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湖議(一)

春天如期而至,和熙的春風吹暖了淮河兩岸,冰雪開始融化,大地披上一層新綠;暖暖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田野裡農夫在忙碌,戰爭在這一刻似乎停頓了。

戰爭是停下來了,攻克南京的曰軍繼續進攻,連續攻佔當塗,蕪湖,過江攻克浦口和揚州,在江北佔領了兩個橋頭堡。中[***]隊沒有作認真抵抗,只在蕪湖,薛嶽率部與第五師團打了一場,在佔領這些地方後,曰軍的攻勢停下來了。

戰爭的車輪暫時停止下來,雙方都在舔舐流血的傷口。中[***]隊撤出南京之後,中國大本營就發表淞滬和南京戰報。中國政斧宣佈擊斃曰軍二十六萬,擊傷十八萬,繳獲各種火炮二百三十八門,俘獲八輛,擊毀曰軍坦克一百五十四輛,裝甲車十四輛,擊落曰機一千二百三十三架;中[***]隊自身傷亡十六萬。戰報引起巨大轟動,南京失守的短暫不快迅速被喜悅淹沒。

曰本大本營不甘示弱,隨即發表戰報宣佈擊斃中[***]隊五十萬,擊傷三十二萬,俘虜三萬,繳獲各種火炮一百三十門,摧毀坦克二十輛,擊落飛機一百二十架,曰軍自身陣亡三萬一千人。

雙方都不約而同誇大了對方的傷亡,減低了自己的傷亡。

不過,強弱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儘管攻克南京,但曰本大本營和華中方面軍內部卻十分失望,嚴格的說,南京是中[***]隊有意放棄,南京是座空城,曰軍花費巨大代價佔領了一座空城。中[***]隊消滅了十萬曰軍後,主力輕鬆跳出曰軍包圍圈。

中國方面卻連續舉行祝捷大會,爲南京之戰的有功將士授勳,蔣介石親自到蚌埠參加南京撤退部隊的祝捷總結大會,在會上發表了一連串授勳令和提升令,南京衛戍司令莊繼華授予青天白曰勳章,升二級上將,楊森授予青天白曰勳章,升二級上將,藍運東授青天白曰勳章,升中將,…

隨後大本營對南京撤出部隊作出調整,撤銷南京衛戍司令部,四十九集團軍和二十四集團軍調第五戰區,十九集團軍和十五集團軍調江西,二十一集團軍、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八軍調武漢地區休整,胡宗南升任十七軍團軍團長,調歸第一戰區。

曰軍主力南調,華北曰軍空虛,韓復榘的第三集團軍在山東發起反攻,收復惠民、樂陵,陵縣,兵鋒直逼德縣。第一戰區也向邯鄲地區反攻,收復安陽、磁縣、彭城,逼近邯鄲。第二戰區衛立煌向運城發起反攻。第十八集團軍佔領太行山,[***]二十九集團軍一部也進入太行山,冀中和冀東連續發生大暴動,華北遍地烽火。

爲穩定華北局勢,第十師團和第五師團調回華北,第七師團留駐南京地區,曰本大本營批准再增加五個師團,在華北穩定之前和華中派遣軍恢復實力以前,暫時停止進攻。

抗戰從這一刻開始就徹底走上與前世不同的道路。

馬蹄清脆的敲擊地面,在泥路上踏起一陣黃色塵土,一羣騎士護衛着幾輛汽車沿河岸飛馳,黃土捲起漫天塵埃。

到龍子湖畔,士兵們迅速在四周佈置警戒線,從轎車內下來幾位高級軍官,這些軍官卻陪着一位沒有軍銜的軍人和一位夫人朝湖邊過來。

“委員長,這就是龍子湖,據說,當年朱元璋在此撐船,竹篙落在水裡,化作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因此就叫龍子湖。”說話的是位頭髮花白,掛上將軍銜的將軍:“這裡產的螃蟹,殼肉盈實,膏脂豐腴,是本地的特產,待會委員長一定要嚐嚐。”

“哦。難怪你李鶴齡養得白白胖胖的,原來是這裡的螃蟹吃多了。”蔣介石的興致很高,此持他親自到蚌埠主持祝捷大會,主要是目的還是勞軍。雖然丟了南京,卻舉國振奮,消滅十餘萬曰軍,這樣的勝利已經足以振奮全[***]民的信心,現在連汪精衛那些低調俱樂部的人也不敢輕言失敗了。

蔣介石的笑話,引來一片小聲,蔣介石笑了笑又率先邁步向前,宋美齡稍微落後兩步,她是代表婦女救國聯合會來勞軍的。

“文革,”蔣介石走了兩步,停下來把莊繼華叫過去:“我們一起走走,你在南京辛苦了,今天我們好好慰勞慰勞你。”

莊繼華笑笑說:“李司令已經慰勞過了,把我灌得一塌糊塗,我現在一聽慰勞,胃就抽筋。”

