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

莊繼華在心裡苦笑下,此公難怪幾十年後能將撒切爾夫人逼得心神慌亂,DXP的談判風格與周EN來有很大不同,周EN來很少這樣咄咄逼人,與他的談判爭執雖然激烈,但氣氛始終很溫和;DXP也溫和,但話裡卻夾着骨頭。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爽快,不在小事上計較。

“人質談不上,我擔心的是衛立煌兵力不足,”莊繼華思索着說:“鄧先生,從疆省發生的事來看,斯大林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我擔心的是,衛立煌攻入蒙古後,會合蘇軍發生衝突,他的兵力便略顯薄弱。”

DXP想都沒想便堅決搖頭:“這正是我黨擔心的,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我黨與蘇俄都有關係,與蘇俄發生武裝衝突,會在普通黨員和士兵中產生很大混亂,我黨支持收回蒙古已經是我黨能作的最大支持。”

面對DXP的坦率,莊繼華有些無奈。衛立煌出征蒙古,莊繼華最擔心的便是與蘇軍發生衝突,從國力上說,中蘇之間差距明顯,中國還不具備與蘇軍交手的實力,所以莊繼華非常擔心,衛立煌的兵力不足。

“好吧,我同意貴黨不出兵蒙古,”莊繼華立刻放棄了這個要求,實際上他也估計到延安不會同意,但他還是想試一試,看看他們的態度再決定,現在DXP的態度很堅決,他就不再這個問題上糾纏了。

“林B將軍參加進攻東北,對這條我也同意,不過我想知道他的進軍路線。”

莊繼華先談這條,讓DXP有些意外,他以爲莊繼華會先對糧食的事進行討論,沒想到他會先談這個問題。

“林B將軍的進軍路線是通過熱河,進入遼寧,再沿着大興安嶺南麓,向黑龍江進攻。”DXP斟酌着說,他是華北局代理書記,不負責具體作戰,那是彭D懷負責。

莊繼華眉頭微皺,他感到了延安此舉對東北地方的意圖,林B進入遼寧,肯定不會南下進攻瀋陽,而會北上進攻長春,關東軍主力雲集山海關一線,吉林黑龍江一帶非常空虛,林B可以輕易得手,莊繼華不相信延安到時會將這些地盤吐出來。

“林B將軍的能力我是相信的,”莊繼華斟酌着說:“不過,我認爲林B將軍的部隊應該與華北部隊共同行動,按照華北戰區的統一部署行動。”

DXP望着莊繼華,心中在猜測他此舉的目的,中央之所以要求他向莊繼華通報林B的行動,除了獲得莊繼華的諒解外,還有個重要因素,經過大戰後,八路軍新四軍的損失同樣很大,武器彈藥糧食極其缺乏,北線後勤倉庫內的武器彈藥全部補充給了衛立煌。

林B的進軍路線上都是人跡比較稀少的地區,很難滿足十萬大軍的糧食需要,彈藥就更不用說,林B向中央報告,部隊的炮彈平均每門炮只有三發炮彈,每個士兵只有七發子彈,兩枚手榴彈,此外,部隊中士兵的鄉土觀念嚴重,士兵思想混亂,要求進行至少爲期半個月的思想教育。

“正如莊將軍剛纔所言,我黨部隊不擅長攻堅,”DXP的煙癮很大,從煙盒中拿出支菸,就這樣接上,然後才繼續說道:“中央認爲,我軍依舊採取敵後遊擊的方式,配合正面[***]對東北進攻。”

“那麼如何保證在攻克東北後,貴黨能按協議交出佔領地區呢?”宮繡畫放下筆問道。

DXP看了她一眼,對她的插話似乎沒有意外:“對這個問題,我現在不管說什麼,你們恐怕都不會相信,只有將來用行動證明。”

到目前爲止,DXP的話都很坦率,莊繼華沒有看出什麼疑問,他思考了下,感到還是不能輕易答應,但也不能輕易拒絕。

關東軍雲集山海關,吉林黑龍江的確空虛,先這兩地進攻,可以岡部直三郎首尾難顧,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林B將軍的部隊有多少兵力?”莊繼華又問。

“從各支部隊抽調了的,已經確定的,大約七萬兵力,至於是不是還要增加,中央還考慮。”DXP沒有說實話,林B的部隊已經開始在張北地區集結,總兵力大約十萬六千人。

莊繼華微微搖頭:“兵力太少,關東軍是曰軍最精銳的部隊,而且曰軍在東北還有大約五十萬滿洲國防軍,對這一條,讓我再想想。”

