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

倆人一見面便吵起來,西尾壽造和鈴木貫太郎倆人都無奈搖頭。見東鄉的指責,梅津美治郎更加憤怒了,他憤怒的叫道:“怎麼能這樣說呢!難道打不贏就放棄嗎?這不是武士!更不是帝[***]人!”

“收起你那套吧!”東鄉言辭尖刻,依舊激動:“陛下將帝國託付給我們,梅津君!如果僅僅以普通武士的標準,是不值得陛下託付的!”

梅津美治郎差點就暴跳如雷,差點衝上去就要動手。眼見倆人就要上演全武行,鈴木立刻進行干涉,他不悅的打斷倆人:“夠了!你們都是帝國大臣,這樣吵來吵去,成何體統!”說到這裡他又換個口氣:“梅津君,東鄉君,國勢艱難,我們必須要團結一心,共渡艱難,而不是互相指責,互相埋怨。”

梅津美治郎和東鄉互相瞪了一眼,但卻沒有繼續指責,三人分別找座位坐下,鈴木貫太郎也坐回辦公桌後,巨大的座鐘發出有規律的枯燥聲音。辦公室內的氣氛很沉悶,經過剛纔的爭吵,現在又平靜下來了。四人都皺眉思索,曰本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戰火已經燒到曰本本土,中美蘇三國從南北兩面逼近曰本,滿洲失守已成定局,這裡距離曰本更近,支那人對曰本的空襲將更加頻繁,而且失去滿洲後,曰本不僅僅是失去大遍土地,還將失去滿洲的鐵況煤礦和糧食,曰本勢必只能從南洋獲得更多的資源,可這條海洋運輸線在塞班島失守後,將面臨美國潛艇的更大攻擊。

阿號作戰失敗,聯合艦隊損失慘重,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飛行員幾乎全部陣亡,三艘航空母艦被擊沉,三艘航母受傷,剩下的航空母艦由於失去了主要作戰力量——飛機,實際已經喪失戰鬥力。

聯合艦隊報告,擊沉美國艦隊七艘航空母艦,這個戰果曾經讓軍部興奮了一陣,可隨後美軍向關島發動進攻,事實證明太平洋艦隊受到的損失極低。

鈴木東鄉都得出相同的結論,曰本已經無法打下去,必須盡最大努力停戰。但求和的最大阻力來自軍方,在軍方中,無論陸軍還是海軍,都不同意無條件投降,海軍的態度相對溫和些,而陸軍的態度卻非常堅決,堅決拒絕無條件投降。

鈴木感到非常無奈,他曾經試探着與木戶談過,可木戶的態度卻讓他非常迷惑,木戶說了些模凌兩可的話,既不是贊同也不是反對,讓鈴木一頭霧水的便回來了。

西尾壽造同樣糾結,作爲軍事將領,他很清楚曰本現在已經快打不下去了,在馬里亞納會戰之前還可以將希望寄託在聯合艦隊上,可現在聯合艦隊已經戰敗,他們還能將希望什麼?他非常器重的中島康健在得到阿號作戰的結果後便悄悄向他報告,提出儘快結束戰爭,即便接受德黑蘭宣言也必須結束戰爭。

可中島康健只能代表陸軍中的小部分軍官,絕大多數軍官依舊要求打下去,他秘密徵求各派遣軍司令的意見,南方軍司令寺內壽一、中國派遣軍司令板垣徵四郎和關東軍司令岡部直三郎都要求繼續打下去,不能無條件投降。

參謀總部制定了總決戰大綱,這個大綱的目的不過用整個大和民族作一次豪賭,賭對手不敢下注,可對手要是敢下注呢?後果是什麼呢?西尾壽造不敢想。

門再次被推開了,米內光政、農商大臣石黑和軍需大臣豐田一同進來,米內光政略有些歉意的道歉:“很抱歉,我們來遲了。”

鈴木看看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他略笑笑,緩和下氣氛:“不算遲,大家都到了,現在開會吧。”

鈴木不想拖延時間,開門見山的說道:“這個會議是協商會,內閣和大本營必須對戰爭走向和帝國實力作出判斷,以供在指揮作戰和制定國策時參考。”

說完之後後,鈴木轉向梅津美治郎:“梅津總長,你先介紹下滿洲的情況吧。”

見鈴木開口便點自己的名字,梅津美治郎明白這是對剛纔他的表現表示不滿,但他絲毫不在意,首相對軍隊的控制權很低,鈴木就算對他再不滿,也拿他沒辦法。

“岡部將軍報告,蘇軍在遠東發動後,遠東地區的滿洲國防軍已經崩潰,蘇軍已經快逼近中蘇邊境。受蘇軍行動影響,這支那軍也開始行動,在北方草原,大批支那軍正向大興安嶺地區迂迴,這個行動符合上次會議上中島少將的判斷,支那軍以主力迂迴新京,而後南下瀋陽的作戰方略。

除此之外,中蘇在簽署協議後,蒙古境內的支那軍也開始向滿洲國邊境地區移動,滿洲里和海拉爾守備隊,邊境地區出現支那軍坦克部隊,番號是支那第一機械化集團軍。

種種跡象都證明,支那軍對滿洲的進攻迫在眉睫,岡部將軍下令將滿洲北部交給滿洲國防軍守禦,關東軍主力南移。”

梅津美治郎介紹了滿洲的情況後,辦公室內出現短暫的沉寂,東鄉嘆口氣開口道:“支那與蘇俄達成協議,這個協議並不能讓支那政斧對蘇俄完全放心,渝城勢必擔心蘇軍在獲得遠東勝利後,趁勢攻入滿洲,這會帶來無窮後患,所以支那軍必須儘快行動,搶在蘇軍之前佔領整個滿洲。”

東鄉從外交方面證實了岡部直三郎的判斷,中[***]隊對滿洲的進攻即將開始。鈴木貫太郎手裡把玩着支鋼筆,沉凝片刻又問米內光政:“米內將軍,海軍的情況呢?”

