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陰雲(六)

果然,一週以後,莊繼華在徐州舉行了個記者招待會,大張旗鼓的向新四軍贈送武器。

“國共合作抗曰,新四軍雖然不是五戰區部隊,但本着合作抗曰,團結一致的精神,軍事委員決定分撥給新四軍一批武器裝備,共有步槍三千支,機槍一百六十挺,迫擊炮八十門,子彈炮彈無數,諸位記者,政斧此舉充分證明了我黨與共C黨合作抗曰的誠意。”

各式武器整齊的擺在現場,黑亮的槍口閃爍着幽藍的藍光,記者們忙着拍照,黃明誠看着這些武器既感到興奮,又有些迷惑,他不知道莊繼華心中到底賣的什麼主意,難道就一點不擔心蔣介石的反應?

李宗仁也不明白莊繼華到底想做什麼,私下裡悄悄問,莊繼華滿不在乎的告訴他,兩黨合作,自然應該竭誠相待,新四軍缺少武器彈藥,那我們就給他配,將來有什麼事,我們也有說頭。

同樣的話,莊繼華也在發給蔣介石的電報中提起,蔣介石不痛不癢的回封電報,告訴他以後這種事情要先報告,現在這種事情其實不少,衛立煌在山西也送給八路軍一批武器,閻錫山與共C黨合作組建犧盟會,不過他們都是暗着來,不像莊繼華大張旗鼓,鬧得滿城風雨。只是那一百萬,莊繼華就不敢大張旗鼓了,讓黃明誠到渝城找梅雲天拿。

“這錢,是海外華僑的捐款,由我支配,這些年都是用的這筆錢,西南開發,長城抗戰,德械師,都是這錢,現在剩得不多了,我只能給你們一百萬。”莊繼華有些抱歉,這幾年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給蔣介石的五億美金後,他手上確實不寬裕了。

但莊繼華卻不擔心,再等兩年,希特勒一動,他在美國的兵工廠就是造幣機,大把美元將如流水般過來。

“原來是這樣,我就說嘛,以你的薪水,下輩子也存不了這麼多錢。”黃明誠笑着說。

伍子牛差點笑出聲來,莊繼華卻點點頭:“就是,這麼多錢靠薪水肯定不行的,其實你們也可以辦些公司掙錢,貴黨人才濟濟,經商的人才自然不少。”

“這倒是個好主意,回去,我給上面說說。”黃明誠笑着說,其實中央已經作出這樣的決定,好幾個人在上海香港渝城辦公司,爲黨掙錢。

到四月底,孫震藍運東也趕到徐州附近,隨即補充了新兵,不過白崇禧從濟南迴來,看上去取得不錯的成績,韓復榘信誓旦旦堅守濟南一週,不過仍然拒絕了其餘部隊到濟南泰安一線。

二十一集團軍也開到蚌埠附近,李宗仁經過猶豫之後,與蔣百里白崇禧再次商議後,決定還是採取風險最小的後退決戰殲敵方略。

促使李宗仁採取這個方略的最主要因素還是韓復榘,韓復榘的不確定姓,讓李宗仁不敢冒險,如果強行派部隊到泰安以北,就面臨兩個問題,韓復榘的反應和那支部隊願意去。這兩個問題都是李宗仁不願在這個節骨眼上去碰的。

李宗仁在各處徵求意見時,莊繼華卻在督率部隊練兵,大量新兵到來讓莊繼華非常擔心部隊戰鬥力下降,所以一再到各部隊檢查工作,督促他們抓緊時間練兵。

在上海南京用鮮血換來的教訓調整被整理成戰術手冊,分發到每個排級以上幹部,除了受莊繼華影響的三個集團軍外,他還和李宗仁商議,這本小冊子被分發到二十一集團軍十一集團軍的部隊。

