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天火(十)

“沒什麼新意。”馮詭在心裡嗤之以鼻,蔣介石身邊沒有他的位置,他站在北平名流隊裡,按他的稟姓是不會到這裡來迎接蔣介石的,可俞濟時突然生病,讓他有些擔憂,這纔到進城到北平。

自從出版《中國之命運》,提出抗戰建國後,蔣介石每當發表演講都要講抗戰建國,講統一軍令政令,以及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GCD政權和軍隊問題。

在今天的演講中,蔣介石同樣提及GCD問題,蔣介石嚴厲駁斥了GCD對政斧的[***]指責,將政治改革排除GCD的問題歸罪於GCD自己不肯放棄秘密黨員制上。

“GCD完全可以自由活動,在大後方,民盟、青年黨不是同樣在公開活動嗎,他們的黨員同樣參加了各級政斧,並有受到歧視,更沒有被逮捕,周EN來在渝城不是安全的嗎!政斧有爲難他們嗎!….”

蔣介石的情緒有些激動,這反而讓他的神情少了些呆板,多了幾分生動。在批駁了GCD後,他又重新回到統一軍令政令上,回到軍隊整編上,這次蔣介石的調門很高。

“…,我們有些將領將軍隊看作私人財產,以之與政斧討價還價,其他別有用心之黨也在其中興風作浪,阻礙政斧整編,我們整編軍隊的目的有三,一是消除軍隊將領的軍閥思想,二是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三是爲組建國家軍隊做準備;…”

聽到蔣介石這番話,馮詭在心裡暗笑,這三條理由是莊繼華公開宣稱,蔣介石一點不改,直接照搬。以往國民黨整編部隊都受到吞併雜牌的指責,莊繼華提出這三條理由後,地方將領私下雖還在嘀咕,卻也不敢公開指責,甚至連GCD在這上面的批評都少了。

不過蔣介石開始那番話卻引起了馮詭的警惕,這個有些將領,既可說是地方將領,也可以說是中央系將領。蔣介石和莊繼華現在在明面上還很和睦,雙方的鬥法都在暗地裡,隨着持續勝利,倆人的聲望都被推上了頂峰,雙方都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蔣介石的演講結束後,沒有接受記者採訪,直接登上敞篷車檢閱部隊,讓記者們意外的是,陪在蔣介石車上的不是華北戰區司令莊繼華而是湯恩伯。

“報告委員長!”張雪中用盡全身力量大聲叫道:“國民革命軍三十一集團軍第十三軍榮譽第六師,全師一萬三千六百人,所有士兵、軍官,全部參加過五次以上戰鬥,全部負過兩次以上傷,全部參加過豫西防禦戰,鄂北會戰,河南進攻,豫北進攻,華北會戰,全師官兵全部獲得國民政斧軍事委員會獎章,現列隊完畢,請委員長檢閱!”

敞篷車在飛行道上緩緩而行,蔣介石注視着一排排士兵,榮譽第六師是全美式裝備,也是第一批全師更換美式軍裝的部隊。鋼盔下的臉顯得年青而威武,雙手緊緊握着胸前的鋼槍,整個方陣在陽光下紋絲不動,散發着整整威武。

“立…正!敬禮!”排頭軍官大聲下令,隨着這聲命令,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蔣介石身上,方陣依舊沉默。

蔣介石向隊列還禮,大聲說道:“同志們辛苦了!”

“殺敵報國!”方陣發出一聲怒吼,隨即再度陷入沉默,場面卻變得有些灼熱。

“好,威武之師。恩伯,你帶的好兵。”蔣介石笑容滿面的對湯恩伯說道。

“謝委員長誇獎。”湯恩伯輕輕鬆口氣,榮譽第六師算沒給他丟臉。榮譽第六師參加華北會戰,減員三千多人,到現在都還沒補充,十三軍是他湯恩伯的基本部隊,榮譽第六師又是他的主力,他一直將其視爲心頭肉,即便現在不當集團軍司令了,可這個師的每個軍官的提拔,那怕僅僅是個連長,都要得到他的同意。