米內光政沉默下開口道:“美軍佔領塞班島和關島後,聯合艦隊判斷,美軍下一步將對提尼安島發動進攻,而後會轉入休整。我們大慨會獲得兩到三個月的休整時間,美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海軍認爲有兩個,一個是菲律賓,一個是臺灣,可問題是,無論那個方向,我們的兵力都嚴重不足。”

兵力,兵力,這是個繞不開的問題,過去兩年,曰本損失了近一百多萬精銳,僅僅一個華北會戰便損失了四十多萬,整個戰爭期間,曰本損失兵力高達四百多萬。

“西尾君,新師團組建的情況怎樣?”鈴木又問道。

“在過去四個月裡,陸軍新組建師團三十個,正在組建的師團還有二十個,”西尾壽造說道:“不過這些師團都是按照乙種師團組建,部隊嚴重缺少重武器。”

總決戰方針確立後,陸軍開始大規模擴軍,爲了蒐羅兵員,不少小工廠被關閉,農村裡最後的男人被招進軍隊,很多村子只剩下女人。

好容易解決了人力問題,可裝備卻沒辦法解決,爲了支持華北會戰,曰本已經將倉庫搬空,中國空軍的持續轟炸,嚴重削弱了曰本的生產能力。各方面需要彈藥和武器的電報雪片般飛到東京,岡部直三郎、板垣徵四郎、寺內壽一都在強調本方面軍的困難,都在要求優先滿足自己部隊的要求。

“那麼軍需生產能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嗎?”鈴木又問豐田。

“不能。”豐田的回答很簡單,也出乎鈴木貫太郎的意外,面對鈴木貫太郎的目光,豐田解釋道:“五月份,帝國的生產達到歷史高峰,可進入六月以來,支那空軍的轟炸,對軍需生產造成極大破壞,東京的兵工廠和造船廠被炸燬五成,橫濱工廠被炸燬高達六成,我估計,本月生產只能達到五月份的一半。

如果,如果,滿洲失守,帝國將失去70%的鐵礦石,80%的煤,60%的鋁,所有物資都只能從南洋運來,不過,這條運輸線在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羣島後,變得極其不安全。”

豐田停頓下,看看辦公室內的大臣們,加重語氣強調:“我估計,在未來幾個月內,生產將繼續下降,很可能要下降到五月份的一成或兩成,甚至……,沒有。”

“沒有?”梅津美治郎重複了一遍,有些疑惑的看着豐田,不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沒有的意思,”豐田嘆口氣:“沒有鐵礦石,就沒有鋼;沒有鋁礦石;就沒有鋁;沒有鋼,沒有鋁,便沒有坦克軍艦飛機。馬里亞納羣島失守後,海上運輸線有可能被切斷,從南洋運來的石油很可能中斷,我必須提醒各位,我們儲存的石油只夠半年。”

“我也必須提醒諸位,”農商大臣石黑顯得有些焦急,他站起來說道:“去年糧食欠收,國內糧食主要來自滿洲和東南亞,今年夏糧已經收割,比去年減少三成,國民的糧食定量將繼續減少,可能要下降到三合(六兩),甚至更低。”

參加會議的人再度沉默,窗外陽光明媚,可室內的所有都感到一股寒氣從天而降,讓每個人都澈骨之寒。

鈴木心中暗暗慶幸,幸虧今天召開了這個會,否則這個重大情況,還可能被陸軍隱瞞。陸軍爲了達到目的,經常不擇手段,向內閣隱瞞重要情況是常見手段,比如在盧溝橋事變時,天津駐屯軍明明已經與支那軍達成協議,可這個重要情況被陸軍省隱瞞了,導致內閣作出了錯誤判斷,最終導致讓曰本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現在真實情況瞭解了,可這個真實情況讓所有人都膽顫心驚,戰與和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面。

(未完待續)

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一節 遏制(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二節 策劃(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會戰(七)第五節 反擊(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四節 視察(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二節 投敵(二)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外交(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節 戰鼓(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二節 川軍(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六節 和約(一)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策劃(八)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雲集(八)第五節 反攻(四)第七節 誤判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一節 法幣(三)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節 投敵(四)
第五節 號角(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一節 遏制(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二節 策劃(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會戰(七)第五節 反擊(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四節 視察(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二節 投敵(二)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外交(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節 戰鼓(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二節 川軍(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六節 和約(一)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策劃(八)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五節 雲集(八)第五節 反攻(四)第七節 誤判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一節 法幣(三)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節 投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