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戰天津(五)

張靈甫心急如焚,連電催促新編21師吳敏濤儘快趕到懷來,電告郭勳祺,請求空軍支援,最後乾脆丟下電話帶着剛剛趕到的師警衛連向東門衝去。

當張靈甫趕到東門時,城門附近的曰軍已經被趕出城,張欽允正在城門頭指揮部隊向城外射擊,城外曰軍炮彈正不斷落在城牆附近。

“軍長,你怎麼來了?下去!”張欽允看到張靈甫親自跑來,禁不住大驚。

“少廢話!情況怎樣?”張靈甫神色嚴肅拿起望遠鏡望着城外,城外的曰軍正奮勇衝向城頭,炮彈不斷在周圍爆炸,城下,大街上,316旅旅屬炮兵正緊張的架炮。

“鬼子大約一個聯隊,3000多人,不過還有後續部隊。”張欽允的回答很簡短。

正說着,一發炮彈在附近爆炸,衛士嚇了一跳,張靈甫紋絲不動,肩上的軍大衣都沒抖一下,城下正瘋狂進攻的鬼子大約一個聯隊,加上樑光烈的報告,他估計增援來的鬼子不會少於一個師團。

“告訴弟兄們,東門是死守,沒有撤退,新21師和遊擊總隊115師正趕過來。”張靈甫放下望遠鏡轉身對張欽允說,這短短几分鐘,他已經看清楚了,鬼子和他差不多,都是倉促上陣。

張靈甫已經斷定城外的曰軍缺少準備,沒有云梯,炮火雖然猛烈,可一零五師的炮火絲毫不弱對方。316旅全旅四千人,完全能守住東門。

這種倉促遭遇最考量的雙方指揮官的應變能力以及士兵的戰術素養。

張靈甫到了東門,丸山政男也趕到城下,城內的槍聲和爆炸聲頻頻傳來,懷來守備隊還在堅守,還在戰鬥。

丸山政男冷靜的思考下,命令第4聯隊停止進攻,這樣以野戰方式衝擊城市,除了付出巨大傷亡外,很難有所收穫,16聯隊在北門外與支那軍激戰,他估計支那軍至少一個師,有沒有後續部隊還不清楚。

有了基本的判斷後,丸山政男命令第4聯隊分出一個大隊對南門警戒,命令後續的29聯隊立刻趕往北門,增援16聯隊。而後嚴令31師團必須在兩個小時內趕到懷來,否則他便只有離開懷來。

距離懷來十多公里遠的東南方,31師團正沿着公路以強行軍方式趕往懷來,他們是今天早晨從石景山地區出發,沿途碰上三次支那空軍轟炸,汽車損失殆盡,只能步行趕往懷來。

在懷來西南方同樣十多公里的,陳G率領遊擊總隊也正以強行軍趕往懷來,陳G站在一株松樹下,兩個參謀拉開地圖。

“命令王近山向城東迂迴,其餘部隊加快速度,趕到懷來就在岡村寧次的屁股鉤子插上一刀!”陳G有些興奮,這次戰機抓得真好,一舉奪取懷來從北面威脅北平,掌握了整個平津會戰的主動權。

陳G很興奮,整個部隊都很興奮,趕到懷來消滅華北曰軍,光復整個華北激勵士兵拼出最後一絲力量。雖然兩黨政治上有分歧,但在消滅曰本人上卻是一致的。中央已經通報了疆省叛亂,提醒前線將領,要警惕國民黨趁機做文章,不過陳G並不擔心。華北戰區控制在莊繼華手中,沒有莊繼華的命令,國民黨不會採取任何行動。以他對莊繼華的瞭解,他不會對八路軍新四軍採取軍事行動,但他可能會利用這事做點文章,不過這點文章更多的是在政治上的。

“加快速度!快!”吳敏濤急促命令遠處的炮聲已經清晰可聞,曰軍正在進攻。

炮聲就是命令,所有士兵都拼命往前跑,不少士兵將沉重的棉衣脫下來扔掉,兩個戰士光着膀子扛着捷克輕機槍吭哧吭哧的往前跑,沉重的呼吸聲老遠便能聽到。

在更南面,彭X楓的肩上扛着支步槍,他的馬上騎着兩個年輕的士兵,部隊也同樣輕裝前進,長長的隊伍延綿出去十幾裡。

中南海內,懷來失守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派遣軍司令部,大城已經來不及表示對岡村的敬佩,岡村的調整充分證明他對戰局發展的預見姓,調整來得非常及時,可惜的是松山違抗命令,導致整個戰局陷入困境。

與大多數人的震驚相反,岡村寧次倒冷靜下來,他迅速斷定,支那軍只是想奪取懷來,對平津地區形成威脅,但支那軍目前還沒有力量以主力出擊平津,至少在奪取宣化之前沒有這個力量。

“命令丸山政男繼續進攻懷來,命令31師團加快速度,”岡村寧次接連下令,語氣果斷而堅決:“命令第五師團迅速向懷來靠近,必須在今晚之前趕到懷來。其餘各部遵照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迅速調整,不能有半點拖延!任何遲疑都將受到軍法嚴懲!”

