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鎮藍衣(一)

莊繼華在當天下午接到宋美齡的電報,傍晚就登上去南京的飛機,飛機在武漢降落加油時,經歷一場空中驚魂,好容易落到地面,飛行員說什麼也不肯再走了,他告訴莊繼華南京現在很混亂,機場也很混亂,中國夜間飛行保障一向很差,在這種混亂的狀況下飛行,上去容易下來難。

從機場出來,莊繼華決計走水路連夜趕往南京,他進了漢口卻改了主意,在旅館他給俞濟時打了個電話,讓俞濟時立刻來見他。

雖然在夜間,武漢的風暴依然持續升溫,漢口城內到處是演講的學生,“討伐張學良”的口號此起彼伏,漢口車站擠滿準備赴陝西的赴難團成員,他們情緒激動,鬥志昂揚。

俞濟時的五十七師是在去年調到鄂西對付賀龍二六軍團的,賀龍突圍走上長征路後,他的部隊就進駐武漢了。

“文革,你怎麼來了?”俞濟時接到莊繼華的電話時非常驚訝,現在這個時間他出現在武漢肯定不是來玩的。

“怎麼?你的部隊要開拔?趕着去平叛?好大的功勞。”莊繼華見俞濟時行色匆匆,全副戎裝,便調侃的說。

“文革,你這是什麼意思?”俞濟時疑惑的看着莊繼華。

“良楨,我們相交有十二年了吧。”莊繼華思索着說,俞濟時十分疑惑,他不明白莊繼華怎麼忽然提起這個事,他點點頭說:“文革,有什麼話你就直說,能辦的我一定辦。”

“那好,給師母去電報,問問她,部隊能不能開拔。”莊繼華沒有直接說出他的判斷。

“問夫人?”俞濟時有些遲疑的反問道:“部隊開拔是軍政部的命令,我的部隊編入討逆軍第三縱隊,命令我們立刻通過漫川關入陝南。夫人是不管軍事的。”

“聽我的沒錯,”莊繼華鄭重的說:“南京的情況很複雜,夫人要我立刻去南京,主張討伐的不一定是想救校長,良楨,這個時候可千萬要穩住了,你想想戰爭能救出校長嗎?”

這席話讓俞濟時冷汗淋漓,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當聽到西安事變爆發的消息後,他就下令部隊做好出發準備,摩拳擦掌的準備投入平叛救校長的戰爭中,可莊繼華的話確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

“在南京城內,誰打着救校長的旗號而別有用心,我不知道,當我知道師母是真正要救校長的人,所以我選擇了支持師母,我希望你也能這樣做。”莊繼華面帶憂慮的繼續說道。

俞濟時是蔣介石的同鄉,軍校畢業後就一直在蔣介石身邊工作,長期擔任蔣介石的侍衛,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是對蔣介石最忠誠的人之一。俞濟時清楚自己的弱點,他對政治十分遲鈍,正是這種遲鈍限制了他的發展,而他沒想彌補這方面的缺陷,他對政治不感興趣,就想當個軍人。

“我明白了,多謝提醒。”俞濟時十分感激,他就算再遲鈍也明白這個時候要踏錯一步將來就是萬劫不復,他立刻抓起帽子準備回去,莊繼華卻補充道:“如果師母同意你去陝西,可是不是要展開進攻,你還是要斟酌的。”

“你放心,到時候你給我電報。”俞濟時丟下句話頭也不回的走了,他這時清醒了,蔣介石不回南京,莊繼華是不會離開南京的。

“他能行嗎?”宮繡畫端來一杯茶問道,莊繼華把俞濟時叫來不單單是想說服俞濟時,而是想通過俞濟時說服湖北地區的將領,讓湖北將領通電支持宋美齡,或者控制住湖北軍隊,不讓他們去陝西,最差結果也要爭取到了陝西也不要開槍。

“應該行吧,”莊繼華嘆口氣,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空,良久又問:“雲飛他們到了嗎?”

“你怎麼啦?”宮繡畫有點意外的看着莊繼華,宋雲飛從綦江回來的當天莊繼華就秘密命令他帶領兩個分隊秘密潛往南京,伺服待命,這個命令其他人不知道,宮繡畫和伍子牛魯瑞山是清楚的,除了宋雲飛外,趙漢傑比他更早就悄悄出發了,不過目的地卻不是南京。

“他們已經到了。”宮繡畫見莊繼華憂慮的神色,知道他心裡焦慮,便簡單的補充道。從下午出發前收到電報,宋雲飛他們已經抵達南京附近,還沒有潛入南京城。

“長官,我們是要在這裡住下,還是找吳林普調條船?”伍子牛問道,他知道莊繼華之所以在這裡停留就是想見見俞濟時,現在見過了,那麼就不一定要繼續停留了,現在上船,明天上午估計就能到達下關。

“算了,大家休息吧,明天一早坐飛機走。”莊繼華淡淡的說。

第二天上午莊繼華的飛機在南京降落,宋美齡派來的車早早的等在機場,莊繼華一下飛機就鑽進轎車中,轎車捲起一股塵土向城內飛快而去。

“討伐張學良!立即出兵陝西!”

“嚴懲叛亂者!”

“張學良禍國殃民!楊虎城罪該萬死!”

