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未雨綢繆

城內百姓死亡的速度太快,高名衡有些不忍,眉頭一皺,思索道:天命軍人數太多,畢竟是流寇,軍紀不會好到哪兒去,都是年富力輕的漢子,如果城內放出部分女人,天命軍會不會爲這些女人打起來?

反正這些女人了留在城內,遲早也會餓死,不如讓她們爲開封城做些貢獻……

他立即傳令,打開南城門,放女人出城挖野菜,這次僅限女人,孩子、老人一個不許出城!

守城的士兵雖然有些不捨,但他們以爲巡撫大人發現了他們在南城門的貓膩,便不敢抗令,將所有的女人都放出城。

此時已是深秋,草木開始凋零,城外哪還有什麼野菜?便是有野菜,也早已被出城百姓挖盡了。

女人出城後,在城外四散而走,紛紛被天命軍帶入大營。

李自成得到訊息,不禁皺起眉頭,他立即讓親兵給各營團傳令:這是城內高名衡的伎倆,目的是引誘兄弟們違反軍律,凡是收留女人的,讓她們飽餐一頓,然後押赴指定的軍營,誰敢私藏女人的,殺無赦!

天命軍嚴格的軍律,此時發揮了作用,三萬餘女人,除了死在路途的,全部收留在開封東南的一座軍營,她們每日可以得到兩碗稀粥和兩塊烙餅,但必須聽從天命軍的吩咐,擅自出營的,將被驅趕出去,任其自生自滅。

有了糧食,這些女人可以活命,除非傻子纔會出逃。

但李自成從這些女人的口得知,城內幾乎斷糧,連士兵也是支撐不下去!

漢清局也是傳出相似的訊息,不僅百姓出現大量的死亡,連守城的士兵都是開始殺騾馬充飢了。

李自成感覺到,最後的時刻到了!

不能再等了,等得越久,城內的傷亡越大,將來建設開封的難度也越大。

而且天命軍也將面臨着糧食的壓力,除了十數萬士兵,還有五萬青壯、數萬女人,這些人每日的消耗也不會少。

拿下開封,纔會有一個完整的處置方式。

李自成立即給各營傳令,從明日開始,各營開始攻城:獨立營李信部攻打東門、曹門;承天營高立功部攻打北門;第四營李績部攻打南門;第七營宋部攻打西門。

第一營劉雲水部全部是騎兵,並不參與攻城,但第一團雷萬軍部在各座城門外巡視,隨時準備攔截逃亡的明軍,第二團徐永勝部、第三團高謙部,則是在大堤巡視,提防河北道各路援兵。

這一次李自成並沒有“圍三闕一”,五座城門外都有天命軍的軍隊,但南門外的第四營、西門外的第七營,主要是牽制,攻城的規模不大,還時斷時續的。

真正攻城的主力,是東門和曹門的獨立營,以及北門的承天營。

周王朱恭枵聽到天命軍猛攻東門、曹門、北門的訊息,心非常害怕,城內已經沒有糧食,軍心早已渙散,一旦城破,依流寇的性子,王府定是難以保全。

他開出懸賞:每斬殺流寇一人,賞銀三兩!

這樣的價格,起前兩次守衛開封時的懸賞,已經減小了許多,而且城內糧食價格

飛漲,這些銀子,連兩鬥糧食都買不到。

但士兵們卻是非常歡迎這樣的懸賞,每日午,都會有不少士兵拎着首級,去周王府的端禮門,要求驗收、領賞。

朱恭枵心懷疑,流寇攀城頭的不多,爲何有這些首級?便知會高名衡:要想領賞可以,不要首級,只要活賊!

領賞的士兵再也不見了,要擒拿天命軍,那是相當的難事!

連着攻城三日,城內的士兵傷亡慘重,長時間吃不飽,體力不支,士氣低落,雖然有城牆做依託,明軍的傷亡竟然遠遠大於天命軍,特別是曹門,兩千守軍,傷亡超過三成。

守衛曹門的黃澍急了,沒有士兵,曹門無論如何守不住。他在曹門豎起一面大白旗,面錚錚寫道:“汴梁豪傑,願從吾遊者立此旗下。”

開封或許不差豪傑,然而城內的青壯,早已餓得沒力氣,便是走城頭,也只是送死,所以,應和守城的青壯,實在是寥寥無幾!

黃澍只得向守衛西門的高名衡求救,高名衡見城西的天命軍攻勢甚弱,便分出兩千士兵,協助黃澍守城。

天命軍的攻勢越來越猛,逃出城外的女人,也在幫着向城頭喊話:只要出了城,天命軍便發給糧食,有些女人甚至喊出“誰幫助天命軍打開城門,自己嫁給誰”的聲音。

黃澍十分緊張,官兵原本軍心不穩,女人、糧食,無論哪一條,都是致命的誘惑,他在心大罵天命軍卑鄙,連女人都用了。

城頭的守軍,也有女人的男人在內,夜晚趁着天黑,便用繩索偷偷溜出城,隨着自己的女人投靠了天命軍。

高名衡知道,這一次李自成是鐵了心要拿下開封城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束手無策,只能親自城,給士兵們鼓氣。

