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

“是,皇上,微臣這就着手準備寶鈔的事宜,先在小範圍推行,爭取在明年的茶馬交易市上,就讓那些商人使用寶鈔,作爲交易的銀錢。”

聽到畢自嚴毫不猶豫地回答,話語裡那飽含的興奮之意,崇禎滿意的輕輕點頭,轉而說道:“不僅如此,朝廷徵收賦稅的方式,也要有所改變,不能讓官吏上門討要,而是讓百姓到指定的衙門繳納,並給他們發票,作爲已經交過賦稅的憑證。”

“發票....?”

儘管聽懂了崇禎這番話的意思,畢自嚴還是糾結於這個新名字,忍不住地嘟囔了一句,吐出發票二字,臉上現出疑惑之色,剛想詢問,卻被崇禎給打斷了,彷彿是早已洞悉一般。

“所謂的發票,就是由你們戶部特製,類似於收據的一種,並在上面刻上戶部特有的印章。有了這些收據,不僅可以作爲百姓已經繳納賦稅證明的一種,更是可以作爲你們戶部查驗與覈對賦稅的憑證。”

畢自嚴露出恍然之色,若有所思之色輕輕點頭,緊接着,轉而說道:“一旦改變收稅方式,就少了一項官吏從中盤剝的環節,百姓也就避免了許多的苛捐雜稅,那些官吏巧立名目而設,而非朝廷的課稅。”

“不錯,朕就是這樣打算的,這樣想的....”

崇禎迴應了一句,神色已經變得極爲認真起來,鄭重地繼續說道:“那些貪官污吏之所以能夠收刮民脂民膏,之所以那麼多沒有名頭的苛捐雜稅,乃是最底層的官吏胡亂攤派,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就是在於,官吏直接上門索要賦稅,他們也就有盤剝的由頭,瞞着朝廷增加賦稅數目或課稅種類的名目。”

此刻,畢自嚴已經反應了過來,明白了崇禎引入發票的真實目的,方便戶部徵繳賦稅,只是順帶而爲,主要還在於利民,遏制貪污之風,以更加溫柔的手段,進行反腐。

如果讓百姓就近到附近的州府縣城,繳納賦稅,也就少了直面官吏的中間環節;應該徵收的各種課稅種類以及數量,也就更加的有章可循,而不是隻聽負責徵繳賦稅官吏的一張嘴,任由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該交什麼稅,該交多少稅。

而且,有了發票的存在,戶部又留有底單,兩相對照之下,年關統計稅收之時,將會更加的方便、快捷,卓有成效。

即便是那些接收稅銀的官吏貪污,戶部也是有跡可循,同時還牽涉不到百姓的身上,只要他們交了稅銀,就一定能夠有一個收據,憑着手中的發票,足以據理力爭,免遭二次重複徵稅,或者避免被誣陷,沒有繳納賦稅。

當然,對於反腐,這種手段太過於侷限,也太過於柔和,幾乎是治標不治本。

畢竟,**的根源所在,乃是來自於官員,要想解決根本問題,唯有進行一系列的吏治改革,加強對官員監督的同時,還有對官員考覈等的方方面面。

然而,顯而易見,對於剛剛登基一年多的崇禎而言,還未完全掌權,還未完全控制住局面,沒有絕對信得過的軍隊在側,他還不能大刀闊斧的進行吏治改革。

否則,造成朝野動盪的同時,也將會威脅到他的皇權,乃至於個人性命。

所以,崇禎要想從源頭上解決貪污之風,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徹底性吏治改革,必須有軍隊在側,進行保駕護航。

就像後世的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阻力,阻力重重,反對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但是,鄧爺爺說出的那句話,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面,將所有反對的聲音都給壓了下去。

三軍將會爲改革開放保駕護航!

雖然只是輕飄飄的一句話,卻有着無窮的威懾力,潛臺詞更是回味無窮,讓人震撼與心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同時,也說明了一點,要想進行一個大膽性的改革,若無軍權在手,若無軍隊在側,那就是一場笑話,不然的話,恐怕改革剛剛開始,就會被那些老牌勢力所阻斷,最終無疾而終。

崇禎這樣想着,對於軍權的完全掌控,也就愈發地迫切起來,更加期待明年的班軍,確切的來說,藉助班軍之名,對京師、乃至於京師周圍的所有駐軍,來一次徹底地換防,換成其他的地方部隊。

唯有如此,才能夠放心,崇禎才能夠覺得,京師的禁衛軍和周圍的駐軍,乃是爲自己所用,不會在關鍵的時候,給自己掉鏈子。

當然,這並不是說,崇禎並不是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明年的班軍上面,還有另一手準備,那就是盧象升正在創建的軍隊,天雄軍已經漸漸成型,初具規模,再給予一定的時間,必能具備一定的戰鬥力,拱衛京師的安全。

所以,在這京城之內,盧象升絕對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新星,乃是他崇禎最爲寵幸和倚重之人。

“對了,畢自嚴,凡是朝廷向百姓徵收的各種課稅,必須將其昭告於天下,讓百姓清清楚楚的瞭解到,他們要交的賦稅有哪些?需要繳納多少?如果沒有朝廷的行文,任憑當地的官員如何......”

畢自嚴看向崇禎,聽着皇上還在侃侃而談的講述,心裡愈發地折服,當然知道,崇禎爲何使用這種幾乎於拙劣的下下之策,減輕百姓負擔的同時,進行反腐。

原因很簡單,使用發票,觸動的只是最底層差役的利益,官員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損失,如此一來,皇上面臨的百官反對聲浪,也要小很多,差不多是微乎其微。

“對了,畢自嚴,寶源局印製的寶鈔,除了茶馬司試點所需要的大面額的紙鈔之外,多印一些小面額的寶鈔,先印製個五百萬兩,其中的三百萬,運到陝西,作爲賑災之資。”

“皇上...這個...那個...”

聞聽此言,畢自嚴明顯一愣,傻傻地看着崇禎,變得結結巴巴了起來,心裡暗自着急,不禁心想,皇上挺英明的,怎麼現在犯糊塗了呢?

寶鈔還未在全國流通,還未獲得百姓們的認可,商人更不可能接受它作爲購買米糧之資。

如此一來,說白一點,所謂的三百萬兩寶鈔,在現在這個時候,寶鈔還未大規模流動,還未獲得完全認可之前,就是形同於一堆廢紙,而不是具有貨幣功能的紙鈔。

畢竟,寶鈔的發行與流通,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天下人接受的過程,它真的具備流通和購買功能。否則,突然發現,強制使用,反而起到副作用,不利於寶鈔的流通。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聯繫之處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六百二十章 國情不同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五十一章 “爺”文化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四十六章 優先原則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六十七章 就那麼爽快的答應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五百六十七章 軍事部署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龍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四百六十章 朱舜水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七十七章 相同的特點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五百七十八章 密碼和密碼本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二十八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九十四章 張揚而強勢的鄭芝龍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個精明的商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三十章 大膽的猜測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後續(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皇權與教權的衝突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六百四十一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餘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個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四百六十五章 籌碼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個開場白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九十五章 暗中謀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五十章 膽戰心驚的李祖白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