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上刺刀

略微沉吟,胡萬里才接着道:“將揚小毛叫來,漢武港要建立鴿信通訊,再吩咐趙長福,派調撥一些工匠過去,先在漢武港弄個簡易碼頭出來,以便運送補給。”

李健應了一聲,才問道:“給他們多少火器?”

“火器無須太多。”胡萬里隨口說道:“中小號弗朗機炮四十門,火槍一百枝,彈藥給五個基數就行。”

“是,少爺。”李健說着便起身敬禮,轉身退出。

胡萬里呷了口茶,這纔看向薛良輔,含笑道:“佐卿這一下午可是在摸他們的底細?”

“底細倒不用摸,各自的履歷上都記載的清清楚楚。”薛良輔含笑道:“屬下之前從未去過九邊,也未經歷過戰事,對營伍制僅是耳聞而已,特意跟他們閒聊了一下午。”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營伍制武官不是世襲,而是臨時任命委派,事了,則取消職銜,即便是鎮守一方,也是如此,他們所言倒是不虛,若是就此回去,參將遊擊之銜必然是馬上撤掉的。

還有一點,屬下弄錯了,總兵、副總兵官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參將、遊擊、把總等官亦多充以勳戚都督等,這是立國之初的情形,如今,總兵官皆由五軍都督府世襲官員充任,來小琉球的這些武官多是五府的世襲官員。”

什麼意思?總兵官不值錢了?胡萬里微微一蹙眉頭,如今文官當權,五軍都督府的實權早已削弱殆盡,受制於兵部,淪落爲可有可無的機構。形同累贅。

薛良輔說到這裡,打住了話頭,他跟幾個參將遊擊一通閒侃,這才的知,這總兵官雖說是二品大員。但這地位卻着實低,與文官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總兵官到兵部令敕封,對同爲二品的兵部尚書要行跪禮,作揖都會被斥責爲非禮!這話他還真不敢說,實是有挑撥之嫌。

微微一頓。他便轉移了話題,道:“少爺身爲鎮守總兵官,直接聽命於兵部,而衛所官員則直接受聽命於都司,小琉球增設三衛只會聽命於福建都司,不在少爺的管轄之內。隨着這批營伍官員之後,大批的衛所武官和府縣文官亦會接踵而來,文官還好說,衛所官員前來將會帶來不小的麻煩,他們會大量圈佔屯田。”

“有什麼麻煩的,來人一概不見。”胡萬里語氣輕鬆的道:“增設小琉球三衛,朝廷不可能繞過咱們。必須的徵詢咱們的意見,咱們就以徵安南爲藉口,拖,拖個兩三年再說,從現在起,朝廷官員一律不見,就說我去南洋考察去了,至於文官,兩府六縣的規劃,需要時間勘察劃界。應該不會早早就派官員前來,就算來了,也仍然是一個字,拖!”

打發走薛良輔,胡萬里也無心再畫圖。起身到院子裡緩緩散步,以徵安南爲藉口,拖,最多也就能拖個兩三年時間,朝廷如今窮於應付西北,不敢在東南興兵,一旦西北局勢稍稍安穩,必然不會再允許他拖,的禍水西引,讓朝廷徹底的平定西北,小琉球纔有拖延的機會。

欲讓朝廷徹底平定西北,唯一的法子就是爲朝廷提供大量的火器,讓朝廷看到一勞永逸解決西北的希望,讓朝廷看到東興港對朝廷不遺餘力的大力支持,否則以嘉靖多疑猜忌的性格,不會允許他安逸的發展。

爲朝廷大量提供火器,火炮還好說,畢竟鐵模鑄造的產量大,也不受氣候溫度影響,但火槍卻是個大麻煩,東興港的鍛造工匠雖然多,但鍛造火槍的速度卻一直很慢,一杆火槍至少也要一個多月,而最耗時間的便是槍管內壁的鑽刮,因爲手工鍛打的槍管不規則——不是純圓,槍管鍛造成形之後還需要用鑽頭將槍管鑽大鑽光鑽圓,然後再用四棱的鋼條將槍管內壁刮光刮淨,僅僅是鑽、刮兩道工序,就要耗費一個月時間。

必須的改變火槍的生產現狀,縮短火槍的工期,否則根本無法滿足自身和朝廷的需求,更別說指靠火槍的售賣賺錢了。

對於火槍的各道生產工序,胡萬里如今是相當熟悉,鍛造方面他指導不了,但槍管的鑽刮,應該是能夠改進的——水力鑽牀,這玩意不要說是軍事迷,就是喜歡看小說的都知道,如果能夠鼓搗出水力鑽牀,火槍的產量必然能夠極大的提高,水力畢竟不是人力,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的,這工期至少要提高三成。

得馬上將水力鑽牀弄出來,明天就帶人去查勘一下河流情況,胡萬里停下腳步,看了一眼月色,這才緩步踱到門口,問道:“楊小毛來了沒有?”