李自成表面雲淡風輕,心也有些着急,開封城一日不下,河南的戰事便無法結束,數萬天命軍,一直被牽制在城外。

城內糧食匱乏,最受苦的還是百姓。

他一面給城內漢清局的人傳令,讓他們儘量鼓動無糧可食的百姓出城,一面給李信、高立功傳令,加大攻城的強度,儘快拿下開封。

開封城已經搖搖欲墜,已經有天命軍的士兵突城頭,但最終還是被守軍驅趕出來。

李自成得到訊息,這才轉憂爲喜,天命軍搶城頭,雖然最終被趕出城,距離攻破開封也差最後一步了……

他走出大帳,站在樹蔭下,深深地一口氣,心已經想着開封,乃至河南的未來,整個河南省,天命軍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不過,天命軍來到河南後,不僅逐漸佔據了整個河南,更重要的是,天命軍的人數、實力都是大大提高了,與此相對應,朝廷的實力正一步步削弱,開封被圍,朝廷竟然無兵救援……

天命軍已經具備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實力了嗎?

或許具備,或許暫時還不具備,朝廷依然龐大,敵人不止天命軍,朝廷的精力,並非全部放在天命軍的身。

無論將士們如何輕視朝廷的軍隊,天命軍的層,必須對朝廷足夠重視,百足

之蟲,死而不僵!

將士們的確有理由輕視明軍,天命軍來到河南,戰鬥的次數不少,但從來沒有遇到像樣的軍隊,明軍的戰鬥力,實在天命軍差得很遠。

即便朱仙鎮之戰,兩路明軍的數量,是天命軍的三倍,結果還是完敗!

隨着王朝的沒落,軍隊的戰鬥力會越來越差,但李自成不敢掉以輕心,眼下朝廷統治的地盤,遠遠大於天命軍,誰知道會不會出現意外?

將士們可以保持高昂的鬥志,必勝的信心,天命軍的層,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李自成換個姿勢,靠着背後的大樹,遙遙地看了遠方的開封城牆,耳似乎聽到前方傳來的廝殺聲,廝殺聲似乎越來越小,直至最後完全被秋風淹沒……

如果開封城破,河南的戰事結束了,河南的十餘萬天命軍,將何去何從?

是留在河南整頓,還是一鼓作氣,繼續向外擴張,一步步蠶食朝廷的地盤?

李自成曾經想着,一旦拿下開封,便將天命都督府移駐開封,擴大天命都督府的影響,正式舉起推翻朝廷的大旗,甚至建立政權,吸引全國各地的人才,逐漸確立天命都督府的合法地位。

所謂的合法地位,是由實力決定的,當年的洪武皇帝,是用實力趕走蒙元,確立大明合法和正統的地位。

每一次改草換代,都是一次重整的機會,實力決定地位!

開封不是終點,天命軍絕對不能停下來,不能給朝廷喘息的機會。

問題是,天命軍要南下湖廣,還是北伐京師。

北伐京師,可以直取大明的心臟,一旦京師破,大明的臣子失去了效忠的皇室,或許天下屬於天命軍了。

南下湖廣,可以獲得湖廣平原的糧食補給,逐步積累實力,厚積薄發,最後一舉拿下京師……

北伐還是南下,取決於天命軍的策略,是速戰速決,還是溫水煮青蛙,一步步蠶食大明的土地,一點點消耗朝廷的威望,撼動朝廷的正統地位。

“大都督,漢清局的訊息!”何小米疾步過來,雙手捧着一份剛剛收到的訊息。

李自成第一反應,便是拿下開封城了,但轉思一想,不對,如果開封城破,傳達訊息的一定是攻城的軍隊,而不是漢清局,他打開封紙,仔細一看,不僅皺了眉頭,訊息的這些內容,他一時看不懂:

“曹門總社社長李光壂,一直集工匠在城內造船,已經完成了兩艘,該船長三丈,寬一丈二,至少可以乘坐百人,暫時不明確造船的目的!”

眼下開封城攻守戰,正進入最關鍵的時期,李光壂不組織社兵協助守城,造什麼大船?如果開封城沿海、沿江,還可以理解爲城內的武預備從水路突圍。

開封靠近黃河不假,可是開封城的北門距離黃河至少有二十里,開封的護城河也不通黃河,北門外的大堤,一直有天命軍的騎兵在活動,城內即便要突圍,也無法走黃河一線逃亡。

李光壂爲什麼要造船?

李自成閉雙目,一時陷於沉思之。

第1262章 永明城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38章 較量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149章 吞鉤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7章 下山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680章 戰與和第67章 夜談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78章 小旗官第400章 密談(下)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737章 武侯祠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233章 死亡線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277章 擴張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168章 無影門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41章 不對勁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207章 新兵第924章 潼關下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258章 話語權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33章 盜賊起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59章 苦水灣第113章 比較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1091章 不委屈第182章 祈福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
第1262章 永明城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012章 接風洗塵第38章 較量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12章 上下左右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149章 吞鉤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7章 下山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680章 戰與和第67章 夜談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478章 小旗官第400章 密談(下)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737章 武侯祠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233章 死亡線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817章 五十匹戰馬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277章 擴張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168章 無影門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710章 互相爭執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41章 不對勁第606章 佈局四川第207章 新兵第924章 潼關下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763章 陰沉的聲音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425章 佛祖顯靈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258章 話語權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33章 盜賊起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59章 苦水灣第113章 比較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786章 無形的壓力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1091章 不委屈第182章 祈福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224章 江南商道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