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接觸

“在你看來掌櫃和夥計不會最終會分道揚鑣,所以你要成立董事會,還要制定店規,如此保證掌櫃和夥計始終走在一起。是這樣嗎?”周主任問道。

莊繼華想想這種說法沒有誤解自己的意思,便點點頭。

“你認爲他們散夥的原因是什麼呢?”

莊繼華沉默會說:“他們的經營觀念不一樣。”

“可是現在雖然有些差別,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

“對,可是他們採取的手段不一樣。”

周主任思考會說:“可是我們認爲,夥計可以和掌櫃的一起把店經營好,掌櫃的身體雖然有些毛病,但還能治癒。”

莊繼華想想說:“我曾經有個朋友,有一次他生病了,我要送他去醫院,但他拒絕了,他說他沒病,可是他的確病了,我堅持送他去醫院,所以最後我們爭執起來,他打了我一拳後就走了,此後直到我離開,他也沒來送我。”

周主任默默的思考一會說:“你的那位朋友可能有些糊塗了,掌櫃的卻是清醒的,他也認爲他有病,所以他要夥計時常幫他。”

“不一定吧,小病不治大病難防。”

這話一出口莊繼華就意識到壞了,孫中山現在還沒死呢。果然,周主任直視着他,似乎要將他的愛你管內心看穿。

“你認爲掌櫃的有可能會糊塗起來?”

莊繼華沒開腔,他選擇了沉默。

周主任也不說話,房間裡一時顯得安靜,窗外的樹葉沙沙着響。

“起風了。”蔣先雲看看窗外,起身去關窗戶,他的步履沉重,他完全聽懂了兩人的啞謎,心情很沉重,也很驚訝,*太大膽了,他竟然懷疑總理。

莊繼華心知兩人誤會了,但他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看着蔣先雲把窗戶拉過來,靈機一動。

“我喜歡晴天,特別是廣州的晴天,碧海雲天,陽光燦爛,多好;雨天總是讓我感到陰冷,可是誰也沒辦法讓天空一直保持晴朗。”

周主任若有所思,他有些明白了。也就順口接下去:“風雨可以洗滌塵埃。”

“暴雨可能成災。”莊繼華立刻接口道。

“暴雨可以預防,正好可以因此修繕水渠、河道。”

“有些雨可能來得很突然,是難以預防的。”

“天氣變化總有徵兆。”

莊繼華明白周主任聽懂了他的話,蔣先雲見兩人又談起天氣變化,愣怔一下也明白過來,便說到:“天要下雨誰也阻止不了,況且雨後的空氣不是更清新嗎。”

天要下雨誰也阻止不了,莊繼華沉默了,如果阻止不了,那麼自己又該作何選擇呢?所以…。

“如果讓暴雨變成細雨不是更好嗎,即可清新空氣,也可以修繕水渠河道。”

“不應該害怕暴風雨,應該象海燕那樣迎接暴風雨。”蔣先雲反駁道。

“可是暴風雨有可能把店給摧毀了,東家就要經受更多的痛苦。”

“可是,*,你想過沒有,在你的設計中,店規是一個很重要的規則,但如何保證所有人遵守店規呢?現實是打破店規的行爲很多。”周主任接着就提出一個問題,關於暴風雨的問題告一段落。

辛亥以來,臨時約法屢屢被北洋政斧破壞,而且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環境始終是實力說話,而非依靠法律,有實力者可以隨便破壞法律,遠的如李世民,近的張作霖、段祺瑞,所以周主任的問題就非常尖銳了。

莊繼華思考片刻後說道:“應該首先解決董事會的問題,有了強大的董事會,店規自然能得到維護。”

周主任點點頭:“那麼董事會要是破壞店規呢?”

“不會,”莊繼華斷然說道:“店規是由董事會制定的,董事會依靠它治店,如果他破壞店規,那麼店就散了。”

“可是掌櫃認爲他可以成立一個新董事會。”

“不然,掌櫃破壞舊董事會,那麼也就有其他董事會成員破壞新董事會。”

周主任點點表示接受這個結論。這場啞謎下來,他感到這個莊繼華在一些問題上確如蔣先雲描述的那樣思慮深遠,在另一些問題上卻有些片面,甚至有些理想化。

莊繼華這時感到自己有些軟弱,老人被牽着走,所以他決定改變這種狀況,而且談這麼久,還沒有摸清他們高層的看法。

“主任,其實還有個問題,”莊繼華看看周主任:“夥計和夥計的朋友是否相信掌櫃的病能好。”

“當然,當前夥計和掌櫃是朋友,夥計的朋友也認爲掌櫃的病能治好。”周主任不動聲色地說道。

“恐怕是夥計的朋友下的結論吧。”

“這是他們的共識。”周主任滴水不漏,心裡卻暗暗吃驚,他怎麼知道本黨內高層的分歧,難道是蔣先雲告訴他的,他不由看了蔣先雲一眼,卻見蔣先雲也有些不解的看向他。

“可是我不太相信夥計的朋友,他們的有些行爲令人不解,而且他們並不瞭解店,也可能不瞭解掌櫃的,可是卻對店的經營和夥計與掌櫃的關係指手畫腳,我擔心以後可能會因爲他們導致夥計和掌櫃的分手。”莊繼華一下子拋出這個問題,讓周主任和蔣先雲有些措手不及。

