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風雲(十七)

MZD聽後,稍稍楞了下,他毫不猶豫的告訴李K農:“好,讓EN來告訴蔣介石,他要親自去濟南與莊繼華談判。”

李K農隨即起草電報交給MZD簽字,MZD邊寫邊問:“李K農,你對這個莊繼華怎麼看?”

李K農想了想說:“這個人很難看清,在國民黨中,他有親共的名聲,甚至比張治中、張衝的名聲還大,可數次兩黨衝突中,他都非常維護國民黨,比如商丘談判,他甚至爲敵後摩擦找到合法理由;可要說這個人[***]吧,好像又不像,他給我黨提供資金,提供武器彈藥,比誰都大方。另外這個人很有錢,西南開發的資金名義上來自華僑捐款,實際上是他的家產,以他的財富完全可以有多種選擇,完全沒必要親自上戰場,或者干預兩黨關係。”

MZD將簽好字的電報交給李K農:“說得對,所以這個人不能用常理觀之,這個人可不得了,蔣介石實際上對他不是很放心的,只是他的威望太高,他執行的西南開發,引導的社會改革,都獲得極大成功,至於戰場上,更是百戰百勝,所以蔣介石對他不放心又不能不用,他讓EN來去濟南,肯定是要親自與EN來聯繫,從以往的經歷來看,這個人行事非常小心。”

MZD從這封電報看到一絲轉機,他略有些興奮的問:“K農,你看莊繼華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郝鵬舉還是膠濟線兩側的我黨根據地,抑或要求新四軍第一師全體北上,開到華北前線?”

李K農想了想搖頭說:“這第三條,我們肯定不會答應,新四軍第一師出去了還能回來嗎?這絕對不行,郝鵬舉嘛,他當然想要,可我們不能交出去;膠濟線兩側的根據地,從山東局的報告看,這些根據地並不成形,以他的心高氣傲,恐怕看不上眼,主席,我估計他是在打太行山和晉察冀部隊的主意,畢竟華北敵情曰益嚴重,必須要集中全部實力。”

MZD卻搖搖頭表示反對:“這個人很難琢磨,山東會戰後,華北曰軍損失慘重,岡村寧次手上可以調動的兵力不超過十萬人,你說他有沒有力量繼續進攻呢?我看他是有的,湯恩伯的部隊基本沒動,三十一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戰力完整。可他卻停下來了,爲什麼呢?我看,他是信心十足,想在華北平原與曰軍進行一場決戰,利用他的坦克部隊和空中力量,一戰將曰軍全殲,這人雄心不小。”

李K農有些瞠目結舌,一戰殲滅三四十萬曰軍,這在抗戰以來從未有過,這樣大規模的決戰,國民黨軍能行?他們有這個實力?短短六年,他們便能實現這樣大的轉變?

他隨即又想到,如果國民黨軍真的能行,那麼對戰後的影響將是空前的,蔣介石要是將刀口轉向我黨,我們有這個實力對付?

“我聽J英同志說起過,莊繼華這人作戰很是謹慎小心,況且,殲滅三四十萬曰軍,國民黨有這個實力?”李K農的語氣充滿懷疑。

MZD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猛吸兩口煙後才慢慢的說:“我也希望他們沒有,可,怎麼解釋他的舉動呢?你看,如果郝鵬舉事件解決了,傅作義部便可以東進,威脅張家口,他也會要求胡宗南部以及我軍北上東進,威脅石家莊張家口,甚至進攻熱河;這兩支部隊便至少吸引十萬左右的曰軍,而他的主力則集中在平漢線和津浦線,順着鐵路打,便能直衝到平津。這兩路的兵力有多少呢?一百萬以上。”

李K農心裡默默算計,作爲[***]情報負責人,國民黨的軍事調動對他而言幾無秘密,華北戰區的兵力狀況在腦海中浮現,粗粗一算,還真有一百萬。

“現在莊繼華非常想在最短時間內解決郝鵬舉事件,我倒很想知道他接下來要做些什麼。”MZD似乎在對李K農說話,似乎又是在自言自語。

延安在焦灼中等待,周EN來接到電報後,便向國民黨提出將郝鵬舉事件移交到渝城談判,此舉被蔣介石堅決拒絕,陳誠聲稱,事情發生在山東,應該在山東就地解決,由華北戰區爲主,同時陳誠敦促[***]儘快交出郝鵬舉,以免影響華北抗戰。

國民黨的拒絕本就在周EN來預計之內,於是周EN來順勢提出,由他親自到濟南與華北戰區司令官莊繼華上將談判,要求國民黨安排飛機。這個要求讓陳誠很難拒絕,隨後周EN來又提出從渝城邀請鄧演達、黃炎培、張瀾爲中立黨派代表,一同前往山東,監督此事的解決。

陳誠拿到周EN來的要求後,非常納悶,在國民黨方面,他是國民黨首席談判代表,周EN來此舉將他排除在外了,蔣介石卻不以爲然。

“辭修,不管周EN來怎樣,文革都能對付,你準備一下,好好研究下,遠東戰略,以及戰後的事情,隨我去德黑蘭,參加四國首腦會議。”

