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

bookmark

洪承疇趕到海剌都營的時候,已經傳出西安所失陷的訊息,他只得將沿途聚集的五萬士兵,加固原鎮的三萬主力,集於鄭旗營與海剌都營之間。品書網

在親衛面前,他是面目含笑,但心裡卻是涼了半截:李自成這是要東出隴山了,那是他的老營,自己做爲三邊總督,想不拼命都不行了。

他雖然抱着必死的決心,但天命軍的戰鬥力,他在固關領教過,數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若不是花了大把的銀子收買了監軍……幸好只是喪師,固關以東的土地,還在陝西軍的控制之下。

爲了穩妥起見,他向寧夏鎮總兵馬世龍發出調令,讓他隨時準備增援海剌都營。

八萬軍隊,能否打敗李自成,洪承疇實在底氣不足,不知道對面的李自成,這次究竟出動了多少兵馬。

爲了探聽天命軍的訊息,他給李自成派出信使,責問李自成爲何背信棄義,陳兵隴山。

李自成接過信使手的信件,頓時樂了,洪承疇數萬大軍,不是想着戰鬥,卻是給自己寫信,難道信件能平息盜賊?

這次與戴君恩的戰鬥,並非天命軍單方面背信棄義,妄圖改變雙方在邊界的現狀。實際,洪承疇與自己,幾乎是同時起兵的,也是說,雙方都沒有遵守在固關達成的協議!

李自成也是在出兵之後,方纔得到王安平傳回的訊息,彼此彼此而已。

這樣的黑鍋,李自成自然要甩給洪承疇。

他立即給洪承疇修書一封,駁斥了洪承疇的指責,反而詰問洪承疇,爲何讓戴君恩攻打蘭州,妄圖擠壓天命軍的生存空間。

洪承疇接到回信,心長嘆一聲,看來自己是搬起石頭砸了腳,偷雞不成蝕把米,也許不該捅李自成這個馬蜂窩!

但李自成一口氣拿下靖虜衛後,又拿下了西安所,是可忍孰不可忍,自己已經集了八萬大軍,還有馬世龍的援軍,一旦部署完畢,必須一戰而解決天命軍,永除後患!

洪承疇越來越感覺到,天命軍久必成氣候,與其它盜賊流寇相,李自成更加可怕,天命軍的戰鬥力更加強悍,自己這次未必能徹徹底底將天命根除。

可現在是剷除天命軍的機會,也許是唯一的機會!

洪承疇一面加緊軍隊的部署,一面給李自成回了信,讓他撤回蘭州,恢復雙方戰爭之前的邊界。

李自成接到回信,不覺微微冷笑,洪承疇違背協議,連個道歉的意思都沒有,反而讓自己撤軍,這是將自己當做孩童來耍?

西安所倒是可以放棄,但靖虜衛已經改爲靖遠縣,連同它東面的打拉池堡、幹鹽池堡,他是絕對不會放手的,哪怕是爲此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也是在所不惜!

李自成一面在降兵的指引下,封鎖了各個路口,一面將李績部、巴達西部集至西安所附近,以西安所爲依託,加快修築工事,連山地炮、火藥包都用了,隨時準備與洪承疇大戰。

信件只能拖延時間,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實力!

一切安排妥當了,李自成方纔派出信使,告訴洪承疇:做錯了事,不能一推了之,總要受些懲罰,靖虜衛和西安所,天命軍絕對不會歸還,當是對他這個三邊總督背信棄義的懲罰了!

洪承疇看過李自成的信件,氣得面色煞白,堅硬的鬍鬚一根根抖動起來。

無論如何,西安所必須收回來,否則,天命軍便有了許多條通道可以東進,隨時威脅着固原鎮下屬的各個衛所,他打發了信使,預備明日便進軍,先拿下西安所再說。

“督軍大人,兵部急訊!”

洪承疇一驚,這個時候,兵部會有什麼事?難道兵部知道了天命軍的事?

不可能!他隨即否定了,李自成出兵靖虜衛的事,他也是剛剛知道,兵部遠在京師,不可能這麼快得到訊息。

他打開兵部的書,頓時像是在珠峰洗澡,霎時從頭涼到腳。

原來盜賊的主力進入山西后,在曹詔、左良玉、賀人龍的圍攻下,立腳不住,逐漸轉向北直隸,威脅京師,京營派出總兵官王樸出兵攔截,盜賊戰敗,調轉峰頭,折向西南,有逃向陝西之勢。

兵部命令洪承疇,立即組織軍隊攔截,務必將盜賊阻擋在黃河以東。

洪承疇不禁大罵兵部尚書張鳳翼,他這個三邊總督,主要的目標,乃是北地的蒙古人,如今在西安所征剿李自成,已經額外的軍務了,陝西不是還有巡撫陳瑜嗎?

但罵歸罵,兵部的軍令,他還不敢違抗。

洪承疇實在是冤枉了張鳳翼。

張鳳翼也是沒有辦法,才下令徵調陝西軍,盜賊屢撲不滅,崇禎將他召進宮,很是一番批評,給事周純修、御史葛徵等又以戰事不利爲由,彈劾張鳳翼溺職。

張鳳翼數次以“年老體弱、不勝朝堂公務”爲由,數次請辭,崇禎不允,他被迫做做樣子,在北方各地抽調軍力,圍剿盜賊主力,做出全面出擊的態勢。

洪承疇還在猶豫,要不要趁着陝西軍主力集的機會,和李自成打一仗,至少要讓李自成吐出西安所,消停一段時間。

兩個時辰後,山西巡撫許鼎臣着人傳訊:盜賊在山西軍隊的全力圍剿下,傷亡極爲慘重,但其主力折而向西,請求督軍大人出兵阻擊,合力消滅盜賊。

洪承疇不禁大罵,如果盜賊傷亡慘重,又何來主力一說?多半是山西軍將盜賊驅走了事……

失望的訊息還未結束,不久之後,寧夏總兵馬世龍着人送來訊息:河套外的蒙古人逡巡不退,大軍實在不敢內遷!