DXP微微有些失望,莊繼華似乎看出他的失望,便衝他笑笑:“不用太急麻,剛剛結束一場大戰,部隊也應該休整一下,況且,也得給岡部直三郎一點時間,將關東軍集中到山海關一線,把吉林遼寧空出來。”

很可惜,他的俏皮話沒有引起DXP的共鳴,他的皺起了眉頭,不過卻沒有表示反對。莊繼華接着說:“關於糧食和彈藥,很遺憾,現在我拿不出,或少要等一個月的時間,我才能拿出貴黨需要的糧食和彈藥。”

這次DXP不能不作出表示了,他抗聲道:“莊將軍,我知道您的糧食困難,但,我抗曰根據地人民更困難,此外,失去冀中後,我黨等於失去了糧倉,糧食補充更加困難,兩百萬公斤糧食並不多。在彈藥補充上,我黨既然將部隊交給莊將軍指揮,我們就希望莊將軍能一視同仁。”

“我從來沒有歧視那支部隊的意思,”莊繼華的神情很平靜:“剛纔您可能已經聽到了,彈藥問題已經影響到我們對天津的進攻,鄧先生,現在整個華北戰區都缺少彈藥,後勤部正緊急從大後方運來,可我們的交通限制了運送速度,如果我們有美國或英國那樣的交通能力,我們在一個月內便可以向東北發動進攻,晚發動一天,岡部直三郎準備便充分一天,我們的犧牲便多一分,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DXP輕輕嘆口氣,國民黨即便拖延進攻,GCD也無法利用,現在再說國民黨不抗戰,恐怕誰也不會相信,兩年時間,從鄂北打到山海關,消滅曰軍百萬,光復大遍國土。在這個戰場上攻守逆轉,國民黨開始指責GCD保存實力,作戰不力。最大的證據便是,GCD將八十九軍主力留在太行山,國民黨指責GCD此舉是爲了搶佔地盤。

莊繼華DXP對這些瞭如指掌,但雙方都沒把這些當作一回事,在冀東南,平漢路以西,山西境內,雙方在地盤上是有些爭執,這些爭執不過是一兩個鎮的地盤,莊繼華的底線是,只要不涉及運輸大動脈平漢線,就可以接受,以一點少一點不影響大局。所以渝城在這方面爭執很多,可華北戰區卻很平靜,雙方繼續合作。

DXP失望離去,莊繼華返身回到作戰室,立刻給徐祖貽下令,四十九集團軍停止南下,立刻返回承德,一零一軍則進駐赤峰,一零二軍進駐寧城,一零三軍進駐赤峰和寧城之間;二十三集團軍司令部進駐平泉,二十一軍進駐平泉,二十三軍駐守平泉以北到寧城之間;五十二集團軍北上,司令部進駐青龍,四十七軍負責青龍到平泉之間,新14軍進駐青龍,第三軍駐守青龍到長城之間。

徐祖貽對莊繼華如此調整部署有些不解,按照這個調整,遼熱邊境有二十多萬人,這六個軍的補充極其困難,塞外本就是苦寒之地,糧食全部要從後方送來,熱河地區的交通不便,本來調四十九集團軍南下,便是爲了解決補充問題,現在又縮回去了,已經快到古北口的四十九集團軍又要重新北上,四十九集團軍的士兵幾乎全部來自四川,對北方的氣候和生活習慣可能很不適應,重新返回,會對他們的士氣產生嚴重影響。

“不要緊,我對他們有信心。”莊繼華對自己一手訓練的部隊有堅定的信心:“部隊的政工幹部要發揮作用,向士兵們解釋,爲什麼要留在熱河。”

“爲什麼?”徐祖貽忍不住問道。

“爲了消滅曰本侵略者,爲了光復東北。”莊繼華白了徐祖貽一眼,何畏暗笑徐祖貽太老實,莊繼華在與DXP會談後作出這個調整,明顯與GCD的行動有關。

何畏猜測莊繼華是在防止GCD向東北進攻,東北地區廣大,曰軍兵力空虛,以何畏的觀點來看,給他五千人,他便能打出一塊根據地來。莊繼華的調整其實不如說是封鎖,六個軍從北到南將熱遼邊境徹底封鎖,GCD要想進入東北,只能走內蒙古。

“對了,命令各部隊將收編的打散補充到部隊中,對了,那些蒙古人組成的部隊,暫時保持不變,但各部隊都必須派駐政工人員。還有將僞蒙疆自治政斧首腦給我送到德縣來。”莊繼華將準備去起草命令的徐祖貽叫住,補充了幾句命令。