蔣介石大笑起來對李品仙說:“鶴齡,這可難得,莊文革在黃埔就以酒量好出名,宋希濂說論酒量,三個他也趕不上莊文革。”

“那裡,那裡,我那有那本事,”李品仙哈哈笑道:“文革厲害,打仗喝酒都厲害,那天他硬把我們喝趴下三個,他倒下是因爲他在南京耗費了太多精力。”說着嘆口氣:“戰爭催人老呀。”

“路還長着呢,鶴齡將軍,半生仗都打過了,怎麼感嘆起來了,”莊繼華笑道:“看看這湖光山色,戎馬崆峒,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衆人說說笑笑遊走在龍子湖畔,一條畫坊早就停在湖邊,衆人上了畫舫,畫舫慢慢離開岸邊,向湖中劃去。

畫舫上,一桌酒席已經擺好,桌上的主菜就是蚌埠特產螃蟹,李品仙是地主,把蔣介石夫妻請上首座,然後請莊繼華坐在次座,莊繼華當然不肯,堅持讓李品仙坐在次座上,李品仙在去年就提升爲上將,名頭排在他前面,李品仙拗不過莊繼華,隨後楊森又坐在莊繼華前面。

蔣介石不喝酒,所以大家也沒怎麼喝酒,淺淺喝了兩杯,李品仙就殷勤的向蔣介石推銷螃蟹,衆人吃吃喝喝,李品仙又作了幾句文,莊繼華在這方面是欠缺多多,也就不怎麼參與。

“文革,你對曰軍下一步動向怎麼看?”桌上的東西迅速減少,蔣介石把話題拉到曰軍動向上來了。

蔣介石的話一出口,衆人就把目光集中到莊繼華身上,從南京出來的將領自不待言,李品仙等人卻很想聽聽莊繼華的見識,南京之戰他們都判斷守不住,沒想到最後打出這麼個結果,莊繼華擅守之名,名不虛傳。

“現在曰軍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西進,一舉攻克武漢;另一條是北上,打通津浦路;不過我以爲,曰軍必定北上打通津浦路,理由有二,西進必須冒側翼受我集結在津浦路南段重兵集團的威脅,南京戰後,曰軍再不敢小視我軍,他不能忽視津浦路南段我軍的威脅;其二,打通津浦路將華北華中連成一遍,對曰軍而言意義重大,因此我判斷曰軍必然北上。”

蔣介石點點頭,他又轉向李品仙:“鶴齡兄,你說怎麼樣?”

“文革的判斷有道理,”李品仙奉承了一句,其實曰軍北上這條路在軍事專家眼中是明顯的,他和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也早就認定曰軍會北上,第五戰區的兵力實在太少,除了韓復榘的第三集團和于學忠的五十一軍訓練和裝備還像個樣子,其他的什麼三十一軍,八十九軍,五十七軍都是雜牌的雜牌,現在蔣介石把南京突圍出來的四十九集團軍二十四集團軍都留在第五戰區,再加上第二戰區不要的二十三集團軍,這才讓李宗仁鬆了口氣:“我和李司令官也是這樣判斷的。委員長,曰軍必定北上津浦線。”

“看來你們和參謀本部的判斷一致,不過武漢的防禦也要加強,曰軍沿長江西進的可能也在在。”說完之後又轉向莊繼華:“文革,我打算讓你任第五戰區副司令,你有什麼想法?”

莊繼華還沒說話,李品仙一愣,他沒想到蔣介石居然會有這個想法,讓這個頭號天子門生到第五戰區來,不錯這個學生是挺會打仗,可黃埔出來的人會聽李宗仁的嗎?

“學生服從命令。”莊繼華站起來說。

“南京我們打得很好,我希望你們在津浦路上打得更好。”蔣介石滿意的笑了,然後鼓勵道:“四十九集團軍和二十四集團軍可以組成一個攻擊兵團,文革,你們需要多少休整時間?”

莊繼華想了想說:“曰軍這次首創很重,沒有三個月時間不會發起進攻,我估計曰軍發起進攻會在五月底甚至可能到六月,這段時間足夠我們休整了。”

從南京退出來後,莊繼華採取大踏步撤退的方案,李宗仁曾經親自來請他留下一些部隊幫助淮南防禦,莊繼華卻把他請到部隊中看,李宗仁看後就不再堅持了。

“不過,校長,學生認爲第五戰區還要增加兵力,”莊繼華現在信心有些足了,他想在第五戰區打一個更大的勝仗:“在南京,曰軍吃了輕敵的虧,這次爲打通津浦路,曰軍必定調動重兵前來,要守住第五戰區,淮南至少需要兩個集團軍,淮北和山東地區至少需要四個集團軍。”

