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

一連串的請求戰術指導,差點讓阿南惟幾崩潰,他臉色蒼白,呆呆的盯着地圖,那紅藍兩色箭頭,似乎正化爲兩隊激戰中的士兵,土黃色的曰軍士兵,灰色的中國士兵,他們在吶喊,在廝殺,土黃色已經漸漸不支,正倉皇退後,灰色的中[***]人則步步緊逼。

“閣下!閣下!”阿南惟幾回頭,見木下勇正緊張的看着他,他的臉上也是一遍慘白,目光中夾雜驚慌。

“不要慌,不要慌。”阿南惟幾感到自己的聲音很穩定很沉着,可在木下勇耳中卻是如此蒼白無力。阿南惟幾轉身看着地圖,現在他手上有緊急趕來的六十八師團兩個聯隊,還有十七師團的前鋒吉川大隊,總兵力有八千多人,雖然部隊不多,但只要計劃合理,還是能產生作用的。

“十五師團(前文有誤,從十三軍中調出的是116師團和15師團)什麼時候能到?”阿南惟幾問木下勇。

“明天石元大隊明天能到,支那空軍的襲擊太頻繁,只能晚上運輸。”木下勇解釋道。

“命令武漢在鄉軍人會立刻組織起來,準備參戰。”阿南惟幾沉聲說,在鄉軍人會原是曰本退役士兵的組織,士兵從軍隊退役後就進入在鄉軍人會中,現在這個在鄉軍人會已經發展成僑民中,曰軍往往用這種組織將僑民組織起來,在緊急時投入戰鬥,淞滬抗戰中,上海的在鄉軍人會便組織了上萬僑民參戰。

不過武漢不同上海,上海當時有大約十萬僑民,可現在武漢最多也只有兩三萬僑民,除去老人小孩婦女,能參戰的最多不超過兩千人。

但木下勇沒有遲疑,正準備起草命令,阿南惟幾又補充了句:“女人組成婦女挺身隊,十二歲以上的孩子組成少年挺身隊。”

木下勇真的吃驚了,他擡頭盯着阿南惟幾,阿南惟幾面無表情,木下勇在心裡輕輕嘆口氣,看來司令官已經作了最壞的打算,這些女人和孩子除了在守城中發揮點作用,野外作戰沒有絲毫戰鬥力,他們恐怕連槍都拿不穩。

木下勇遲疑下,還是起草了命令,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各處都在告急,戰爭進行了接近六年,中[***]隊越戰越強,越打越多。皇軍消滅了上百萬支那軍,可支那人又組建數百萬軍隊,聖戰什麼時候才能獲取全勝,還能獲得勝利嗎?

“電令豐島放棄信陽,全力南下,奪回武勝關,必須奪回武勝關。”阿南惟幾的加重了幾分語氣:“而後留下不得少於兩個聯隊的兵力守禦武勝關,阻擊追擊來的支那軍。”

放棄信陽是派遣軍的建議,但阿南惟幾心中存有幾分希望,希望華北派遣軍,至少河南的谷壽夫能在最短時間內南下,擊破平漢線的支那軍,挽救信陽,增援武漢。

可現在這點希望已經變成絕望,第九戰區和第三戰區行動的同時,第一戰區也開始了行動,三十一集團軍向鄭州發動了牽制姓進攻,牽制了谷壽夫的行動。

華北派遣軍的行動也算快,可平漢線上,中國游擊隊活動頻繁,鐵路已經數次被炸,軍事運輸頻頻受阻。

現在已經不能指望華北方面了,就算岡村寧次的部隊到達河南,還要突破第五集團軍的防線,等他們一路殺到武漢,再去鍾祥爲神田解圍,恐怕第六師團將士的屍骨已寒。

壯士斷腕,只能放棄信陽,指望第三師團能殺出重圍,趕到武漢然後與116師團和15師團首先擊退湖南的第九戰區部隊,然後西進,爲神田解圍,至於南昌,就只能看派遣軍司令部能不能想辦法了。

阿南惟幾沒有解釋,作戰室內悲悽的氣氛更濃了,阿南惟幾在心中長嘆口氣,他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現在他也只能做到這步了。

戰爭的車輪正不可逆轉的向前滾動,雖然緩慢,但步子卻很堅定。

莊繼華撿視整個戰局,各處都在激戰,戰場形勢非常有利,唯一的隱患是十三師團,十三師團進入森林後,巧妙設伏,殲滅跟蹤的保安旅一個營,然後就消失不見。這讓莊繼華非常擔心,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鑽出來。

爲了保持以外,他命令一零一軍沿中山口西進,進駐魚死廟,前鋒擺在煙燈包。把一零一軍放在這裡,不管十三師團從那個方向冒出來,一零一軍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趕到。八十六軍則從官莊湖南麓攻擊,將曰軍向東驅逐。九十四軍則直撲第六師團,與守在德純山和鍾祥城內的一零二軍和三十六師形成夾攻。

“這個部署四平八穩,”徐祖貽調侃着說:“文革,你的風格好像改變了。”

“以正合,以奇勝。”莊繼華平靜的答道:“但這話不能生搬硬套,現在我兵力比他多,火力比他強,還有空軍優勢,而神田帶領的是一羣疲兵,後勤被切斷,沒有糧食,沒有彈藥補充,傷員無法安置,我不用着急,四平八穩,漏洞就少,神田就沒機會。”

