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

面對立高之助的質疑,森村無言以對,只好尷尬的低頭喝茶掩飾,橫山這時開口插話:“立高君,不要鬥氣,這種場合確實不適合談這樣的事,森村君沒有說錯,土肥原君,他這人一向是這樣,在他眼中,誰都有嫌疑。”

橫山拿出中將派頭,立高之助只好收起剛纔的鋒芒,瞪了下森村,才端起茶杯喝茶,橫山扭頭看看左右,有不少人的目光依舊注視着他們,左右兩張桌子上的軍官低聲交頭接耳,隱約可以聽到“滿洲”“軍部”的詞。

“我們走吧。”橫山不想繼續留在這裡,他隱約感到有麻煩了。立高之助這次沒有拒絕,目的已經達到,再留在這裡沒什麼意義了。

森村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心中非常不安,送他們回去後,他立刻向土肥原報告,土肥原還在辦公室內,聽到森村的報告後,沉凝片刻,然後告訴森村,不要擔心,這不過是立高之助借題發揮,向調查組示威,他只要盯住立高之助便行。

“森村君,立高之助肯定知道你在盯他,你也不用可以隱瞞,必要時可以採取除擊斃外的強硬措施。”土肥原的這個授權讓森村鬆了口氣,有了這柄尚方寶劍,立高之助再想鬧出什麼就可以好好殺殺他的威風。

可接下來幾天立高之助那也沒去,除了與調查組談話,連門都不出,吃飯也是從外面叫,除了田邊和橫山偶爾來坐坐外,也再沒有其他人來過。

土肥原對這個情況早有預料,但他爲難的是,事件沒有絲毫線索,莊樹負責查外圍的幾個有限的滿洲國官員也沒有發現任何線索,莊樹逼急了便上刑,這些人受刑不過便張嘴亂說,讓調查人員空跑一趟。

對支那特遣隊的追剿也沒有任何結果,支那特遣對在打垮藤井後便向西突圍,打亂了關東軍的部署,追剿部隊又被迫掉頭,隨後支那人又化整爲零,分成數支部隊南下,炸燬了南滿鐵路,有兩支部隊甚至深入到奉天附近,襲擊了奉天附近的彈藥庫,整個瀋陽附近被鬧得一團糟。

讓岡部直三郎頭痛的是,GC軍也開始活躍起來,從華北滲透進來的GC軍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後,繼續向北滲透,沿途襲擊警察所,皇軍哨所,向北運送彈藥的車隊,另一支支那游擊隊向南滿挺進,越過沈長鐵路,進入通化附近的山區,策動當地駐守的國兵守備隊叛亂,震動整個南滿。

岡部直三郎再次從前線抽調334師團到南滿追剿GC軍游擊隊,從追剿支那特遣隊的三個師團中抽調411師團追剿出現在北滿的GC軍楊K武部,此舉大大減弱了對支那特遣隊的追剿。岡部知道特遣隊分兵搔擾的目的就是擾亂皇軍的視線,支那人的目的還是從遼北突圍,與那裡的支那四十九集團軍會合,但他現在也抽調不出更多師團加入追剿。

在這短短的十多天裡,來自華北的情報報告,蔣介石視察了北平天津,宣佈成立東北戰區,由支那將軍莊繼華出任東北戰區司令官,支那將軍隨即將他的司令部從北平遷到冀東某地,在通州地區整編的支那五個軍正陸續開往冀東,前線壓力猛增。

支那將軍出任東北戰區司令後,立刻對冀東前線部隊作出調整,第五集團軍北上熱河,從緬甸歸來的新八軍和112軍接替他們的陣地,山海關面臨的壓力絲毫不小,而熱河前線的壓力則是倍增,岡部直三郎又從錦州附近的預備隊總抽調兩個師團北上增援,這讓他的戰役預備隊下降到兩個師團,這讓岡部直三郎更感到兵力捉襟見肘。

山海關前線壓力猛增,蘇俄戰場也不省心,蘇軍在繼蒙古戰場發動進攻後,又在外興安嶺發動進攻,此舉牽制了準備後撤的關東軍第六軍和第七軍的十萬兵力。

軍部決定放棄滿洲後撤朝鮮,這個決定雖然沒有正式向下宣佈,岡部直三郎認爲此策略可行,關東軍目前的兵力無法守住這麼長的戰線。但參謀長秦彥三郎卻向他報告,這個策略已經泄露出去,下面一些中低層軍官正秘密串聯,反對放棄滿洲,這些軍官大都是掌握部隊的軍官。

秦彥三郎的報告讓岡部直三郎震驚之餘,又提高了警惕,命令秦彥三郎暗地裡進行調查,看看消息是從那傳出去的。

秦彥三郎很快查出,消息是土肥原調查組泄露出去的,岡部直三郎大怒,立刻給土肥原和軍部去電,指責調查組泄露軍事機密,要求土肥原嚴查,懲處責任人。

土肥原收到電報後,這才恍然大悟,立高之助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他心中暗暗後悔,不過這封電報還代表了關東軍司令部的另一個態度,對特別特列事件調查遷延不決表示不滿,莊樹也暗示他,快刀斬亂麻,儘快將這事平息下去,這件事對關東軍已經造成了很大影響,關東軍內部已經有傳言,軍部要借這事整肅關東軍。

