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偵察

石牌村不算小,雖然比不上廣州城邊的芳村、瀏村,但在這方圓十來裡也算大村落了,況且這裡是廣州到西邊的魚珠炮臺、虎門炮臺的必經之路。

幾百年來石牌村的村民們基本過着曰出而作曰落而息的生活,只是這一年多出了些新鮮事,先是幾十年的民團說散就散了,後來又來了幫人說什麼農會,這個農會究竟是做什麼的村民還不太清楚,有人說和以前的民團差不多,只是換了個主人,不久村裡真的就有那麼幾個不安分的小子搞起了農會。不過這農會和以前的民團還真有點不一樣,以前的民團整天喳喳呼呼的,可老百姓有難處時卻沒人管,現在這農會雖然也喳喳呼呼的,但有難處找他們還真管。

前兩個月出現一批穿灰軍裝的當兵的,這年頭兵匪如毛,什麼樣的兵沒見過,以前沈大帥,莫督軍,後來的陳督軍,孫大元帥;這些兵打過來打過去,也沒見他們減少,倒是自家的東西被搶走不少。村民們漸漸發現這些灰軍裝也有些不一樣,因爲他們買東西給錢,而且是照價給錢,就算在村頭的莫寡婦那裡喝碗茶水也給錢,真是怪事,以前那些兵誰給過;另外他們比那些兵精神,每次見他們都穿得很周正,不像那些兵歪歪倒倒的,走路都走不穩。後來農會的人說這是黃埔的學生兵,作孽呀,還都是些秀才,就被拉去當兵,這什麼世道!

昨天這些學生仔又來村裡了說什麼要在這裡演戲,演戲不去村裡的戲臺,卻在村子四周這裡挖個溝,哪裡打個洞的,真不知這些學生仔是不是在隊伍上被打壞腦筋了。

村民們心裡怎麼想教導團士兵們不知道,現在他們正忙着佈置陣地,要是出點差錯,哪個紅臉堂的連長肯定饒不了他們,至少也得吃兩鞭子。

午後從楊村方向過來一乘躺轎,跟着轎子的是一個黃臉堂瘦瘦的中年人,背一個包袱,不時向轎上的人陪上幾句笑臉。

村口哨卡的士兵攔住了轎子,中年人忙上前點頭哈腰的說:“長官好,長官辛苦。”順手遞上一包香菸。

士兵甲(龍套自然沒名字)伸手攔住拿煙的手,問道:“你們從哪來,要到哪去?”

“長官,我們從沙河鎮來,去龍口村,我侄兒中邪了,請仙姑去驅邪呢。”

“哦?”士兵擡眼看看坐在轎上的仙姑,仙姑穿一件翠綠的夾襖,雖然天氣已經有些冷,下身卻穿一件大紅的裙子,頭上插滿花朵,面容雪白;見士兵正在打量她,仙姑朝士兵拋出一個媚眼,向士兵堆出個笑臉:“長官,奴家請神最靈驗了,要不要奴家也給長官請個。”,說話間臉上的粉颼颼往下掉,士兵胃裡一陣翻騰,心中惡寒,罵道:“去,去,你才中邪了呢。”,揮手讓轎子趕緊走。

仙姑擡起身向士兵嬌聲道:“長官以後要請神的話,儘管到沙河找我何仙姑,奴家請的神靈驗,以前葉長官中邪還是奴家請的神呢。”,說着眼睛滴溜轉向正在搭建碉堡的地方和挖戰壕的人羣。

中年漢子連忙上前向仙姑道:“仙姑奶奶,您老人家就少說兩句吧。還不快走”,催促轎伕趕路。

士兵甲看看隨轎子一起一伏的那叢鮮花,狠狠的吐口口水:“媽的,晦氣。”

士兵乙嘿嘿一笑:“要不讓她來給你驅驅邪。”

士兵甲一瞪眼,罵道:“你小子才中邪了,趕兩天上戰場就中槍。”

“嚷嚷啥,小心讓連長聽見。”說完,來人又問道:“剛纔過去的是什麼人。”

“報告班長,一個神婆。”

“哦,神婆,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好好站崗。”