楊小毛早就來了,見他在院子裡踱步,不敢打攪,一直在門外靜靜的候着,當即便迎上前敬禮道:““屬下在。”

“進來罷。”胡萬里隨意的說道,隨後便折回了書房,落座,呷了口茶,他才道:“東興港港口太小,不適宜後繼發展,我準備將大本營遷往漢武港——就是小琉球南端的打狗港,東興港將作爲火器的研發和生產基地,暫時要封閉起來,禁止人口的出入,這段時間,你派人清查一下,有不放心的,挪動一下地方,港口進出的船隻,特別是商船和漁船,都要加大控制以及監控力度,保證消息不外泄。”

“屬下遵命。”楊小毛乾淨利落的應道。

“還有,漢武港要建立信鴿通訊。”胡萬里接着道:“也需要有人監視,這事你儘快安排。”

次日一早,胡萬里帶着幾個扈從沿着東春園門口的白河一路西行,白河不大,也就十米左右寬,水流還算平緩,不過,沿河而上幾里路,水流便漸漸急了起來,河牀也窄了起來。不過幾米寬,河上開始零星的出現碾房,確切的說是水碾房。

水碾房在後世很難看到,但在這個時代,小河小溪上卻隨處可見。東興港的稻米全部都是這條白河上的水碾房碾出來的,胡萬里平日裡對碾房並不在意,不過,這時看到碾房,他卻是頗爲興奮。

一路向上又行走了三四里路,他才原路折回。在距離火槍鍛造作坊不遠的一個碾房停了下來,見的碾房裡有人在碾米,他微微笑了笑,吩咐道:“去人通知張四器,着他帶幾個表現靈活的工匠過來。”

水碾房裡碾米的是一個老者——老周頭,雖然鬍鬚已有些花白。但看起來仍甚是健碩,略微詫異的打量了胡萬里幾眼,他便客氣的搬出一把椅子,熱情的招呼道:“走累了?歇歇腳。”

胡萬里笑着接過椅子,看了看碾房裡的一副籮筐,含笑道:“這一擔稻穀,老丈挑的動?”

“老了。不中用了。”老周頭笑道:“如今只能挑大半挑了。”

胡萬里笑了笑,道:“一石稻穀可以碾多少米?”

老周頭含笑道:“咱東興港都是上好的稻穀,一石可以碾百斤稻米。”

聽的這話,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接着道:“老丈家裡幾口人,一個月要碾多少稻米?

碾米本就枯燥,難的有人陪他拉家常,老周頭興致頗高,絮絮叨叨的道:“家裡八口人,老伴走的早。沒過上這好日子,家裡兩小子,老大兩口子三個娃,老二去年年底才娶了媳婦,這一個月要碾兩石半穀子呢。頓頓大米飯,吃的溜兒圓,放在以前真是不敢想。”

五個大人,三個小孩,一個月才兩百五十斤米?胡萬里狐疑的看了老頭一眼,他可是清楚的很,這時候的人因爲油水不足,肚量大的很,一衆工匠一頓吃一斤米,根本就是尋常事,微微沉吟,他才問道:“兩石半穀子夠吃嗎?”

“足夠了。”老周頭笑道:“剛來的時候不夠,非要三石不可,如今肉多了,飯量都小了。”

“肉多了?”胡萬里下意識了問了一句。

“可不是,雞鴨魚肉,換着口味吃,以前是過年吃一回,如今三天兩頭就能吃上,買着也方便。”老周頭笑着道:“就是什麼盛世,老百姓也過不上這好日子,東興港還真是沒的說,先前,還有人鬧着要回去呢,如今都沒人鬧了,到哪裡去找這麼好的地方?”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一笑,三天兩頭能夠吃一頓肉,就滿足的不行了?看來,對工匠的工錢銀不能再漲了,就維持這個水準好,再高了,人就缺乏積極性了,想了想,他才道:“三個孫子有幾個在讀書?”

“兩個。”說到這話題,老周頭眉頭一皺,道:“東興港什麼都好,就是讓女娃子這點不好,女娃子讀什麼書,遲早是嫁人的。”

聽的他抱怨,胡萬里不由輕笑道:“女娃子讀點書好,將來東興港人人都能讀書識字。”

聽的這語氣不對,老周頭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散在四周的幾個扈從,登時反應過來,吶吶着道:“是大東家?”說着已是站起身要下跪。

胡萬里上前架住他道:“老丈無須多禮。”感覺他手勁較大,他不由笑道:“老丈原來是鐵匠?”