“不用謙虛,好部隊就是好部隊。”蔣介石今天非常高興,敞篷車繼續向前行進,越過步兵方陣後便是坦克團,三十二輛謝爾曼坦克整齊的停靠在跑道上,成員全部站在車旁。

“這是新編入的坦克團,現在只有編制的一半。”湯恩伯向蔣介石介紹道,[***]正在進行編制改革,按照美軍編制進行改革。榮譽第六師是第一批被選來進行改制的部隊,他是個實驗師。

按照編制全師人數爲兩萬四千人,下轄坦克團,工兵團,高炮營,後勤團,醫院等,現在的榮譽第六師還沒有整編完成,坦克團也只編成一半。

蔣介石沒有答話,湯恩伯說這話也沒別的意思,華北戰區將領都清楚,現在後勤緊張,大部分運力去運糧食去了,無暇顧及武器彈藥,裝備只能暫時等待。

“向委員長敬禮!”隊列前的軍官大聲下令,坦克兵們齊刷刷舉臂行禮,蔣介石也還以軍禮,這批坦克是新到的,還沒有上過戰場,鐵甲清洗得異常乾淨,就如同士兵身上嶄新的軍裝,炮口黑洞洞的指向前方,炮塔上的軍旗在風中飄揚。

“同志們好!”蔣介石興致很高,聲音洪亮。

“報效祖國!”坦克團人數雖少,回答也同樣整齊洪亮。

蔣介石滿意的點點頭,由於沒有分列式,敞篷車很快走到隊尾,蔣介石很是興奮,因此即便在回來的路上也沒坐下來,而是一直站在那裡,敞篷車開到中間時,他讓司機停下面對着士兵,蔣介石沉默的望着這些士兵,好一會沒有開口。

部隊在沉默中等待,等待蔣介石開口說話,可他卻始終沒有開口,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從左到右,看着這長長的方陣。

空氣開始有些尷尬,部隊中的政治軍官隨即領頭高呼:

“向蔣委員長,敬…禮!蔣委員長!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

“蔣委員長!萬歲!萬歲!”

機場上空響起震耳欲聾的萬歲聲,聲音遠遠傳開,等候在機場外面的市民隨即響應,剎那間,萬歲聲此起彼伏,響徹雲端。

在這此起彼伏的萬歲聲中,蔣介石感到自己的身軀無比偉岸,形象無比高大,他望着齊聲高呼的官兵們,興奮的連連揮手,好一會,他才作出個手勢,士兵們的聲音慢慢消失。

“下面聽我命令!”蔣介石忽然大聲說道,官兵們一愣不知道他要發佈什麼命令,蔣介石大聲命令道:“參加了七年前南口會戰的官兵出列!”

湯恩伯一愣,沒等他明白過來,蔣介石又大聲重複了一遍,湯恩伯跳下車,大步走到蔣介石車前,莊嚴行禮:“報告委員長,南口會戰總指揮,十三軍軍長湯恩伯向您報道!”

張雪中也從另一輛車上跳下來,快步走到湯恩伯身邊:“報告委員長,南口會戰,十三軍參謀長張雪中前來報道。”

隨後從各個方陣大步走出幾十名軍官,分別報告了自己在當時的職務和軍銜,然後站在了湯恩伯和張雪中身後,組成一個小小的方陣。

看看再沒有人出來,蔣介石莊嚴的舉起右手向他們敬禮,然後再次下令:“參加了第一次津浦路會戰的官兵出列!”

從隊列裡走出了一百多人,在旁邊又組成了一個方陣,這時莊繼華和王仲廉史迪威等人也趕過來,王仲廉聽清後,隨即站到湯恩伯旁邊,當時他是十三軍八十九師師長,莊繼華也走出來,站在了旁邊方陣的最前列。

所有的人都默默無言的站在那裡,那些站在蔣介石車前的官兵們,參加了第二次津浦路會戰的官兵,參加武漢保衛戰的,參加了豫西會戰,冬季反攻,鄂北會戰,河南會戰,津浦路會戰,豫北進攻,…

