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穩定遼東之策

黃府,書房之中。

黃立極與張瑞圖相對而坐,一個滿臉的輕鬆之色,一個憂心忡忡的樣子,屋子裡的氣氛充滿異樣之感,談話的語氣更是截然相反,一個輕鬆愉快,一個充滿憂慮。

“閣老,張某實在想不通,如今這個時候,你怎麼就辭歸了呢?先不說同僚需要你主持局面,與那些東林黨分庭抗禮,皇上也沒有追究過往的意思,你怎麼還要請求辭歸,告老還鄉呢?”

“呵呵...張大人,老朽已經是六旬之人,半截身子都埋到了土裡,已經沒有那個精力與東林黨較勁,也不想再參合京城的這潭渾水,能夠全身而退,老朽已經是非常滿足了。”

黃立極淡然一笑,看到張瑞圖還是想不開,又要勸說自己,神色忽然一暗,幽幽地說道:“張大人,你我二人供事這麼多年,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老朽不得不提醒一下,咱們的這位皇上看似年輕,卻像一個老狐狸,行事就有章法,不是那個能夠隨便糊弄的先皇。”

“而且,從今天的早朝來看,雖然沒有深究咱們這些人,但意圖已經十分明顯,細細考量之下,不難發現,東林黨的實力越來越強,而咱們這些人卻是不斷地被打壓,雙方几乎趨於平衡的狀態。”

“閣老,你的意思是....?”張瑞圖心中一緊,有一種不好的感覺,艱難的問道。

“張大人,老朽還是那個意思,趁着皇上現在還有很大的耐心,沒有流露出趕盡殺絕之意,趕緊急流勇退,從京城的這個泥沼中抽身而出。”

黃立極說得極爲懇請,神色已經凝重了起來,整個忽然變得超脫起來,進而補充道:“不管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是對魏黨一系的清算,皇上都不可能的輕易放過咱們這些人,還不如主動請辭,騰出一些位置,好讓皇上安排人,這樣做的話,最起碼能夠博得皇上一個好感,不至於要咱們的身家性命。”

張瑞圖不是愚魯之人,僅僅比黃立極小兩歲,今年已經五十八了,不管是形勢所迫,還是想頤養天年,安度晚生,都使得他不得不接受黃立極的建議。

“謝啦,閣老,在下明白了,回去之後,就書寫奏摺,再次向皇上乞歸。”

數日後,乾清宮之中,賈亦韜正在招待一名名臣儒將,滿臉的興奮之色,頗有躊躇滿志之意,兩人分君臣落座,顯得很是親近。

“孫愛卿,你在遼東經略那麼多年,想必一定對建奴極爲了解,以你之見,朝廷應該採用何策,方能穩住遼東局勢,遏制住黃豬皮的進攻態勢?”

賈亦韜的對面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孫承宗。

“啓稟皇上,以老臣之見,要想穩定遼東局勢,唯有以守代攻,步步爲營,鞏固朝廷在遼東的統治,以固有的城池爲基點,不斷地建立防禦工事,向北逐漸延伸,如此徐徐圖之之下,定能平復遼東之患,滅了建奴政權。”

“你的根據是什麼呢?朝廷爲什麼不能主動出擊,在最短的時間裡,消滅後金,收復北方失地?”儘管心中認可孫傳庭的做法,聽得頻頻點頭,賈亦韜還是忍不住地如此連連問了兩句。

“啓稟皇上,老臣的依據有二。其一,朝廷的軍隊雖多,在遼東擁有數十萬之衆,但軍隊的編制極爲混亂,士兵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戰鬥力遠遠不能與建奴的騎兵相比。”

“其二,我朝軍隊的優勢在於守城,並不擅長野戰,而建奴正好是恰恰相反,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方是用兵之策。”

與此同時,賈亦韜的腦海裡浮現出了關於孫承宗的種種信息,尤其是在遼東的所作所爲,爲了抵禦建奴,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革,隨之適時地插話道:“孫愛卿,既然朝廷的軍隊混亂,戰鬥力不強,上任之後,督師遼東,朕希望你能夠整治軍紀,打造出朝廷的精銳部隊,無懼於建奴的騎兵。”

