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做了嫁衣

“是要整編的,”李自成淡然笑道:“不過,與韃子的大戰在即,你部的步兵,暫時不用整編,免得降低戰鬥力,等到戰爭結束,便要按照天命軍的方式整編,至於長伯個人,可以回京去國防部任職,也可以選擇繼續帶兵,爲華夏立功,將來少不得侯爵之位,至於現在,繼續擔任寧遠總兵吧!!”

“小人多謝皇!”吳三桂知道,李自成這是要考校自己了,他稍稍放心,畢竟還有三萬五千步兵在手,起高起潛完全解除了兵權,不知道好多少倍,不過,想要用步兵擊敗韃子的騎兵,他實在沒底……

李自成點點頭,淡淡地道:“騎兵的統領是誰?”

郭雲龍忙拱手道:“小人是騎兵的統領!”

“從現在開始,你部騎兵編入第一營第四團,你是第四團的團長!”李自成道:“與韃子的大戰在即,整編已經來不及了,朕倒要要看看,名滿天下的‘關寧騎兵’,與天命軍原先的騎兵較起來,究竟有多強的戰鬥力!”

劉雲水向郭雲龍拱手道:“歡迎郭團長加入第一營!”

郭雲龍忙重新見禮,“屬下郭雲龍,拜見劉將軍!”

劉雲水剛剛抵達山海關,一仗沒打,白得一個團的騎兵,心甚喜,便拱手還禮,“郭將軍不用客道,以後,我們是一家人了!”

李自成面含笑,道:“長伯所說的糧餉問題,不用擔心,先從第三營預支五日的糧食,數日之後,第一批糧食,便會從水路運至山海關,還有朕承諾的五萬兩軍餉,也會一併運到!”

“小人多謝皇……”

李自成笑道:“長伯已經是華夏國的寧遠總兵,還要以‘小人’自居?”

“是,小人……臣多謝皇!”

衆人大笑,氣氛便活躍起來,郭雲龍或許是要巴結劉雲水,頻頻向他舉杯敬酒,劉雲水則是來者不拒。

李信、秦大年、李國楨等人,也是主動向吳三桂、高起潛敬酒,頗有些反客爲主的意思。

李自成吃得差不多了,正要告辭回去,瞥見幾位儒生,心一動,向幾人舉杯示意,道:“幾位都是當地人嗎?”

“回皇,小人等原本都是遼東人,韃子焚燬了家園,這才流落關內……”

李自成喝了半杯,笑道:“你們想不想回到家鄉?”

“自然是想……”李友鬆向李自成拱手道:“只是……”

“你們是擔心韃子再次南下?”李自成笑道:“朕這次來到山海關,是等着他們前來送死!”

“皇……”

“不瞞你們,朕是要一步步恢復遼東,將韃子徹底趕回去,”李自成道:“這第一步,讓數十萬百姓回到寧遠各地,朕在寧遠、山海關駐紮重兵,要恢復關外的府縣,這寧遠知府一職,已經有了人選。”說到此處,目視李國楨,李國楨忙放下酒碗,不住地點頭。

“國楨原本是大明的襄城伯,歸順華夏國之後,自願來寧遠出任知府,爲華夏開疆守土建功立業,”李自成看着幾位士紳,淡淡地道:“你們是否願意來寧遠任職?”

幾人眼,立即閃現出光彩,遲疑片刻,還是李友鬆道:“可是小人等並無官身……”

李自成笑道:“華夏國不拘一格考量人才,官身並不重要,關鍵是忠心爲華夏、爲百姓效命!”

“爲百姓?”

“對,華夏的官員,無論武,都必須將百姓放在心頭,如果行那貪墨、輕視百姓之事,朕決不輕饒!”李自成的臉雖然平靜,但語氣卻是異常堅決,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語氣,能否杜絕貪墨,但至少要向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與決心,“你們可得想好了!”

李友鬆等人對視一眼,紛紛叩拜於地,“小人等願意爲華夏、爲百姓效命!”

“好,好!”李自成讓他們起身,道:“你們既然是遼東之人,可知道寧遠範圍之內,何處人口較集,適合立縣?”

“立縣?”李友鬆閉目思索片刻,忽地雙目睜開,緩緩地道:“回皇,廣寧後所、寧遠右所一帶,百姓較集,據說……據說大漢時代,此處便是成、徒河二縣……”

“好,朕先恢復這成、徒河二縣,”李自成大喜,或許這兩縣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沒關係,他只是需要一個名稱而已,“縣城的位置,應該靠近管道,便於南北交通!”

李自成讓李友鬆出任成知縣,譚邃寰出任徒河知縣,其餘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高選四人,都將隨李國楨去寧遠府任職,明日便出關赴任。

正要告辭回去,親兵卻是來報:第三營四個師的士兵,全部通關完畢,已經駐紮在東門外的東羅城、威遠城。

吳三桂暗自吃了一驚,李自成真是兵貴神速,這才一頓晚飯的時間,第三營數萬士兵,已經過了關城,難道韃子的騎兵真要南下了?

李自成淡淡笑道:“白日的時候,百姓們要通關,將士們只能趁着夜晚通關了,雲水,第一營的四個團,立即出關,長伯,你部做好準備,在第一營之後,立即出關!”