仙姑感到仙氣有些受冒犯,因此有些不高興,邊走邊向中年漢子嘀咕,在莫寡婦的茶水鋪門口,仙姑停下來,非要喝口茶再走,中年人無可奈何也只有隨了她的心意。

鄉下人對仙姑很是敬怕,莫寡婦恭敬的將仙姑請進鋪子,趕緊搬店裡唯一的椅子,還用手中的帕子抹了兩下,才請仙姑坐下。

仙姑坐下後,莫寡婦有拿來兩個茶碗,殷勤的島上茶水,給仙姑面前放上一碗,又給中年漢子端去一碗。

“這茶不錯,待會我再給你畫個符,你把它燒了,那你的茶不但茶好,還能包治百病。”仙姑說着端起茶碗。

莫寡婦說:“哪敢情好,不過小店本小,怕請不起仙姑的符。”又好心地說:“仙姑小心些。”

仙姑一愣,有些莫名奇妙的看着莫寡婦,莫寡婦有些不好意思的低聲說:“那粉….。要不我給您換一碗。”

中年漢子突然露出很痛苦的樣子,咬着嘴脣,一手捂着肚子,彎下腰,莫寡婦趕緊問道:“兄弟,怎麼啦,那不舒服?”

“沒…,沒….,沒什麼。”中年漢子低着頭,艱難的擺擺手。

“我看他是中邪了。”仙姑冷冷的說。

“掌…掌櫃的,你..你們茅…茅房在哪?”中年漢子捂着肚子痛苦的問。莫寡婦趕緊說:“就在後面,小三,快來,領大叔上茅房。”

從裡面跑出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領着中年漢子向後面去了。

這時走過一隊巡邏的士兵,莫寡婦招呼道:“兄弟,要不要喝口水呀,不要錢。”

領頭的士兵笑着回頭:“不用,謝謝了,大嬸。”

“這些兵怎麼這麼客氣,哪來的?”仙姑問道。

“這您就不知道了吧,這是學生仔的兵。”旁邊一個茶客插嘴道。

“學生仔?”

“對呀,那些學生仔的兵與以前莫督軍、楊司令的兵可不一樣了,軍紀嚴着呢,誰要亂吃亂拿,就要挨鞭子。”

“奴家不信,天下就沒這種兵。”

“不信,昨天我還看見哪個臉堂黑紅黑紅的學生仔教訓一個兵,要不是旁邊有人勸着,哪個兵包保挨鞭子。”

“是..嗎?”仙姑拉長了聲音,他知道是誰了,全校就一個這樣的臉膛。

“當然,我親眼看到的。”

中年漢子從後面出來,神色好多了。恭敬的上前:“仙姑,我們該走了,我的小侄子還等着呢。”

仙姑冷冷地說:“把包袱拿來,我要補點粉。”

莫寡婦渾身一哆嗦,這麼厚的粉,還補。

部隊從魚珠炮臺移駐到珠村,嚴重佈置好防禦後就當起甩手掌櫃,任手下的幾個分隊長髮揮,他只是隨時來檢查,順便打打分。

下午,嚴重把留在家的幾個分隊長叫道指揮部開會,導演部對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動作大爲不滿,已經幾次詢問情況,口氣一次比一次嚴厲。不過敵情不明誰也不敢亂動,嚴重只好答覆等偵察人員回來就開始行動。現在派出去的偵察人員都回來了,就等最重要的陳賡了。

蔣先雲走到指揮部門口就看見哨兵攔住一個神婆,那個神婆卻趾高氣揚嬌聲嬌氣的大聲嚷道:“奴家聽說你們這裡有人中邪了,我是來給他驅邪的。”

旁邊的中年漢子站在一旁看見蔣先雲過來,對着他一陣苦笑,蔣先雲有些好笑:“這位仙姑,你一定搞錯了,我們這裡沒人中邪,這裡是軍事指揮部,你趕緊走吧。”

“怎麼沒有人,來找我的人說有個叫蔣先雲的,還有個叫莊繼華的,他們倆中邪了。我來給他們驅邪,至少二十塊大洋。”

“嗯?”蔣先雲這下算明白了,又仔細看看仙姑,又看看中年漢子點點頭,說道:“蔣先雲沒中邪,有個叫陳賡的和莊繼華一齊中邪了,你給他們驅驅邪吧。”

“誰說的。就是蔣先雲和莊繼華。”

“胡鬧,還不讓她走。”胡宗南聽見吵鬧聲,從屋裡出來,一見門口的情形,氣不打一處來。

“哦,那人還說,有個叫胡宗南的也處於癲狂狀態,鬼魂已經上身了。”

仙姑邊說邊向裡面走,哨兵試圖攔住他,蔣先雲卻示意放行。

胡宗南一看仙姑居然大搖大擺的走進來了,不由大怒:“這是什麼地方,你居然敢亂闖,來人,把她趕出去。”

