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大捷(三)

“….斯役殲敵五萬餘人,倭軍中將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以下無一漏網,徐州戰場,倭軍全線潰退,我黃埔驕雄莊繼華上將指揮大軍追殲倭酋磯谷廉介;倭酋板垣徵四郎驚慌失措,率數千殘兵倉皇東逃,我一一零師光復莒縣;王仲廉將軍率部正向沂南攻擊。”

這則簡短的通訊立刻在大後方燃起熊熊烈焰,經歷了南京之後的中國人要謹慎多了,雖然徐州城下頻頻傳來中[***]隊轉守爲攻的消息,沒等到確切的消息,他們就一直壓抑着,現在壓抑的熱情終於可以完全釋放出來。

整個大後方如同沸騰的火焰燃燒起來,武漢三鎮大街小巷鞭炮齊鳴,街道上人滿爲患,所有車輛船舶汽笛長鳴,地上鋪滿一層彩色字花,所有人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海北平街頭槍聲更烈,數十漢殲倒在血泊中。孤島之內,抗戰情緒高漲,各種抗曰團體公開上街散發傳單,募集抗曰捐款,租界工部局對此睜隻眼閉隻眼,相反對曰軍的抗議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軍統中統大肆活動,曰軍惱羞成怒,利用李士羣丁默邨組建特工組織展開瘋狂報復。

“這是華中方面最近的軍事調動情報。”

羅文定左手從桌下大澤手中接過情報,桌面上的右手依舊在攪動咖啡杯內的咖啡,眼角的餘光警惕的注視着周圍。

“上面要求我們密切關注徐州戰後曰軍的動作。”羅文定輕聲說。

“從曰本國內傳來消息,曰本內閣已經決定新增二十個師團,不過這僅僅是傳言,具體的還要進一步查證。”大澤最近也很興奮,他在情報機關的地位有所上升,可以接觸更多的機密,情報也就更重要。

“最近,李士羣決定在租界內搞一些行動,重點打擊抗曰團體,青年會,救亡會都在他們的黑名單上。”李士羣是原[***]黨員,後被捕叛變,在中統中擔任一閒職,上海淪陷後投靠曰本,組建了一個特工組織,專門對付租界內的抗曰組織。

街上傳來一陣搔動,店內衝進來幾個學生模樣的人,羅文定和大澤交換個眼色,那幾個學生進來後,也不答話,急急忙忙的向店後跑,他們剛走,外面又進來幾個拿着棍棒的人,羅文定看他們的打扮就知道這是青紅幫的人。

“張嘯林的人。”羅文定衝大澤低聲說,卻沒有動,他心中有些後悔,不該在大廳裡見大澤,要不然現在就該他出面,他立刻給夥計遞個眼色,店內的夥計都是情報站的人,立刻有人立刻迎上,那幾個人吵吵嚷嚷的要找那幾個學生,夥計低聲下氣的解釋,然後送上幾塊大洋。

那夥人中領頭的臉上有塊疤,腦袋剃得溜光,手裡拎着一根木棒,他目光在店內掃了一眼,沒看到剛纔那夥人,便打算要走,眼光忽然卻看到羅文定,便朝這邊過來.

大澤是背對着店門的,羅文定不能讓這人看到他的臉,所以他立刻站起來,迎着那人走過去,眼光不經意的看了櫃檯內的夥計一眼,櫃檯內的夥計心領神會,手朝櫃檯下的的槍伸去。

“羅先生。”

讓羅文定有些意外的是,疤臉走到他面前居然點頭哈腰的向他施禮,羅文定有些意外的看着他。

“你是…。”羅文定疑惑的上下打量他:“恕我眼拙。”

“您老是什麼人,兄弟我那能入您老法眼,”疤臉自嘲的說:“您還記得前年您去三爺府上,還是我給您上的茶。”

羅文定看着他,想起來了,前年他去張嘯林府上好像是有這個人,他再度打量疤臉,雙手抱拳:“抱歉,抱歉,是羅某有眼不識泰山,請教….”

“兄弟,文彪,現在上海特工隊幹活。”文彪心中有些得意,這個羅文定當年可是個大人物,張嘯林杜月笙對他都是恭恭敬敬的,不過他心中有些奇怪,這個羅文定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與他一起喝咖啡的人是誰呢?

羅文定卻不管這些,他看到文彪的目光看向大澤的背影,便有意無意的說:“文兄,今天你這是做什麼呢?”

“唉,曰本人對租界內的抗曰團體不滿,工部局又不管,找到三爺,三爺讓我們收拾一下。”文彪嘆口氣說:“羅先生,你這是?”