來自東京和關東軍司令部兩方面的壓力,土肥原也不得不讓步。他召集調查組所有成員開會,討論目前發現的所有線索,結果讓他非常失望,所有線索都無法指向立高之助。

這次調查又新發現兩個滿洲國官員看上去有問題,可莊樹深入調查後,發現這兩個官員不過是利用手中權力,收受賄賂,可在抓捕行賄者,卻又發現有個重要的行賄者已經逃亡,莊樹隨即發出通緝令,但土肥原認爲,這不過是支那特工釋放的煙霧,這兩個官員根本不清楚特別列車的實際行車路程,更不知道特別列車會在拉姑停留。

“諸位,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調查了,軍部和關東軍司令判斷,支那人會在七月初發動進攻,現在已經是五月中旬了,時間還剩下一個半月,軍部認爲,在蘇軍和支那軍夾擊下,關東軍難以守住滿洲,爲此關東軍主力和儲備在滿洲的所有物質和僑民都必須在這一個半月內撤到朝鮮,在朝鮮北部構築防禦工事,朝鮮總督已經調動三十萬朝鮮民夫,曰夜趕工,修築工事。”

“立高之助是僑民撤退小組負責人,橫山中將是大陸鐵道司令部司令,撤退小組的所有成員都在調查中,這已經非常影響士氣,也嚴重影響撤退工作,所以我決定,按照事先作出的決定,解除橫山中將,立高少將,田邊大佐,……。”

土肥原拿出從東京帶來的命令,將接受調查的所有官員解除軍職,押送回國,強制退役。參加會議的所有人都沉默下來,這個決定讓二十多名軍官被迫帶着屈辱回國。

青城小山心中對立高之助更加仇恨,這個狡猾的傢伙,就算死也要拖着帝國的軍官一塊走,這個混蛋的傢伙,我絕不會放過他,就算天涯海角我也要追查到底。

第二天,接受調查的橫山和立高之助等人全部集中在大會議室,除了立高之助和橫山田邊外,其他人都忐忑不安的等待着。

土肥原徑直走上主席臺,也不說什麼廢話,拿出東京的命令就開始宣讀:“…,鑑於你們在鐵別列車事件中的嚴重失職,爲帝國造成的巨大損失,軍部決定,解除你們所有人的軍職,押送回國,強制退役。”

立高之助大有深意的看了橫山一眼,橫山明白他的意思,這是告訴他,瞧,我沒說錯吧。收到處理的軍官們大譁,可橫山和立高之助這兩個將級軍官沒有任何動作,下面這些軍官也只能忿忿不平。

三天後,所有軍官在憲兵押送下登上南下的列車,經過朝鮮,到釜山上船。

立高之助站在船尾,望着漸漸消失在遠處的大陸,他的眼眶有些溼潤了,這塊魂牽夢繞的,開滿金達萊的,讓他爲之奮鬥了一生的土地,要暫時離開他了。後背上有一道目光始終沒有離開他,他知道那是誰,危險並沒有離開他,現在他要發揮他的一切智慧來保住姓命,他一定要活到朝鮮獲得讀力的那一天。

膠東半島,春耕早已經結束,田間的禾苗已經抽出青青的稻穗,農夫在田間地頭忙碌,他們時不時擡頭看看遠處那個巨大的機場,這個機場是今年年初,全縣老少爺們和女人拼了命建起來的,村長說這個機場是用來轟炸曰本人的,一說轟炸曰本,全縣的百姓羣情激昂,不分白天黑夜在工地上忙碌,原本需要六個月才能建起的機場只花了四個月便建成,讓美國人不斷豎起大拇指。

機場建成後,又在旁邊修起幾個巨大的庫房,接着便有那種大卡車運來汽油,讓周圍村子的鄉親們有些不舒服的是國民黨軍隊也過來了,他們忙碌的在四周部署了好多火炮,炮口昂揚的指向天空。

在這一切都部署好後,一羣羣巨大的飛機從天而降,這些飛機是如此巨大,人站在飛機下,還沒有它的輪子高,飛機一旦發動,巨大的轟鳴聲可以傳到七八里外。

幾輛吉普車飛快的從路馳過,捲起的塵土濺落到飄落到田間,田裡勞作的農夫擡頭目光復雜的看着車頭飄揚的青天白曰旗。

(未完待續)

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報紙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南線(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曙光(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三節 彙報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蟄伏(八)第五節 積聚(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八節 南線(四)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聚才(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一節 報名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魅影(四)第二節 策劃(二)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六節 救亡(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一節 返川(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一節 奪軍(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出兵(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視察(一)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節 沙基(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七節 上書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十節 風雲(一)
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報紙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南線(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曙光(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三節 彙報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一節 遏制(十)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蟄伏(八)第五節 積聚(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八節 南線(四)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聚才(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一節 遏制(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一節 報名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結盟(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魅影(四)第二節 策劃(二)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六節 救亡(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一節 返川(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一節 奪軍(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一節 出兵(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視察(一)第三十九節 變第二節 沙基(三)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七節 上書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十節 風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