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

“他們也來找過我了,不過應該是試探姓質的,”莊繼華淡淡的說:“你知道上海有個七星公司嗎?”

翁文灝想了想說:“聽說過,不過具體不清楚,也許乙藜(即錢昌照)知道。”

“不管他,他們的後臺大致是誰,我也猜到了,”莊繼華淡淡的說:“只要他說不動委員長,他就拿我沒辦法,相反,我還可以找找他的麻煩。”

“你怎麼找他的麻煩?”翁文灝好奇的問,他不知道莊繼華說的是誰,不過按他的語氣,應該是個權貴人物。

莊繼華笑了笑沒有說話,他拿起那份材料在手上敲敲:“我這份材料我可以帶走嗎?”

“當然可以,不過只能你一個人看。”翁文灝嚴肅的說:“能看這份資料的目前只有四個人,你、我、乙藜和委員長。”

“放心吧,別人看不到的。”莊繼華把文件收到公文包中,然後又對翁文灝說:“我有個想法想和您討論一下。”

翁文灝做個手勢示意他繼續,莊繼華接着說:“我想成立一個國防科工委,目的就是以國內有名的科學家爲領頭人,進行軍事科技研究。”

“這和資源委員會有區別嗎?”翁文灝想想後問,資源委員會目前就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專家。

“有,”莊繼華接口道:“資源委員會是戰略上的,國防科工委是戰術上的。具體來說,資源委員會負責工業佈局、金融整頓、外交研究、礦產勘探、交通建設;工國防科委負責武器研究,從步槍到重機槍,迫擊炮到重火炮,坦克到飛機。”

“嗯,這到是個好主意,”翁文灝想想後說:“不過這得委員長批准。”

“委員長那裡我去說,不過我沒有人選,”莊繼華嘆口氣說:“這個人必須瞭解代軍事武器的發展,還要了解現代科技發展以及工業。”

翁文灝站起來想想後說:“有一個人可能合適,只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莊繼華一下就站起來了:“誰?”

“俞大維,”翁文灝走到莊繼華面前:“俞大維是哈弗大學畢業,後來進入柏林大學學習數學,後來轉到彈道學,在德國期間他曾經負責我[***]事裝備採購,對歐美軍事裝備有所瞭解,現在是軍工署署長,軍銜中將,比你的高。”

說到最後,翁文灝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莊繼華也笑了:“那真是太好了,上將最好。”

而後他又皺眉問道:“這個人人品怎麼樣?”

翁文灝搖頭嘆息說:“文革,別以爲國民政斧都是貪官,這俞大維就是出名的清廉,人品沒得說。”

莊繼華點點頭,他相信翁文灝,這個地質專家與基地裡的那些專家一樣,學術嚴謹,艹守廉潔。這一年裡莊繼華主要接觸的就是這些知識分子,而且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整體給他的印象是他們是一羣有高度愛國心的人,在學術上嚴謹務實,絕不空談,根本沒有前世的那種只知討好政治領導人的風氣。

不一會,翁文灝的秘書吳兆洪過來請他們去會議室,會議室裡面已經有七八個人了,除了錢昌照外,莊繼華只認識孫越崎,另外兩個不認識。

“這是莊繼華莊文革將軍,資源委員會副主任,”翁文灝先向他們介紹莊繼華,然後又對莊繼華說:“乙藜和越崎,你都認識,我就不多說了,這位是化工專家吳蘊初先生,惲震先生目前在委員會裡負責電力組、上海機器廠的經理顏耀秋先生,上海機器五金同業公會主任委員胡厥文先生,嚴冶之先生….,程義法先生…….”