“可是夥計和掌櫃都認爲朋友是可信的,而且這與掌櫃目前的認識不同。”周主任嚴厲地說到。莊繼華的話幾乎讓周主任立刻將莊繼華劃到右派的一邊,而且是屬於比較危險的那類。

“現在是這樣,可我說的是將來,是下雨以後。我的意思是夥計應該儘快自己拿主意。畢竟這是店裡的事,而朋友也有店,他的店也要經營,不可能完全爲夥計的店而損害他的店的利益,甚至有可能爲了他的店,而損害夥計的利益。”莊繼華毫不退縮的看着周主任。現在已經大致知道[***]高層的認識,儘管有些失望,他還是決定提醒他們,然後結束這場談話。

“我們不這樣看,掌櫃和夥計一致認爲朋友是真誠的。”

“那麼今年6月北方發生的事是什麼,就算夥計認爲是正常的,那麼掌櫃認爲正常嗎?以後西北、東北如果發生類似的事情,夥計該如何自處,掌櫃會怎樣判斷。”

周主任和蔣先雲同時閉口無言。24年6月外蒙古宣佈讀力,蘇聯派兵進入蒙古,保護蒙古的讀力,另一方面又與燕京政斧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這個條約是孫中山和國民黨強烈反對下籤署的,爲此,孫中山與鮑羅廷發生激烈爭吵,差點斷送聯俄的三大政策。但是[***]的態度卻是支持簽署條約,毫無疑問,這是共產國際爲他作的決定。

“掌櫃的手上有刀,那麼夥計手上至少應該拿條棍子。”

這話又將他從右派中拉回到中派偏左中來。

莊繼華和蔣先雲離開後,周主任感到自己還是拿捏不準莊繼華的政治態度,整場談話莊繼華只在最後時刻露出鋒芒,其他時候都是在耐心的解釋他的想法,應該說是很配合的,也一度使周主任認爲已經掌握了他的政治態度,但他對蘇俄的態度,以及建議[***]自己掌握武裝力量的卻讓卻又讓人迷惑,前者是絕對的右派言論,後者是極端的左派,國民黨明確表示不願[***]染指軍隊,甚至連廖仲愷這樣的著名左派也不願[***]染指軍隊,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隊的人數都有明確規定,以前成立的工團軍和農團軍雖然在平定商團時立過功,但事後也全部解散。莊繼華居然提出[***]要自己掌握軍隊。

晚飯後,不但莊繼華沒有說話的興趣,蔣先雲也沒有興趣,經過這樣一場談話後,誰都不想再說什麼,他拿本書坐在桌前,也不知看進去沒有,莊繼華則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回想與周主任的談話。宿舍裡顯得比往常安靜許多。

莊繼華努力回憶歷史,當初周不是也在廣州,也在黃埔,可是中山艦事件依然發生,4.12[***]依然沒有還手之力。想到這些,莊繼華又一次感到不安,自己是不是對他寄予的希望太高,就算能說動他,他能決定[***]高層的決定嗎?要知道蔣介石現在是還是一個“紅色將軍”,至少蘇俄的顧問們是這樣認爲的。

4.12象塊石頭一樣壓在莊繼華的心上,如果不對現狀作出改變是不可能避免的。莊繼華再度盤算能依靠和調度的力量,結果他發現他一無所有,同學?賀衷寒是國民黨,蔣介石的支持者;蔣先雲,[***],黨內合作的支持者;讓他們支持自己,蔣先雲那裡就肯定不行,賀衷寒那裡好像也作不到。

還是前世好,不用玩政治,莊繼華在心裡嘆口氣,泡吧、泡mm,上網小曰子多舒坦,與現在比就是天堂了。想到上網,他不由想起自己在網上發起的話題《吊帶裙下多少誘惑》,也不知道有多少板磚和鮮花。想到這個,他忽然想起個主意,我再這裡也起樓呀,看看有多少跟帖。

殊不知,這個一時起意差點讓他萬劫不復。

(tmd,這節太難寫了)

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十節 暗棋(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節 海關(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八節 南線(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八節 離校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一節 湖議(一)第五節 號角(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九節 殤(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突破(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二節 報紙第五節 曙光(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節 外交(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整編(三)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八節 九變(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節 川軍(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五節 突擊(七)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四節 陰雲(五)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五節 圈套(三)第八節 天火(十)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節 對策(二)
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十節 暗棋(一)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節 海關(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八節 南線(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一節 遏制(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八節 離校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一節 湖議(一)第五節 號角(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九節 殤(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突破(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二節 報紙第五節 曙光(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節 外交(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整編(三)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八節 九變(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六節 突破(五)第二節 川軍(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五節 突擊(七)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四節 陰雲(五)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五節 圈套(三)第八節 天火(十)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節 對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