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

這一刻,崇禎的眸光閃爍,腦海裡浮現這些想法,有一種導演歷史達人秀的感覺,將一個個歷史人物擺在合適的位置,讓他們盡情地施展各自所能,而他崇禎享受名望與掌聲。

畢竟,一個非常成功的達人秀,人們關注的不僅僅是那些達人,主要還是作爲導演之人。

就像一個饕餮盛宴,所有的焦點也許會集中在盛宴的參與者,但是,他們的第一反應,第一個詢問,一定是誰是發起者?誰是主辦方?

大廳裡再次安靜了下來,氣氛有一些令人爲之窒息的感覺,有意無意間,每個人不時地偷瞄崇禎,後者那嘴角微掀的弧度,透着壞壞的味道,使得每個人都是心頭一跳,緊張不已。

尤其是站在大廳中央的陳奇瑜,直面崇禎的那股邪笑,如坐鍼氈一般,崇禎的眸光閃閃,看似無神,焦距不在自己身上,陳奇瑜還是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皇上...微臣...”

陳奇瑜吞吞吐吐的剛想要爲自己辯駁一番,解釋爲何沒有向朝廷上報唐王府之事,剛一開口,似乎體會到了他的爲難之處,宋獻策卻在這個時候開口了,替其解圍。

“皇上,據學生所知,陳大人雖然在南陽府爲官將近三年,歷任右參政之職,其中的大部分時間,主管的卻是地方行政,諸如糧儲、屯田、水利、軍務、驛傳,而不是刑獄。”

“而且,皇上,一路走來,您也看到了,相比於其他的地方,南陽府的水利工程遠勝於其他地方,使得這裡的農業極爲的發達,開墾了數萬頃荒田。”

崇禎依舊是不置可否地輕輕點頭,一副不鹹不淡的模樣,儘管不可否認陳奇瑜擁有治理一地的能力,但將所有的功勞都歸到他一人的身上,崇禎還是忍不住地嗤之以鼻,不以爲然。

作爲一個穿越者,“崇禎”更加知道他的真實面目,剿匪失利之時,將自己的決策失誤,全都推到其他人的身上,不惜栽贓嫁禍。

擁有着現代的觀念,在“崇禎”看來,決策上的失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這種失誤擴大化,嚴重化,禍及於他人,如此一來,就不可饒恕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陳奇瑜會那樣的做,朱由檢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凡是隻看結果,不看過程,不問原因,沒有一個寬闊的胸懷,動輒就會處置那些作戰和指揮失利的武將文官。

如此一來,誰還敢主動認錯?誰還敢主動承擔責任?

日積月累之下,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尤其是身處於最前線的文官和武將,始終都不能集中精力指揮和作戰。

莫要說“崇禎”是一個歷史專家,就是一個正常人,也知道一個通俗的道理,世界上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不能因爲一次的失利,而否認他的能力和以往的功績。

這一刻,崇禎的心緒可謂是複雜無比,對於陳奇瑜喜惡交加,喜的是,這人確實有真才實能,是一個治理地方的好手;討厭的是,陳奇瑜位高權重之後,總喜歡交好那些藩王。

最終,崇禎的心裡還是有了決斷,暗想:“還是算了,既然這樣,就不要讓陳奇瑜當什麼五省總督,還是讓他老老實實地當一省的布政使比較好,專門負責地方的政務,如此一來,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心中這樣想着,崇禎的神色也就緩和了許多,不再那麼不冷不熱,看着依舊忐忑不已的陳奇瑜,和聲說道:“陳奇瑜啊,既然如此,根據宋獻策所講,治理地方,纔是你的長處所在;當一省的布政使,才能真正體現你的才能。”

“微臣聽從聖上的安排!”

聞聽此言,陳奇瑜當即就反應了過來,連忙答應了一聲,擺出一副沉穩而恭敬的姿態之時,心裡早已是喜不自勝,激動地難以用言語所能形容。

之所以這麼高興,不但是因爲升了官,從正三品的按察使升爲了從二品的布政使,主要還是在於,按察使根本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專門得罪人。

現在好了,當上了布政使,不僅可以施展自己的一身所學,還不用得罪人,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值得人高興?