“回大東家,是。”老周頭顯的有些侷促的道。

“坐坐,不要拘禮。”胡萬里含笑道。

“在大東家面前,哪有小老兒坐的地方。”老周頭有些手足無措的道。

胡萬里一笑,也不落座,就站着道:“瞧你年紀不大,氣力也不小,怎的閒在家裡?”

“回大東家,身子不行了,不能久站,掄錘子時間也不能長。”

“可惜了的,論技術經驗論眼力。”胡萬里說着一頓,道:“你們可以帶徒弟嘛,總比悶在家中強不是。”

帶徒弟?老周頭登時一陣興奮,老伴死的早,他一個老頭在家,着實是沒意思,錢不錢的倒是小事,主要是有個事做,他當即便躬身道:“小老兒願意,謝大東家。”

說着話,張四器已經帶着幾個工匠趕了過來。待的衆人見過禮之後,胡萬里才含笑道:“今天將大家都叫到水碾房來,就是讓你們好好琢磨一下這碾房。”

司空見慣的水碾房有什麼好琢磨的?閉着眼睛也知道水碾房是怎麼一回事,一衆工匠不由的一頭霧水,張四器覷了胡萬里一眼。知道他不可能吃飽了沒事,巴巴的來消遣他們,略微琢磨,他便猜到了胡萬里的意圖,正待開口,身後一個工匠已開口道:“大東家可是要用水力帶動鑽牀?”

看來不缺聰明人。胡萬里看了那工匠一眼,是個三十左右,一臉粗獷的漢子,他不由笑道:“你叫什麼名字?”

能在胡萬里心裡留下印象,這可是十分出彩的事情,那漢子連忙道:“回大東家。小的叫範小七。”

胡萬里微微點了點頭,看了衆人一眼,才道:“水力鑽牀,是否可行?”

聽的這話,一衆工匠立時議論紛紛,少頃,張四器便開口道:“大東家。應該可行,只是需要時間嘗試,鑽膛槍管是精細活,稍有不慎,槍管就可能報廢,鑽頭不僅要相當穩定,速度也必須要控制在一定範圍,慢不行,快了也不行,水流時緩時快。不易掌控,象水碾房如此粗糙也是不行。”

胡萬里微微頜首道:“自然不可能象水碾房如此粗糙,可以全部用齒輪,至於水流速度也是可以控制的,這河不大。在上游築壩,挖引水渠。”

聽的這話,一衆工匠都是一喜,張四器亦是興奮的道:“那小的馬上就安排人嘗試。”

胡萬里笑道:“給我安排幾個木匠,我要做幾件東西,既是攔水築壩,這水力就不能浪費了,港口碼頭也該添置點工具。”說着,他將昨晚上畫好的槍管上照門、槍托的圖紙遞給張四器,道:“照門先嚐試安裝在槍管上,技術成形就在線膛槍上試用,槍托的尺寸可能不是最合適的,着木匠按大小比例多做幾個出來,裝上槍管後再詳細的比較,然後再定型。”

張四器接過來展開看了看,見槍托樣式完全改變了,而且長寬都比現在的大了許多,他不由擔心的道:“大東家,這會否增加火槍的重量?”

胡萬里微微笑了笑,道:“火槍不僅是槍,隨後還要安裝刺刀,槍托小了可不行。”說着,他指着槍托的前端,道:“這裡是要安裝刺刀的,你先按這式樣做,過幾日,我着工匠將刺刀做出來,組裝在一起,你就知道了。”

刺刀?什麼刺刀?火槍上裝刀?火槍不是變成矛了?衆工匠紛紛圍上來觀看,對這位二甲進士出身的大東家,他們現在是佩服不已,一杆火槍,如今已經被他改的面目全非了,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出來的,線膛、遂石擊發、照門、槍托、刺刀,這槍已經完全變樣子了,不知道這樣一把槍,會賣到多少銀子一把,而他們的工錢又會不會跟着水漲船高?

