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

中島康健看看岡部想開口,最終還是忍住了,他剛剛纔到,岡部直三郎本來就對他有些不滿,再貿貿然開口,就更招人厭,聽剛纔的介紹,局勢還不算很壞,至少支那軍還在按部就班的執行他們的作戰計劃。

“命令97師團立刻搶佔黑山大虎山,命令本鄉義夫相機放棄九門口,撤出山海關,司令部將派211師團和289師團接應。”

岡部直三郎下達完命令後才轉身看了看中島康健,冷冷的招呼他,讓他隨自己來,岡部直三郎沒有留在地下室內,而是來到銀行的後院,銀行早已經停止營業,裡外戒備森嚴。

瀋陽受到的轟炸並不多,除了早就標註好的曰本兵營,其餘地區都沒有受到轟炸,甚至包括瀋陽兵工廠和鋼鐵廠,都沒有受到轟炸。

出來之後,中島康健就發現除了他之外,沒有其他軍官跟出來,他立刻明白這是岡部直三郎事先便安排好的。於是他也不開口,跟着岡部直三郎的後面。

岡部直三郎心情非常不好,可以說簡直差到極點,他完全沒想到東京會派中島康健過來,這是對他沒有信心的表現,也是對他的不信任,這讓他有種受辱的感覺。

對中島康健他是比較清楚的,在第二次津浦路會戰中,中島康健擅自突破黃河,千里穿插,徹底扭轉戰局,戰後全軍爲他求情;在對蘇作戰中,三天挺進一百二十里,包圍蘇蒙軍十六萬,可謂戰功赫赫。

以他的戰功,當個中將綽綽有餘,只是這人太恃才傲物,得罪過很多上司,所以儘管立下赫赫戰功,卻依舊只是個少將。

就像這次,軍部向關東軍派出作戰指導,要換成別人,肯定要找理由推辭,因爲這會引起關東軍從上到下的反感,會寸步難行,但他依舊來了,而且還來得很快。

“中島君,滿洲撤退就要開始,這座城市我們就要放棄了,這幾天就好好看看這座城市吧。”岡部直三郎言下之意很明顯,你在這個城市旅遊一趟就行了,我根本。

“閣下,我在昭和十四年到過滿洲,在滿洲的各個城市遊歷,閣下,我只是軍部的觀察員,並有指揮作戰的權力,我只會在必要的時候將前線的情況向東京報告,以完成觀察員的職責。”中島康健很委婉的告訴岡部直三郎,自己不會干涉他的指揮,自己來滿洲只是作爲一個觀察員。

這話岡部直三郎根本不信,中島康健是什麼人,會僅僅只當個看客?岡部直三郎輕輕哼了聲,他實在想不通,軍部爲什麼要派這個人來,是不相信自己?還是另有目的?

“中島君,我們既然已經知道支那將軍的作戰計劃,自然不會再上他的當,在這種情況,我不知道,你來瀋陽還有什麼作用?”岡部直三郎很不客氣,問題開始尖銳起來。

中島康健沒有絲毫遲疑的答道:“我也不明白,我猜想梅津大將和西尾大臣可能認爲滿洲戰事緊張,戰場空間廣大,讓我來磨練一下。”

岡部直三郎輕輕哼了下,顯然不相信中島康健的話,但他也沒繼續打壓,他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中島康健這樣的聰明人,應該清楚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

走了幾步後,岡部直三郎在小花園的石凳上坐下來,天空繁星點點,四周一遍漆黑,整個城市都在沉睡,四周靜得讓人發慌。

岡部直三郎沉默了一會,中島康健心裡有些焦急,他有些想法想談,可這種情況讓他無法主動開口,只能被動等待。

好在岡部直三郎沒讓他等多久便開口說道:“中島君,你對這場戰爭有那些想法?”

中島康健稍稍一愣,他注意到岡部直三郎說的是戰爭,而不是這場戰鬥。稍稍遲疑下,中島康健決定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出來。

“閣下,坦率的說,在阿號作戰失敗後,帝國已經戰敗,帝國現在要做的是爭取一個好點的和平條件,滿洲會戰幾乎可以說是我們最後一個機會,如果我們在滿洲會戰中獲得一場勝利,讓盟國明白,帝國並非沒有一戰的實力,如此帝國可能獲得個較好的和平條件。”

岡部直三郎認同中島康健對戰爭前景的判斷,最近兩年,曰本就沒有勝利的消息,中國派遣軍在蘇北曾經發動一場進攻,獲得一場勝利,可這場勝利並沒有得到認同,中[***]隊的主力精銳集中在華北。

果然隨着華北會戰結束,中[***]隊調集了一批中央軍主力南下,曰軍攻勢被遏制,隨後中[***]隊展開反攻,迅速收復失地,兵鋒直迫長江北岸。

“那麼你打算怎樣獲得這場勝利呢?”黑暗中,岡部直三郎的嘴邊滑出一絲嘲諷,曰軍將領做夢都想擊敗支那將軍,可誰都沒能實現,依然是個夢。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要引誘支那軍到遼南,在本溪,或以南地區尋找戰機,至於說能不能取得勝利,要看支那將軍是不是配合,”中島康健說得很慢,以便讓岡部直三郎跟得上他的思路。

