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

“今天的戰情發佈會就到這裡,謝謝大家。”花春說完後收拾起東西轉身離開,這個新聞發言人制度在商丘反擊後開始設立,山東會戰後成形,成了慣例,不過新聞發言人還沒有確定,花春時不時來客串一下。

“花上校!花上校!”

下面的記者們有些不滿,自從開戰後,戰區突然宣佈所有記者採訪證作廢,所有記者都要到德縣領取新的採訪證,記者們用最短的時間趕到德縣,卻得知在作戰期間,記者一律留在德縣,不得進入戰區,當然理由冠冕堂皇爲了保證記者們的安全。

這讓記者們非常不滿,記者們紛紛向宣傳處抗議,但這次戰區的態度非常強硬,沒有絲毫讓步,記者們心中有怨氣,便在發佈會上表現出來了,所問問題越來越尖銳,新聞發言人乾脆照本宣科,讀完新聞後立刻閃人,這讓記者們更加不滿。

“我看他們這是有意搪塞。”白修德有些喪氣,在這裡只能拿到大家都能拿到的東西,也寫不出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韋伯面無表情的擡頭看看明媚的陽光,陽光懶洋洋的照在身上,陽光下,雪開始融化,道路上到處是支前的人流,德縣的外國記者認爲,中國人爲了這次會戰至少動員了五百萬人,而他估計可能有六百萬到七百萬人。

“葉,你是怎麼看的呢?”白修德扭頭問葉絮菲。

葉絮菲最近非常不安,從靜海回來後,她發現傳遞出去的情報沒人去取,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要麼是上線出了問題,要麼是上線開始懷疑她。

白修德的話打斷了她的思慮,她有些慌亂的擡頭:“啊,什麼?哦,我看是這樣,可有什麼辦法呢?連梅悠蘭小姐都只能留在這裡。”

梅悠蘭和其他記者一樣,也沒拿到採訪證,只能留在德縣,當然她的狀況要好得多,至少可以隨時出入戰區司令部,可以提前拿到新聞發言人的講稿。

“可…,”就在這時,兩輛吉普車嘎吱停在他們身邊,李安國從車上跳下來,另一個軍官帶着六個士兵散開,韋伯有點意外,他們之中只有他認識李安國,知道是情報處的副處長。

以往李安國見人都是笑嘻嘻的,今天依舊同樣面帶微笑,可韋伯和白修德都看出情況有些異常,幾個士兵分散開來將他們包圍在中間,手中的槍口隱隱約約衝着他們,葉絮菲的臉色唰地白了,李安國快步走到葉絮菲面前。

“韋伯先生,白修德先生,你們好。”

“李,有什麼事嗎?”韋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周圍的記者也察覺情況異常,開始圍過來了。

李安國笑笑,隨即笑容一收,面對葉絮菲:“葉絮菲,你的使命結束了,現在你被捕了。”

說完兩個士兵迅速衝上來,將葉絮菲扭住,那個軍官迅速將葉絮菲的包取下來,翻看檢查,葉絮菲沒有掙扎,任憑他們給自己戴上手銬。

“爲什麼?”白修德和韋伯非常意外,連聲追問:“爲什麼要抓葉女士?”

“她不是什麼記者,是曰本間諜。”微笑重新浮現在李安國臉上:“韋伯先生,還記着六年前司令在商丘遇襲嗎,葉女士從中調配,居功至偉,差點就讓…。”

突然他的手閃電般伸出,一把抓住葉絮菲的嘴,葉絮菲的嘴被迫張開,李安國伸出左手,軍官抽出匕首交給李安國,葉絮菲用力掙扎,身後的兩個士兵死死將她抓住,軍官見她始終在掙扎,便抓住她的頭髮往後拉,葉絮菲再也無力掙扎了。

李安國檢查了一會,從匕首伸進葉絮菲的口中挖出一顆牙齒,仔細看了看,然後示意那個軍官鬆開她,望着葉絮菲冷笑一聲:“想死,沒那麼容易,老子跟了你六年,就這樣讓你死了,豈不是太便宜了你。”

一連串的變化讓韋伯白修德和圍過來的記者們目瞪口呆,韋伯和白修德簡直無法想象,葉絮菲是曰本間諜?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人已經發現她的身份,卻依舊讓她在整個中國活動了整整六年,從河南到湖北再到湖南雲南緬甸,任憑她將情報送回曰本,卻始終隱忍。

韋伯白修德倒吸口涼氣,倆人用陌生的眼神看着葉絮菲,葉絮菲嘴角流下一絲血跡,美麗的臉龐上有一種令人窒息的絕望。

“你真是曰本人?”韋伯還是不敢相信,葉絮菲沒有答話,可她的神情卻讓韋伯白修德相信李安國。

葉絮菲此刻心如死灰,她明白了,這一瞬間將這幾年的事情她都想明白了,太可怕了,他們當然不會白白讓自己活動,自己走了大半個中國,於是大半個中國的諜報網就暴露了,紀妃香很可能就是在與自己聯繫時暴露的,進而連帶白菊花暴露,皇軍進而落進了中國人的圈套,導致十一軍主力覆滅,導致整個戰爭的逆轉。

