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魅影(十四)

蔣經國出來便抱歉的對莊繼華說他必須連夜過河,張厲聲召開緊急會議,事關物資分配事宜,他必須出席。莊繼華也沒挽留,起身送他出門。

送走蔣經國後,莊繼華和鄧演達又回到院內,此時沒了蔣經國,倆人都有些輕鬆的感覺,方一坐下,鄧演達便冷不丁的問道:“文革,你能不能給我透個底,將來你到底怎麼打算的?”

莊繼華稍稍一愣,隨即便默不作聲,鄧演達搖了搖頭:“文革,你不能總是這樣藏着捏着,實際上我已經猜到一些,但我想從你嘴裡得到證實。我們既然已經結盟,你總得讓我知道你將來的打算吧。”

莊繼華估計鄧演達是從張靜江嘴裡得到了些什麼,在渝城,知道他最終目的的只有張靜江,只能是他泄露了。他輕輕嘆口氣:“實際上,我的圖謀不是在戰爭中,而是在戰後。”

這句話出口,鄧演達在心裡輕輕籲口氣,果然與他所想不差。莊繼華接着說:“從現在發生的事情來看,戰後國內要想保持和平很困難,GCD絕不願意交出地盤和軍隊,委員長也決不能接受這種讀力狀況,同時國民黨也不願與其他黨派分享權力,這是中國政治的傳統。所以,戰後的和平很難,爆發內戰的可能姓極大。

爲了保證戰後和平,我認爲必須保證力量平衡,可是,國民黨總是高估自己的力量,而且以委員長的行事作風,他一定會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國內矛盾。

委員長其實一直低估了GCD,經過這十幾年的戰爭,GCD已經形成了從政治到軍事再到經濟的一整套成熟體系。其次,委員長對經濟工作其實不瞭解,戰後的國民黨非常虛弱,僅僅一個戰後重建,便能把政斧財政拖垮。

但就這樣告訴他,他是不會相信的,他是個相信武力的人,只有武力可以讓他有所顧忌。GCD方面我管不了,他們也不會接受我的建議。

我爲將來的構想是東北,東北將是我們的大本營,你我,GCD,三方制約委員長,保證戰後和平。在山東一戰以前,我希望保持政治穩定,不過,鄧主任,現在可以做些動作了,戰爭的結局已經肯定了,前線交給我,後面的政治改革交給您來推動,我建議你好好爭取蔣經國,他是一枚重要棋子。”

鄧演達重重的舒口氣:“上次我黨建議進行參政會改革,被否決了,這次你想動那方面?”

“我的想法是,承認各黨派,主要是承認GCD爲合法政黨,嗯,”莊繼華想了想說:“這件事你們不要出頭,讓GCD方面繼續糾纏兩黨衝突,你們以調解的中間派出面。其二呼籲進行政斧改革,要求政斧提出政斧改革的時間表。第三個,目前軍事上我們轉入全面反攻,國共兩黨繼續保持目前狀態已經很不適宜,軍隊統一指揮問題,冀察兩省問題,這些都要重新梳理。”

鄧演達微微皺眉,他敏銳感覺到,莊繼華這次出手並不是那麼簡單,如果說第一條對GCD有利,另外兩條就不一定有利,可轉念一想,感到這與他最終的戰略規劃相同,同時也讀懂了莊繼華沒有說出口的目的。

兩黨關係之所以在政治上毫無進展,最大原因還是兩黨之間缺乏信任,十年內戰,在兩黨之間劃下深深的鴻溝,要填平這道溝,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蔣介石不會,GCD也不幹,只能慢慢來,一步一步的來。現在借戰爭需要,首先從軍隊開始,整合軍隊,逐步建立起兩黨信任。

“好,這事我找周EN來商議。”鄧演達想通後,便毫不含糊接受下來,這次舉動,看上去規模比較大,可實際上,目標卻很小。GCD實際上已經公開活動了,周EN來還是國民政斧副部長,MZD董B武等人還是參政院參政員,讓蔣介石同意這條應該沒什麼問題。

至於第二條,現在進行政治改革的呼聲很高,可這個條件沒有讓蔣介石立刻進行政治改革,僅僅是答應進行政治改革,要個時間表,只是給出個承諾,蔣介石的損失並不大,也容易答應。

第三條,對蔣介石有利,他完全沒有反對的理由……

“鄧主任,有句話我一定要提醒您,政治上的事情一定要慢慢來,千萬不能急。要想委員長邁出這一步很難,他必須下大決心,必須外逼內勸,MZD說統一戰線,其實我們也可以建個統一戰線,有時間您可以與白崇禧、李宗仁、黃紹竑、閻錫山他們談談,這些人其實心裡也有不滿的。”

第三黨在李宗仁身邊其實也有人的,對這點,莊繼華心知肚明,他接着又說:“要邁出這一步,委員長要承受來自黨內的極大壓力,你知道,僅僅是黨部,便關係到多少黨內幹部的生計,所以這一步不能太快,要給他時間,讓他作通黨內工作。”

鄧演達沉凝片刻後問:“文革,你進行的西南開發,社會改革,無形中數倍增強政斧的實力,國民黨軍在你指揮下,攻無不取,戰無不勝,部隊凝聚力和戰術能力數倍增強,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對各黨派的優勢更加明顯,他會答應讓步嗎?”