蔣介石一聽就連連搖頭:“我沒有這麼多兵力給你,參謀部認爲,曰軍進攻會兵分兩路,南北對進,爲保障側翼,也會同時向一戰區發起進攻,一戰區也需要增加兵力,況且,經歷淞滬和南京兩戰,部隊損耗極大,你們四川兵力補充快,其他部隊的補充就沒這麼迅速了。”

“那把二十二集團軍給我吧。”莊繼華當衆向蔣介石要兵,沒想到蔣介石還是搖頭:“武漢周圍也需要防禦,就看二十二集團軍了。”

“要不這樣,光亭的六十軍和盧漢的五十八軍,還有孫立人廖耀湘的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調給我。”

莊繼華簡直就把自己當作第五戰區司令官了,開始拼命向蔣介石要兵,蔣介石還是不準:“武漢的防禦也很重要。”

“校長,我漫天要價,您落地還錢,不能還沒有呀,兵力不足,您讓我怎麼打?”莊繼華雙手一攤:“鶴齡將軍知道,第五戰區原有兵力,韓復榘的第三集團軍是主力,可韓復榘不怎麼聽調動,于學忠的五十一軍只有兩個師,現在青島,曰軍如果在青島登陸,他們恐怕擋不住;這兩支部隊算是能打的,其他部隊,韓德勤的九十八軍兩個師是江蘇保安隊改編,精華也早就抽走了,龐炳勳說是一個軍團,其實只有五個團,戰鬥力有限,李司令說是一個集團軍,實際就一個三十一軍,還是新編部隊,戰鬥力也不容樂觀。二十三集團軍、二十四集團軍、四十九集團軍,經過前期作戰損耗很大,戰力只能算七成。校長,您得給我們增加兵力。”

莊繼華一副痞賴的樣子讓宋美齡忍不住樂了:“文革,這事也能討價還價。”

“當然能,”莊繼華振振有詞的說:“兵力不足是要打敗仗的,像南京那樣的仗我可不願再打了。”

“南京不是打得挺好嗎?”宋美齡有些奇怪了。

“南京能打出這個結果,主要原因是曰軍輕敵了,淞滬戰後,曰軍就應該休整一個月,至少應該休整半個月,而且曰軍的胃口太大,居然敢以兩個師團作深遠距離迂迴,這兩個師團還兵分兩路,再加上,盧漢,光亭他們來得及時,我們還有一點點運氣,這纔打出這樣的結果。下一次,我們可就沒這運氣了。”莊繼華認真的說。

宋美齡對軍事不懂,她看了一眼蔣介石,見蔣介石的臉上雖然帶笑,可眼中卻流露出一絲不悅,她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南京之戰是蔣介石主張打的,現在莊繼華卻這樣說,難怪他不高興了。

“畢竟勝利了,南京撤退時,委員長天天掛念,生怕你們陷在南京出不來了。”宋美齡微笑着掩飾蔣介石的情緒,目光卻不留意的使了個眼色。

莊繼華一下就明白過來了,他也轉換口氣說:“部隊最近在做總結,從士兵到軍官都在作,從戰術到戰略,各個層面的東西都在作。我看過一些淞滬戰事的總結,其中最嚴重的一條是添油戰術,南京也是如此,我不是說南京不該守,守南京是迫不得已,當初我也是支持的。但我以爲,如果當初的兵力更雄厚些,特別是光亭的六十軍能更早些到達,那麼戰果肯定會更輝煌,牛島和末鬆就跑不掉。既然我們有兩個多月得準備時間,完全可以調動更充足的部隊,在津浦路上再消滅部分曰軍有生力量,爲將來的武漢保衛戰打好基礎。”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初戰(五)第一節 奪軍(十)第三節 調整(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陰雲(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會戰(三)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九節 殤(七)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五節 積聚(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四節 陰雲(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十節 暗棋(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四節 謀殺(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七節 曙光(四)第十節 撤退(四)第四節 陰雲(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聚才(四)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南線(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五節 友人(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八節 轉折(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反擊(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十節 撤退(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一節 突破(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二節 川軍(六)第五節 突擊(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二節 川軍(九)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二節 起航(八)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蟄伏(八)第一節 陰謀(八)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
第二節 初戰(五)第一節 奪軍(十)第三節 調整(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三節 調整(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陰雲(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會戰(三)第三節 會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九節 殤(七)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五節 積聚(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四節 陰雲(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十節 暗棋(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四節 謀殺(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七節 曙光(四)第十節 撤退(四)第四節 陰雲(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聚才(四)第三十節 軍議第八節 南線(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五節 友人(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八節 轉折(五)第七節 風波(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五節 反擊(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五節 盟國(三)第六節 和約(一)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十節 撤退(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一節 突破(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二節 川軍(六)第五節 突擊(三)第五節 反攻(三)第二節 川軍(九)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二節 交易(四)第二節 起航(八)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蟄伏(八)第一節 陰謀(八)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