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

幾天之後,賈亦韜正在看着一本奏摺,錦衣衛指揮使洛養性就站在對面,一臉的恭敬之色,雖然眼前的這位皇帝年僅十七歲,但即位以來的種種舉措,殺伐果斷,沉着冷靜,使得洛養性心寒,不由自主地有一些犯怵,心存緊張之感,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片刻之後,賈亦韜這才擡起頭,終於將手裡的摺子看完了,合上之後,在空中晃了晃,神色古無波瀾,淡淡地問道:“上面寫得都是真得?福王驕奢淫逸,爲禍百姓,強搶民女;唐王沉迷於女色,寵幸於姬妾,想要立幼子爲世子,不惜囚禁長子、長孫,想要弄死他們。”

洛養性遲疑了一下,身體爲之一顫,最終還是咬着後槽牙,硬着頭破的回道:“啓稟皇上,確確實實是真的,末將敢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有絲毫作假之處,甘願領取污衊皇族宗親之罪。”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你怎麼調查的這麼快?”

雖然有置疑之意,但賈亦韜問話的語氣是那麼的輕飄飄,漫不經心,不以爲意,更是將手裡的那份摺子隨意地扔在龍案上,直視着洛養性,等待着對方的答覆。

很顯然,洛養性敏感地撲捉到賈亦韜言這一行舉止的細微之處,那一絲意味深長的態度,不禁微微鬆了一口氣,相對而言,回答的話語也輕鬆了許多,不再那麼拘束。

“啓稟皇上,前朝之時,唐王與福王就有案底,留有罪證,末將調出這些檔案之後,以此爲根據,立即派人火速趕往河南的河南府和南陽府,着手調查,加以印證,多方求證之下,確實如奏摺之中所言,所以纔會這麼快。”

雖然有理有據,有事實作基礎,但洛養性還是那麼的沒有底氣,心裡是那麼的緊張,畢竟,事情牽涉到皇室宗親,一個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賈亦韜沒有繼續追問,前朝爲何沒有追究兩個藩王罪責?

原因很簡單,福王朱常洵乃是天啓皇帝的親叔叔,地位崇高,深得先皇萬曆皇帝的寵愛,自己的親哥哥,不,應該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親哥哥,又怎麼可能拿福王怎麼樣呢?

至親血脈的關係,救了福王朱常洵,使得天啓皇帝只能坐視不理,聽之任之,只要沒有造反的企圖,這或許就是歷代帝王容忍藩王胡作非爲、種種惡行的原因。

至於老唐王朱碩熿,原因那就更簡單了,人家只是將自己的長子長孫關起來,並沒有鬧出人命,天啓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作爲一個歷史學教授,又對明末時期的歷史有着極爲深入的研究,賈亦韜當然知道唐王與福王的斑斑劣跡,之所以有這一番言語,不過是明知故問、欲蓋彌彰而已,不想引人起疑罷了。

“嗯,朕知道了,這件事情暫且就擱置下來,以後再做處理。”

聽到賈亦韜這樣說,洛養性頓時長鬆了一口氣,剛想說些什麼之時,賈亦韜似乎想到了什麼,後者鄭重地交代道:“洛將軍,一定要注意保密,不準將這件事情透露給任何人,還有你的那些下屬。”

“是,皇上....”

回答之時,洛養性的一顆心再次懸了起來,不禁有一些猜測,暗道:“難道...皇上並不想放過老福王和老唐王?”

在這個時候,賈亦韜突兀的抽身站了起來,邊往外走邊說道:“洛將軍,你去換一身便服,隨朕出宮一趟,微服私訪,不準告訴任何人咱們的行蹤。”

“是,皇上,末將遵旨,這就去準備。”

儘管十分不願皇上出宮,太過危險,有心阻止,但經過剛剛的一番膽戰心驚之後,心有餘悸之下,洛養性還是老老實實地答應了一句,連忙退出去了,做一些安排。

......

承天門之外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羣川流不息,往來不絕,異常的熱鬧,忽然間,一些百姓奔跑而行,向西而去,奔跑之間,議論紛紛,言語中夾雜着興奮與催促之意。

“快快,刑部衙門就要開審了,快去看熱鬧,再晚就來不及了,尋不到一處好的位置,聽說,有名的大秀才黃宗羲就在衙門外,準備替父申冤....”

這個時候,大街上有那麼一行五六人,緩緩而行,其中的兩人正是賈亦韜和錦衣衛指揮使洛養性,一身的便服,賈亦韜的打扮就像富貴人家的公子哥,洛養性與其他幾人正是喬裝打扮的錦衣衛,一副權貴家護衛的裝束。

“誒...養性,這裡怎麼這麼熱鬧?今天,刑部有什麼大案、要案要審理嗎?使得百姓們熱情如此高漲,蜂擁如潮,全都去刑部衙門看官府審案子。”

很顯然,洛養性被賈亦韜問住了,一時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在這時,從旁邊跑過一個百姓,對着一行人喊了一句,神情是那麼的高興,就好像過年一般。

“嘿嘿...這位公子,這件事情你都不知道,一定外地人吧?京城裡早就傳開了,刑部衙門,今天要當衆審訊魏忠賢的爪牙徐顯純、崔應元和李實,人們能不高興,前去圍觀嗎?”

這一刻,賈亦韜爲之恍然,不禁想起了幾日之前的一本奏疏,正是黃宗羲爲父申冤,被冤殺的“七君子”之一的黃尊素。

恍惚之前,賈亦韜佩服黃宗羲的舉動的同時,更是深深地鄙夷那些東林黨官員,全都是一羣膽小如鼠、貪生怕死之輩,總是藉助這些秀才、監生之手與閹黨交鋒,自己卻不敢出頭。

“皇上,咱們現在去哪裡啊?”

很顯然,賈亦韜並未告訴洛養性此行出宮的目的,話語一出,頓時使得處於失神中的賈亦韜清醒了過來,並臨時改變了主意,後者一揮手,拋下一句話之後,徑直跟着人流而去。

“走,咱們也去看看,刑部衙門究竟是如何審理五彪的四人?”

洛養性明顯楞了一下,剛想要說什麼,看到賈亦韜已經走遠,就要消失於擁擠的人流之中,頓時渾身一個激靈,心中一緊,連忙跟了上去,深怕賈亦韜有一個閃失,同時招呼道:“快跟上,如果主子出了什麼差錯,小心你們的腦袋,全都得抄家滅族。”

還好大街上魚龍混雜,很是嘈雜,各種聲音混合在一起,否則,如果讓過往的行人聽清洛養性的這一句話,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驚天的騷亂,震動所有人。

畢竟,莫要說整個京城,就是放眼於天下,又有幾個人會有這樣的待遇,稍有閃失,負責護衛人員動輒就會被抄家滅族?

求收藏求推薦,拜謝了

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八十章 化名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
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八十章 化名第四十一章 扣下茅元儀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第八十章 化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鞏固皇權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八十九章 很嚴重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六十四章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五百零四章 新的正使第六百二十六章 漸變的過程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赴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到對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疑惑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大糧倉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三百五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單第七十四章 “合適”的內閣首輔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三百九十七章 臨別交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五百三十三章 軍隊操練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鮮爲人知的秘密通道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當然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二十二章 另一個重要任務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多弊病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六百五十九章 新的規則(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落幕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八十二章 製造無人區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下)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忠貞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