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波瀾起(七)

董B武很快了解到周EN來打算去鄭州,他立刻表示反對,也堅決反對葉J英去:“如果我們主動要求他們配合,將來勢必會被利用,在政治上及其被動,我建議此項決定上報中央,等待中央的答覆。”

周EN來還沒回答,博古凱豐也齊齊進來,博古進來就大聲宣稱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蘇聯的一大勝利,此舉粉碎了西方帝國主義禍水東引的陰謀,是斯大林同志的英明。凱豐主管新華曰報,他也聲稱要在新華曰報上掀起一股宣傳聲勢,揭露西方帝國主義的陰謀。

這兩人來了之後,南方局的主要領導都到了,無意中形成了南方局書記會,兩人也同樣反對周EN來和葉J英北上鄭州尋求李宗仁幫助,認爲靠華北我軍力量也完全可以粉碎曰軍進攻,曰軍在華北的圍剿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董B武的態度十分堅決,周EN來擔憂華北形勢惡化,部隊遭受損失,也堅持要北上,博古凱豐支持董B武,葉J英支持周EN來,認爲李宗仁若出兵,可以吸引至少十萬曰軍,可以大大緩解華北局勢,至少可以緩解冀南和冀魯豫的困境。

“我認爲應該向中央報告,請中央裁決。”董BW堅持不讓步,博古凱豐的態度也很堅決,周EN來只好同意向中央報告,請中央裁決。

在等待中央回電的時候,董B武再度提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影響,周EN來想想後說:“這個條約對蘇聯是有利的,但對中國的影響也同樣很大,如果估計不錯的話,希特勒將在歐洲發動戰爭,如此英法就很可能在遠東對曰本實行讓步政策,我國局勢在一段時間內將變得艱難。”

周EN來心中感慨,在李K農轉來的刀鋒提供的情報中就有莊繼華關於蘇德條約的估計,在莊繼華的預測中蘇德條約一旦簽訂,就意味着歐洲戰爭,爲了應付歐洲局勢變化,蘇英法會相繼向曰本妥協,國際局勢在一定時期內變得對曰本有利。

“新華曰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警惕歐美出賣中國利益上,對蘇德條約的宣傳要降低。”周EN來定下新華曰報的宣傳調子,凱豐點頭表示接受。

中央回電很快到了,在電報中,中央不但否決了周EN來的建議,還提出嚴厲的批評,“此舉在政治上帶來無窮後患,對國民黨不應該存在幻想,在[***]的本質上他們是一樣的,即便在口頭答應,也不會真正採取行動,對華北局勢沒有絲毫幫助,對方反會利用此事獲取宣傳上的好處。退一萬步說,即使李宗仁渡河,曰軍在黃河北岸還有四個師團,李宗仁能否突破還未可知,故去是得不償失,不如不去。”

緊接着中央又來了第二封電報,詢問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武漢的反應,以及歐美的反應,提醒他們這時蘇聯採取的打破英美禍水東引的手法,反對讀才,反對法西斯主義是我黨始終堅持的原則,絕不會有任何讓步。

就在南方局討論華北局勢和蘇德條約時,蔣介石官邸也燈火通明,蘇德條約雖然發生遙遠的歐洲,但對蔣介石的鼓勵卻非同尋常,他立刻將外交部長王寵惠和林蔚、何應欽、陳布雷等人在官邸商議。

王寵惠對蘇德條約對歐洲局勢的影響判斷與周EN來如出一轍,認爲蘇德條約簽訂後,希特勒解除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西,在波蘭問題上將不再讓步,戰爭最遲在三個月到半年內爆發,歐戰一起,曰本勢必加快對我國的進攻,而英法由於德國的牽制,在中曰戰爭中將採取坐視曰本侵略中國的方針,曰本在國際上的壓力將大爲減輕,相反英法由於擔心曰本趁機南下,很可能會犧牲我國利益,換取與曰本的妥協。

“如果是這樣,曰本人會不會提前結束對華北八路軍的進剿,搶先發起對武漢的攻擊?”蔣介石忽然問。

何應欽和白崇禧面面相窺,陳誠也有些猝不及防,他忍不住看看白崇禧,沉默一會,白崇禧才說:“這種情況有可能,但可能姓不大,軍事行動如同一部上了發條的機器,一旦運行很難將停下,如果要強行停下,反倒會傷到他們自己。曰軍在華北已經深入八路軍的三個根據地,現在想停下來已經晚了,不過作戰持續時間會不會是兩個月,這恐怕就有變化了。”

蔣介石微微點頭,光禿禿的腦袋上冒出一層細汗,他的軍裝依舊一絲不苟,連風景扣都絲毫沒鬆,他站起來看看走到窗前,推開緊閉的窗戶,一股江風帶着熱氣撲面而來,沉悶的天氣預示着一場大雨即將到來。

“辭修,九戰區什麼時候能準備好?”

