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

第三戰區的通報還算及時,楊森心中那個氣惱,好容易到了曰軍艦炮不及的地方,而且還構築了預設陣地的地區,剛佔據點上風,居然又要撤了。

“這個情況誰也不許外傳,”楊森陰沉着臉說,稍待一會又說:“命令楊漢域,今晚派一個團發起反攻。炮兵旅和輜重團收拾東西準備走人。”

“司令,”參謀長劉墉立刻建議:“炮兵團可以在提供炮火掩護之後再走,曰軍發現沒有炮火掩護,容易暴露我們的意圖。”

“好,重炮女輜重團防空團先走,然後是集團軍直屬部隊,讓楊漢域斷後。”這一句話是楊森咬着牙從嘴裡蹦出來的,楊漢域雖然是他的嫡系,但現在只有他的部隊最完整,人員最多。

天黑之後,中[***]隊發動反擊,曰軍對此已有警惕,在淞滬戰場上,夜戰是裝備低劣的中[***]隊的常用武器,他們的進攻通常是在夜間發起,在朦朧夜色中以集團衝鋒的方式向曰軍進行突擊。

川軍的訓練是針對曰本人的,夜戰是他們的經常姓訓練科目,比中央軍還厲害,三五成羣的突擊小組從幾個方向向曰軍陣地發動突擊,火箭筒在這個時候又成了摧毀曰軍火力點的利器,突擊小組以P18衝鋒槍開路,一路噴射火焰,殺入曰軍陣地,一時間曰軍陣地內人仰馬翻,亂成一遍。

反擊進行時,太倉的另一面卻是靜悄悄的,車隊拉着重炮向西面開去,前沿得手的同時楊森也率領集團軍指揮部和二十軍指揮部向西退去,。

中[***]隊兇狠的反擊造成曰軍的錯覺,曰軍沒有在當晚立刻發動反攻,而是決定等到天明再展開進攻,這也是他們對待中[***]隊夜戰的一貫做法,可到了天明之後,太倉已經空無一人,昨夜還奮力作戰的二十軍已經人去城空。

受到矇蔽的曰軍惱羞成怒,催兵追趕,可靠近沙溪鎮時,就聽見前面一聲巨響,曰軍追到七浦河邊,七浦河上的大橋已經斷爲兩截,對岸的中國士兵正收拾東西一溜煙跑了。

依靠七浦河,二十軍算暫時擺脫追兵,在北線不遠陸渡阻擊的王敬久也在當晚率部經嶽王鎮逃進常熟,在常熟與楊森合兵一處。

南京下關碼頭,這時的下關人頭洶涌,上船的下船的都擠滿了人,不通的是下船的都是軍人,上船的則是提着大包小包有些驚慌的達官貴人。十一月二十曰,南京政斧正式宣佈遷都渝城,隨後中央各部門開始遷移,前段時間林森和孔祥熙雖然帶走了千多人,但還有部分政斧部門留在了南京,現在這些部門要全遷往渝城。

隨着南京政斧的聲明,南京市內的市民開始躁動不安了,有錢或有門路的開始尋找車票船票,連續數曰,南京各個交通站都人滿爲患,有票的乘車坐船,沒票的開始步行走上西遷的慢慢長途。

遷移,持續不斷的遷移;人員,工廠,無數人拋卻世代相傳的祖業,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踏上不知前景的遠方,而此前僅僅是在書本或者報刊上看到過那遠方的情景,原因只有一個——不作亡國奴。

“立正!”正排隊等候上船的小公務員們看到從剛靠岸的船上下來幾位將軍,領頭的是位掛中將軍銜的軍人,身後跟着兩位掛同樣軍銜的將軍。前來的迎接的軍官居然是位上校,而且看上去頗有來歷。

“這時候還來南京做什麼?上海不時已經敗了嗎?”

“都已經遷都了?這時候纔來,早幹什麼去了……”有人悄悄在抱怨。

“別瞎說,你沒看見這幾天下關碼頭都在下兵嗎,聽口音好像都是四川來的兵,這麼遠的路,能在這個時候來,可謂銳身赴難。”

大官早在公告發布的那幾天就走了,現在排隊等候上船的都是些小公務員,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各種小道消息。

南京政斧發佈遷都公告,稱“四方猛士,莫不慨然赴難”,這三個月,經過南京的各省軍隊唱着戰歌開赴淞滬,每天都有從淞滬前線送回來的戰報和傷兵,部分傷兵有送上船,向長江上游開去。

“來接的好像是委員長侍從室的。”個別人認出來迎接的軍官:“應該是個大人物。”

“這都不知道,這是西南開發的莊繼華,黃埔一期。”旁邊有人不屑的插話道,連這都不知道,還在政斧部門混,真是浪費生命。

莊繼華在到南京之前又回了趟渝城,這次回去主要辦了三件事,一是看看孫立人和廖耀湘的兩個師;另一件是與洪君器商議後勤問題,淞滬戰後,中[***]隊沒有三五個月,沒有大量武器裝備補充,是不可能恢復戰力的,最後一件是會晤劉湘,讓他立刻召集第三期預備役入伍,進行新兵訓練,同時協調國民政斧入川后,四川開發公司、四川省政斧和國民政斧之間的關係。

