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結盟

借道山西?嚴嵩心裡不由暗自警惕,俺答汗難道真有染指山西之意?略微沉吟,他才道:“益王雄心勃勃,有橫掃西北之志,這一戰關係到咱們兩家存亡,我大明也會竭盡全力,盡起西北邊軍攻打京師,二十餘萬大軍皆要從山西出關,俺答汗的大軍是否沒必要再經山西?”

乞慶哈聽的一笑,略微沉吟,才道:“我父汗麾下各部分散各地,大軍集結頗爲耗時,是以父汗準備兵分三路,從古北口、大同、山西三路入關,在京師匯合,由山西入關的人馬不會太多。”

這倒是實話,古北口、大同、山西這三條路,韃靼騎兵倒是輕車熟路,不過,從這話裡,嚴嵩聽出了一絲絃外之音,俺答汗這是倉促出兵!爲什麼?略微沉吟,嚴嵩才試探着道:“益王向大同增兵了?”

“不錯。”乞慶哈爽快的說道:“我也是在前幾天才接到父汗的命令,聽說是因爲東興港護衛隊一萬兵力增援大同。”

聽的這話,嚴嵩不由的一陣黯然,沿途驛站快遞鋪被接管控制之後,他們對京師的情報居然還比不上俺答汗了,更令他震驚的是俺答汗的情報網竟似遠遠要超乎他的想象,略微沉吟,他才道:“你們的情報可準確?”

“當然。”乞慶哈毫不掩飾臉上的得色,傲然道:“咱們的探子都是歷年來的叛軍,如今受父汗重用的部將高懷智、李天章就是大同叛軍出身。”

對於乞慶哈的嘲諷,嚴嵩充耳不聞,東興港護衛隊在京師一共就四萬兵力,抽調一萬前往大同,絕對不會是防禦,不用說,肯定是準備對俺答汗用兵,難怪俺答汗倉促出兵,原來是看到了戰機。

次日一早。嚴嵩便趕往秦王府覲見,嘉靖也關心俺答的態度,聽聞嚴嵩在外求見,連早點都沒吃,便召見了嚴嵩。

聽完嚴嵩的詳細敘述,嘉靖默然半晌,纔開口道:“朱厚燁這時節增兵大同。意在何爲?”

“稟皇上。”嚴嵩忙躬身道:“微臣琢磨着,他應該是想打一場勝仗以豎立威信,俺答汗也確實是最好的立威對象。”

嘉靖看了他足有移時,才緩聲道:“朱厚燁會不會與俺答汗聯手,兩面夾擊西安?”

“這沒有可能。”嚴嵩語氣篤定的道:“文皇帝當年也是五徵漠北,況且朱厚燁早就公告天下。要橫掃西北,與俺答汗聯手,豈非是失信於朝野?微臣竊以爲朱厚燁沒有必要如此犯險,他只需要時間而已。”

聽的這話,嘉靖緩緩的端起茶盅,啜茶不語,這話有理。朱厚燁與他的情況不同,撐過一年時間,待的十萬火槍兵形成戰力,便足以橫掃西北,沒必要犯險勾結韃靼人,但他卻是除了與韃靼聯盟,別無出路。

俺答的反應如此之大,確實有些出乎他的預料。割讓陝西,這不是什麼大事,只要能夠奪回京師,殲滅東興港主力,他就有把握恩威並施掌控小琉球,憑藉小琉球火器作坊的強大生產能力,收回陝西可謂是易如反掌。別說是陝西,就是山西一併送給俺答汗,他也不在意!

思忖良久,嘉靖才緩緩開口道:“東興港不過是往大同增兵一萬。俺答爲何反應如此之大?”

嚴嵩昨晚一晚都在思忖,圍繞着俺答的反應反覆的思索,聽的嘉靖發問,他當即便道:“俺答應該是通過沙河一役,見識了東興港火槍兵的戰力,感覺到了威脅,俺答統轄的右翼三萬戶與小王子統領的左翼二萬戶,這些年來一直在明爭暗鬥,想吞併對方,一統蒙古,原本他與朝廷通貢互市就是想養精蓄銳,如今局勢突變,冒出一個意圖橫掃西北的朱厚燁,他自然不願意坐看朱厚燁壯大。

而且東興港此時增兵大同,顯然是有主動進攻俺答的意思,既然無法避免一戰,自然是先下手爲強,況且,朱厚燁分兵,這也是難得的機會,俺答可能是想抓住這個戰機,一舉除掉朱厚燁,再有。”

略微遲疑,嚴嵩才接着道:“微臣竊以爲,俺答還有可能是想繳獲一批東興港的火器。”

聽的這話,嘉靖不由的微微點了點頭,對於射程六七十步的火槍,俺答可能不會在意,但對於射程能夠高達二百步的火槍,那就是韃靼騎兵的噩夢了,騎兵目標大,容易瞄準,即便是初經訓練的火槍兵也能輕鬆在百步開外準確命中目標。

想到這裡,他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若是俺答繳獲了大批火槍,這可就是個不小的麻煩!轉念他就釋然了,火槍不僅損耗大,而且彈藥消耗也大,就算俺答能夠繳獲大量火槍,他也用不起!