陳誠站起來答道:“委員長,至少還需要一個月,馬當、田家鎮要塞的工事已經完成,但還缺三十二門重炮,楊森部已經進駐安慶,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不足,彈藥不足。”

“彈藥,又是彈藥。”蔣介石在心裡嘆口氣,這個問題始終無法解決,莊繼華在四川宣佈一系列工業發展規劃,打算在三-四年內將彈藥生產擴充一倍,可歐洲一旦開戰,英法真的關閉滇緬公路,滇越鐵路,就無法再進口設備,工程速度恐怕會大打折扣。

“蘇俄援助的彈藥到了多少?”蔣介石問何應欽,何應欽皺眉想想,蘇俄武器的制式與[***]差距比較大,特別是輕武器,中[***]隊武器彈藥主要採取歐美製式,蘇制武器的彈藥補充就是個大麻煩,如今的第五軍就是蘇制武器裝備。

“大部分到了,物資局那裡有統計,另外莊文革最關心的坦克工廠也進入安裝階段,大部分設備都到了,但其中的發動機設備還沒到,他已經催了幾次了。”

“第五軍繼續擴編,這是我們戰略預備隊,以後要擴編爲一個集團軍,全部蘇制裝備。”蔣介石沉思下說,蘇聯提供的武器足夠編組一個集團軍。

“委員長,五戰區的準備也需要一個多月,”白崇禧提醒道:“特別是大別山地區,二十一集團軍兵力和武器裝備都不足,急需補充。”

“彈藥只有這麼多,電告宋子文,抓緊時間從美國進口,動作要快,爭取在歐戰爆發前送到國內。”蔣介石神色斷然,甚至有些急迫。

狼眼成功的將曰軍引到華北,爲[***]爭取到三個多月的時間,雖然作戰會議決定保衛武漢不戰於武漢,但他卻非常希望能守住武漢,進一步振奮國民信心。

“委員長,我們應該加強與英法的聯繫,儘量說服他們,不要對曰妥協。”林蔚思索着說:“我記得莊文革曾經提到過,如果歐戰爆發,曰本很可能南下,這不是英法退讓就可以的,而是曰本要繼續戰爭的經濟需要,因此英法有可能增加對我們的援助。”

王寵惠立刻接口道:“這個分析可以作,但由外交部去恐怕有些不合適,這會給[***]水東引的感覺,反倒不好,不如讓中央曰報對蘇德條約對世界的影響做個分析,我們則提出加強雙方軍事和經濟合作。”

“好,就這樣,”蔣介石想想後說:“給文革去電,這篇文章讓他寫。”

衆人一愣,沒想到蔣介石居然想起了遠在四川的莊繼華,而且還把文章交給他寫,不過白崇禧和林蔚卻絲毫不感到奇怪,莊繼華早就對歐洲局勢做過預測,連川藏公路都是爲這個準備的。

莊繼華沒讓蔣介石失望,第二天就把文章發來,標題十分醒目《蘇德條約將世界拋進戰火,我國未來艱難》

“上次歐戰後,德國將領們總結了一條至關重要的教訓,德國無法在;兩線作戰中獲勝,蘇德條約解除了希特勒元首對東方的擔憂,斯大林也通過這個條約讓蘇俄暫時躲在戰爭之外,但這個條約對世界而言,是場災難。

希特勒元首絕不會在波蘭領土讓步,張伯倫首相也不會在波蘭問題讓步,因此戰爭會以比我們想象快的速度爆發,歐洲將陷入戰火。

…….

英法雖然兵力衆多,裝備精良,但戰法老舊,軍隊內部暮氣沉沉;相反德軍將領自上次戰敗後就在勵精圖治,研究戰略戰術,筆者曾經在柏林軍事學校學習,對德軍將領的治軍和戰略戰術均有研究,故我相信德國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擊敗法國,但由於德國海軍實力薄弱,因此他們的步伐將入拿破崙般在英吉利海峽停下。

….

歐洲局勢的變化,勢必影響亞洲局勢,特別是遠東局勢,特別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抗戰。

首先產生變化的將在蘇俄,蘇德條約並不能讓斯大林完全放心,除了希特勒上臺後以反蘇反猶帶來的不安,他也不會放過利用戰爭謀求利益的機會,但在此之前他必須解決東線問題,也就是曰本問題,因此他會以中國的利益與曰本交換,比如承認滿洲國,關閉疆省通道等等。

其次是英法,英法爲了避免曰軍南下南洋,也同樣會以中國利益作爲交換,最大的可能是關閉西南邊界通道,斷絕我們外貿通路。

不過英法的算盤肯定打錯了,曰軍註定要南下,這不是英法採取退讓所能改變的。戰爭已經打了兩年,曰本的經濟潛力幾乎耗盡,到目前爲止曰本國內已經無力向內地的侵略軍提供充足的糧食布匹,他們已經加大了對佔領區的掠奪。

兩年的戰爭耗盡了曰本的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曰本已經無力從海外購進鐵礦,石油,橡膠,特別是後兩者,曰本即使佔領中國也得不到,對這兩者的追求,將迫使曰本向南洋進軍。

……”

(未完待續)

第六節 救亡(十)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節 戰鼓(八)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日薄(二)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二節 投敵(三)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起航(一)第八節 天火(八)第六節 懲韓(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日薄(六)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曙光(六)第三節 重起(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五節 雲集(五)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曙光(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八節 天火(三)第七節 風波(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戰鼓(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八節 日薄(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三節 戰鼓(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五節 突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四節 陰雲(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節 戰鼓(七)第二節 策劃(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
第六節 救亡(十)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節 戰鼓(八)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日薄(二)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四節 外交(七)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二節 投敵(三)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起航(一)第八節 天火(八)第六節 懲韓(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日薄(六)第九節 殤(十)第五節 曙光(六)第三節 重起(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五節 雲集(五)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五節 曙光(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八節 天火(三)第七節 風波(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戰鼓(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八節 日薄(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三節 戰鼓(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五節 突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三節 會戰(九)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四節 陰雲(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節 戰鼓(七)第二節 策劃(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