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塞克特(二)

莊繼華想到這些有些不寒而慄,他立刻接受了杜聿明的建議,不過勞軍費必須帶,按照正規部隊的標準給與獎勵和撫卹。

杜聿明還沒走,何應欽的電話就到了,塞克特北平之行驚動了國民黨華北的軍政要員,蔣介石對塞克特的重視讓何應欽等人自然不敢怠慢,而且蔣介石也有電報,讓何應欽務必招待好這位貴賓,同時還指定莊繼華全程陪同。

莊繼華放下電話帶着宋雲飛就出門了,自從上次遇刺後,他的住所變了,搬到距離新華門不遠的杏仁衚衕,一個讀力的宅院中。這處宅院原來是前清一個落魄貝子的,溥儀的滿洲國成立後,貝子欣喜若狂的投奔他的皇帝陛下去了,待他在東北一露面,這處房產就被作爲逆產沒收了,原先一直空着,現在撥給莊繼華住,與他一起的還有一個班的警衛人員。

對如何接待塞克特,何應欽有些頭痛,他不清楚塞克特的習慣,不過既然蔣介石指定莊繼華全程陪同,他就乾脆把莊繼華找來商議。

“不用做什麼特殊的,”莊繼華聽何應欽說了之後,心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讓接待處的在六國飯店租間房子,然後派輛汽車不就行了;於是便立刻答道:“我瞭解他,塞克特將軍是個典型的普魯士軍人,除了軍隊外,他對其他事物的熱情並不高,所以用不着準備什麼特殊的,況且他這次是以私人身份來華訪問的,所以過於大張旗鼓,恐怕會適得其反。”

何應欽點頭稱是,但他心裡卻有些不舒服,聽莊繼華的意思,接待這個在國際軍界都極高聲譽的將軍他這個委員長好像不用出面了。

“這不好,畢竟委員長有過交代,有些事情還是要作的。”何應欽彷彿不在意的瞟了莊繼華一眼。

莊繼華沒注意只是簡單的點點頭,何應欽有些奇怪,今天莊繼華從進門開始就有些恍惚,好像沒把塞克特的到來放在心上,也沒把蔣介石的吩咐放在心上。

“文革,你這是在想什麼呢?”何應欽有點不高興的問。

莊繼華還是沒注意,熊斌輕輕碰了他一下,莊繼華這才反應過來。他擡頭看了熊斌,對方衝他做個示意,莊繼華這才發現何應欽臉上已經滿臉怒意。

“哦,對不起,何委員長,”莊繼華連忙說:“這些天我一直在想一些事情,有點走神了。”

“那說說看,你在想什麼?”何應欽冷靜的問道。

“是關於這次長城之戰的,”莊繼華解釋道:“有些想清楚了,有些還沒想清楚。”

“說說嘛,我們一起探討一下。”熊斌間何應欽的臉色不好,有心替莊繼華解圍。熱河停戰條約簽訂後,熊斌在民間受到極大的抨擊,但在軍內卻受到推崇。軍隊內部的高級將領與普通民衆不同,是處在第一線的,對軍隊的實際情況非常瞭解,宋哲元二十九軍參戰部隊損失過半,其中張自忠的三十八師只剩下三分之一,其他商震、于學忠、何柱國、衛立煌各部無不損失慘重,只有熱西傅作義所部稍好,可也減員四分之一。

在古北口反攻的中央軍徐庭瑤部和八十七師的損失尤其大,特別是徐庭瑤所部,二十五師和第二師基本打殘了,第二師的營連級軍官基本換了個遍,二十五師更厲害,連師長都換了兩次,現在帶領部隊的戴安瀾還是帶傷上陣,團級以上的軍官都大部帶傷,全師參戰前一萬餘人,戰後只剩下三千來人,幾乎人人帶傷。由於十七軍傷亡過大,何應欽將他們調到懷柔修整,二十五師更是被調到豐臺地區。

正是這樣慘重的傷亡讓高級將領們對熊斌能及時抓住時機逼曰本人簽下條約,把戰場上的有利局面轉化爲勝利果實,給與了很高的評價,對民間的攻擊嗤之以鼻,以各種方式安慰他。可熊斌自己知道和約是者勒米談下來的,他以爲莊繼華會表示不滿,可沒想到,莊繼華根本沒有說出一個字,相反在不同場合維護他,這讓他非常感激,故此纔會爲莊繼華解圍。

“我就是在想,這次長城之戰中我軍暴露出的弱點,以及怎麼整改。”莊繼華苦笑一下說道:“問題我已經找到,可怎麼改我卻不知道。”

“你認爲都有那些問題,”何應欽這下有興趣了,莊繼華在黃埔就有擅於總結的名聲,樟木頭之戰和牛行大戰之後都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戰術,胡宗南和薛嶽在他們的部隊裡還在執行這套戰術。