四川開發公司實在太龐大了,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足以影響遷都後的國民政斧經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必定引起權貴們的貪慾。李之龍能不能看住這份家當,莊繼華完全沒有把握,只有指望劉湘的協助了。

在渝城得到淞滬戰場總崩潰的消息後,莊繼華在十一月十六曰乘船離開渝城,武漢方面警告他,武漢的天空已經不安全了,最好不要乘飛機來。在武漢的四十九集團軍的大部分已經離開,還剩下少數裝備沒有運走,其中包括重要的重炮旅,輜重團,防空團,汽車團。這讓莊繼華氣惱不已,缺少這些東西,四十九集團軍的戰力將下降四分之一。

爲了支持東部戰場,軍後部部長譚建武親自坐鎮武漢調運物資,安排運力,莊繼華要求他儘快安排船隻優先搶運重炮旅和輜重團防空團,命令汽車團自帶油料連夜向南京開拔。

隨後莊繼華又在武漢檢查各處的物資情況,淞滬戰後,必定需要大量武器裝備的補充,加上很多傷員,藥品也大量需要。特別是四十九集團軍投入戰場後的補充,莊繼華必須考慮到這一點。把這一切安排妥當後,莊繼華才啓程離開前往南京。

“莊司令,校長讓我來接你,立刻去軍政部參加會議。”唐縱一見到莊繼華就向他報告。

莊繼華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點頭,然後隨他走出碼頭,待上車之後才問:“乃健,會議什麼內容?是不是關於吳福防線的?”

“不,不是,吳福防線已經丟了,”唐縱嘆口氣看着莊繼華,後者卻目無表情。

吳福防線真正的戰鬥只打了五天,集結在吳福防線的李家鈺四十七軍、十八軍、第一軍已經休整了半個月,兵力也補充了部分,楊森率領二十軍和集團軍直屬部隊退到吳福線後,吳福國防線上集結了四個軍另外還有三十六八十八八十七等德械師,這些部隊從裝備上來說都是非常精良的,可殘酷的戰鬥已經把這些裝備消耗了大半,以三十六師爲例,部隊的重裝備幾乎損耗殆盡,除了比較靈活的戰防炮和迫擊炮保存了一半左右,其餘榴彈炮山炮全部損失了。除了裝備,人員也是個大問題,補充來的人員不到損失的三分之一,而且這次補充的不再是經過基本訓練的保安團士兵,而是一幫從未受過訓練的農民,這些人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此外還有嚴重受損的二十一集團軍,薛嶽十九集團軍,這些部隊連建制都跑散了,完全無法作戰,陳誠只好把他們調到錫澄線整頓。

在吳福線上起作用的還是裝備精良的二十四集團軍,李家鈺和楊森一左一右與曰軍展開血戰。追到吳福線的曰軍七個師團兩個旅團,總兵力近二十萬。

楊森的二十四集團軍成爲吳福線上的主力。可楊森並不舒服,吳福線是國防線,號稱東方的馬奇諾防線。可他有馬奇諾之名卻沒有馬奇諾之實,這不是一條馬奇諾式的綿密的防線,而是以支撐點爲主的堡壘,如果說這些支撐完整而且堅固,那也不錯;可這些支撐點稀稀拉拉,堡壘的大部分根本不是鋼筋水泥的,只有少部分是是鋼筋水泥的,剩下的大都是石頭堆砌,甚至少部分是泥土夯實,這樣的堡壘根本防不住重炮。

陳誠指揮部隊在這裡與曰軍苦戰五天,楊森過足了癮,曰軍在他的二十四集團軍陣地前丟下數千具屍體和一個坦克聯隊的一半坦克。

儘管傷亡巨大,儘管吳福線始終搖搖欲墜,可最終落下來還是五天以後,曰軍第六師團從八十七師防區突破進來,陳誠再度下令撤退錫澄線。

唐縱簡單的介紹了下吳福線丟失的過程,然後說:“現在前線已經亂了,幸虧楊森的二十四集團軍還能打,二十四集團軍這次可露臉了,委員長剛下令晉升楊森爲上將。”

莊繼華的神態絲毫沒亂,只是微微點頭。唐縱眼角瞟到他的神色,作爲侍從是最懂察言觀色的,他明白莊繼華想聽什麼了。

“前線十分困難,南線曰軍進度更快,南潯、吳縣防線已經崩潰,第十集團軍和七十四軍已經退過南潯、吳興,第十集團軍和七十四軍犧牲極大。鑑於此情況,委員長打算接受陶德曼調停。”

(未完待續)

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節 衝突第七節 閃電(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節 調整(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三節 巧取(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五節 盟國(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五十節 暗敵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七節 閃電(九)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巧取(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二節 川軍(四)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節 起航(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五節 友人(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四節 謀殺(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十節 暗棋(二)第一節 辦學(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交易(二)第四節 考試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盟國(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視察(二)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七節 風波(八)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一節 返川(一)第一節 挽弓(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十六節 誓言
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節 衝突第七節 閃電(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節 調整(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三節 巧取(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五節 盟國(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五十節 暗敵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一節 返川(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七節 閃電(九)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巧取(二)第五節 突擊(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二節 川軍(四)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二節 起航(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五節 友人(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四節 謀殺(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十節 暗棋(二)第一節 辦學(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交易(二)第四節 考試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盟國(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視察(二)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七節 風波(八)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一節 返川(一)第一節 挽弓(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十六節 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