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二圍開封

不久,李信着人傳訊,整個許州,也是拿下了。

李自成再次體會到“望風而降”,天命軍在河南百姓樹立的名望,此時開始發酵,大部分州縣,根本沒有經過戰鬥,即便武官員想要守城,如果缺乏下層百姓、士兵的支持,在數千天命軍的士兵面前,根本不可能堅守。

爲了將主力集於一處,按照洛陽府、南陽府的慣例,各地只是駐守了一兩個百戶的城防兵,實行鬆散管理,如果明軍主力來攻,允許知州、知縣主動投降,天命軍將來不會追究他們的責任,也不算他們政治的污點。

陳州在開封府東南,靠近歸德府邊界,李自成將第四營聚集在陳州,早瞄準了歸德。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黃河以南部分,共有五府一州,天命軍已經控制了南陽、洛陽、汝寧三府,還有汝州,朝廷僅剩開封、歸德兩府。

但天命軍已經佔據了開封南部的陳州、許州、禹州九縣,基本是開封府的半壁了,如果能拿下歸德府,開封府差不多是一座孤城了。

秋收剛剛過去,百姓手有了一定的糧食,正是奪取州縣、安置百姓的最佳時機!

李自成率親兵駐紮陳州,命令李績部第四營分兵攻打歸德府,先經柘城,直取歸德府城,再分兵佔據各個州縣。

拿下歸德府,下一個目標,該是開封了。

李自成不知道這次能否拿下開封,但天命軍在河南基本立穩腳跟,至少要讓朝廷知道自己的存在,要打仗,咱們在河南打!

既然要打開封,要集力量。

李自成立即調集河南天命軍的主要力量。

除了李績的第四營、李信的獨立營,宋部第七營的兩個團、高立功部承天營的兩個團,也將參與攻城,主攻部隊將超過六萬人。

南陽府有第七營第三團馬式樂部,汝寧府有第七營第四團楊辰虎部,洛陽是天命軍臨時都督府所在,又是重要的糧食儲存地,府城內有後備營王紹禹部的三個團。

這五個團主要守衛府城,同時也是天命軍的後備力量。

李自成總感覺軍隊的機動性不夠,如果有一支騎兵好了,天命軍的騎兵,主要有四支。

虎騎兵、狼騎兵一向在關外活動,主要對付遊牧騎兵,他們一向喜歡嗜殺,李自成並不打算讓他們來漢地作戰。

第一營劉雲水部的騎兵駐紮在固關,第二營李過部駐紮在漢至商州,如果要騎兵過來,究竟要調哪一營?

李自成左右思索,決定調第一營劉雲水部來河南。

第二營要防守漢一線,如果撤走了,商州、漢一帶,是軍事的空白,洛陽府的西部,也會在明軍的威脅之下。

而劉雲水部駐紮在固關,除了第一營的騎兵,還有第六營馬有水部的步兵,缺少了劉雲水部的騎兵,固關也缺少了突擊的能力,但固關的防守,並沒有實質的問題。

給第六營增加兩個團的編制,全部裝備步槍和山地炮!

李自成也想到遠在長江的水兵,周坤部已經在長江操訓了很久,應該增加編制,暫時擴編爲四個團,兩萬人的規模,一旦河南的天命軍南下,水軍也可順江而下,沿水路夾擊湖廣。

將所有的問題在腦過了一遍,李自成立即給各地傳令。

大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十二月,李自成親率六萬主力,將第二次圍攻開封,訊息傳到京師,朱由檢大驚,急忙召集武羣臣商討。

大家都知道,“汴城不守無河南,河南無保無原,原不保則河北之咽喉斷,而天下之大勢甚可憂危也”。

但明軍的主力,正在錦州與韃子激戰,內閣和兵部合議,急調湖廣左良玉部北,保定總督楊嶽再次被委以重任,率部急赴開封增援,同時催促信任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速速出潼關增援開封。

湖廣、保定、陝西三處兵馬,已經是朝廷最強的地方兵了,但朱由檢還是不放心,心默默禱告:佛祖保佑,開封是原的核心,萬萬不能有失呀!

十二月二十日,天命軍再次來襲的訊息,已經傳至開封,城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河南巡撫高名衡一面向督師丁啓睿求救,一面加強城防。此時曹門左所總社的社長一直在家裡養病,於是祥符縣令連夜任命秀才李光壂爲總社長。

在高名衡的協調下,城的主要官員也做了分工。

左布政使樑炳負責守衛東門,都司譚國禎協守;

巡按御史任浚負責守衛曹門,開封府的知府吳士講、推官黃澍協守;

祥符縣知縣王燮負責守衛北門,管河同知桑開第、周王府的承奉官曹坤、鄉紳張光協守;

守道蘇壯負責守衛西門;