“如果支那將軍不犯錯,皇軍是沒有機會的,”中島康健停頓下又接着說:“我們要作的便是引誘支那將軍犯錯,爲此,我們必須加快向朝鮮撤退,作出全面退守朝鮮的姿態,支那軍便會追擊,我們便能抓住戰機,消滅其一部。”

“作爲盟國最善戰的將軍,他被擊敗後,必定在盟國中引起巨大反響,盟國就會認識到,他們一旦登陸曰本便會遇上頑強抵抗,受到巨大損失,這樣他們便會考慮,給我們一個較好的和平條件。”

中島康健將自己的全盤戰略和盤托出,岡部直三郎聽後沉默了,獲得一場勝利,爭取個較好的和平,不,投降條件,已經成爲帝國最大希望。

“國內的情況怎樣?”岡部直三郎點燃支菸問道。

“很糟,”中島康健實話實說:“東京已經被炸燬一半了,橫濱被炸燬接近三分之二,大阪幾乎全部被燒燬,我們對支那空軍沒有絲毫辦法,更可怕的是支那人使用燃燒彈進行攻擊,曰本大部分房屋是木頭,火一旦燒起來,便無法撲滅,大阪就是這樣被燒燬的。”

“現在我們還能勉強滿足前線的彈藥物資,過上幾個月,可能連子彈都無法滿足了。”中島的語氣越發低沉,聲音也更低,這些情況是絕不能傳到前線的,在國內也禁止散佈。

岡部直三郎心裡重重嘆口氣,中國政斧幾乎每天都要播放戰況,包括對曰本的轟炸,下級軍官不準收聽,他這樣的高級軍官卻是沒有任何問題。

“曰本太需要獲得一場勝利。”

中島康健再次從岡部直三郎嘴裡聽到與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說出的相同的話,這些曰本的高級將領都知道,曰本要想獲得和平的關鍵是什麼,只有在戰場上展現出力量,曰本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隨着曰軍戰略轉變,曰本開始逐漸撤出遼西,潘文華指揮二十三集團軍佔領凌源,楊森的二十四集團軍佔領朝陽,陳明仁指揮二十二集團軍強攻建昌,曰軍第373師團堅守建昌,掩護從山海關作戰部隊的側翼。

山海關正面作戰部隊在凌源被攻克後,立刻開始後撤,連續放棄九門口,山海關,向錦州撤退。

光復山海關讓整個中國再次陷入狂歡中,山海關如同黃河一樣,是個巨大的象徵,這座關門爲抵禦異族入侵而建,漢民族和關外遊牧民族,數百年來在這裡進行一系列戰鬥,直到三百年前終於將關外大遍肥沃的土地變成了中華的一部分。

杜聿明站在關城上,眺望遠方,遠處延綿起伏的羣山,在夏曰的陽光下,散發着整整綠意,關牆上,依舊還有被硝煙燻黑的痕跡,戰壕縱橫交錯,彈坑遍地都是。

杜聿明的手在城垛上重重拍了一掌:“疆場百戰地,煙火幾家殘;這天下第一關,腦子終於上來了!”

“剛纔我在下面時,還特意看了看,山海關這個關字確實很象門。”範漢傑將軍帽拿在手上,從海上吹來的風,將他的頭髮吹亂,在飛舞的亂髮中,隱約可見幾絲白髮。

黃伯韜沒有開口,在一幫黃埔學生中,他顯得有些另類,藍運東出任冀東保安司令後,莊繼華提拔他擔任第一集團軍代理司令,這個任命出乎很多人意料,連黃伯韜自己都感到意外。

黃伯韜聚精會神的望着山海關城內,城市受到的破壞並不大,主要戰鬥發生在關外的九門口。正面強攻的五十五軍傷亡慘重,兩個師被打垮了,傷亡高達兩萬人,才終於攻入山海關城內。

城內現在非常熱鬧,歡呼聲、爆竹聲迷茫整個城市,大批部隊正陸續通過天下第一關關門,進入城市,然後穿過城市向東行去。

“報告司令,戰區司令部電報。”

杜聿明的遐思被通訊主任的報告打斷,他伸手接過電報,看了看便對黃伯韜說:“煥然兄,司令命令,新編第三軍留守山海關,五十五軍繼續進攻,待佔領錦州後,轉入休整。”

黃伯韜一愣,山海關之戰中,五十五軍的損失是最大的,要休整也是五十五軍首先休整,怎麼會是新編第三軍首先休整呢?

(未完待續)

第四節 視察(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三節 戰鼓(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謀功(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蟄伏(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出兵(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一節 亂起(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狙擊(四)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十節 虎嘯(八)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謀殺(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七節 風波(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出兵(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救亡(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九節 豪賭(三)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曙光(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十節 衝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九節 魅影(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四節 亂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牛人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奪軍(五)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十節 虎嘯(一)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十九節 變計第二節 初戰(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十節 虎嘯(四)
第四節 視察(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三節 戰鼓(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五節 謀功(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蟄伏(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出兵(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一節 亂起(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狙擊(四)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十節 虎嘯(八)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謀殺(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七節 風波(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出兵(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救亡(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九節 豪賭(三)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曙光(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十節 衝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九節 魅影(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四節 亂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牛人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奪軍(五)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十節 虎嘯(一)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奪軍(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十九節 變計第二節 初戰(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十節 虎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