略微沉吟,嘉靖才道:“朱厚燁叛軍是純火器部隊,不僅火器威力巨大,一應兵丁訓練時間也短,成軍迅速,甭說兩三年後,就是再拖的半年,待的十萬新兵成軍,咱們就難奈他何,屆時,咱們就完全是被動挨打的局面,就算是想偏安一隅,也不可能。

與其在西安坐以待斃或者流竄四川,還不若乘此機會全力一搏!冬季進攻,雖說困難重重,但東興港兵丁不耐嚴寒,冬季也沒法靠海運補給,反而對我們更爲有利。”

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這一戰,對朕和俺答來說,都是生死存亡之戰,都必須孤注一擲,陝西給俺答無妨,他若有心染指山西,也沒必要在乎,一旦大勝,日後能夠輕鬆奪回來,若是敗了,都是朱厚燁的,沒必要爲此勾心鬥角,互相提防,牽制了兵力。

俺答素來侵邊,不過數萬之衆,最多也不過十餘萬,此反誇口湊集三十萬兵馬,雖有虛誇之嫌,卻也足以說明他是傾盡所有兵力,估計能在二十萬左右,小王子那邊估計並不知曉東興港兵鋒之利,須的着人對其明言東興港火槍之威,趕緊派人去聯絡。若能出兵,什麼條件皆可先應諾下來,西三邊的兵力要盡數調回。”

“皇上,就算小王子同意出兵,也未必能夠趕的上這場大戰,而且寧夏、甘肅兩鎮之兵估計也來不及招回,因爲時間不夠。”嚴嵩沉聲道:“俺答汗之所以要在冬季進攻。也是有心不讓小王子摻和進來,最遲在十一月,他就會揮師入關。”

“俺答如此有信心?”嘉靖沉聲道。

聽的這話,嚴嵩不由的暗自苦笑,這十幾年來,大同、宣府、太原、薊州、延綏幾鎮如同虛設。俺答的騎兵來去自如,根本就沒將大明邊軍放在眼裡,東興港雖然戰力強悍,但不過區區四萬之衆,俺答以二十之衆對四萬,他豈能沒有信心?加上他們這十幾萬邊軍牽制,俺答把握更大。就算沒有他們的攙和,俺答也有信心!

“皇上。”嚴嵩斟酌着道:“韃靼騎兵戰力猶在邊軍之上,且靈活機動,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東興港火槍雖則犀利,卻不能在馬上射擊,想來。俺答正是因爲此點而有恃無恐。”

“有理。”嘉靖沉聲道:“既是如此,則無需遲疑,馬上與乞慶哈談妥,同時抽調延綏以及西安的兵丁前往太原集結。”微微一頓,他便接着道:“如今與俺答結盟已成事實,無需隱瞞,着兵部制定反攻京師的方案。”

嚴嵩連忙躬身道:“皇上。此事有礙皇上的聖譽,是否。”

“沒必要刻意隱瞞。”嘉靖不以爲意的道:“惠皇帝(建文帝)聲譽很好,那又如何?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再好的聲譽何益?若能奪回京師,朕自能翻雲覆雨!”

“皇上,制定出兵計劃,不急於這兩日。”嚴嵩忙躬身道:“微臣懇祈再延後兩日,將乞慶哈一行送走再公開也不遲。”

“糊塗。”嘉靖瞥了他一眼,道:“兵部要員必須參與談判,咱們必須清楚俺答詳細的出兵計劃。”

嚴嵩擔憂的道:“皇上,西安城跟篩子一樣,消息一傳開。”

“你以爲西北調兵遣將的情況能瞞的了朱厚燁?”嘉靖說到這裡,已是反應過來,遲疑着道:“惟中是擔心朱厚燁拿這事做文章?”

“是。”嚴嵩連忙躬身道:“微臣擔憂朱厚燁以此事大肆攻訐皇上,如此,則會盡失人心。”

“瞻前顧後。”嘉靖不屑的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朕就算不與俺答結盟,哪怕是先後出兵,朱厚燁也會藉機詆譭!歷來都是成王敗寇,人心就是牆頭草,沒必要太在乎,此戰若敗,即便盡得人心又如何?此戰若勝,朕奪回京師,誅殺朱厚燁,人心盡失又如何?”