巡撫高名衡和總兵官陳永福負責守衛南門,二人同時也負責隨時增援東門和曹門。

周王朱恭枵對守城也是持積極的態度,不但捐獻出千石糧食,還派出承奉官曹坤帶着次的八百士兵,協助防守北城門。

二十三日晚間,天命軍趕到開封城下。

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以及李績部的第四營屯兵土城外的應城郡王花園,靠近北面的黃河大堤,距離開封城大約十里;羅汝纔回歸承天營,率部駐紮在城南的繁塔寺;宋部的兩個團,駐紮西面金明池;李信的獨立營,駐紮城東,距離開封城大約也是十里。

天命軍休息了大半個晚,二十四日,攻城戰正式開始。

城南的承天營、城西的第七營,都只有兩個團,兵力最少,而且第七營的兩個團,全部是裝備了步槍的精銳,並不輕易參與消耗戰。

主攻方向自然是北門和東門,特別是北門與東門的結合部,天命軍的攻勢最爲兇猛,這一次,天命軍準備充足,攻城車、雲梯應有盡有,還有大量的火藥包和開花彈。

畢竟剛剛趕到開封,李自成並沒有全力進攻,北門和東面的曹門,大約有一個團參與進攻,而西門和南門,攻城的士兵不過一個百戶,主要是牽制城頭的守軍。

北城門外,二十門火炮,率先打響了開封城攻守戰的號角,開花彈呼嘯着飛向城頭,在城頭製造了一團團火光。

明知道虎蹲炮的射程不夠,守軍還是開炮壯膽,但地天命軍來說,明軍的實心彈只是玩具而已,並沒有對士兵們造成實際的傷亡。

炮聲過後,李自成開始試探城內守軍的戰鬥力。

步兵開始攻城,第二團劉宗敏部派出一個千戶的士兵立在百步外,槍手們利用射程的優勢,將守軍死死地壓制在女兒牆後,第三團牛可敬靠近城牆的之前,傷亡及其有限。

次圍攻開封的時候,守軍吃過步槍的苦頭,可能記憶猶新,這次守軍學乖了,他們躲在女兒牆的後面,不斷向城下丟棄滾木礌石,以及燃着的火把,卻是不敢探頭。

除非天命軍的士兵攀城頭,他們纔會從女兒牆後面探出腦袋,與天命軍糾纏在一起,這時槍手們唯恐傷着自己人,很難用步槍射擊。

李自成輕皺眉頭,明軍如此守城,豈不是放棄地形的優勢,與自毀城牆有什麼區別?

難道城內有大量的守軍,可以與天命軍打消耗戰嗎?

槍手們雖然無法齊射,但瞅準機會,還是可以點射,半日下來,還是北城頭的損失最重。

但北城頭的守將,祥符縣知縣王燮,絕非等閒之輩,在他的組織之下,守軍用滾木礌石砸傷砸死了不少天命軍,甚至還有一部雲梯被大火燒燬,死在城牆垛口的天命軍,幾乎與明軍的數量相當。

激戰半日,北城並沒有出現多少險情,天命軍曾有士兵登城頭,但之後都被守軍誅殺,或是趕下城頭。

午飯時,督師丁啓睿親率僅有的三千士兵趕到北城門外,背靠城下的壕溝與護城河結營。

李自成得到訊息,頓時喜出望外,丁啓睿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天命軍攻城的時候趕到城外,不是送死還是做什麼?

如果能殲滅丁啓睿部,正好可以提振士氣!

李自成讓正在午飯第二團、第三團撤回休息,急調趙烈的第一團趕到北城下。

丁啓睿並不願意在城外結營,他的屬下才三千士兵,與天命軍在野外戰鬥,還不夠天命軍塞牙縫!

他甚至不願來開封。

他一直在天命軍的屬地遊移,像兔子似的東躲西藏,補給十分困難,原先的一萬精銳,如今只剩下三千餓得瘦骨嶙峋的士兵。

丁啓睿希望入城駐守,但周王朱恭枵以北門受到的攻擊最爲猛烈爲由,讓在在城外打擊流寇,協助王燮守城。

在開封城,朱恭枵的命令,無疑是聖旨,丁啓睿不敢抗命,只得硬着頭皮靠近城牆紮營,同時向城內提出要求,如果遭到天命軍優勢兵力的攻擊,城頭必須以火炮增援!

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450章 論佛事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688章 狼山第1349章 戰書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270章 零死亡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280章 龍駒島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3章 劫道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57章 整編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88章 格殺勿論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28章 狹路相逢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339章 夜宴第1071章 離心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588章 勖勤宮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91章 流民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330章 大建設第661章 求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29章 遙遙在望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118章 三順王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68章 無影門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59章 苦水灣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92章 指揮僉事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
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450章 論佛事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688章 狼山第1349章 戰書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270章 零死亡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280章 龍駒島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3章 劫道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1257章 整編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88章 格殺勿論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28章 狹路相逢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454章 銀錢和技術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174章 是否戒色第339章 夜宴第1071章 離心第1045章 有限公司第588章 勖勤宮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91章 流民第124章 歡喜還來不及第330章 大建設第661章 求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29章 遙遙在望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1118章 三順王第987章 火器的疑惑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168章 無影門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42章 水桶法則第159章 苦水灣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92章 指揮僉事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