了,不用吩咐,集體下跪行禮,“小人叩見大都督!”

“都起身吧!”李自成向他們揮揮手,“你們繼續操訓,本都督只是隨便看看!”

“謝大都督!”趙光瑞起身後,便帶着戰俘們繼續操訓。

李自成站在操訓場的邊角,遠遠觀看着,這些人是從戰俘挑選的,身子板不錯,最近能吃到羊肉喝到魚湯,米飯又是管飽,操訓起來格外有精神。

他們暫時不會列裝步槍,所以還是按照天命軍原來的操訓方式:除了必須的身體素質,是操訓他們協同作戰。

趙光瑞的意思,還是讓他的士兵,從流水線過一遍,每一名士兵,操訓結束,都是一個樣,達到相同的標準。

李自成笑道:“這些士兵,加入天命軍也沒幾日,一個個都是變了樣!”

“大都督,”何小米遲疑了一會,終於還是忍不住,“也許是大都督在觀看……”

“這樣也好,”李自成哈哈大笑,“如果需要,在拿下成都之前,我每日都來操訓場一趟!”

“大都督……”

“這樣吧,如果我實在沒有時間,小米代我前來觀訓,”李自成道:“這幾日要強度,只要他們習慣了,會成爲合格的士兵!”

“是,大都督!”

回到大營,李自成悄悄對何小米道:“告訴宋將軍,今夜繼續着人在城外折騰,特別注意東門外,看看城內會不會傳出什麼訊息!”

“是,大都督!”何小米向李自成行了一禮,然後出了大營,親自去向宋傳訊。

李自成隨即召見了李過,“雙喜,”他指着行軍地圖道:“拿下成都之後,我們便要南下,你先着騎兵,沿着官道,前去打探訊息!”

李過自己一看,官道先是向東,到達沱江西岸,然後沿着沱江南下,在內江縣分爲東西兩條官道,分別通往沱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瀘州、汶江(岷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敘州府,沱江與汶江之間,倒是有不少府縣。

“大都督,一直要探尋道長江嗎?”

“成都距離瀘州、敘州府還遠着,暫時不用,”李自成的目光盯在敘州府的地圖,良久,心不覺一動,“小米?”

“大都督,”雷萬軍忙小跑着過來了,“何千戶去通知宋將軍了,尚未回來。”

“奧,”李自成方纔想起,剛剛將何小米派出去了,便道:“飛鴿傳書三合鎮,讓周坤、曹建收拾收拾,帶所有的士兵,以及能帶的一切船隻,立即沿水路南下。”

“是,大都督!”雷萬軍答應一聲,剛要出營,又被李自成喚住,“青海水軍不能廢棄,留下少量人手做爲教官,重新徵召兩個百戶的水軍士兵,周坤部的家眷,遲些再着士兵們護送至四川!”

青海水軍,已經操訓很久了,雖然數量不多,到現在才五個百戶,但已經熟悉了海的戰法,如果一直留在西海這樣的封閉海域,簡直是浪費。

李自成早盯着長江了,這次拿下巴蜀,有部分原因是爲了長江的黃金水道。

但要控制水道,必須有水軍,周坤在青海操訓的水軍,此時恰好派用場。

李過也是心一動,道:“大都督要在四川組建水軍嗎?”雖然不知道水軍的用處,但只要李自成認可的事,他都堅決支持。

“雙喜想想看,南下的天命軍,不過八千人,如何控制整個四川?”李自成淡淡地道:“我們尚未拿下成都,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了,將第二營或是第七營留下一些士兵駐守,倒是一個法子,不過,恐怕到不了重慶,再也沒有可戰之兵!”

“大都督……”李過沒想這麼多,大都督讓幹啥幹啥,當日不過兩千士兵,拿下了甘州、肅州和涼州……

李自成倒是想起了二戰,倭寇入了央之國,唯一的感覺,是人手不夠,但倭國地小、人少,無法養活足夠的士兵,他們明明佔據了央之國的一大半,但央之國是不肯認輸,國都從南京到武漢,最後是重慶,他估計,如果倭寇有兵力拿下重慶,央之國還有可能將國都西遷!

打下一片土地不難,關鍵是佔領,每佔領一片區域,要分散出一部分士兵……

要佔據整個四川,八千士兵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及時擴軍,增加士兵的數量!

實際,天命軍已經在擴軍了,李過的第二營,增加了兩個千戶,還有趙光瑞,已經有四個千戶了,李自成還要給吳秋留下一個千戶的位置,趙光瑞的屬下,至少要達到五個千戶。

趙光瑞部並不僅僅用於守護成都,還會沿着成都府向四面擴張,士兵們並沒有列裝火器,如果與明軍戰鬥,他們並沒有優勢!

“雙喜,我們已經在擴軍了,爲了鎮守四川,以後肯定還要擴軍,”李自成道:“我們的對手,是朝廷,你知道朝廷有多少士兵嗎?”

“大都督不是說過,朝廷至少有百萬府兵嗎?”

“朝廷確定有百萬府兵,但我們不可能養活百萬士兵,”李自成沉思片刻,道:“所以,我才拼命發展火器,是爲了彌補人數的不足。”

“屬下明白了!”

“你不完全明白,”李自成搖搖頭,道:“雙喜,如果朝廷發現我們佔據了四川,將從何處用兵?”