嘉靖將話說到這份上,嚴嵩哪裡還敢多嘴,忙躬身道:“皇上聖明。”

以毛伯溫爲首的一衆兵部大員突然參加與俺答商隊的談判,這事馬上就引起了西安城中一衆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京官的注意,各種猜疑隨便散播開來,很快,嘉靖與俺答結盟,聯合出兵反攻京師的確切消息就在一衆官員中傳開,登時就羣情洶洶。

韃靼是大明的世仇,大明從建國起就一直跟瓦刺、韃靼處於戰爭狀態,太祖朱元璋八次北伐,文皇帝朱棣五徵漠北,宣宗北巡,擊敗蒙古兀良哈部,接着就是令大明朝野上下屈辱的土木堡之變,嘉靖繼位二十餘年,俺答侵邊,更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年來幾次,燒殺搶掠,罄竹難書,如今嘉靖居然與韃靼結盟!這讓一衆大臣情何以堪?

很快,一衆官員就聚集到了秦王府南門端禮門外,嘉靖聞報,暗罵了一句“迂腐!”便吩咐黃錦道:“將他們都帶進來,讓他們在承運門外候着,別傳出去影響與俺答使團的洽談。”

一衆官員還以爲嘉靖要召見他們,進的王城才知道嘉靖根本就沒打算見他們,一個個登時就在承運門外跪諫,不多時,承運門外就黑壓壓跪了一大片,嘉靖遠遠的眺望了一眼,這規模比起當年的‘左順門跪哭諫’似乎還要大上幾分,真要哭鬧起來,怕是會鬧的全城皆知。

略微沉吟,嘉靖便吩咐道:“傳旨,着陸炳帶人將王城四周戒嚴。官員準進不準出,另外,將外面的各部院寺監的主官都叫到承運殿,燒幾盆炭火,上幾壺茶,着西安衛調幾頂帳篷過來,給外面的官員準備着。過夜用的上。”

嚴嵩和一衆兵部官員在京兆驛與乞慶哈一行日夜不停的談了兩日,以最快的速度簽訂了一份協議,乞慶哈一行也不多做停留,隨即便返回豐州灘。

聞報之後,嘉靖纔將一衆被變相軟禁的官員推給嚴嵩去解釋,從頭到尾。他連面都露一個,說實在的,他煩透了這羣沒有一點眼力勁的官員,當初與俺答通貢互市,他們也不贊成,全力征繳小琉球,他們也不贊成。若是當初君臣齊心,下狠心征剿了東興港,哪來的今日之禍!

隨着乞慶哈一行的離開,嘉靖與俺答結盟,聯合出兵反攻京師的消息也慢慢在西安傳開,西安士紳的反應最爲激烈,不過在錦衣衛的高壓下,哪怕是一朵小浪花也沒翻騰出來。而一衆商賈百姓對此事的反應卻並不是很強烈,畢竟與俺答結盟,可以減少爆發戰爭的可能,這年頭,能太太平平就已經讓他們知足了。

當然,割讓陝西給俺答的消息被死死的捂住了,連一絲風聲也沒泄露出去。誰都沒膽子捅開這事,參加談判的官員心裡都清楚,這事要捅出去,西安城非鬧出大亂子來不可。到時候,他們一個個參與談判的怕是先的倒黴。

嘉靖與俺答結盟,聯合出兵反攻京師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河南的鼎湖驛,隨即便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師和南京。

京師,南薰殿,內閣閣臣夏邦謨接到急遞,一看之下不由的大驚失色,連忙就趕到值房,一進門,他便急聲道:“元輔大人,河南急報——西安與俺答結盟了。”說着就將急報遞了上去。

翟鑾飛快的瞟了兩眼,立刻就聯想到益王支持護衛隊一萬兵丁奇襲豐州灘之事,略微沉吟,才道:“舜俞先坐,此事並非壞事。”

並非壞事?夏邦謨不由一楞,落座後便道:“元輔大人曾巡視九邊,莫非這俺答騎兵只有虛名?”

“那倒不是。”翟鑾含笑道:“俺答乃韃靼難得一見的梟雄,韃靼騎兵的戰力也遠在邊軍之上,這些年俺答屢屢侵邊,視九邊數十萬大軍如無物,豈是浪得虛名之輩,倒是邊軍的捷報不可盡信。”

聽的這話,夏邦謨狐疑的看向他道:“俺答至少應有十來萬兵力罷,與西安聯合手反攻京師,那可是數十萬大軍,如何說並非壞事?”

