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外交(六)

宋子文心裡有些高興也有些遺憾,財政部長職位雖然奪回來了,可行政院卻沒能拿到手,蔣介石看來對他還是有所防範,同樣,莊繼華對張靜江同意出任參政會感到有些奇怪,不過卻不好開口問。

“汪兆銘走後,中央是騰出了很多職位,”莊繼華斟酌着說道:“不過,校長,學生建議,最好給明煮人士留下幾個位置,比如張瀾、黃炎培、羅隆基、章伯鈞等人。”

這一年多,莊繼華在四川貴州雲南接觸了不少明煮人士,知道他們對政斧有怨氣,這種怨氣最根本的還是他們在政治上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將他們結合進政斧,實現他們的部分訴求,緩和潛在的政治風險。

蔣介石稍微怔了下,沒有開口,楊永泰卻搖頭說:“這些人除了會瞎嚷嚷,沒有絲毫辦事能力,讓他們進入政斧,除了會把政斧搞亂外,其他沒有絲毫益處。”

“暢卿先生,”莊繼華也搖頭說:“這些人在社會上有些影響,把他們結合進政斧,如此我們組建的就是一個聯合政斧,凸顯國內各政治團體依然緊緊團結在校長周圍,沒有受到汪精衛出走的影響,如此中外疑慮均可消除。”

莊繼華話中含義很明顯,羅斯福爲何會派居里來,根本原因還是對國民政斧政斧充滿疑慮,如果將這些明煮人士團結進政斧,一方面凸顯政斧抗戰到底的決心,另一方面可以將國內的這些精英納入政斧中,在政治上取得主動。

但楊永泰清楚,蔣介石不會這樣想,這些人都是民國的持不同意見者,進了政斧照樣會瞎嚷嚷,那時造成的影響更壞。

“文革,你這個想法恐怕別人不會領情,”宋子文也不贊成:“張瀾這人我沒接觸過,不過羅隆基章伯鈞這些人我是知道的,一般的官職他們看不上,可你要把重要部門交給他,他們又弄得亂七八糟。”

莊繼華還是搖頭:“我不這樣看,恰當的職位可以讓他們發揮作用,比如,外交部蘇俄司,還有新兵運輸機構,另外還可以在參政會設立外交委員會,此外教育部,實業部,象羅隆基,可以讓他到實業部擔任副部長,章伯鈞可以擔任蘇俄司司長,張瀾可以去教育部,此外鐵道部交通部也可以讓出些位置來,如果還不夠,還可以設立礦產部,參政會可以設立多個委員會,比如商業發展委員會,進出口管理委員會,讓他們在這裡面發揮作用。”

看宋子文的表情,他依舊不贊成,可楊永泰卻感到莊繼華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在籌劃什麼,只是現在看不清,絕不是什麼消除中外疑慮那麼簡單。看來這對師生又要開始算計了,楊永泰心想。有了這個判斷,他便不再開口。

“文革,你這不是因人設事嗎。”宋子文語氣略帶責備,心中非常不以爲然,要說這些人中,張瀾黃炎培還不錯,在教育上還有一套,其他羅隆基和章伯鈞就是政治活動人物,在西方學了點明煮皮毛,就回來賣弄,本身又沒有獨啓爐竈的本事,只能因人成事,卻又自以爲是,絲毫不看所依靠的人需要什麼,這樣的人不管是在國民黨還是在GCD,最終都是要倒黴的。

“那就因人設事,我們控制住財政部,軍令部,外交部,其他的就讓楊市長與他們周旋,他們只要靠向政斧,就不會再靠向別人,達到這個目的就行。”莊繼華絲毫不在乎,依舊堅持。

蔣介石心中動了下,沉默一會才說:“文革,你先去準備下,最遲後天就要開始談判,嗯,鄧文儀就讓他先到你西南行營擔任政治部副主任吧,反正曾擴情也在那。”

“擴大哥,忠厚老實,處事穩重,雪冰兄有些時候有點急躁,倆人配合倒是恰當,校長眼光獨到。”莊繼華假裝沒聽出蔣介石的不滿,稱讚不絕。

蔣介石看着他的樣子又氣又好笑,忍不住罵道:“你給我滾,滾,滾,盡給我找麻煩。”

莊繼華嘿嘿笑着站起來向他告辭,走到門口,蔣介石又把他叫住:“李安定你磨礪得很好,鄧雪冰也交給你看着,對了,你怎麼沒舉薦李安定呢?”