“這是我的店。”羅文定滿不在乎的說:“曰本人佔領了市區,我只好到租界來找點生活費了。”

“羅先生說笑了,以您的面子,到那不發財。”文彪笑嘻嘻的恭維道,目光依然在注視大澤的背影。

羅文定心中警惕,他不知道今天這事是有意爲之還是偶然發生的,必須儘快把這人弄走,實在不行就只有殺人滅口了。

他拍拍文彪的肩膀:“老弟,看來你攀上高枝了,飛黃騰達就在眼前了,以後兄弟我還要請你多照應了。”

說着帶着文彪向櫃檯走,文彪看看大澤的背影,猶豫下還是轉身跟上羅文定,這個舉動算是救了他一命。

羅文定從櫃檯上拿了一封大洋交給文彪:“請弟兄們喝茶,以後還請文兄多多照應。”

文彪也沒推遲,順手交給身後的兄弟,雙手抱拳:“多謝羅先生,今天打攪了,打攪了。”

送走文彪後,羅文定站在櫃檯前默默思索片刻,看來今天只是一個意外,那個文彪只是想順手打個秋風,不過爲了預防,與大澤的聯繫最近最好換個地方。

徐州戰場風雲變換,華中方面軍必不會坐視,目前最重要的是拿到華中方面軍的情報。羅文定沒有對文彪下手,這個微不足道的疏忽最終讓他付出了慘重代價。

中島今朝吾敗亡當晚,板垣徵四郎當晚就向莒縣撤退,走到半路接到消息,張軫指揮一一零師乘虛攻克莒縣,板垣掉頭就向沂南跑,王仲廉率軍在後窮追不捨。

板垣跑得快,磯谷廉介就沒這麼順利了,第十師團的撤退行動艱難無比。磯谷廉介的動作不算慢,當晚就組織部隊向東撤退,楊森也接到莊繼華的命令,指揮二十軍阻截磯谷廉介但倉促之間難以形成綿密的包圍網,磯谷廉介殺開一條血路,向蒙陰撤退。

磯谷廉介的動作立刻被中[***]隊發現,莊繼華立刻命令第二師和五十九軍停止後撤,就地轉入進攻,與新二十二師和二十五師一道分路追擊。新三十八師攔腰一刀將磯谷廉介的後衛部隊截下,孫連仲第二集團軍和四十五軍聯手將一一八旅團的後衛部隊圍住,一一八旅團旅團長本川省三不敢回軍救援,率領兩個大隊從二十軍的縫隙中穿插出去,向蒙陰撤退,沿途尋找磯谷廉介,剩下的一個聯隊迅速被中[***]隊分割殲滅。

慘敗,前所未有的慘敗,比起廣德城下的失敗更慘。磯谷幾乎不敢有任何停留,十多萬中[***]隊鋪天蓋地涌來,被其中任何一支纏住,其他中[***]隊很快就會從四面八方涌來,將他生吞活剝,磯谷唯有寄希望後衛部隊能拖住中[***]隊,但讓他失望的是,被包圍的部隊幾乎沒有產生任何作用,在各方面都佔有絕對優勢的中[***]隊以迅猛的動作,很快就將分割包圍的曰軍殲滅。新三十八師和二十軍則始終沒放棄對磯谷廉介的追擊。

磯谷廉介從來沒如此狼狽,他的逃亡之路是一條血路。天空中中國戰機頻頻飛臨,呼嘯的炸彈隨時落在慌亂的部隊中,尾追的中[***]隊如附骨之蛆,緊緊咬在身後,不斷從他身上撕下一塊肉。

中[***]隊的頑強追擊,讓磯谷廉介感受到中[***]隊要把他留在徐州的堅決信心,他更加堅決的向蒙陰撤退,不惜丟棄所有影響他行動的重武器,並拋棄大部分重傷員,狼狽之極的逃向蒙陰。

磯谷廉介和板垣的倉皇撤退,讓濟寧城下的下元真正陷入絕境。下元接到磯谷廉介和板垣向動撤退的消息後,立刻明白他的師團命運已經決定了。下元就算用腳趾頭判斷也清楚,臨沂城下的中[***]隊將大舉西移,此舉不但斷絕了他突圍的希望,也斷絕了援軍救援的希望。

下元熊彌封鎖了這個消息,他不明白方面軍的總體戰略,但他清楚一點,如果現在中[***]隊大舉反攻,以目前帝國在山東的軍力很難守住濟南,既然如此他就要在濟寧城下將中[***]隊吸引住,爲濟南泰安等地的防禦贏得時間。

新三十八師和二十軍的猖狂追擊居然讓莊繼華感到擔心,他十分擔心他們會被引誘,中了曰軍的埋伏,所以在靠近蒙陰之後,他斷然下令停止追擊,命令新三十八師調轉步伐南下,與八十五軍和一一零師夾攻沂南,由湯恩伯負責全權指揮。

