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戰鼓(七)

劉元塘當機立斷決定趁滇軍的包圍圈還不夠嚴密的時候立刻走,但何超反對。何超是最後幾個從金沙江對岸逃過來的人,手臂上還中了一槍,不過他的行爲讓他在這兩個旅中的威望大增,他反對的理由很簡單,陳光藻走了,滇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安恩溥模範旅在追他,安恩溥追到那裡他們並不知道,也就是說從會理到德昌這段路上到底有多少滇軍他們也不知道,因此與其冒險出城,不如就地堅守。

“堅守會理看上去是冒險,可是會理城內我們有六個團,另外,我們不是沒有外來救援,西南開發隊在城內還有一個支隊,我們合兵一處就有一萬多人,而且,我們也不是沒有救援,老總那裡雖然沒兵了,可西南開發隊有哇,莊隊長絕不會看着他的護衛隊和開發隊被滇軍圍殲,所以堅守會理看上去風險挺大,實際風險很小。”

何超的分析讓想立刻走的聲音小下去了,而從渝城回來的幾個副團長轉變態度,開始支持堅守待援,劉元塘的態度也變得遊移不定,李安定和範漢傑一起趕到指揮部,李安定告訴劉元塘他們決定與劉元塘一起堅守會理。

“我們有一個旅六千多人的兵力,”範漢傑冷靜的說:“追來的滇軍也就四萬人左右,防守以一抵四,兵力上應該差距不大,更主要的是,莊隊長正在組織援兵,我們只要守上半個月,援兵就會到。”

範漢傑當然沒說實話,看得見的援兵只有西昌的一個團,其他援兵要從渝城調來,西康的道路建設是整個四川,除了川北通南巴外最差的,只有一條會理-德昌-西昌-雅安-成都的主幹道可以通行汽車,而且這條線還是前年決定開發攀枝花後,這兩年內修建的,莊繼華每次看到這條路就想罵劉文輝貪污了他的修路款,不過最後他還是忍了,要讓這些軍閥不貪污,恐怕只有太陽從西邊出來。

兩萬軍隊要從渝城到成都繞這麼大一圈子過來,怎麼也要大半個月,現在正是雨季,如果再遇上塌方什麼的,恐怕一個月也到不了。

但範漢傑的話卻讓劉元塘等人感到了希望,何超立刻表示應該留下來,同時他警告一旦出城受到攻擊,士兵逃命心切,很可能部隊會就此散去,後果不堪設想。

何超的話讓傾向留下來的人更多了,這是莊繼華的一道電令把事情徹底解決了,莊繼華的電報是給範漢傑和劉元塘的,在電報裡他首先告訴劉元塘,大涼山地區的所有川軍歸他指揮,從現在起其他人包括劉文輝的命令都不算數;他任命範漢傑爲會理守備司令,劉元塘爲副司令,他們必須守住會理,會理失守惟他們二人是問。

這下不需要再議了,劉元塘立刻表示接受莊繼華的命令,服從範漢傑的指揮。範漢傑也不廢話了,他立刻任命何超爲參謀長,護衛隊的參謀長韋應農(黃埔三期)擔任副參謀長,隨後就開始討論不防問題。

“會理是個小縣城,一萬多人全縮在城裡捱打不還手,這樣不行,城北的寶林山是全城制高點,必須予以控制,這由護衛隊兩個團執行,剩下一個支隊(相當於團)守衛北門,劉旅長,你和楊旅長控制其他三個門。”

“好,”劉元塘立刻答應,城外的山距城四里,滇軍不同於紅軍,紅軍沒有炮,佔領這個山頭功效不大,但滇軍是有炮的,若把炮架在山上,對城內的威脅極大。

於是其餘三個門也各放一個團,留下一個團和旅直屬部隊爲預備隊,護衛隊的旅直屬部隊也留作預備隊,炮兵在城內製高點設置陣地。

範漢傑親自指揮三個支隊的護衛隊員向寶林上發起進攻,由於不知道山上有多少滇軍,他把部隊分成三股,一個支隊從正面進攻,一個支隊又分成兩路從左右向山上猛插,剩下一個團作爲警戒部隊,隨時準備抗擊滇軍的反撲。

部隊的攻擊速度很快,順利拿下山腳幾個小山包後,馬不停蹄的向山頂衝鋒,山上的滇軍士兵火力不是很強,但極爲頑強,儘管護衛隊的炮火猛烈,但滇軍士兵依然不退,攻擊部隊被壓制在山腰。

負責正面進攻的支隊是從胡宗南那裡挖過來的王國斌,莊繼華的老一師嫡系。他是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團長,從牛行一直打到川北,打了無數惡仗苦仗,將這樣一個山頭居然拿不下來,頓時火冒三丈,罵罵咧咧的帶着炮兵跑到最前面的山炮,然後架起炮就往山上轟,命令突擊隊追着炮點往上衝。

這一下守在山上的滇軍受不住了,突擊隊一個衝鋒就拿下主峰,山頂的滇軍亂紛紛完善、下退,王國斌還不肯罷休,指揮部隊就追,將大部分滇軍殲滅,這才滿意而歸。

從左右兩側上去的兩支部隊,沒什麼事,於是轉身攻下兩側的小山峰,與主峰形成互爲犄角的防禦陣線。

劉元塘還在城內指揮不防,他沒想到護衛既然這麼輕鬆的就拿下了寶林山,不但拿下來,還抓獲一百多俘虜,這下他才清楚護衛隊的戰鬥力之強。審問俘虜才知道,守衛寶林山的是滇軍安恩溥模範旅的一個加強連,安恩溥率領主力追擊陳光藻去了,而孫渡指揮的滇軍主力還沒到。這個結果讓範漢傑有些意外,他沒想到滇軍居然脫節這麼遠。