這兩人談話的隨意讓楊永泰和宋子文都有些羨慕,宋子文敢跟蔣介石發脾氣,楊永泰很受蔣介石尊敬,可其中都透着拘謹,可莊繼華這卻透着親暱,就像是在拉家常一樣。

“滇西現在還離不開安定,他正在那備戰呢。”莊繼華答道,說到這裡他彷彿想起什麼,返身對蔣介石說:“我在滇西準備的那個軍還缺個軍長和師長,校長看,是不是把石尖兄和戴安瀾調給我。”

“你,”蔣介石有些哭笑不得,莊繼華從進入四川開始就不停地要幹部,一直要了八年,這兩個人莊繼華也已經要了很久,向他要,向何應欽要,他一直沒答應,不過餘程萬的情況他也知道,這個從牛行屍山中爬出來的驍將,始終不走運,論資歷,當個軍長都沒問題,論能力,能力也不差,就是不知道爲何每次該升遷時,頂頭上司總是推薦別的人。

看着莊繼華熱切的目光,蔣介石都已經沒法生氣了,他苦笑搖頭:“好吧,都給你,你呀,以後別再當這樣的濫好人了。”

蔣介石松口,莊繼華差點跳起來,總算可以把人要來了,現在他可不擔心了,他已經放了一羣虎在滇西,小曰本一旦南下,他就在緬甸給他們準備了一場大餐。

等莊繼華快快活活走了後,蔣介石轉身面對楊永泰和宋子文時,神情又恢復了嚴肅。

“子文,財政部還要來兩個新人,劉航琛,擔任財政部次長,另外參政會的財政委員會由馬寅初負責,文革的有些話還是對的,不能GCD把人都拉走,我們也重視明煮人士,張瀾可以用,他在川人中聲望很高,如果他願意,就把教育部給他。”蔣介石說。

劉航琛出任財政部次長是爲了拉攏四川實力派,宋子文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這裡面也有防範他的意思,畢竟他與蔣介石的關係沒有孔祥熙親密。

“暢卿先生,行政院的人事安排儘快落實,你先徵求下那些新人的意見。”蔣介石又對楊永泰吩咐道。

“是,委員長,不過張瀾要是提出增加教育經費呢?”楊永泰問道。

“國家在打仗,教育經費不可能增加,”對這點,蔣介石非常堅決:“等國債發行成功後,我會適當考慮一點,數量不會太多,這點,你務必要說清楚,現在軍隊是首要的。”

莊繼華離開黃山後,立刻發電報給白斯同,讓他儘快從成都趕來,讓就到觀音橋中學招到鄧文儀,把委任狀交給他,鄧文儀看到委任狀雙手忍不住有些顫抖,這一年多的無所事事,快讓他絕望了,現在他終於可以重新出山了。

“雪冰,以後要小心,謹慎,安定可以爲榜樣。”莊繼華心中嘆口氣,在武漢指揮掃黃掃毒掃賭時,那時的鄧文儀是何等意氣風發,與現在相比可謂天造之別,看到他,莊繼華再度萌生告別政治的念頭。

鄧文儀很清楚這是莊繼華給他求來的,他曾經去求過賀衷寒,雖然倆人關係莫逆,可賀衷寒本身就受着懷疑,根本無法開口,何應欽還記着當初他們逼宮的情形,連見都不願意見他,宋美齡就更不消說了,錢大鈞倒爲他說過話,可反倒被蔣介石訓斥了一頓,以後就再也沒人敢開口了。

“你準備下,明天我們去北溫泉。”莊繼華見他有些激動,其實對他而言,教書未嘗不是件好事。

北溫泉在縉雲山下,是渝城最有名的溫泉,原來這裡是座破敗的寺廟,盧作孚在北碚搞鄉村建設實驗時,將這裡建成了溫泉度假區成了渝城最有名的公園度假區,北溫泉賓館卻不在北溫泉範圍內,而是在縉雲山下溫湯峽內的,緊靠嘉陵江邊,原來是民生公司的員工休假地,抗戰開始後,盧作孚把它獻給國民政斧,原意是作爲傷殘士兵療養院,可購買住房接受後,卻成了政斧官員的療養院,盧作孚知道後也無可奈何。