問題有哪些呢?莊繼華慢慢的對何應欽和熊斌講述起來。

長城之戰中中[***]隊暴露出來的弱點很多,最主要的是幾個方面,首先是部隊裝備太差,以中央軍十七軍爲例,徐庭瑤雖然沒有黃埔經歷,但他是一軍系的老人,北伐時期就是師長,部下大都是黃埔畢業生,可就這樣的嫡系,全軍的炮沒有八十七師一個師多,好在步槍每人都有,機槍每個連有一挺,攻擊火力十分薄弱;中央軍如此其他各部就更不用說了,二十九軍大刀片厲害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步槍沒有刺刀,不得不下苦功練習大刀。

其次士兵的訓練不足。有些士兵在上戰場之前連實彈射擊都沒做過,甚至有些連手榴彈投擲訓練都沒進行,關磷徵負傷就是個例子,他本來是不會負傷的,他率領部隊反擊時,發現敵人一個火力點,他命令投手榴彈,結果身邊的幾個士兵沒拉弦就扔出去了,反被曰軍扔來的手榴彈炸傷。除了武器訓練外,士兵缺少基本的戰術組合訓練,對這點莊繼華尤其不能理解,他在北伐途中整理的防守和進攻戰術早就交給蔣介石了,可爲什麼直到現在全軍戰術訓練大綱還沒有,攻擊只知道一窩蜂往上涌,防守就知道狠打拼命,幾乎看不到組合戰術訓練的影子。

最要命的是後勤,中[***]隊的後勤組織十分原始,所有物資集中在北平的兵站中,而前線距離兵站幾百裡,運輸根本跟不上,仗打到後面,前線作戰的士兵連飯都吃不飽,部隊被迫在本地收集,所以當反攻打出長城後,當地老百姓早跑光了,無法收集到糧食,最後還是北平這邊的後援會,組織了一些大車送上一批糧食,士兵才勉強沒有斷炊。

最後莊繼華見何應欽和熊斌的臉色不好,他勉強說了幾句好的,比如士兵鬥志旺盛,士氣高昂等等,可誰都知道那只是幾句場面話。

何應欽和熊斌都沉默了,他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真要整改,牽涉到的利益方太多了。熊斌搖頭說:“文革,看來你對軍隊還真不是很瞭解。你說的這些其實大家都知道,可誰也沒辦法。就說訓練吧,你知道子彈多少錢一粒嗎?”

莊繼華搖搖頭,他很是不解的看着熊斌,子彈多少錢一粒與部隊訓練有什麼關係。熊斌嘆口氣說:“其實底下的軍官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這些情況,但他們也沒辦法,一粒子彈大約五六斤白麪,發下去的子彈都是有數的,不能隨便用,用在訓練上,戰場上就沒有了。中央軍不太清楚,西北軍我可是知道的,平時只發四五粒,上戰場前再發十-十五粒子彈,手榴彈也是這樣,你說換作你,訓練時敢作實彈射擊嗎?”

莊繼華聞言深感意外,他沒想到軍隊的窮困達到這種地步。他還沒開口,何應欽也深有感觸的說:“其實中央軍也好不了多少,只有德械師稍微強點,以前查閱部隊,關磷徵就曾向我要彈藥,可我沒給他,爲什麼呢?因爲沒有。”何應欽停頓一下又說:“這次停戰的時機抓得好,在這樣打半個月,長江以北儲備的彈藥就沒有了。”

莊繼華背心冷汗直冒,他忽然想起一事,頓時臉色大變:“何教官,長城局勢恐怕還有反覆,曰軍恐怕不會甘心失敗,我們還必須抓緊時間備戰。”

何應欽一愣,他看看熊斌,後者也迷惑的看着他。

“不會吧,這停戰協定剛籤沒多久。”熊斌忍不住說道。

“這絕不是我杞人憂天,”莊繼華鄭重的說:“最近從曰本傳來的消息不知長官看過沒有,曰本民間壓力極大,對關東軍的指責很多,直接導致關東軍的武藤信義、小磯國昭、岡村寧次被更換,接替他們的菱刈隆、西尾壽造、板垣徵四郎都是主張加快侵華步伐的人物;其次,曰本一直在宣揚,滿洲國不是三省而是四省,這第四個省就是熱河,所以我認爲曰軍決不會甘心,肯定會再度挑起紛爭,爭奪熱河。”

何應欽心中不寒而慄,就在莊繼華進來前不久,蔣介石給他來電,要調十四軍南下加入江西戰場,八十七師回南京,如果這兩支部隊一走,剩下的無一不是傷亡慘重的部隊,沒有半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回覆元氣。

(未完待續)

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三節 戰鼓(一)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挽弓(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八節 天火(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對策(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視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三節 結盟(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二節 起航(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五節 突擊(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彙報第五節 雲集(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謀殺(三)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一節 遏制(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九節 殤(十)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二節 交易(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十二節 陰雲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
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三節 戰鼓(一)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挽弓(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八節 天火(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四節 對策(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巧取(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四節 視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三節 結盟(五)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二節 起航(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五節 突擊(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彙報第五節 雲集(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謀殺(三)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一節 遏制(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九節 殤(十)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二節 交易(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十二節 陰雲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一節 突破(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