關麟徵率領五十二軍和新二十二師繼續進攻蒙陰,楊森率領二十四集團軍北上,與在曲阜的司徒非部會合,向寧陽進攻,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北上兗州充當戰役預備隊,五十九軍調回臨沂補充休整。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莊繼華就準備離開臨沂了,不過在此之前他想見見張自忠。

對五十九軍他心存感激,整個臨沂戰役中,五十九軍參戰時間最長,承擔的戰鬥任務最重,而裝備卻是最差的,損失也是最大的,莊繼華相信,要換龐炳勳的話,早就要求撤下來休整了,至少也要叫苦,可張自忠從頭到尾沒叫一聲,每次都是竭盡全力去完成任務,這讓莊繼華很是好奇,也非常想見見張自忠(他貧瘠的歷史知識中,沒有這個抗曰名將的記憶)。

張自忠沒想到莊繼華會在臨沂城外來迎接五十九軍將士,所以當他看到莊繼華時,既感激又激動。同樣莊繼華心中卻極爲感慨,從任何一個五十九軍將士身上都可以看出他們經過一場艱難的血戰,幾乎每個人都帶傷,連張自忠都不例外,沾滿硝煙和血跡的軍衣已經很是破爛,士兵的精神疲倦卻依舊筆直的站立在那裡。

“藎忱將軍,辛苦了!”莊繼華沒等張自忠向他敬禮就伸出雙手,張自忠一愣,依舊先向莊繼華敬禮,莊繼華有些無奈的回禮後,又伸出雙手,這次張自忠握住他的手。

“臨沂之戰能取得這樣的勝利,五十九軍當居首功,藎忱將軍當居首功,將軍,請接受我的敬禮。”

莊繼華說完舉起手臂,向張自忠和五十九軍將士莊嚴敬禮,張自忠眼淚都差點出來,天津談判,國人痛罵其爲賣國賊,恨不得殺之以出口惡氣。此番他重上戰場就是一心求死,想以戰死沙場來證明自己,可沒想到數次衝殺都沒能如願,莊繼華這番舉動直刺其內心。

“長官過譽,守土抗戰是我輩軍人的天職。”張自忠包含熱淚的答道。

“將士們,你們辛苦了,臨沂城內已經準備好了熱飯,藥品,嶄新的軍裝,還有武器彈藥,總之,你們需要的一切都準備好了。”

士兵們頓時歡聲雷動,張自忠臉一沉正要呵斥,莊繼華搶先說道:“他們有資格享受勝利的歡呼,這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張自忠遲疑下也露出一絲笑容,莊繼華又說:“藎忱將軍,你的休息時間恐怕不多。”

看着張自忠疑惑的臉色,莊繼華解釋說:“我已經向軍事委員會替五十九軍將士請功,另外,我也向委員長報告,請求將五十九軍升級爲甲種軍,整編爲三師三旅,全軍五萬人。令外有一個師裝備渝城造武器,仿照四十九集團軍。”

此言一出,不但張自忠,連副軍長李文田和參謀長張克俠都悚然動容,五萬人,比照四十九集團軍裝備,這是前所未有的重獎。

“副司令,此言當真?”李文田忍不住問道,張克俠卻露出明顯的懷疑。

“整編爲五萬人,這個委員長已經口頭答應,裝備還要等兩天,主要是渝城的產量不足,武漢周邊的部隊也在整編,委員長需要協調,不過,…。”莊繼華沉凝一下說:“放心吧,裝備的問題交給我解決。”

“藎忱老弟,委員長的電報我也看過,你就等着好消息吧。”龐炳勳有些嫉妒的插話道,他心中有些不滿,四十軍作戰時間與五十九軍差不多,實力雖然也有擴張,但比起五十九軍來,差得太遠。五十九軍的實力等於擴張了一倍,快趕上一個集團軍了。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轉機(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六節 和約(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七節 風波(五)第一節 蟄伏(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十三節 煩惱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雲集(一)第十二節 懸軍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二節 策劃(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出兵(一)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節 虎嘯(十)第五節 海關(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一節 返川(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策劃(六)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整編(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一節 湖議(一)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七節 曙光(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二節 陝北行(二)
第九節 轉機(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六節 和約(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七節 風波(五)第一節 蟄伏(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十三節 煩惱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雲集(一)第十二節 懸軍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二節 策劃(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出兵(一)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十節 虎嘯(十)第五節 海關(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一節 返川(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十一節 遭遇戰(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策劃(六)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三節 整編(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一節 湖議(一)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七節 曙光(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二節 陝北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