儘管早就聽說了一些消息,被召入京,被皇上重新啓用,將會被委任爲薊遼督師,但親耳聽到,孫承宗還是忍不住地一陣激動,這時,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一斂,鄭重地說道:“皇上,老臣有一事請求,還望聖上準允,”

“哦...什麼事情?”賈亦韜的眉梢微微上揚,轉瞬又恢復了正常。

“啓稟皇上,遼東的局勢非常的微妙,單單靠一個毛文龍,駐紮在東江鎮,並不能完全牽制住建奴,黃豬皮依舊會率兵襲擾寧錦一帶,所以,爲了保持一種平衡,能夠抵禦的了建奴的鐵騎,老臣請求,爲遼東的軍隊裝備大量的火器,如此才能縮減雙方的戰鬥力差距。”

“穩紮穩打之下,不斷地向北發展,蠶食建奴侵佔的土地,老臣可以保證,整個遼東將會再次歸入朝廷的統治之下,再無韃子的軍隊,兵鋒可以直至建州,後金的老巢。”

“要想實現這個意圖,穩步經營遼東,絕非是一人之力能夠完成。”賈亦韜讚歎了一句,那略帶青色的面孔流露出淡淡的輕鬆之意,不住地點頭,進而又問道:“孫愛卿,你想要什麼樣的人作爲助手?”

很顯然,孫承宗早就有了準備,心裡有了合適的人選,脫口回道:“誠如皇上所言,平復遼東之患,絕非一人之力能夠做到的,而督師遼東,老臣做得應該是把控大局,整合各方勢力,同仇敵愾,消滅來犯之敵,至於具體的事宜,還要遼東巡撫和登萊巡撫來操作,相互配合。”

“依老臣之見,朝廷任命的遼東巡撫袁崇煥,可堪大用,正好可以作爲老臣的一大臂力;至於登萊巡撫,老臣以爲,沒有人比賦閒在家的袁可立更合適。”

“不管是袁崇煥,還是袁可立,他們都對遼東的形勢極爲了解,深知建奴軍隊的打仗習性。前者可爲經營遼東之人,穩健鞏固朝廷在遼東的疆土;後者可以最爲一支援軍,駐紮於登萊,一旦建奴大舉進犯邊塞,就可以從海上進行支援,策應遼東的軍隊。”

賈亦韜雖然沒有領軍打仗的能力,更不是一名軍人,但作爲一個顯著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對明史著有研究,還是有一些戰略眼光,並知道孫承宗這樣做是對的。

天啓年間,孫承宗經略遼東之時,後金之所以被壓制的死死地,被遏制住發展勢頭,就是形成了這種格局,明朝佔盡了優勢。

毛文龍鎮守於東江鎮的皮島,時刻威脅着努爾哈赤的老巢,使得建奴無法遠征;袁崇煥固守於寧錦防線,不斷地加固防禦能力;袁可立在登萊遙相呼應,時刻都可以從海上進行支援;而孫承宗,就是協調各方,維持一種平衡的局面,統領這些幹臣名將。

同時,賈亦韜也清醒的知道,崇禎繼位之後,遼東的局勢之所以時空,急轉直下,毛文龍被殺只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袁崇煥不具備統御全局的能力,沒有孫承宗駕馭諸將的能力,缺乏一種大局的戰略眼光。

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九十章 三卦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
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形的閹割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驕女的不幸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六章 皇家生意(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二百六十六章 簡陋的互市之所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一百七十章 舒曰敬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七)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二百零三章 恩威並施第七十章 茅元儀的意圖第二百七十章 學員的優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二百零八章 製造混亂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四十四章 洪承疇的預判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七)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薦)第六十六章 扣下白杆子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自信滿滿的洪先春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第六百零七章 好處多多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絕的否定第十五章 遙遙跟隨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搞建設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一)第三百二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門(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奪回外事權做準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三百零五章 最爲緊張的霍維華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個機會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供不應求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八十五章 難言之隱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九十章 三卦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五)第二百二十二章 摒棄“重農抑商”的思維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壞了大明的根基第一百六十三章 務實的帝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對勁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四百三十章 輿論壓力第七十三章 無人敢惹的福王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五百一十章 失態的畢自嚴第五百二十一章 鬱悶的漢斯·普特曼斯第二百五十三章 鼎力支持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衣事件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