徐祖貽輕輕點頭,何畏也點頭稱是,他抿下嘴,上前一步指着京山說:“京山,京山是目前的關鍵,爲五十八師團只剩下數千人,牽制了三十六集團軍,而且攻克京山,就徹底割裂武漢的神田的聯繫,而且可以與長江以南進攻的十一集團軍產生呼應。”

“說得對,命令宋希濂,限令兩天內攻克京山,殲滅五十八師團。”莊繼華臉色板着臉說,語氣隱隱透着不滿,他心裡對宋希濂有些抱怨,雖然三十六集團軍打得不錯,任務都完成得不錯,但莊繼華感到宋希濂還是保留着實力。

何畏其實也有這方面的看法,所以在剛纔的提議中就有指責的意思。莊繼華抓起桌上的帽子向門外走去:“我睡覺去了,內山英太郎沒有出現,就不要叫醒我。”

宋希濂接到命令後,輕輕搖頭,他當然看出了命令中的批評意思,但他也有苦衷,主力三十六師被調走,手中最鋒利的寶劍——坦克團和重炮兵團,過於依賴道路交通,前期作戰一直在山區,坦克團根本跟不上,山區裡的路根本無法滿足坦克運動的需要。

不過這幾天,坦克團已經趕到京山城下,重火炮也已經趕到。現在京山外圍陣地全掌握在他手上,五十八師團數千殘兵困守城內。可困獸猶鬥,強攻會帶來較大傷亡,這也是他至今沒有對五十八師團發起最後攻勢。

“坦克團二營和三營運動到沙谷坡一帶隱蔽,”油燈昏暗的燈光下,宋希濂的臉膛有些紅,目光卻透着決斷:“第八軍四十師攻擊西門,166師配屬坦克團一營攻擊北門,九十五師攻擊北門。七十八軍八十一師在西門和北門之間,暫編七十六師在東門外的慄林灣隱蔽。”

宋希濂採取的方式是圍三放一,逼五十八師團放棄京山南逃,然後利用坦克團展開追殺,在追殺中最大程度消滅曰軍。

當陽光從天空中露出一絲陽光時,炮聲劃破了黎明前的沉寂,大地開始顫抖。城頭四分五裂,血肉橫飛,105榴彈炮,150榴彈炮,七十五山炮,各種炮彈,將黎明重新變成黑夜。

整個城市都在燃燒,煙霧籠罩着街頭巷尾,士兵在煙與火中驚慌躲避。下野一霍躲在一個角落,雙手捂住耳朵,這樣的炮火即便在皇軍歷史上也少見,要有的話,也只有淞滬戰役時,當時他是第六師團參謀長。

短短六年時間,支那軍火力就已經超越皇軍。六年以前,一個師團的皇軍可以追着十萬支那軍跑,現在,支那軍完全是以挑戰之態來迎擊皇軍。

“轟!”一枚炮彈在附近爆炸,天空落下一層塵土。下野將身體縮了下,接着連續幾枚炮彈在附近爆炸。

下野心中充滿絕望,他很清楚,以五十八師團現在的狀態,以支那軍現在的炮火,京山根本守不住,可是,阿南惟幾卻堅決要求他守住京山,不準後退。他理解阿南惟幾命令的意思,京山是增援被圍的第六師團和十七師團的必經之路,他守住了京山,等於就爲神田留下一絲希望。

兩個小時,炮擊整整持續了兩個小時,炮聲一停,下野一霍從掩蔽處跳出來,師團部的軍官也紛紛從掩蔽處跑出來,街上,瓦礫中,到處是聲嘶力竭的叫喊聲,低級軍官們在呼喚他們的士兵,傷員在慘叫着叫喚醫生。

城頭已經傳來陣陣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下野一霍沒有多做停留,兩步跨到桌子前,伸手拂去地圖上的塵土,指揮所有一半已經被震塌了,房樑的一頭撐在地上,半個屋頂垮下來,將躲在那裡的參謀長源江埋在裡面,兩個軍官正七手八腳將他從瓦礫中挖出來。

城上的情況還沒有傳來,可下野一霍已經聽出來,南門沒有槍聲,東西北槍聲激烈,尤其是北門。

“我去北門,源江君,這裡交給你。”下野一霍沒管正在裹傷的源江,甚至沒看他的傷一眼,擡腳就往北門跑。

(未完待續)

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一節 奪軍(二)第二節 初戰(七)第五節 突擊(八)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川軍(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二節 起航(五)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重起(九)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六節 懲韓(一)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九節 魅影(一)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八節 刺廖(三)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四節 戰鼓(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節 重起(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十節 暗棋(五)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狙擊(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二節 說汪(三)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破冰(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九節 豪賭(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二節 說汪(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二節 投敵(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重起(三)第一節 蟄伏(六)
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一節 奪軍(二)第二節 初戰(七)第五節 突擊(八)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二節 川軍(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二節 起航(五)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重起(九)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六節 懲韓(一)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九節 魅影(一)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八節 刺廖(三)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四節 戰鼓(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節 重起(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十節 暗棋(五)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狙擊(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二節 說汪(三)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破冰(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九節 豪賭(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一節 奪軍(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二節 說汪(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二節 投敵(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重起(三)第一節 蟄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