指了指老周頭,胡萬里含笑道:“在東興港清查一下,看看有多少象這位一樣年老力衰退下來在家賦閒的老工匠,他們雖然掄不動錘了,但技術經驗眼力還是很豐富的,若是願意會作坊,請他們回來帶徒弟做技術顧問,每月固定發放二塊銀元。”

一聽這話,老周頭連忙躬身道:“大東家仁厚。”

胡萬里在火槍作坊的木工作坊裡忙了三日,一個簡單的人力曲軸機械錘、人力銀幣衝壓機和吊鉤起重機被木匠們組裝了起來,曲軸機械錘是作爲水力鍛錘的雛形,銀幣衝壓機也不是僅僅是爲了衝壓銀幣,而是要引導出衝壓的概念,他能做的只是打開一扇窗,究竟能走多遠,就的教育的成果了。

吊鉤起重機不僅是裝有四組滑輪,而且還帶有止動爪,可以輕鬆固定起降重物,主要是爲了方便港口裝卸貨物,特別是動輒數千斤的火炮,沒有起重機,還真是個大麻煩,而火炮鑄造,有這玩意,也方便不少。

就在胡萬里頗有成就感時,張四器帶着十幾個工匠趕了過來,匆匆行禮之後,他便興奮的道:“大東家,刺刀、槍托都做好了,還請大東家過目。”

聽的這話,唐金寶連忙上前接過刺刀和採用新式槍托的火槍,胡萬里也不在意,順手從他手中拿過刺刀細細的打量,這是一把帶有護手鉤和槍口環,不到二尺長的刀形刺刀,刀身側面近似蛇形,刀身中前部呈明顯向下的弧形,重心接近刀前部,有利於手持時劈砍,刺刀不僅可以套在火槍上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之所以採用刀形,而不是兩邊開刃,是爲了適用於前裝彈藥,刀對着槍口,可以避免前裝彈藥時,士兵被自己的刺刀傷着,適用於前裝滑膛槍的刺刀,刀形是最理想的。

接過火槍,胡萬里才發現槍上沒有裝固定刺刀的鐵柱,當即便指着座槽位置,笑道:“這裡還要固定一根鐵條,邊說他邊將刺刀的槍口環套在槍管上,道:“沒見刺刀還留有一根卡槽,這樣,這刺刀就能牢固的卡在槍身上。”

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84章 弱點第125章姑妄言之第370章 淘金潮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72章 逛集 市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85章 無奈第212章 失控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38章各方反應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90章 大捷第135章霸道第74章 初次接觸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202章 嚴嵩意第202章 嚴嵩意第 401章 動手第132章盛極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46章 機會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476章 反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2章 跋扈僕從第3章 吃大戶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21章 贏家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56章 誘惑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6章 風雲變幻第476章 反困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406章 堅守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20章 共贏第61章 出海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14章 籠絡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76章 反困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28章 部署第395章第74章 初次接觸第52章 南京(八)第162章有後了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17章如意算盤第173章改制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267章 回家第9章 女兒節第142章 火炮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9章 胡謅第54章 南京(十)第148章 殺手鐗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79章 船隊第279章 杭州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86章長幹寺第122章募捐第294章 世故第267章 回家第164章月港內訌第53章 南京(九)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64章 寒心第7章 出題買僕第15章 風波起第374章 野心第238章 下套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189章不歡第167章試探第217章 彈劾
第339章 京都近畿第84章 弱點第125章姑妄言之第370章 淘金潮第445章 偷天換日(六)第353章 仇人相見第272章 逛集 市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85章 無奈第212章 失控第474章 決戰大同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138章各方反應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390章 大捷第135章霸道第74章 初次接觸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202章 嚴嵩意第202章 嚴嵩意第 401章 動手第132章盛極第351章 軟硬兼施第198章 張璁自救第246章 機會第463 偷天換日(二十四)第476章 反困第216章 化害爲利第12章 跋扈僕從第3章 吃大戶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421章 贏家第200章 揣摩聖意第156章 誘惑第411章 城下之盟第16章 風雲變幻第476章 反困第225章 劍走偏鋒第406章 堅守第328章 都指揮使第420章 共贏第61章 出海第316章 故人重逢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85章 掛冠而去第114章 籠絡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199章 以退爲進第491章 斬草除根第476章 反困第403章 火燒月港第233章 紅顏薄命第332章 兩手準備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428章 部署第395章第74章 初次接觸第52章 南京(八)第162章有後了第292章 嘉靖的處置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144章引狼入室第117章如意算盤第173章改制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267章 回家第9章 女兒節第142章 火炮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39章 胡謅第54章 南京(十)第148章 殺手鐗第65章 明朝火器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79章 船隊第279章 杭州第163章彩票圈錢第186章長幹寺第122章募捐第294章 世故第267章 回家第164章月港內訌第53章 南京(九)第20章 京郊送行第264章 寒心第7章 出題買僕第15章 風波起第374章 野心第238章 下套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189章不歡第167章試探第217章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