一批又一批士兵走出來,組成一個個新方陣,包括莊繼華在內,所有人,連馮詭這樣陰沉的人,都禁不住熱淚盈眶。

湯恩伯的十三軍是第一批投入戰鬥的中央軍,他們的戰鬥歷程幾乎就是中國抗戰的全過程,他們是除了宋哲元二十九軍外最長的,參加了長江以北的幾乎所有會戰。

看着眼前的官兵們,蔣介石也幾乎說不出話來,眼眶微微發紅。他身後的所有高級將領也同樣沉默無聲。

霍普金斯、魏德邁、史迪威等人也同樣沉默無語。

只有新聞記者不斷閃出的燈光,梅悠蘭一邊流淚一邊拼命的摁下快門;旁邊的韋伯則不時擦擦眼睛。他們幾乎同時想起,那些在上海的瓦礫間奮戰的士兵,那些一羣羣冒着炮火衝向敵人陣地的士兵們,那些以自己身軀掩護部隊轉移的士兵們,那些在火光中,在爆炸聲中躍動的身軀。

七年裡,無數中華民族優秀兒子以他們的身軀構起中華民族的最後防線,這條防線血跡斑斑,這條防線千瘡百孔,這條防線曾幾次搖搖欲墜,卻最終變得無比堅挺!

所有人都沉默着,在沉默孕藏着不屈,魏德邁史迪威同樣被感染激動,霍普金斯則若有所思,有這樣的軍心士氣,難怪斯大林連連碰壁,讓中國單方面讓步還能行得通嗎?這個疑問首次浮現在他腦海。

一陣風颳過來,旗手大步走到湯恩伯面前,將獵獵飄揚的軍旗交到他的手中。

湯恩伯無聲的接過軍旗,高高舉起,他的手無比堅定,也無比穩定。

軍旗在春曰的陽光下高高飄揚!

“民國二十六年,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在南口阻擊曰軍,”蔣介石慢慢開口道,此刻機場上鴉雀無聲,只有機場外依舊不時傳來萬歲的歡呼聲,春風將他的話傳向機場各處:“全軍上下共有兵力三萬七千人,今天還能站在這裡的,只有三十七人!

七年來,十三軍前後補充兵力高達十萬有餘,他們當中絕大多數已經爲了國家讀力,民族自由,戰死疆場!

十三軍是無數[***]的縮影,七年來,數百萬將士犧牲在爭取民族讀力的戰場上!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勝利的曙光!今天我們可以告慰所有英烈!我們,我們已經站在勝利的門口!”

說到這裡,蔣介石的聲音有些哽咽,最後乾脆拋開矜持和莊重,大聲叫道:“弟兄們!抗戰就要勝利了,我們無愧於先烈!無愧於總理!我們可以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民不可欺!爲了國家的讀力,爲了民族的尊嚴!我們可以犧牲!這種犧牲!是我們的光榮!”

最後一句話蔣介石几乎喊出來的,湯恩伯向前跨出一步,轉身面對所有官兵,用力揮動旗幟,大聲吼道:“弟兄們!是蔣委員長率領我們取得抗戰的勝利!是蔣委員長領導我們進行抗戰建國!是蔣委員長,蔣委員長萬歲!萬歲!”

“蔣委員長萬歲!”

“萬歲!”

“萬歲!”

如雷的歡呼再度響起!所有人的右手都高高舉起,所有人都在狂熱的歡呼!

這歡呼聲直衝雲端,衝上萬里高空,向四面擴散,在曠野裡迴盪!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五節 盟國(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四節 戰鼓(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九節 殤(八)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五節 “異心”(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節 風波(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三節 狙擊(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節 視察(四)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節 謀殺(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八節 刺廖(三)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三節 聚才(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九變(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亂起(二)第一節 蟄伏(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六節 救亡(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交易(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狙擊(三)第七節 風波(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七節 閃電(四)
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五節 盟國(一)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四節 戰鼓(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十節 暗棋(六)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九節 殤(八)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五節 “異心”(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節 風波(三)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三節 狙擊(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節 視察(四)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節 謀殺(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八節 刺廖(三)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三節 聚才(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九變(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亂起(二)第一節 蟄伏(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六節 救亡(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交易(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狙擊(三)第七節 風波(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七節 閃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