莊繼華在這裡召開了第一次預備會議,商定談判策略,先來的是英國人,英國政斧派出布林德上校爲首的三人小組。

根據外交部介紹的情況,布林德上校是英國駐印軍司令部作戰處長,兩個隨員是駐印軍的中校參謀喬治和少校普拉森。

拿到名單時,他心裡有個感覺,英國人不是來正式談判的,而是來摸底的。其實英國人已經夠給國民政斧面子了,當初去與蘇俄談判時,軍銜最大的不過是中校。

“英國人來摸底,我們也順便摸摸他的底,以便將來好應付。”莊繼華在預備會上對大家說,他滿不在乎的樣子讓周立益隱隱有些擔心。

坦率的說,莊繼華在外交部的印象很不好,無論是當初渝城打死曰本人,還是前不久在藏省驅逐英國人,都給外交部帶來不小的麻煩,讓他們手忙腳亂好長時間。

鄧文儀和白斯同卻沒說什麼,這兩人一個剛剛重新踏上仕途,還沒恢復信心,另一個則是首次在莊繼華身邊做事,還不敢太放肆,心裡打定主意先觀察。

“沒有什麼談判方略,這次就是大家見見面,海闊天空聊一下,”莊繼華伸個懶腰,這個動作讓他看上去有些痞賴:“倒是俄國人那邊要慎重對待。”

相比較下,斯大林對這次會談重視得多,派出的談判代表副總參謀長梅涅佐夫中將,此外還有在華蘇俄顧問團團長崔可夫少將。而且雙方首先在莫斯科有過接觸,目的明確,蘇俄明言希望加強雙方軍事工業的合作,特別是飛機制造業。

曰本零式出現在中國天空後,蘇俄的主力機種伊-15和伊-16明顯不敵,數次交戰無不大敗,張鼓峰衝突,零式再度逞兇,蘇空軍損失慘重,相反,中國的P40雖然略有不足,卻能勉強與零式抗衡,數次交戰沒有吃到什麼大虧,這讓蘇俄動心了,聯繫到上次的火箭筒雷達,斯大林纔有了這個決定。

位於山腳的賓館,在江風吹佛下,涼爽宜人,周圍重巒疊嶂的山林,交雜於林間的鳥鳴,爲這亂世平添一份寧靜。

布林德打量着對面端坐的青年人,這個年青的上將被西方記者成爲中國的摩西,數次擊敗曰本軍隊,是中國最優秀的將領。對方平和的目光在自己身上縈繞一下,原本滿滿的信心一下子就變得沒底了。

“上校,緬甸是貴國的殖民地,我們該如何協作保衛呢?”莊繼華首先開口。

“我國政斧的意見是,一旦發生曰本進攻南太平洋的戰爭,我們希望貴國爲我們提供後勤支持,另外請貴國幫助我們守禦香港。”布林德振作精神,曰不落帝國的國威不能在自己身上落下。

“香港就不要提了,你我都是軍人,應該知道,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是無法守禦的,而且守住了也沒什麼用。”莊繼華直截了當的否決對方的一半要求,然後話鋒一轉:“貴國計劃在緬甸投入多少軍隊?目前有多少軍隊?你們有沒有作戰計劃?”

這三個問題直接刺中對方的要害,其實目前緬甸駐紮有多少英[***]隊,莊繼華心中是有數的,李安定這幾年在滇西不是白待的。英國在緬甸只由一個旅,全是印度馬來人組成,在英國部隊中只能算三流部隊,戰鬥力極低。

此外緬甸近年的讀力運動高漲,緬甸百姓對英國人極端痛恨,只要提出幫他們趕走英國人,緬甸人就會幫你,這也是讓莊繼華擔心的地方,曰本人提出幫助緬甸讀力的口號,勢力近幾年發展極快。

“目前曰本人還沒有露出南下的跡象,”布林德狡辯道:“一旦有這方面的跡象,我們會立刻增兵緬甸。”

“哦,是這樣。”莊繼華饒有興趣的打量布林德,心裡有些好笑:“那我們在這裡談什麼呢?”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初戰(三)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七節 曙光(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三節 無聲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一節 湖議(二)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離校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八節 轉折(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兩全(一)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九節 殤(九)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一節 突破(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五節 盟國(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九節 魅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七節 生機(八)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三節 狙擊(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五節 盟國(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五節 盟國(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戰局(四)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四節 戰鼓(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投敵(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法幣(八)
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初戰(三)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四)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六節 和約(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七節 曙光(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三節 無聲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一節 湖議(二)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離校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八節 轉折(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兩全(一)第一節 報名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九節 殤(九)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一節 突破(八)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五節 盟國(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調整(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九節 魅影(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七節 生機(八)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三節 狙擊(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五節 盟國(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五節 盟國(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戰局(四)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四節 戰鼓(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投敵(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四節 視察(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法幣(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