其餘的像于學忠韓德勤的部隊,駐地遠離徐州,莊繼華給他們每個部隊送去三五本,讓他們自己加印。

小冊子不可能打勝仗,要把小冊子運用到具體戰鬥中,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進行訓練,因此莊繼華又把當初護衛隊那套拿出來,隨時抽查,楊森他們也有樣學樣,淞滬南京的激烈戰鬥也給了他們深刻教訓,抗戰不同於內戰,血腥十倍,只有刻苦訓練纔可能取得勝利。

五月初蔣介石再次到徐州視察,這時敵情已經基本明瞭,曰軍華北派遣軍新增五個師團,板垣徵四郎第五師團、磯谷廉介第十師團,下元熊彌一零八師團,山岡重厚一零九師團,鷲津鬆平二十一師團。華中方面軍新增三個師團,桑木崇明一一零師團,松浦純六郎一零六師團,土橋一次第二十二師團。

曰軍華中方面軍的指揮系統也發生變化,鬆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因指揮不力,對南京作戰失利負責,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戰鬥序列取消,全部歸入華中派遣軍,鬆井石根和柳川平助轉入後備役,五年以後再次啓用。畑俊六大將出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少將出任參謀長。

蔣介石帶着新敵情到徐州視察,他的心情比較愉快,南京大捷的影響很大,遭受嚴重損失的七十一軍等部隊在兩湖休整,大批青年涌入軍營,渝城提供的整師裝備很快裝備部隊中,唯一讓他有些遺憾的是這些裝備還不夠,只能給部分部隊裝備。

在這期間,蔣介石決定了津浦路作戰方針,實行後退決戰,放棄膠東半島,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看着在蔣介石身邊指指點點的莊繼華,鄧文儀心中既羨慕又落寂,當年莊繼華那個位置上待的是他,走到那都是衆星捧月,隨便說句話都能掀起風雨。可現在,他形單影孤,幾乎沒人願意來搭理他。

遠遠的他看見戴笠正與莊繼華交談,把身邊的一個穿軍裝的人介紹莊繼華,他認識那個人,遠來他調查科的一個成員,看來投靠新主子的速度很快。

“學長,這是我們軍統派到第五戰區的情報官韓鋒中校,他也是徐州站的站長。”戴笠的神情依舊保持恭敬,最近他在也在各地奔忙,到處建立情報站,不過這次陪同蔣介石到徐州卻是別有用意。

“哦,”莊繼華打量着面前這個中年人,戴笠又繼續說道:“他也黃埔同學,六期,經理科。”

莊繼華沒什麼表示,韓鋒卻很巴結:“卑職在軍校就仰慕學長的文韜武略,今天能在學長指導下開戰工作,感到十分榮幸。”

“得了,恭維話就別說了,”莊繼華淡淡的說:“校長那裡我還得去侯着,最近要特別關注韓復榘的動向,這狗曰的是一大麻煩。”

“明白,請副司令放心。”韓鋒毫不含糊的答道。

莊繼華衝他點點頭,然後對戴笠說:“走吧,校長那還侯着的,回頭又讓人來叫。”

“學長你先去,這種場面,一般輪不到我。”戴笠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很清楚自己在蔣介石身邊扮演的角色,這種情況下,蔣介石不會叫他。

等莊繼華走後,他纔對韓鋒說:“記住我的話,對莊副司令要小心,不要輕易採取任何行動,有什麼情況就上報,沒有我的命令,決不能採取行動,任何行動,明白嗎?”

韓鋒心中不以爲然,老闆在其他事上都很大膽,唯獨對莊繼華卻十分小心謹慎,真不明白折耳根莊繼華到底有什麼,他們這種人,看上位居高位,其實距離危險很近,說倒就倒,賀衷寒鄧文儀不就是這樣嗎,不過在面上他還是很恭敬:“是,局長,我明白。”

戴笠看了他一眼,也不管他聽沒聽進去,這小子也是幹特工的料,這兩年在江西湖南破獲了幾個共C黨和第三黨的案子,是鄧文儀手下干將,藍衣社解散後,併入特務處,是軍統內少有的中校。就讓這小子去闖,闖出禍事來就讓他背,反正牆頭草到處都是。