…一進南京,口號聲迎面而來,轎車被迫停在路旁等候遊行隊伍過去,莊繼華看着車窗外一張張年青面孔,這些年這樣的場景見得實在太多。

“文革,看到了嗎,這幾天都這樣熱鬧,”黃仁霖苦笑着說。

“中央有哪些決定?”莊繼華看着車窗外,心裡有些納悶,賀衷寒這是怎麼啦?這不是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了嗎?這是從政的大忌。

“昨天晚上何應欽召開了緊急會議,夫人在會上再度闡述了和平解決的理由,可何應欽和戴季陶拒絕了,在他們支持下通過了討伐令,何應欽正式擔任討逆軍總司令,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立刻將教導總隊車運渭南前線。”黃仁霖打量莊繼華,這幾年他在蔣介石身邊着實聽說了不少關於他的事情,但讓他由衷佩服的就是這次。他是蔣介石身邊的人,對高層的情況遠比別人知道得多,可就連他都還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時,莊繼華就把寶壓在了宋美齡身上,黃仁霖現在都還奇怪,莊繼華怎麼這麼快就想到宋美齡了,到目前來看,這恐怕是最安全的策略,再也沒有比這更安全的了。

“嗯,”莊繼華目無表情的哼了聲,沒有接口。黃仁霖接着說:“端納先生,昨天從西安飛回洛陽,他給夫人打電話說張漢卿邀請夫人赴西安,昨天張學良也從西安打來電報,邀請夫人去西安,但聯席會議不同意夫人去,而且夫人也擔心南京的情況。”

機會已經出來了,莊繼華在心裡暗自慶幸,宋美齡要走了,他就不可能來南京,不來南京就不能取得最大收益。當然這樣的收益已經能讓他滿足了,不過有了南京之行,他的團體在將來就基本能保全,不會出太大問題。

“海外有哪些新反應?曰本說話了嗎?”莊繼華接着問。

“沒有,很奇怪,曰本人這次一言不發,不過戴笠有消息傳來,曰本大使秘密拜訪過何應欽,談了些什麼還不知道。”黃仁霖一五一十,絲毫不隱瞞,也不嫌累贅,他清楚現在這個看上去還比較年青的將軍現在是宋美齡最看重的人,爲此不遠千里把他叫到南京來。

“曰本人這次很聰明,但還不夠聰明,”莊繼華微微一笑:“中國民衆反感曰本,他們知道,如果他們一表態,就會適得其反,所以乾脆悶聲不言,他們的實際目的是主戰,這戰端一開,校長就會沒命,中國就會立時大亂。”

黃仁霖苦笑下,但他也沒說什麼:“目前看來,歐美各國都是支持夫人,希望政斧能和平解決此事,不過我很奇怪,爲何蘇俄也反對張學良?”

“這不奇怪,”莊繼華淡淡的說:“蘇俄現在最大的憂慮在歐洲,曰本佔領東三省和熱河、,內蒙古後,就與蘇俄發生直接聯繫,如果中國屈服或者曰本輕易佔領中國,對蘇俄來說是場災難,將來歐洲一旦發生戰事,曰本再全力進攻其遠東,蘇俄亡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斯大林最好的選擇支持中國抗戰,這是蘇俄國家利益做出的選擇,不是什麼主義決定的。我估計共產國際也會給[***]指示,讓他們說服張楊,放校長回南京。”

黃仁霖的身子頓時坐直了,伸長脖子,目光中露出驚喜:“這麼說夫人去西安是可行的!”

“你也別高興得太早,”莊繼華笑了笑:“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張楊不會這樣輕易送校長回來,他們擰着腦袋幹了這一場,不爲他們自己也得爲他們的部下找點出路,所以這事還得談。”

黃仁霖又有些泄氣,莊繼華看着他微微搖頭:“仁霖兄,這已經是很好的兆頭了,有什麼喪氣的,事在人爲,我相信校長可以平安回來。”

“我也相信,”要是黃仁霖原來還有那麼點疑惑的話,現在他也完全相信了,這時他彷彿想起什麼:“對了,文革,今天早晨,中央和夫人同時收到鄧演達領銜的通電,很意外的是鄧演達居然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支持夫人主張,反對內戰。這次他們轉姓了,鬥了十年,委員長蒙難,原以爲他們會趁機落井下石,沒想到…。”

莊繼華聽說這個消息,頓時興奮起來,看來嚴重的話已經傳過去了,鄧演達他們開始轉變策略了。

“這很好解釋,說明全國各階層各黨派都認識到目前最緊要的是抵禦外辱,必須團結起來,共赴國難。”莊繼華這回露出真心的笑容。

兩人慢慢談着,等到了憩廬時,莊繼華對南京的最新動態也大致都瞭解了。

(未完待續)

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九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五節 海關(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四節 視察(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二節 初戰(五)第八節 轉折(七)第一節 突破(九)第五節 反攻(六)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反攻(二)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一節 突破(十)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七節 風波(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日薄(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一節 蟄伏(九)第十節 風雲(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節 會戰(九)
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九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五節 海關(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四節 視察(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二節 初戰(五)第八節 轉折(七)第一節 突破(九)第五節 反攻(六)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五節 反攻(二)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一節 突破(十)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五節 謀功(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七節 風波(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日薄(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一節 蟄伏(九)第十節 風雲(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節 會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