“臣遵旨!”兩人向李自成行了禮,都去準備了,宴席也散了。

回到大帳,李自成立即召見原河南總兵陳永福,讓他接替高起潛,出任山海關總兵,統領一萬士兵駐紮山海關,天明後接應百姓出關。

李自成也是帶着親兵出關,這次來到山海關,絕大部分親兵都留在京師操訓,只帶了彭超開的那個千戶,都是騎兵,並且全部裝備了步槍,何小米做爲親兵營主將,自然不離左右。

度過石河,越過護城河的吊橋,從西門“迎恩門”入關,然後轉東門“鎮東門”出關,雖然親兵們點起火把,但還是模模糊糊的,只能看到關城的大致輪廓。

李信聽到動靜,立即率兵接應李自成入了關城外的東羅城,因城門已經牢牢控制在第三營的手,士兵們只是簡單搭建了營帳露宿。

天明之後,將士們吃過早飯,便沿着官道向北行軍,官道不錯,壓得非常平實,不僅行人和戰馬,便是車輛也是非常平穩。

李自成習慣性地想起水泥大道,將來在此修築水泥大道,糧食物資的運輸,不受陰雨天影響了。

官道有不少百姓隨行,還有的百姓行在將士們的前面,這些人顯然是更早過的山海關,他們原先還十分遲疑,擔心到了寧遠,將來遭到韃子的蹂躪,看到數萬大軍隨行,臉便樂開了花,有些膽大的百姓,還與身邊隨行的將士調笑兩句。

在一起待得久了,百姓似乎不再害怕軍士,有些百姓還拿出自己的乾糧和鹹菜,但士兵們絕對不敢要,趁着機會,倒是向他們宣傳了天命軍的軍律。

百姓們紛紛稱:

“天命軍的士兵,一切爲了百姓?”

“買賣公平?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還真是少有!”

“什麼少有,這樣的軍隊,根本不曾聽說過……你們還是大明的軍隊嗎?”

將士們頓時無語,明明說了,這是華夏的軍隊,他們習慣了向百姓宣傳天命軍的律法,只得指着迎風飄揚的旗幟,道:“大明已經不存在了,滅亡了,我們是華夏的軍隊,叫做天命軍,以後只要看到這種九州軍旗,便是天命軍,也是百姓的依靠……”

李友鬆、譚邃寰也是隨行,他們分別在廣寧後所、寧遠右所停下,預備立城,李自成告訴他們,縣城還在其次,儘快組織百姓修繕房屋,讓他們有個安身的場所,至於錢糧,等海運輸隊到了,可以撥出少量錢糧給他們。

士兵行軍的速度,顯然百姓要快些,能跟大軍步伐的百姓,不過數千人,他們基本沒有多少財物,也沒有老弱婦孺拖累。

四月十一,李自成帶着第一營、第三營趕到寧遠,而背後吳三桂的大軍,距離寧遠只有一日的路程。

看着寧遠巍峨的城牆和城門樓,李自成百感交集,爲了這座城池,大明朝廷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銀子,如果不是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恐怕又要便宜韃子了……

不過,他沒有多少時間感嘆,或許韃子很快便要南下。

十萬大軍入城後,第一件事情,便是組織士兵修繕城牆,完善城門,幸好寧遠是一座堅城,當日吳三桂帶着百姓們離開的時候,因爲行得匆忙,城牆、城門毀壞得不算太厲害,修繕起來難度不大。

修繕城牆的,只是少數士兵,剩餘的絕大多數士兵,也不用操訓,李自成命令他們幫助百姓修繕被毀壞的房屋,在韃子南下之前,必須讓百姓們有房屋入住。

也在這一日,多爾袞親率大軍渡過遼河,這時蒙古人傳來訊息:華夏軍在三月十九日攻破京師,大明已經滅亡……

多爾袞頓時呆住了,事情果然像範程預料的那樣,大明氣數已盡,終究亡於流賊之手……只是沒想到來到這麼快。

大清與大明決戰了這麼久,沒想到爲他人做了嫁衣,白白便宜了流賊建立的華夏國……

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514章 漢清局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659章 啞謎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44章 意外升職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213章 香精第106章 看熱鬧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728章 願意爲妾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8章 格殺勿論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124章 天津號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386章 開花彈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64章 財源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013章 承諾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43章 西寧衛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26章 信鴿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203章 從千戶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1374章 大潰敗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254章 孟艮府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588章 勖勤宮第1250章 主動權第1368章 賠償款第1271章 華夏心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661章 求真第1043章 一鍋粥第840章 鬼城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
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514章 漢清局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659章 啞謎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44章 意外升職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213章 香精第106章 看熱鬧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728章 願意爲妾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482章 爲兄弟們報仇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8章 格殺勿論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124章 天津號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386章 開花彈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64章 財源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013章 承諾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43章 西寧衛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26章 信鴿第449章 大都督說了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203章 從千戶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1374章 大潰敗第884章 大軍南下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915章 皇太極駕崩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254章 孟艮府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588章 勖勤宮第1250章 主動權第1368章 賠償款第1271章 華夏心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661章 求真第1043章 一鍋粥第840章 鬼城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