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保駕護航

bookmark

李自成從李娜的景仁宮回到乾清宮,以爲今日可以稍稍休息了,順便在宮中走走看看,自從入住乾清宮以來,宮外究竟是什麼樣子,還真沒有時間好好逛過。請百度搜索()

但用過早膳之後,李自成還是覺得有做不完的事情在等着他。

趁着早膳的時間,交代隨侍太監王廉,讓他依次傳召漢清部部長、威武將軍王安平;無影戰隊隊長吳二毛;華夏銀行行長李浩南。

想了一想,又加上教育部長郭世俊、工商部長王胤昌、交通部長李琬,讓他們三人稍晚些過來。

早膳過後,王安平最先過來了。

現在的漢清部,總部在西華門附近的南薰殿,一般情形下,王安平都是坐鎮指揮,並不需要親赴前線。

王安平給李自成行了禮,有些不安地坐在李自成的面前,“皇上,雲貴今日並沒有新的的訊息傳過來。”

“雲貴的事,朕昨日收到國防部的訊息,”李自成道:“北方司的工作開展得如何?”

王安平知道,漢清部雖然有北方司、西方司、南方司對外蒐集訊息,但皇上最爲關心的,恐怕還是北方司,“回皇上,臣已經派人打入滿清內部,將多爾袞在寧遠大敗、多鐸戰死的訊息,已經傳播出去,並且還散佈訊息,華夏遲早要收回整個遼東,漢人只要回來,或者爲華夏提供幫助,華夏將既往不咎,否則,一旦華夏的軍隊進入盛京,絕對不會留情,此外,臣還利用訓養司,培養會說滿語的士兵……”

李自成點點頭,讓滿清內部的漢人協助漢清部的人,也是迫不得已的事,雖然可以在滿清內部製造恐慌,但亦有可能激怒滿清朝廷,甚至給當地的漢人百姓帶來災難。

“王愛卿,這樣的活動,重點是滿清朝廷的漢人文武官員,要有詳細的計劃,落實到人,漢人官員回來一個,滿清的實力就會削弱一分!”

“臣明白,”王安平道:“只要有一個漢人迴歸,就會在滿清朝廷製造恐慌,便是死心塌地爲滿清效力的漢人,也會受到滿清朝廷的猜忌,心中定然不會踏實。”

“朕倒是有一個想法,”李自成道:“現在的滿清朝廷,最有名的漢人應該是範文臣、寧完我這類文臣吧?”

“這兩人的確是多爾袞的主要謀士……”

李自成小聲說了兩句,王安平大驚,“皇上聖明……”

李自成大笑,繼續道:“儘快將會說女真話的士兵派出去,最好在滿清士兵中製造混亂,當然,能打探一些滿清朝廷的訊息,那是最好,此外,盛京是滿清的國都,防範必然嚴密,可以從盛京之外的地方做些手腳……”

“皇上是說,要收買一些滿清的人?”王安平搖搖頭,“皇上,這恐怕很難……”

“事在人爲,”李自成淡淡笑道:“滿清士兵現在很難爲華夏效力,是因爲滿清與大明的戰爭中,他們積累了對漢人的心裡優勢,但滿清在與華夏的戰爭中,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當失敗成爲一種習慣,他們的心思就會發生轉變!”

“臣明白了!”

“北方司不僅負責蒐集滿清的訊息,還有關外的蒙古人,”李自成道:“立即安排人手學習蒙古話,然後向蒙古各部落派出人手,朕的手上,還有一封重要的訊息,要送至蒙古的一個部落。”

“臣遵旨!”王安平道:“臣從北方邊鎮招募一些人手,他們原本就熟悉蒙古話,培訓起來就簡單多了。”

“嗯。”

“皇

上是要攻打蒙古各部,斷掉滿清的臂膀?”王安平見李自成神色有異,忙改口道:“臣也好早做準備,向蒙古各部多派出人手……”

李自成緩緩站起身,踱了兩步,還是不準備攻打蒙古,不過,蒙古人能善罷甘休嗎?爲了保護河西都督府、臨河都督府,虎騎兵和狼騎兵都被牽制在在朔方,如果將虎騎兵和狼騎兵解放出來,對付滿清的騎兵……

王安平走後,李自成並沒有急着召見吳二毛,而是獨自在御書房坐了一會,還是沒辦法解放虎騎兵、狼騎兵。

現在天命軍的南海艦隊在東南沿海保持着戰備狀態,第四營、第八營、第九營在雲貴作戰,遼東的第三營,朔方的虎騎兵、狼騎兵又被牽制……

或許樑文成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華夏這是在窮兵黷武嗎?