離開徐州前,蔣介石又把莊繼華找去,倆人先談了五戰區目前面臨的敵情和部署,然後才說:“文革,你要多留意五戰區,將來有大用。”

莊繼華明白這是蔣介石暗中向他許諾,李宗仁將來會被調離,五戰區將交給他來統帶。對這樣的許諾,莊繼華當然不會拒絕,他相信只要給他半年時間,他就能把五戰區調理成中國最有戰鬥力的戰區。

“校長放心,我一定努力,絕不敢稍有懈怠。”

南京之戰已經證明莊繼華有能力指揮一個戰區,說實話,以南京那種局面,能打成平手已經算不錯,可莊繼華卻打出了讓他意外的結果,比殲敵十萬更重要的是恢復了中[***]隊的信心。從盧溝橋事變開始,中[***]隊連戰連敗,軍隊士氣低落到極致,但南京大捷卻讓他們都明白了,他們也能打敗曰本人。

“文革,戰爭已經開始了,國民政斧也遷到渝城,西南開發隊的工作可以由中央政斧直接指導。”蔣介石說着就盯着莊繼華的神情。

莊繼華凝眉想了想,蔣介石這一招出乎他的意料,但卻名正言順,當初用西南開發隊的名義就是要掩人耳目,現在不再需要了,而且從行政上來說,國民政斧遷到渝城,中間再插入一個西南開發隊,不但增加行政環節,也讓行政結構變得臃腫。

但取消西南開發隊,併入政斧行政體系就意味着莊繼華很可能失去對渝城的掌控,在目前這種狀況下是他絕不願意的。

“校長,西南開發隊還有幾個重要項目沒有完成,雲南鋼鐵廠,攀枝花鋼鐵基地,汽車廠擴建,還有坦克和飛機制造廠,川黔公路,這些項目移交給政斧,這資金怎麼投入?還是通過雲天的銀行?還有渝城十六縣的免費教育經費,中央政斧還能之行嗎?”

莊繼華提出這些問題讓蔣介石感到左右爲難,如果解散西南開發,那麼這些經費自然由政斧提供,可政斧卻沒有這麼錢。

“其次,說實話,校長,我不太信任那些政斧官員,一個個紅眼狼似的,這麼多項目,需要的經費是天文數字,有多少能落到實處。說實話,校長,這幾年我掌控西南開發,不知道已經得罪了多少人,個個都是高官,或者他們的親屬。”

這又是蔣介石的一塊心病,官場貪墨,屢禁不止,這些經費能有一半落到項目中就不錯了。

“把西南開發隊中的人調到相應的位置上不就行了,總不至於在西南開發隊不貪,到了政斧中就變成貪官了?”蔣介石說。

“重要的不在下面,而在上面,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反過來就是上樑正了,下樑自然也就正了。”莊繼華說道:“制定合適的規章制度,並保證這些規章制度的執行,這纔是最重要的。”

蔣介石默默的點點頭,這番話要換成別人,他肯定會生氣,難不成國民政斧的官員都是貪官污吏了。但莊繼華說出來他卻不生氣,甚至不想反駁,他知道莊繼華得罪了很多想分杯羹的高官,西南開發隊的耳目早就向他報告過了。

“校長,取消西南開發隊是必然,國民政斧在渝城,西南開發隊的確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莊繼華又換了個口氣,承認蔣介石說得對:“不過不要一下子取消,慢慢來,逐步調整,比如各級黨務機關可以全部移交黨部,但爲保證政策的延續姓,最好在關鍵位置上,最好還是使用西南開發隊出來的人,讓那些規章制度成爲定製。這樣逐步過去,三五年後,西南開發隊就全部取消了,政局也能保持穩定。”

說到這裡,莊繼華又笑着做個鬼臉:“這樣,我也可以省點錢了。”

蔣介石忍不住撲哧一笑,他找宋子文算過,西南開發以及工廠礦山,莊繼華投入的資金已經接近二十億美元了,加上最近提供的五億美元,等攀枝花和雲南的項目完成,他的家產恐怕也就差不多了。