李過思索片刻,道:“朝廷對四川用兵,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漢,先切斷隴右與四川的聯繫,然後沿着我們南下的道路;其二是奉節,這是從湖廣西進的唯一道路,還可以水陸並進……”說道此處,他忽地頓住了,遲疑片刻,方道:“大都督讓水軍南下,是爲了守住此處隘口?”

“雙喜說對了,”李自成道:“奉節位於白帝山下,昔年劉備便是從此處進軍荊州,兵敗後又是由此處返回,蜀國再弱,此處亦不敢丟,直到蜀國滅亡,吳、魏兩國,都是無法西進。”

李過拱拱手道:“屬下明白了,大都督真神人也,尚未南下,已經將四川謀劃好了!”

李自成暗笑,他後世讀《三國演義》的時候,並沒有注重地理,而是喜歡書的情節,這些地理的知識,實際是郭世俊教他的。

這樣的話語,只有他和郭世俊知道,絕對不能告訴第三個人,李過雖是他的親侄兒,又一同殺過人,但還是不能告訴他。

“等周坤來到長江,我們應該已經拿下夔州府了,正好將長江交給他,”理智心道,等拿下成都,再不用擔心糧食了,當年諸葛亮動輒數十萬大軍北伐,除了運輸費時費力,根本不用擔心糧食問題,“只要周坤能守住奉節,我們不用擔心朝廷西進了。”

“若是朝廷從漢南下……”

“所以四川的軍事佈局,不是你的第二營和宋的第七營,而是三塊,”李自成淡淡笑道:“雙喜也知道,蜀道雖然難行,卻是從漢進入巴蜀的最好通道,實際,從漢南下巴蜀,除了我們走過的‘金牛道’,在大巴山與米倉山之間,還有一條通道。”

李自成指着行軍地圖,在大巴山與米倉山之間,果然有一條官道,越過大巴山與米倉山的連接處太平縣,然後西北方向通往漢,東北方向通往漢水,繞過大巴山後,再沿着漢水南下,直通湖廣。

李過驚出一身冷汗,原來這兒還有一條通道!

既然有官道,大軍一定可以通行,萬一明軍從此處南下……

“所以,一旦四川戰事結束,我會將第七營部署在川北,這兩條防線,都交給宋,”李自成道:“必要的時候,我會讓宋拿下漢,將川北與隴右連成一片……”

“……”

“將來四川的駐軍,將分爲三塊:水軍從奉節封鎖長江;第七營駐守川北;而趙光瑞部的輔兵,將負責以成都爲心,逐漸向川東拓展,最終是整個四川!”

“大都督,那屬下的第二營……”

“一旦四川戰事結束,天命軍需要修生養息,從戰略,我們將轉入防守,像隴右那樣,”李自成對整個四川的戰略部署,也不瞞着李過,“第二營是騎兵,用騎兵來守城,豈不大虧?”

“大都督是說,屬下將離開四川?”

“看戰事的發展吧,”李自成知道,四川省不僅有成都這樣的平原,外圍都是山地丘陵,所以蜀道纔是難行,在周圍的山地,還有許多異族,這個時代,還有大量的土司,但異族都是生活在深山老林,征剿的時候,騎兵很難派用場,“如果一切順利,第二營還是部署在川北、隴南,利用騎兵機動性快的特點,接應兩地的天命軍。”

“屬下明白了!”

送走李過,李自成倒頭美美地睡了一覺,直到晚飯的時間,方纔自然醒來,雖然晚飯的時間到了,但睡了一下午,他一點胃口都沒有,便帶着親兵出了大營,去田野吹吹自然風。

大營之外,便是大片的農田,遠遠望去,還是一片青綠,走近了看,卻是斑駁稀疏。

蜀地的季節,隴右、西寧早了不少,冬小麥、油菜早已收割完畢,土地翻耕之後,再插了早稻的秧苗,秧苗已經成活轉青,卻沒有分櫱,無法遮擋水土。

李自成卻是大喜,與北方諸省相,四川風調雨順,只要土地不荒廢,能養活大量的人口,賦稅徵收來,還能養活大量的士兵。

他的心,已經充滿着期待,便多走了一會,回到大營的時候,天色早已黑下來了。

何小米向火兵要了飯食端過來,剛剛入了大營,便有宋部的一名親兵求見,“大都督,城內傳出訊息了!”

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063章 團圓飯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410章 夢魘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89章 生路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11章 白費心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13章 比較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243章 靖國公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558章 戰利品第1349章 戰書第34章 血腥味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76章 練練膽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009章 二選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652章 皇權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874章 爭功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79章 集體婚禮第1349章 戰書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18章 鼎龍寨第661章 求真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92章 恐懼感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88章 細菌第1250章 主動權第56章 孫家小妞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86章 偷襲西寧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19章 立營
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063章 團圓飯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410章 夢魘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89章 生路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11章 白費心第878章 未雨綢繆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13章 比較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243章 靖國公第1352章 勝負難料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558章 戰利品第1349章 戰書第34章 血腥味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76章 練練膽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009章 二選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652章 皇權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874章 爭功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79章 集體婚禮第1349章 戰書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18章 鼎龍寨第661章 求真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792章 恐懼感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288章 細菌第1250章 主動權第56章 孫家小妞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86章 偷襲西寧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19章 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