等這些事情結束,是該好好考慮戰爭的事了……

李自成穩定了心神,便召見了吳二毛,“二毛,無影戰隊發展得怎麼樣了?”

“回皇上,已經招募了五十人的滿額,正在操訓,”吳二毛顯得並不自信,“不過,不過在操訓的時候,肯定還會淘汰部分,至少要淘汰掉一半……”

“無影戰隊的隊員,個個都該是華夏的精英,拿着豐厚的俸祿,”李自成點頭道:“在操訓的過程中,自然要淘汰部分不合格的人員,寧缺勿濫!”

“臣明白!”吳二毛道:“等過了這段時間,臣就會帶着他們去城內,甚至野外去操訓……”

“好,好,好……”李自成笑道,“無影戰隊的事,要抓緊時間操訓,朕隨時可能要用上,還有,”他用手指着吳二毛的腦袋,“以前的兄弟們,恐怕大部分都不合適呆在無影戰隊,要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奧,可以讓他們去漢清部或是漢陽部任職!”

“皇上放心,臣會照顧好兄弟們!”

“朕這次召見你,也沒什麼要緊的事,一方面是看看無影戰隊的操訓情況,更主要是想看看以前的老兄弟,這些年因爲戰爭的原因,我們很少聚在一起,找個時間,將兄弟們約到宮裡來,不,我們去宮外,如果在宮裡,兄弟們要遵守許多規矩,反而顯得縮手縮腳!”

“臣多謝皇上!”吳二毛離座,匍匐在李自成的面前,如果說以前他還認爲李自成有利用他們兄弟的心思,那現在華夏已經立國,李自成的身邊,並不缺少人手,皇上要辦差,誰不搶着去?

皇上是重情重義的人,還是那個大哥!

幸虧當日遇上大哥……

李自成接下來要召見李浩南,想了一想,讓王廉將郭世俊、王胤昌、李琬一併召進來,國之大事,讓郭世俊他們參詳參詳,人多主意多。

四人行了大禮,都被李自成賜了座,王廉很見機地奉上香茗。

“朕再次召見你們,是有兩件大事要與你們商量,”李自成道:“咱們一件件來吧,先說第一件,紙幣的事,浩南,現在你是華夏少有的銀行家了,你先說說,紙幣的發行情況!”

“臣遵旨!”李浩南拱了拱手,道:“皇上,各位大臣,青海省西寧、三川兩府已經全面使用紙幣,但海南、海北、同仁三府,因爲是剛剛歸化的地區,物資流動少,紙幣纔剛開始流通;甘肅省蘭州、鞏昌、洮州、隴南、甘州、肅州、涼州七府,也已經全面使用紙幣,但會州府並沒有流通紙幣;青海、甘肅兩省最早使用紙幣,因此最爲徹底,基本上不再需要銀錢流通。”

李自成明白,華夏國土太大,各地工

商業發展不平衡,推行紙幣會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歸化區,緩行、晚行,實在是不可避免的事。

“四川省以成都、重慶爲中心,發行紙幣的工作已經完全鋪開,江北地區,紙幣的使用已經達到八成,以臣估計,不出兩年,銀錢即可退出流通市場,但川南、川西,多是歸化地區,紙幣纔剛剛發行,推行起來不太順利。”

郭世俊點頭,他曾在四川省擔任省長,四川紙幣的使用情況,他甚至比李浩南還要熟悉。

“華夏最終是要全國使用紙幣,所以,臣按照皇上的旨意,最近一兩年時間,主要在陝西、山西發行紙幣,但因爲大明寶鈔的不良影響,現在還是發行中期,市場上紙幣、銀錢各佔一半,陝西稍稍好些。”

王聚奎忽地問道:“皇上,銀錢使用了上千年,爲何要改用紙幣……”

李自成笑道:“發行紙幣的意義,早已探討過,王愛卿就不要提出這樣的問題了,現在的關鍵,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國推廣使用紙幣。”

王聚奎忙拱手道:“臣遵旨!”