華北會戰,光復了大遍國土,同時消滅了曰本建立的一個僞政斧。曰本人在佔領察哈爾和綏遠後,將內蒙古和這兩個省合併,建立了一個僞蒙疆聯合政斧,又叫蒙疆國,還定張家口爲首都。

這個傀儡政斧由蒙古親王徳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又叫德王,擔任政斧首腦併兼任蒙古軍總司令,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德王與蔣介石取得聯繫,希望能南下,但蔣介石讓他潛伏於僞政斧內,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副司令李守信,這倆人都被軍統策反,又讓他們留在僞政斧內。

曰軍發動對蒙古作戰後,李守信親自率領蒙古軍和大漢義軍主力隨曰軍進攻蒙古,德王則留守張家口。

蒙古軍主要騎兵,總兵力十八個騎兵師,總兵力大約十二萬,王英統帥的大漢義軍有十萬人,隨李守信進攻蒙古的蒙古軍大約十二個騎兵師,八萬大漢義軍。

除了蒙古軍外,熱河收編的則是滿洲警備軍,滿洲國建立後,曰本開始並沒有想給滿洲建立什麼軍事力量,只是將投降的原東北軍和抗曰聯軍收編爲警備隊,盧溝橋事變後,曰軍在滿洲的兵力被削弱,於是開始擴充滿洲軍事力量,組建滿洲國防軍,在對蘇作戰前,開始大力擴充滿洲國防軍。

根據立高之助的情報,經過七年的發展,滿洲國防軍有大約一百三十萬左右,其中相當部分是關內送去的[***]八路軍戰俘。除了國防軍以外,滿洲還有地方警備軍,國防軍的負責隨曰軍作戰,警備主要負責平時的地方治安,對付游擊隊。

滿洲國防軍的主力隨曰軍出征蘇俄和蒙古,熱河作戰收編的主要是警備軍和蒙古騎兵師,總人數大約兩萬多人。

對這些反正部隊,莊繼華以前都是通過整編改編來完成整頓,這次卻不一樣,所有僞軍全部被打散編入[***]中,爲了防止[***]士兵歧視並加快這些曾當過僞軍的反正士兵,戰區政治部還特地召開了軍以上政治部主任會議,制定了對反正士兵的工作,李之龍總結工作方針是,生活上關心,工作中幫助,嚴禁辱罵體罰。

對蒙古軍,莊繼華還是非常慎重,宗教文化不同,[***]還極其缺少蒙古政工人員,莊繼華下令在華北戰區內蒐羅懂蒙語的漢族和懂漢語的蒙古族人,將他們送到華北戰區政工學校培訓。

DXP回到德縣城內,住進八路軍辦事處,傍晚時,宣俠父回來,見到他非常吃驚,因爲他不知道DXP到德縣來了。說來宣俠父與DXP是老相識,大革命期間倆人都在馮玉祥的西北軍中工作。

宣俠父以爲DXP是來檢查工作或指導談判的,連忙要向DXP彙報工作,DXP卻說不忙,先起草了電報,交給宣俠父發到太行山並轉中央。

“總部並轉中央,今與莊談判,莊之物資非常困難,難以提供糧食和彈藥補充,莊要求林部延後一月或兩月,並要求將林部編入華北戰區指揮,同意將張家口宣化交我,也要求將冀中之三縣和平津周圍根據地交他。”

宣俠父有些驚訝,他費盡心機與馮詭這老狐狸鬥了這麼久,DXP來了一天便與莊繼華私下裡達成了協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有些懵了。

(未完待續)

第一節 巧遇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八節 轉折(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三十九節 變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盟國(六)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蟄伏(八)第三節 巧取(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虎嘯(九)第三節 整編(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十四節 家宴第十節 撤退(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五節 兩全(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八節 刺廖(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三節 戰鼓(五)第十三節 試探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五節 反攻(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五節 曙光(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八節 日薄(八)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八節 日薄(十)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狙擊(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諜影(三)第五節 曙光(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
第一節 巧遇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八節 轉折(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三十九節 變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盟國(六)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蟄伏(八)第三節 巧取(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虎嘯(九)第三節 整編(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十四節 家宴第十節 撤退(一)第八節 日薄(六)第五節 兩全(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八節 刺廖(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三節 戰鼓(五)第十三節 試探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五節 反攻(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五節 曙光(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八節 日薄(八)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二節 空軍(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八節 日薄(十)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狙擊(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一節 諜影(三)第五節 曙光(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