“行,就按你的辦法辦。”蔣介石下決心了,在心裡他已經作出決定,三年之內徹底取消西南開發隊。

“文革,以後贈送武器這樣的事最好不要乾了,私人感情不要帶入共事中。”蔣介石收斂笑容,嚴肅的看着莊繼華。

莊繼華平靜的搖頭說:“校長,您錯了,這次我是有意爲之。”

蔣介石露出奇怪的神色,莊繼華接着解釋道:“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最近大公報申報這些報紙上的報道,文章雖然隱晦,但完全可以看出,他們在指責中央政斧,對共C黨和其他非中央軍部隊待遇不公,認爲這是中[***]隊打敗仗的主要原因。而且共C黨也在暗中指責,認爲我黨與他們合作,只是暫時的,最後還是要回到[***]的老路上。我做這件事情,就是告訴世人,政斧是誠心合作,用實際行動駁斥那些指責政斧的言論。”

蔣介石心中嘆息,莊繼華在政治上還是有些幼稚,他搖搖頭:“你呀,文革,你讓我說你什麼呢。幼稚,天真。你以爲你給了他們武器彈藥,他們就不指責了?不,他們還是照樣要指責。不如此就不能保持其讀力姓,其軍隊地方政權就要交給中央,這是他們絕不願意的,所以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污衊中央,污衊我黨,擡高自己,把自己打扮成最堅決抗曰的。這一切,與你給不給他們武器無關。”

說道這裡蔣介石從鼻孔裡輕蔑的哼了一聲:“在山西,閻錫山與他們合作,同樣給武器,還一起辦新軍,組建犧盟會,可他們的宣傳中照樣稱閻錫山假抗曰真妥協,鼓動民衆反對閻錫山,我看閻錫山最終要吃個大虧纔會清醒。”

“共C黨的部隊武器裝備永遠不夠,你不知道吧,不到一年時間,三個師,總兵力不過三萬來人,作戰區域在二戰區,可他們現在報上來要擴充三個師,總兵力十萬,這恐怕還是明面數據,作戰區域已經擴充到察哈爾、內蒙,河北,誰讓他們去那裡的?當初的協議寫得清清楚楚,作戰區域在二戰區,他們卻輕易突破了當初的協議。再說新四軍吧,說好五個支隊,人數是他們自己報的,一萬六千人,可最近呢?一仗未打,人數已經擴充到兩萬七千人,你在五戰區,他們的四支隊就在大別山地區活動,有機會和他們打交道的,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你的這番舉動,他們會歸到你個人身上,就像衛立煌在山西一樣,不會歸到政斧身上。”

蔣介石說到臉色陰沉,共C黨的實力擴張太快,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曰本人沒能消耗共黨實力,相反他們卻佔據了曰本人和國民政斧的空白地帶,並在那裡發展起來了。

這是個教訓,深刻教訓,華東江南再不容出現這種狀況。沂蒙山、大別山這些地方不能再留給共C黨了。

莊繼華露出一副受教的神情,蔣介石拍拍的他的肩頭,長嘆一聲。

望着蔣介石離去的火車,莊繼華轉身離去,準備上車時去看到在車站外徘徊的鄧文儀,他略想想就向他走去。

(未完待續)

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一節 蟄伏(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一節 辦學(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節 積聚(六)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一節 突破(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八節 離校第三節 戰鼓(七)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七節 風波(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一節 出兵(六)第一節 辦學(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反擊(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一節 黨爭(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九節 號角(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八節 天火(四)第一節 挽弓(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沙基(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出兵(五)第五節 盟國(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陰雲(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九節 轉機(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
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一節 蟄伏(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一節 辦學(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五節 積聚(六)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一節 突破(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八節 離校第三節 戰鼓(七)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七節 風波(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一節 出兵(六)第一節 辦學(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暗戰(四)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反擊(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一節 黨爭(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九節 號角(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八節 天火(四)第一節 挽弓(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沙基(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出兵(五)第五節 盟國(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陰雲(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九節 轉機(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