洪承疇腦袋都大了,兵部的命令、山西的請求,讓他感覺到,盜賊的形式又危急起來,陝西尚未清靜,再要迎來盜賊的主力,他這個三邊總督,恐怕要落得前任楊鶴的下場了。

作爲主力後援的馬世龍,卻是不敢擅離職守……河套的情形,洪承疇是知道,在蒙古人的猛烈攻擊下,原總兵賀虎臣戰死,朝廷不得已起用了賦閒在家的馬世龍,該死的蒙古人……

李自成在對面,怎麼辦?

想要與李自成打一仗,恐怕不現實了,先不說勝負,如果士兵傷亡過大,還怎的攔截東面的盜賊?惹惱了李自成,戰鬥恐怕不是一時半會能平息的。

想到天命軍的戰鬥力,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固關城下,是他永遠的痛!

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加兵力、補給充分,他有信心消滅天命軍,然而,盜賊不止李自成這一夥,除了西面,東面盜賊的流竄性、影響力更大,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還是高迎祥、張獻忠他們!

洪承疇長長嘆了口氣,五萬大軍集結起來……這次恐怕要便宜李自成了。

唯一的法子,是像固關那樣,達成一份停戰協議,維持現狀,暫時穩住李自成,等到高迎祥他們消停了,再回頭收拾李自成不遲。

洪承疇立即讓親衛磨墨伺候,給李自成去了一封長信。

在信,他首先回顧了雙方在固關達成的共識,陝西軍與天命軍一樣,都是維護一方安穩,保障屬地內政令暢通。

雙方根本談不友誼,但到了洪承疇的筆下,竟然成了志同道合、友誼深厚的同盟。

最後,洪承疇提出,只要天命軍撤回蘭州,雙方可以避免干戈,屬下的兄弟們也不用再流血犧牲,雙方可以繼續和睦相處。

李自成看了洪承疇的長信,不禁哈哈大笑,大明官,竟然無恥到這種地步,官兵與盜賊如果能和睦相處,那貓和老鼠、天使與魔鬼,也能和睦相處了。

不過,洪承疇提出和睦相處的建議,正合乎李自成的心思,唯一的不同,便是條件。

李自成在回信,完全同意洪承疇和睦相處、互不侵犯的建議,只要雙方能達成協議,維持現有的地盤,天命軍不會再惦記着東面的滿剌都營,更不會傷害平涼府的安王和韓王。

洪承疇接到回信,頓時吃了一驚,李自成表面同意了他的大部分主張,卻是在書信竭盡威脅之能事。

他原本期望,李自成即便不吐出靖虜衛,也該吐出靠近滿剌都營的西安所,然而,李自成卻是拿安王和韓王的事,實實在在要挾他。

明知是要挾,洪承疇卻無計可施,安王和韓王都是宗室,一旦出現不測,他這個三邊總督,是掉了腦袋,也無法熄滅皇的怒火。

這個李自成,真是不簡單,等高迎祥他們消停了,一定要好好會會他。

洪承疇知道,李自成能寫出這種綿裡藏針的書信,軍一定有高人,再要多說,也是無益,況且,軍情不會給他充足的時間!

他立即給李自成回了信,雙方在戰鬥形成友誼,實屬不易,看在雙方以前合作的基礎,他完全同意李自成的建議,雙方維持現狀,互不進犯,若是出現險情,也需互相協助。

這一次,李自成也是痛痛快快同意了洪承疇的所有建議,自固關之後,雙方在北線亦是達成停戰協議。

與正式的協議不同,陝西軍有天命軍之間,並沒有一份專門的協議,雙方也沒有約定執行的方式,一切,靠着雙方的自制力。

如果說,這是一份協議,不如說是一份微妙的平衡。

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018章 玉墜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256章 緬甸省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996章 春光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621 渡江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203章 從千戶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524章 暗花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261章 阿拉幹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235章 大勢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64章 財源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72章 血性第 1321章 南原省第7章 天然鹼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254章 孟艮府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42章 合作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22章 兩情相悅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37章 山地炮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59章 剪羊毛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61章 阿拉幹第1202章 通遼府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37章 武侯祠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680章 戰與和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275章 交通網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546章 遲疑不決
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018章 玉墜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1256章 緬甸省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996章 春光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621 渡江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203章 從千戶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524章 暗花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261章 阿拉幹第1003章 劃江而治第92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838章 秘密聯絡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235章 大勢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197章 改變策略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599章 總兵跑了第164章 財源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696章 動了心思第72章 血性第 1321章 南原省第7章 天然鹼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254章 孟艮府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42章 合作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22章 兩情相悅第379章 解脫?幸福?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37章 山地炮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459章 剪羊毛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485章 有序撤退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261章 阿拉幹第1202章 通遼府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37章 武侯祠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338章 陌生的女子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680章 戰與和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275章 交通網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546章 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