“所以不能急,”莊繼華說:“要在政治上形成壓力,同時借用美蘇的力量,逼他只能通過談判解決,至於其他的,我們可以慢慢來,時間拖久點,步子放慢點,都沒什麼,只要談判人繼續,當然,這期間要發展擴大我們的武裝力量。”

鄧演達搖頭笑道:“文革,你的選擇總是與衆不同,恐怕誰也沒想到,你在下如此大一盤棋吧。”

的確,莊繼華如果想要升官,現在他已經是國家一級上將,麾下統帥着國民黨善戰的部隊,至少在鄧演達看來是這樣,陳誠的江南戰區部隊雖然不少,裝備甚至更好,可實際上,這些部隊的惡戰很少,戰術能力比起莊繼華麾下部隊要差。而作爲統帥,鄧演達認爲陳誠是絕對比不上莊繼華的。

想到陳誠,鄧演達禁不住內心一動:“文革,你看陳誠可不可以發展呢?我的意思是,可不可以與他合作?”

“不能冒險,這可關係到整個大局,”莊繼華很堅決的搖頭:“絕對不能去接觸他,陳誠可以在以後,我們發動以後,他可以起一些作用,但事先絕對不能聯繫。你和他的關係,蔣介石心知肚明,可爲什麼還是重用他呢?我的戰區司令部有不少人盯着我,他那裡呢?也絕不會少,更何況,您在九戰區不是與他打過交道嗎。”

鄧演達明白莊繼華的意思,或許以前陳誠與他有交情,但現在陳誠的翅膀已經硬了,你鄧演達不一定能說動他。鄧演達點點頭,可莊繼華還是擔心,他非常嚴肅的望着鄧演達:“委員長不可能連一個親信都沒有吧,鄧主任,今天晚上的話,僅限於您知道,連李濟深將軍都不能告訴,你們身邊有沒有軍統或中統的人,誰也不知道。”

“任潮都不能告訴,”鄧演達笑了,這近二十年的交往,讓鄧演達早就知道,莊繼華是個非常謹慎的人,從不輕易相信人,今天晚上這番話一旦泄露半句,恐怕連他自己都保不住,沉凝下毅然說道:“好,我答應你。”

隨着張靜江鄧演達等人的到來,莊家又開始熱鬧起來,接下來的幾天中,莊家就是高朋滿座,楊永泰、陳立夫、張瀾、田頌堯等人相繼來訪,不過其中大部分還是禮節姓拜訪,只有田頌堯是來發牢搔的,蔣介石宋子文對四川開發公司越來越緊,倒不是蒐羅產品,滇緬路重新打通後,美援物資源源不斷送來,蔣介石在物資上的壓力已經沒那麼大了。但這個越來越龐大的經濟體,讓蔣介石感到一種莫名威脅。

莊繼華勸了田頌堯幾句,同時告訴他,西南開發隊一兩年之內,必定解散,四川開發公司最好分拆上市,樹大招風,利益共享纔是正理。

“見龍兄,世界很大,騰出部分資金,到光復地區去投資嘛。”莊繼華笑道:“山東、河南、河北、以後還有東北,地方大得很。”

田頌堯眼睛一亮,隨即很不甘心的說:“媽的,好不容易栽好的樹,讓你吃果子便行了,還要把樹拉走,這世界有那麼便宜的事,不行,不行,我得找水晶猴子好好商議下。”

連續數三天,家裡沒有斷人,連周EN來也來了,周EN來向他交涉了青島衝突,希望莊繼華作出解釋。莊繼華對周EN來的到來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原以爲他不回來,沒想到他居然還是來了。

“周先生,我不同意您的觀點,其實,青島太原衝突的根源在那,您心裡非常清楚,兩黨政治上的分歧不解決,渝城延安兩個政斧不解決,軍隊統一指揮問題不解決,這種事情將來還會發生。不過,周先生,現在既然渝城已經在談判了,我再做什麼便妥當了。”

莊繼華將門關得很死,這讓周EN來有些意外。

(未完待續)

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投敵(八)第十節 風雲(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十節 虎嘯(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曙光(十)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天火(七)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交易(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一節 挽弓(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一節 法幣(七)第九節 豪賭(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三節 魅影(九)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五節 反擊(一)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沙基(一)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蟄伏(九)第三節 狙擊(一)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一節 蟄伏(二)第九節 文革第二節 交易(二)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戰爭(一)第十節 風雲(十七)
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投敵(八)第十節 風雲(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對策(三)第十節 虎嘯(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曙光(十)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天火(七)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五節 海關(二)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二節 交易(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一節 挽弓(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一節 返川(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一節 法幣(七)第九節 豪賭(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三節 魅影(九)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五節 反擊(一)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沙基(一)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蟄伏(九)第三節 狙擊(一)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一節 蟄伏(二)第九節 文革第二節 交易(二)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戰爭(一)第十節 風雲(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