公開逮捕葉絮菲是綜合各種情況後作出的決定,葉絮菲幾次尋求聯絡失敗,送出去的情報沒有人接收,這說明曰本人已經察覺了,王小山決定打草驚蛇,公開逮捕葉絮菲,驚動曰本人在各地的間諜網,同時戰區各地的無線電監測儀全部開動,監測華北天空。

這次的間諜隱藏得很好,沒有一次與葉絮菲直接接觸,都是通過死投聯繫,在最初還有人來取情報,可跟蹤人員每次都跟丟了,取情報的傢伙是個老手,每次除了化妝外,取了情報後,就在城內到處亂轉,跟蹤人員又不敢跟近了,稍不留意便被甩掉;最近幾次,情報科在死投地點潛伏了整整一週,卻沒人來取情報。

王小山綜合各種情況判斷,葉絮菲已經被放棄,只是用來迷惑我們的眼線,於是王小山向莊繼華報告,要求逮捕葉絮菲,同時與戴笠擬定了一個龐大的行動方案。就在逮捕葉絮菲的同時,渝城雲南四川武漢長沙同時行動將已經查證的曰本間諜全部抓捕。

李安國向韋伯和白修德告辭,同時帶走的還有那顆帶血的假牙。韋伯和白修德呆呆的望着飛馳而去的吉普車,兩個士兵將葉絮菲死死摁在後座上。

周圍的記者們議論紛紛,他們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只看到葉絮菲被幾個士兵架上吉普車。等吉普車走後,便將韋伯和白修德圍起來。

“他們爲什麼抓葉女士?”

“韋伯先生,到底爲什麼?葉女士到底作了什麼?”

韋伯苦笑下,將李安國的話告訴了大家,衆人頓時譁然,很多人不相信,感到不可思議,認爲他們可能搞錯了。

“諸位,我不認爲他們搞錯了,他們已經追蹤了她六年,六年時間裡,葉絮菲一直在他們監視下,我相信他們肯定掌握了充分的證據。”

韋伯的宣佈讓衆人譁然,一時集體失聲。在距離他們不遠的茶樓的二樓,一扇開着窗戶裡,兩個中年人正望着遠去的吉普車。

“她已經沒用了。”穿着長衫的中年人淡淡的說。

“可惜了。”穿西裝的中年人嘆口氣:“當年她是我們最優秀的學生。”

“唉。”長衫也嘆口氣:“看來妃香被捕不是偶然的,我們在支那的情報網可能全部報廢。”

西裝將窗戶拉過來,走到桌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其實他的心情並不象外表那樣平靜,長衫說得不錯,隨着葉絮菲的被捕,帝國在渝城武漢昆明等地的情報網就全部變得不可靠,此前收到的情報也必須重新審查,情報網也要重新建立。

可重建情報網,有這個時間嗎?平津會戰已經開始,這場會戰帝國要是失敗了,便輸掉了整個戰爭。最可惜的是紀妃香,好不容易打入到支那將軍身邊,可沒發生多大的作用便暴露了。

“必須重建情報網。”長衫神態堅定:“即便在這場戰爭中用不到,帝國重新崛起時也可以用到。”

西裝沒有開口,這場戰爭若失敗,百年之內帝國能重新振作起來嗎?這一代潛伏下來,他們一生可能都不會被啓用。

“上面催促我們儘快提供支那將軍的作戰部署,…。”

“不要管他們,”長衫毫不猶豫的打斷了西裝的話,西裝頓時明白了,長衫實際已經明白這場戰爭中,情報部門已經沒有多大作爲了,無論是北平重建的竹機關,還是上海的梅機關。

平津會戰將決定一切。

如果皇軍獲勝,他們的長遠安排將在一年以後起作用;可要是失敗了,他們現在的工作將在二十到三十年後發生作用。

獲取支那將軍的作戰部署,他們現在的幾乎所有伸進戰區司令部的手都被砍斷,最可能得到支那將軍情報的地方是渝城,支那軍總參謀部,可總參謀部的監察也非常嚴格,可他們卻沒辦法靠近總參謀部,原來還不知道原因,現在總算明白了。

“這場戰爭還能打幾年?”

西裝的問題一下將長衫剛剛鼓起的情緒打到谷地,平津會戰,皇軍從開局便陷入不利,固安被圍,廊坊被突破,整個戰線從中間被劈開。從南京到東京,所有曰本人都將希望寄託在岡村寧次身上,希望他能力挽狂瀾。

(未完待續)

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二節 重建(三)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五節 盟國(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節 謀殺(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二節 初戰(八)第八節 轉折(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撤退(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五節 號角(十)第十節 虎嘯(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虎嘯(五)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三節 會戰(八)第五節 號角(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五節 兩全(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突破(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十節 風雲(五)第三節 調整(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一節 蟄伏(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七節 風波(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一節 挽弓(一)第五節 反攻(七) 2009
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二節 重建(三)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五節 盟國(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節 謀殺(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二節 初戰(八)第八節 轉折(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撤退(四)第一節 挽弓(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四節 視察(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五節 號角(十)第十節 虎嘯(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虎嘯(五)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友人(一)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兩全(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三節 會戰(八)第五節 號角(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五節 兩全(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一節 突破(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十節 風雲(五)第三節 調整(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一節 蟄伏(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七節 風波(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一節 挽弓(一)第五節 反攻(七)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