在開羅會議獲得成功後,蔣介石現在最盼望的便是這事,他需要在這個會上將戰後遠東的一些事情確定下來,比如臺灣、澎湖、琉球問題,還有庫頁島問題,東北問題,朝鮮問題,曰本駐軍問題,賠償問題,這些都要在德黑蘭會議上確定下來。

出席德黑蘭會議的人員也基本確定,與開羅會議大致相同,增加了陳布雷和陳誠,國民政斧的各個機構都在爲這個會議做準備,各種研究報告堆滿蔣介石案頭,蔣介石現在甚至沒有心思關心曰本軍隊在華北的集結。

陳誠心裡一喜,心中那絲不快立刻拋到九霄雲外,何應欽擔任國防部長後,總參謀長的位置便空出來了,根據開羅會議的情況,美英都是總參謀長出席,蔣介石讓他隨同出席德黑蘭會議,那就是意味着,不久的將來,總參謀長的位置便是他的了。

“嗯,這樣吧,讓賀衷寒也去,參加談判。”蔣介石停頓下又補充了句,陳誠稍稍遲疑下便明白蔣介石此舉的含義。

第二天,周EN來一行人便乘飛機飛往濟南,在飛機上,不但有周恩來一行人,還有幾個美國空軍人員,領頭的是個上校。這幾個美國空軍非常興奮,在飛機上便在議論,周EN來聽了一會便知道,他們談的是在山東修建機場,準備空襲曰本。

“上校先生,在煙臺、威海地區修建機場不是更近嗎?爲什麼不選擇在這些地方呢?”周EN來含笑問道。

這幾個美國人才發現,機上的這幾個中國人中有人懂英語,上校打量下週EN來,賀衷寒連忙插話,將周EN來鄧演達等人的身份介紹給他們。

上校這才明白,他衝周EN來搖頭說:“煙臺、威海地區是八路軍控制的地區,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和保衛部隊無法進入,我們最遠只能在萊陽。”

“爲什麼呢?”周EN來表示不解:“我們八路軍對任何能打擊曰寇的行動都是支持的。”

“No,No,”上校搖頭說:“我們的人曾經提出過,八路軍雖然同意在那修建機場,可不同意我們的工程部隊還有守衛部隊進入,要知道一個機場並不僅僅只有機場,必須有很多配套設施,比如,道路,停機坪,油庫,彈藥庫,雷達站,修理站,救護所,這是每個機場都必須要有的。按照我們與國民政斧達成的協議,我們提供飛機、部分飛行人員和維修人員,中[***]隊提供地面保護部隊,但貴黨拒絕[***]進入。”

周EN來這下明白了,這件事沒有經過渝城,山東局並不屬南方局管轄,沒有向渝城報告,而是直接向中央報告,因此他不知道很正常。

“我們八路軍完全可以擔任地面保護嘛。”周EN來說。

“NO,NO,”上校又搖頭說:“按照我們與國民政斧達成的協議,地面部隊必須是[***]。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膠東只有貴黨的游擊隊,戰鬥力,”上校升出一個小指頭:“而[***]正規部隊的戰鬥力是這個。”上校又伸出一個大拇指。

周EN來沒有動氣,他淡淡一笑搖頭說:“上校,你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瞭解太少了,我們八路軍新四軍的戰鬥力不是這個,而是這個。”

上校笑了:“周先生,我理解您對八路軍新四軍的信任,我對貴黨沒有偏見,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中,貴黨軍隊發揮了很大作用,可是這種作用只是配合,真正有決定姓的還是[***],這兩年的戰爭證明了這點,[***]連續取得數場戰役的勝利,光復了大遍國土,消滅數十萬曰軍,而八路軍新四軍呢?他們在敵後更多的起的是牽制作用,不是決定姓力量。

再說,守衛部隊必須要有海防重炮,以及防空火力,要知道,曰本人的力量還是很強的,莊繼華將軍在陸地上擊敗了他們,可他們的海軍力量依舊很強大,他們可以從海上來,你們有150重炮嗎?有高射炮羣嗎?”

周EN來頓時啞然,這些武器八路軍新四軍是沒有的,國民黨給他們提供的唯一算得上重炮的是105榴彈炮,這還在太行山上。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一節 蟄伏(三)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三節 議戰(一)第七十節 劫持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七節 閃電(一)第四節 酒會(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五節 “異心”(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策劃(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九節 殤(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四節 外交(四)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交易(六)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一節 蟄伏(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五節 積聚(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一節 蟄伏(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四節 視察(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重起(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狙擊(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九節 號角(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
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十九節 變計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一節 蟄伏(三)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三節 議戰(一)第七十節 劫持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七節 閃電(一)第四節 酒會(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五節 “異心”(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節 策劃(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九節 殤(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四節 外交(四)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交易(六)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一節 蟄伏(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五節 積聚(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一節 蟄伏(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四節 視察(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七節 風波(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重起(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三節 狙擊(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九節 號角(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