這些人一一起立與莊繼華見禮,莊繼華也絲毫不敢怠慢,頗得他們的好感。

“莊副主任目前在四川主持西南開發,他的工作很繁忙,難得有時間回南京,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把要做的事情落實了。”錢昌照待衆人坐下後就開口說道。西南開發最近鬧得滿國皆知,這些人多少知道一些莊繼華的事情,當然詳情是不清楚的。

“第一個議題是漢陽鋼鐵廠恢復鍊鋼的事。”翁文灝看看錢昌照宣佈了會議開始。

“漢陽鋼鐵廠有十年沒鍊鋼了,的恢復需要確定兩件事,第一資金,第二曰本股東的關係;其中主要是資金。”嚴冶之是鋼鐵組的負責人,也是這次去漢陽鋼鐵廠調查的負責人:“漢陽鋼鐵廠目前有三十噸馬丁爐七座,三十五噸馬丁爐四座,五十噸高爐一座,此外鐵廠還有高爐兩座八百立方米高爐、一座四百七十七立方米混鐵爐,此外還有軋鋼車間有軋鋼機三座,現在幾乎所有鍊鋼鍊鐵的高爐都停產了,只有鐵礦還在生產。”

沒有人說話,翁文灝和錢昌照事先與嚴冶之交流過,此刻再度聽到他的話,依然感到心驚和痛心。

“漢陽鋼鐵廠是漢冶萍公司的一部分,設計能力年產鋼三十萬噸,最高時達到年產鋼七萬噸,停產的主要原因是虧損嚴重,外國鋼鐵,特別是曰本向中國傾銷鋼鐵,造成鋼鐵價格低於市場價格,停產以前,漢冶萍公司爲維持生產和擴大生產規模向曰本商人借款總計達六千萬大洋,後來曰本人將這些借款部分轉爲股份,所以目前曰本商人佔有大約40%的漢冶萍公司股份,此外,曰本人對借款有嚴格的規定,比如借款以廠礦財產和鐵砂爲擔保;期限爲30年;鐵砂除漢陽鐵廠自用外,應儘先售與曰本人;鐵砂售價由雙方議定,不受國際市場影響。還有就是盛宣懷當年也向英國人借款,英國人也藉機把他們的借款部分轉換爲股份,所以目前漢冶萍的股份構成是中方45%,曰本40%,英商15%。”嚴冶之面無表情的讀着他的調查結果。

….

聽完報告之後,莊繼華皺眉問道:“現在漢冶萍公司的總經理是誰?”

“盛宣懷的兒子盛恩頤,監事布朗,總工程師李維,大冶鐵礦礦長齋藤幸助。”嚴冶之答道。

“嚴先生,如果我們向漢冶萍提出購買鐵廠和鋼廠,你說他們會同意嗎?”莊繼華想想後感到沒什麼好辦法,只能用錢解決。

“買過來?這個方法我想過,也問過盛恩頤,盛恩頤的回答是曰本人可能不會答應,前幾年鋼鐵價格上漲,公司內部曾經討論過恢復鍊鋼的計劃,可由於曰本人的反對,此計劃作罷,後來武漢商人打算集資買下鋼鐵廠,可依然被曰本商人拒絕。”嚴冶之的臉上浮現出憤怒。

“這還不明白,曰本人的目的就是扼殺中國鋼鐵業,將中國作爲他們的原料極低和產品銷售基地。”程義法憤怒的大聲說道。

“是的,他們的目的就是這樣,不過既然我們知道了,那就有辦法對付他們,”莊繼華不動聲色的說。

“哦,什麼辦法?你快說說。”翁文灝急切的問,其他人也熱切的看着莊繼華,誰都沒想到,莊繼華居然立刻就能拿出辦法來。

“翁先生,您是科學家,不懂經商裡面的道道,其實這很簡單,對於漢冶萍來說,鍊鋼部分這塊資產已經是不良資產了,完全可以剝離,所以我們只要出價,他們就應該賣。現在的問題是曰本股東,按照股份公司的規則,如果大部分股東同意出售,而小股東不同意,那麼不同意的股東就要賠償其他股東的損失。嚴先生,你認爲三千萬,能不能讓英國人動心?”莊繼華轉頭問嚴冶之。

“三千萬!”所有人都差點驚呆了,漢冶萍公司的總投資大約六千萬左右,其中包括萍鄉的煤礦、大冶的鐵礦以及聯繫他們的鐵路,單論鋼鐵廠最多值三千萬。這幾乎是建一個新廠的價格:“三千萬,太高了,上次武漢商人出價一千萬,英國人就想答應,一千五百萬應該可以了。”嚴冶之答道,可隨後他又煩躁的說:“就算是一千五百萬,那來這筆錢呢?”