一念及此,陳奇瑜強壓下心裡的那股狂喜之意的同時,忍不住地看向了不遠處的宋獻策,投以感激的眼神。

然而,陳奇瑜還來不及高興太久,隨着崇禎的話語再次迴盪在大廳裡,使得他一顆心直往下沉,宛若迎面被潑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剿滅了心裡的那股狂喜之意,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不過,陳奇瑜,在你被任命爲河南布政使,還是河南按察使之前,還必須盡職盡責,關於唐王府的一切,將你所知道的消息,全都整理成行文,一式兩份,一份給我,一份送到京師。”

“那個...這個...皇上....微臣遵旨....”

陳奇瑜一副吃了蒼蠅的樣子,神色別提多難看,吭吭哧哧了半天,最終還是吞吞吐吐地答應了下來。

這一刻,陳奇瑜的心緒百轉千回,他相信,一旦將唐王府的那些事情整理出來,如實的寫在摺子之上,送到京師和交給皇上之後,如果唐王日後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他將成爲諸王和皇室宗親的公敵,衆矢之的!

即皇上兌現了允諾,當上了河南布政使,在河南這個皇室宗親多如牛毛的地方,自己的麻煩也會不斷,舉步維艱,那些藩王和皇室宗親將會事事掣肘自己的施政。

陳奇瑜不敢想象,也不願意繼續深想,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過了眼前的這一關再講。

看着陳奇瑜不斷變化的神情,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意,臉上更是掛着淡淡的神秘之色,很顯然,他看出了陳奇瑜的心中所想,糾結之處。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陳奇瑜的眼前一亮,好像有了什麼應對之策,可以緩解以後不妙的處境,然而,容不得他繼續深想,暗暗地盤算,隨着崇禎再次拋出的一句話,徹底斷了他的念頭,日後只能走到皇室宗親的對立面,尤其是各地的藩王。

“對了,陳奇瑜,一開始的時候,就告訴過你,朕此次出巡是微服私訪,所以,不管是今天的談話內容,還是朕的行蹤,你都不可以透露給他人,否則,嘿嘿....”

後面的一陣冷笑,滿含威脅之意,使得陳奇瑜的心裡就是一陣心肝亂顫,恐懼不已,額頭上都冒出了一層細汗,連忙回道:“是是,皇上,微臣知道,不管是皇上的行蹤,還是今日的談話內容,都會守口如瓶,不會向他人透漏半分!”

說這話之時,陳奇瑜的心都在滴血,忍不住地一陣暗呼。

完了,這次算是完了,這是沒有一點緩和的餘地了,別想指望能夠將皇室宗親的怨念轉移到皇上的身上,不能再向那些王爺暗示,自己也是被逼無奈,形勢使然。

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
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活體”試驗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五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兵出塞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近乎於下馬威的開場白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零零章 磨鍊心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零零章 沒有後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四百四十章 餿主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試驗區第九章 山西八大奸商(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我也太傻了第一百八十章 濃郁的尚武氣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二百八十八章 用錢堆起來的戰鬥力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面環敵第二百零一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六十八章 秦良玉的深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石北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兔死狐悲第六十五章 絕聲衛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鍛造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監軍的弊處第五百七十章 儲藏水源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四百零五章 東南沿海商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能屈能伸”的海上馬車伕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層次用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五十八章 上帝視角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七十九章 荒蕪的良田第五百五十二章 爭執第六百四十三章 “妥協”第二百一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搞軍事演練第三百零二章 要求很簡單第四百四十八章 摘出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三)第八十七章 可以!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傳統的作戰方式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第五百零三章 尷尬局面第二百三十八章 貨幣戰爭(三)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三百三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重組內閣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龍不再那麼重要第三百八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免除市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八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董事會(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繪製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迂迴的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