翟鑾微微笑了笑,呷了口熱茶,他是有心籠絡夏邦謨,益王太過強勢,在軍事和財政方面可說是獨斷專行,內閣必須的團結,否則極有可能成爲空架子,放下茶杯,他才道:“京師糧食充足,城高牆厚,護衛隊火器之厲更是天下無雙,有數萬護衛隊駐紮在京師,京師可說是固若金湯,穩如磐石,就算俺答與皇上合兵一處,亦難以攻下京師。”

微微一頓,他纔不急不緩的接着說道:“之所以說不是壞事,一是大勝一場利於提升益王的威信,二則,皇上與俺答結盟,此舉可謂是大失人心,這對益王而言,不是壞事,是件好事,但京師周邊的百姓可要遭罪了。”

說着,他起身道:“走吧,一起去覲見益王,要提醒益王儘量減少戰亂對京畿百姓的危害。”

見的翟鑾如此篤定,夏邦謨不由的放下心來,說實話,想到一入京師就要面臨一場規模龐大的京師保衛戰,他不免有些忐忑,翟鑾這番話可說是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畢竟這翟鑾不僅深知俺答騎兵戰力,也見識過東興港護衛隊的戰力,他既如此有把握,自然問題不會太大。

胡萬里在凝道殿召見了翟鑾二人,呈上了急報之後,夏邦謨便躬身道:“殿下,數十萬大軍圍攻京師,非同小可,京畿百姓必遭塗炭,能否嚴守關卡,拒敵於關外?”

瞟了一眼急報,見的嘉靖果然與俺答結盟,胡萬里不由的暗暗欣喜,這一戰之後,即便嘉靖不死,他也能裝模作樣的祭告列祖列宗,然後光明正大的廢了嘉靖!不過,聽的夏邦謨這話,他不由的皺了皺眉頭,而後看向翟鑾,道:“拒敵於關外?仲鳴以爲有幾分可能?”

“沒有半分可能。”翟鑾連忙躬身道:“京師周邊關隘處處,看似固若金湯,實則處處可破,分兵守關,有被各個擊破之慮。”

“看的透徹。”胡萬里頜首道:“邊軍雖衆,卻已被俺答打破了膽,根本沒有可能拒敵於關外,更何況,山西的幾個關口還在我的皇兄手裡,這一戰,必須將他們放進來打,一戰定乾坤!”

第 431章 聯盟第23章 侍妾第432章 相遇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54章 南京(十)第390章 大捷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38章 下套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12章 投降第418章 來客第223章 揣摩第六章 買僕第420章 共贏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63章 有喜第75章 有野心第417章 文鬥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31章 不解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8章 南京(四)第105章 緝私錢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61章 特區第1章 被點撥第187章府尹柴奇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78章 雙嶼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312章 投降第364章 下旨第210章 借勢第276章 肉靶第477章 求盟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254章 物色第406章 堅守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51章 南京(七)第122章募捐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435章 招攬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52章 南京(八)第270章 天后宮第413章 前景第409章 強攻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79章 船隊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08章 夜襲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348章 金印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88章 省心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40章 二爺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10章 三寸金蓮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9章 胡謅第26章 明朝海禁第414章 擔憂第284章 算總賬第37章 會票第476章 反困第207章 被逼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374章 野心第98章 陋規第127章無聊嘉靖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64章 下旨第210章 借勢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476章 反困第417章 文鬥第40章 首輔張璁第75章 有野心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10章 離衙第473章 結盟第425章 新軍裝第112章 齋醮第159章誇耀第157章緩兵之計
第 431章 聯盟第23章 侍妾第432章 相遇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243章 忘義叛恩第54章 南京(十)第390章 大捷第103章 南北郊議第238章 下套第165章橫插一腳第312章 投降第418章 來客第223章 揣摩第六章 買僕第420章 共贏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63章 有喜第75章 有野心第417章 文鬥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231章 不解第437章 秘不發喪第48章 南京(四)第105章 緝私錢第280章 辭官之道第361章 特區第1章 被點撥第187章府尹柴奇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278章 雙嶼第469章 偷天換日(三十)第312章 投降第364章 下旨第210章 借勢第276章 肉靶第477章 求盟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467章 偷天換日(二十八)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254章 物色第406章 堅守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51章 南京(七)第122章募捐第150章收買人心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435章 招攬第459章 偷天換日(二十)第52章 南京(八)第270章 天后宮第413章 前景第409章 強攻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79章 船隊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295章 杭州掛牌第13章 書生罵人第308章 夜襲第322章 月港生變第348章 金印第241章 勳臣入閣第488章 省心第398章 嘉靖再出手第140章 二爺第268章 缺乏信仰第10章 三寸金蓮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第119章異想天開第39章 胡謅第26章 明朝海禁第414章 擔憂第284章 算總賬第37章 會票第476章 反困第207章 被逼第344章 火燒大阪灣(四)第239章 高屋建瓴第374章 野心第98章 陋規第127章無聊嘉靖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364章 下旨第210章 借勢第455章 偷天換日(十六)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476章 反困第417章 文鬥第40章 首輔張璁第75章 有野心第201章 初見嚴嵩第110章 離衙第473章 結盟第425章 新軍裝第112章 齋醮第159章誇耀第157章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