“錢,你不用擔心,我從西南開發工作隊撥出來,這樣吧,我們給他報價兩千萬,底價是三千萬,我派人去談判,你們就不要露面了。”莊繼華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

會場上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翁文灝和錢昌照,他們對莊繼華的西南開發工作隊的經費產生了莫大的懷疑。

翁文灝也不知道莊繼華的經費從哪裡來的,他從沒給西南開發工作隊撥過經費,國民政斧給資源委員會的經費只有一千萬,一年下來,這筆經費連一百萬都沒用到,莊繼華出發之前他曾經想撥三百萬給他,可莊繼華拒絕了,而且明確告訴他,他的經費自有來源,不用委員會撥款。翁文灝一度以爲是蔣介石私下給他撥的錢,可三千萬,蔣介石會答應嗎?

“文革,你能告訴我,這筆經費從哪裡來嗎?”翁文灝既好奇又感慨,莊文革畢竟是蔣介石的親信學生呀。

“文革,我也不明白,西南開發工作隊的經費從哪裡來的?”錢昌照也問道:“你說你有經費來源,你的經費是從那來的?”

莊繼華稍微遲疑一下,便笑着說:“經費來自美國華僑的捐款,我回國之前,他們捐了一筆錢給我,現在西南開發的經費就是這筆錢。其實別看我在西南又是修路又是建廠的,那些主要不是我的錢,是梅雲天先生的投資。這三千萬我也打算請梅雲天先生來投資。”

翁文灝和錢昌照同時路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真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不過在座的還有不是君子的,顏耀秋、吳蘊初等人交換一下眼色,顯然他們對莊繼華的話將信將疑。

“可還有個問題,”程義法忽然急切的說道:“就刷讓我們買下鋼鐵廠,可大冶鐵礦依然掌握在他們手裡,曰本人會把鐵礦石賣給我們嗎?”

莊繼華想想後說:“大冶鐵礦的事暫時不管他,四川也有鐵礦,實在不行,可以從四川運。”

既然莊繼華對漢陽鋼鐵廠的事大包大攬,那別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可莊繼華卻提出一個問題:“收回漢陽鋼鐵廠後,總經理由誰來擔任?先說明,我沒有人選。”

“我們推舉人選,梅雲天先生認可嗎?”翁文灝奇怪的問,既然是梅雲天出錢,自然應該是他找人。

“當然認可,我知道他,他手上也沒有人選。”莊繼華平靜的說:“你們能派出人來他高興得很。”

“李維,現在漢陽鋼鐵廠的總工程師。”於是嚴冶之推薦道。

“好,那就是他了。”莊繼華露出了笑容,似乎漢陽鋼鐵廠已經在他手中掌握了。

“漢陽鋼鐵廠的事情就這樣定了,由莊副主任派人去談判。”翁文灝將第一個議題作個瞭解,然後提出第二個問題:“我們對上海的工業作了調查,上海工業門類齊全,但都存在規模小的弊端,所以我們澳討論一個辦法如何幫助他們擴大生產規模。”

“如何幫助他們,首先就要知道他們的需求。”莊繼華邊說邊看一直沒說話正襟危坐的經理們。

(未完待續)

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三節 會戰(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五節 號角(六)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蟄伏(六)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節 策劃(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調整(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會戰(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三節 狙擊(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十節 衝突第五節 盟國(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六節 接觸第五節 號角(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雲集(四)
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三節 會戰(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五節 號角(六)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蟄伏(六)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十節 風雲(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節 策劃(九)第二節 投敵(十)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一節 突破(九)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調整(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八節 天火(三)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會戰(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三節 狙擊(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十節 衝突第五節 盟國(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六節 接觸第五節 號角(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二節 投敵(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五節 雲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