“紙幣的發行,要儘快推廣至北京、南京,”李自成道:“朕今日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其實也與北京、南京有關,都是爲工商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

“華夏在保障農業穩定產出的基礎上,以工商富國、富民,”李自成道:“朕根據華夏國內工業、商業發展狀況,將全國劃分爲三個工業板塊,也可以看做三個工業最發達、最具潛力的地方:西寧-蘭州工業板塊;北京-天津工業板塊、南京-松江-杭州工業板塊!”

“王愛卿做爲工商部長,優先保障、促進這三個工業板塊內工商業的發展,爲工商業主提供一切便利,只要他們正常納稅,”李自成繼續道:“爲了保障三個工業板塊內的貨幣流通,李愛卿儘快在這三個地區發行紙幣,但要留給工商業主、百姓適應的時間,不可強推!”

“臣遵旨!”

“李愛卿最爲辛苦了,”李自成看着李琬,笑道:“西寧-蘭州板塊,境內已經修築了交通網,水泥大道通往每一府和大部分縣城,暫時可以緩一緩,重點轉向北京,修築以北京、天津爲中心的交通網,以及北京至蘭州、北京至南京、環太湖大道,將三個工業板塊連接起來,促進貿易流通。”

李琬忙道:“北京至蘭州的大道,陝西境內已經完工,進入黃河沿岸,東面以北京爲,已經到達真定,主要剩下山西境內,不過……”

“不過什麼……”

“陝西與山西之間,隔着黃河,黃河太過寬闊……”

“王愛卿的意思,無法在黃河上築橋?”

“正是!”李琬道:“路橋公司說,以前的法子,恐怕行不通……”

李自成也有些頭疼,這個時代,道路常常被大山大河所阻,大山還可以改道,但大河卻是無法迴避,如果走渡口,大道直達、快捷的功能就會大大弱化。

怎麼辦?

李自成忽地從都江堰工程上想到船閘,不禁大喜,“在枯水季節,在築橋點上游修築臨時堤壩,半條河,讓黃河水走另外半條河,等半座橋完工,再換另外半邊……”

“皇上聖明!”

“技術上的事,可以去問問科技部的湯愛卿,”李自成提出的方案,實際上只是一種思路,具體施行,就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了,“北京至南京的大道,將來也可以用同樣的法子修築長江大橋。”

(本章完)

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71章 殺強盜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9章 水果樓第999章 清水報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68章 合練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833章 五百兩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536章 車技第939章 睡熟了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12章 談笑間第731章 看對眼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621 渡江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607章 護城河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5章 三七分成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447章 淪落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3章 殺戮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702章 掏心拳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55章 莊浪衛第292章 四嫩第1368章 賠償款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373章 榴彈炮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18章 玉墜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235章 大勢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347章 黑白通殺
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71章 殺強盜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9章 水果樓第999章 清水報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68章 合練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833章 五百兩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936章 百姓審判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536章 車技第939章 睡熟了第387章 精神戰法第1112章 談笑間第731章 看對眼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621 渡江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607章 護城河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32章 紅杏出牆第431章 協議成功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55章 三七分成第326章 東征隴右(三十二)第447章 淪落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83章 殺戮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702章 掏心拳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084章 語言不乾淨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240章 喃喃自語第381章 上陣殺敵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56章 蔑視與侮辱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55章 莊浪衛第292章 四嫩第1368章 賠償款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373章 榴彈炮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1052章 華葡貿易公司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1018章 玉墜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235章 大勢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511章 林丹與李娜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1347章 黑白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