孫渡沒到是因爲他不想到,他不願意深入西康攻擊會理,強渡金沙江之後,他就向昆明的龍雲去電,建議不要進攻會理,只對黎溪的自家進行打擊,打完以後立刻收兵,避免與在西南開發隊發生衝突。

可龍雲不同意,他認爲衝突時劉文輝挑起來,必須攻下會理以震懾劉文輝,至於西南開發隊,不就是幾個護衛隊嗎,打了就打了,沒什麼大不了的,蔣介石現在想的是讓他出擊廣西,不會怎麼樣的他的。

但孫渡接到龍雲的電報後,還是不同意,認爲這樣下去毀於西南開發隊,進而與中央衝突,最好還是不打會理;他提醒龍雲注意,從幾場小的衝突來看,西南開發隊的戰鬥力並不弱,而且大軍一旦渡江,就是背水列陣,一旦攻擊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龍雲暴怒了,他的回電很是嚴厲,嚴厲斥責孫渡爲何長別人的威風,是不是與蔣介石有了勾連之後,不在把他這個省主席放在眼裡了?最後威脅他說如果他不願意指揮部隊進攻會理,可以把指揮權交給安恩溥。

孫渡無法,只好向北開進,不過他還是很小心的留下一個旅在皎平渡架橋,然後才率領剩下的三個旅北上,這樣一耽誤,與追擊的安恩溥之間就落下一天的行程。

而安恩溥擊潰陳光藻之後,就催促孫渡進兵,可孫渡那會正與龍雲糾纏不清,安恩溥乾脆自己帶兵追上去了,到了會理,發現四門緊閉,劉元塘已經退守會理了,他判斷劉元塘不會出城,於是大膽的留下一個加強連守住寶林山,自己帶兵繼續北追,可沒想到,會理城內的護衛隊居然有整整三個團,火力裝備和訓練水平遠超二十四軍,這一個加強連給人塞牙縫都還不夠。

範漢傑知道自己犯了個錯誤,他以爲孫渡應該是全軍而到,沒想到只有安恩溥一個旅,早知道是這樣,當初就該出門迎戰,不說全殲,徹底擊潰龍雲的寶貝心尖,龍雲恐怕就得老老實的了,不過現在一切都晚了。

龍雲強令孫渡北上之後,莊繼華的電報也到了,面對莊繼華的條件,龍雲氣得七竅生煙,這簡直欺人太甚,彝人有擄人的習慣,你向我要人可以,但賠償居然高達八百萬,還要懲處將領,你把我龍雲看成什麼了。

龍雲狂怒之下也不給莊繼華回電,直接電令孫渡,立刻向會理進攻,三天內拿下會理,否則軍法從事,孫渡再也不敢耽誤加快速度,趕到會理城下,不過他還是來晚了,寶林山已經被護衛隊拿下了,與會理城形成掎角之勢。

第一次傳來的會理被圍時候被證明有所誇大,莊繼華在德昌接到狼狽逃回的陳光藻,看到他狼狽的樣子,莊繼華差點就想把他當場槍斃了,不過他還是壓了壓火,命令他立刻收攏部隊,準備固守德昌,但莊繼華看着他的那些喪魂落魄的士兵,心中完全沒有把握,直到晚上西昌的護衛隊趕到,他才稍微有點放心。

現在就反攻會理肯定不現實,只有等杜聿明率領的主力部隊什麼時候到了。

莊繼華的電報被胡瑛知道後,他與周鍾嶽、盧漢等人慌忙趕到五華山,堅決要求龍雲停止在會理的軍事行動。

“志舟,莊文革不好惹,”胡瑛苦口婆心的勸道:“他能在四川那麼複雜的地方站住腳絕非偶然,如果他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劉湘他們會那麼輕鬆的把渝城交給他?我們對他了解太少,要慎重!”

“表哥,胡老說得對,就算最後兩條我們不同意,但人可以馬上放回去,部隊可以先撤回來,何況我們還可以駐軍於皎平渡附近,這樣也可以避免出兵廣西。”盧漢也不贊成這次出兵西康,他認爲四川的軍力很強,劉湘和劉文輝雖然有矛盾,可他們畢竟是叔侄,劉文輝真要有難,劉湘不可能不管。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七節 風波(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反擊(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六節 突破(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會戰(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戰鼓(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二節 投敵(八)第一節 法幣(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三節 調整(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救亡(七)第四節 謀殺(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三節 會戰(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九節 魅影(四)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生機(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二節 初戰(二)第六節 突破(一)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七節 風波(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十三節 煩惱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五節 反擊(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雲集(三)第二節 策劃(十)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七節 風波(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反擊(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六節 突破(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會戰(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戰鼓(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二節 投敵(八)第一節 法幣(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三節 調整(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十節 餘波(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救亡(七)第四節 謀殺(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三節 會戰(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七節 曙光(十)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九節 魅影(四)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八節 南線(四)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生機(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二節 初戰(二)第六節 突破(一)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七節 風波(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十三節 煩惱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一節 挽弓(一)第五節 反擊(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雲集(三)第二節 策劃(十)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