“你把他趕出去,我們的戲恐怕就唱不成了。”蔣先雲笑道。

“哦,巫山,這是..”胡宗南這下注意到,蔣先雲居然跟在仙姑的後面。

“進去吧,壽山,人到齊了。該我們出手了。”蔣先雲笑着對胡宗南說道。

胡宗南看看蔣先雲,又看看仙姑,恍然大悟:“好你個陳賡,現在還有精神搞怪。”

“哈,哈….。”陳賡哈哈大笑

指揮部的嚴重李之龍莊繼華等人看見陳賡、蔣先雲和胡宗南進來的時候都有些呆了,至道陳賡大聲宣佈我回來了,衆人這才反應過來,李之龍笑道:“剛看你進來,我還在想,巫山,壽山是不是太着急了,陳賡回不來到晚上我們也要發起進攻,用不着請神婆來跳大神呀。”

衆人一陣大笑,陳賡扯掉頭上的假髮,笑着說:“我這神婆可不是驅邪的,是來驅人的。”然後走到屋角的水缸邊舀出兩瓢水倒在面盆裡,把頭埋在水盆裡就是一陣緊搓,然後倒掉面盆裡的水,又舀上兩瓢,拿起肥皂,在臉上一陣塗抹。等他洗完臉,範漢傑端來一碗水:“辛苦,辛苦,先喝口水,其他的慢慢再說。”

中年漢子看見陳賡端起碗,就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肚子一陣狂笑,李之龍不解的問:“蔭國,怎麼啦?”

宋希廉指着陳賡,笑得說不出話來:“哈,哈,他….哈,哈,他….。”

陳賡臉色發紅,着急的對他說:“宋希廉,你要幹說,我非….,非收拾你不可。”

衆人這才知道,其中有隱衷,一陣追問,包括嚴重度充滿好奇心。

宋希廉在狂笑中,斷斷續續的把莫寡婦茶水鋪的事說了。

這下全屋的人都是狂笑,連穩重的蔣先雲也伏在桌上不住抽動,李之龍抓着範漢傑的肩膀大笑,範漢傑一手扶着桌子,一手撐着肚子,莊繼華站在那裡笑完了腰,只有嚴重臉上掛笑,嘴裡說道:“好…了,好了,宋希廉你去洗洗。”

陳賡開始是用發狠的眼光盯着宋希廉,不久也哈哈大笑起來。

莊繼華好不容易止住,說道:“陳賡,你也不用搞得這樣噁心呀。”

陳賡沒好氣的說:“你以爲我想呀,對面那些小子誰不認識我,不噁心點,我回得來嗎。”

衆人又是大笑,莊繼華笑着說:“鑑於陳賡同學的的犧牲,我們決定不在用他表示了,他的軍餉保住了。”

哈哈….

嚴重一看不行了,不能再鬧了,忙止住大家,問道:“陳賡,你說說石牌的情況。”

“石牌的敵軍接近兩百人左右,指揮官是關鐵拳、張耀明,其中一個排大約五十人部署在石崗,楊村沒有敵人,獵德涌上敵人架有一座浮橋,橋這邊大約有一個排的敵軍,河那邊的情況,我派冷欣他們倆去了。”

….

陳賡邊說,李之龍邊在地圖上作標記;陳賡說完,李之龍也就標完。

嚴重看看地圖,然後說:“下面你們提方案吧。”

第三節 會戰(三)第五節 號角(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節 虎嘯(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五節 雲集(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號角(三)第三節 魅影(九)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四節 外交(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六節 和約(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九節 號角(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策劃(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黨爭(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節 起航(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五節 反擊(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起航(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八節 轉折(九)第九節 豪賭(二)第六節 懲韓(二)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四節 酒會(一)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十節 餘波(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突擊(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三節 重起(一)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突破(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初戰(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五節 反擊(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南線(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六節 救亡(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
第三節 會戰(三)第五節 號角(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反擊(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節 虎嘯(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五節 雲集(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號角(三)第三節 魅影(九)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四節 外交(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六節 和約(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九節 號角(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策劃(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黨爭(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節 起航(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五節 反擊(二)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起航(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八節 轉折(九)第九節 豪賭(二)第六節 懲韓(二)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四節 酒會(一)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五節 調整(二)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十節 餘波(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突擊(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三節 重起(一)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突破(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二節 初戰(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五節 反擊(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南線(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六節 救亡(七)第八節 天火(五)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