說完之後,岡村寧次停頓下,看了眼大城:“張家口的情況如何?”

大城感到岡村希望自己能給出個好消息,可他沒有,張家口的情況比懷來還差:“吉木將軍來電,支那軍佔領野狼溝。”

野狼溝是63師團129師團返回張家口的必經之地,此地被支那軍佔領,正在撤退的63師團和129師團就插翅難逃。

岡村默默的盯着地圖,他非常不甘心,莊繼華用兩百萬人來打他四十多萬兵力,他不服,無論如何也不服。

挽救戰局的契機在那呢?岡村的目光急速的在地圖上尋覓,天津,不行,這裡只剩下三個師團了,其餘部隊正利用中國人還沒有封閉的通道北撤,橫山勇率部死死釘在天津城內。

廊坊,河邊正三正進行艱苦的北撤行動,支那軍幾乎包圍了他,只有一條窄窄的通道還可以通過,爲了保住這條通道,豐島房太郎第3師團左衝右殺,死死擋住從兩翼撲來的支那軍,爲河邊正三爭取一線生機。

涿州,谷壽夫正率部後撤,他算的撤退暫時算是安全,這個安全也只是相對而言,支那軍二十四集團軍和三十一集團軍,二十多萬兵力正猛烈進攻,谷壽夫不得不留下四個師團進行阻擊。

有末精三,這是最危險的地區,支那第一機械化集團軍渡過永定河後便分成兩路,坦克師衝破五十六師團的阻擊,殺到龐各莊,將五十六師團和第八師團與第十師團分割開來,另一路則殺到榆垡,進一步分割了五十六師團和第八師團。

有末精三指揮三個師團在外圍奮力衝殺,支那軍死死擋在他面前,以堅強的決心,守住了陣地。午後支那坦克殺到,進攻的第十師團受到沉重打擊,被迫向北退去。五十六師團和第八師團被包圍在龐各莊以南到永定河之間。

每個戰場都在以弱抗強,支那軍在防線上撕開一個大口子,支那將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岡村幾乎可以料定,支那將軍會將手中的預備調入這個口子,徹底割裂皇軍各部之間的聯繫,然後一口一口的吃掉。

“必須找到辦法,擊敗支那軍,擊敗支那軍。”岡村在心裡喃喃自語,他不甘心,即便要失敗,也是輝煌的失敗,皇軍不能就這樣失敗。

憤怒、委屈,讓岡村下決心,組織一次反擊,即便失敗,也要爲關東軍入關爭得時間,儘可能挽救部隊。

“命令第三師團132師團負責阻擊全力阻擊支那追擊部隊,其餘從天津廊坊北撤的部隊由河邊正三指揮,從涿州撤退的部隊有谷壽夫指揮。谷壽夫在涿州留下121師團和26師團負責吸引和阻擊支那三十一集團軍和二十四集團軍,其餘各軍全部由谷壽夫賽寧率領,在大興集結,向支那軍展開反擊,打通與五十六師團和第八師團的聯繫。

命令河邊正三組織部隊在青雲莊附近集結,向龐各莊之支那軍展開反擊。”

岡村這個命令實際修改了昨晚的命令,不過這種修改還來得及,不會給部隊造成多大混亂,因爲各個部隊正在後撤,都沒有到達岡村指定的位置。

“電告辻政信,務必堅守,我正調動部隊爲他解圍。”

大城很理解岡村命令變化的原因,他沒有勸解,只是默默記下岡村命令中的要點,不過這只是南線部隊的調整,可北線呢?

北線現在已經快成一個爛攤子了,部隊被分割包圍,懷來被支那軍攻克,新保安危在旦夕,宣化被圍,涿鹿被圍,近十萬部隊正陷入危機之中。

“命令涿鹿125師團堅守待援,命令宣化116師團立刻西進張家口,歸吉木司令官指揮,共同爲63師團解圍。一旦解圍,立刻向熱河撤退。”

岡村寧次壯士斷腕,放棄新保安,放棄涿鹿,用新保安和涿鹿來吸引中[***]隊,在最大程度上調動部隊,爲了吸引中[***]隊,中島康健還必須會同丸山政男反攻懷來,守住北平的北大門。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節 撤退(三)第九節 殤(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一節 挽弓(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一節 遏制(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十一節 酒話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五節 積聚(六)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三節 議戰(一)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一節 奪軍(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二節 策劃(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節 魅影(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結盟(三)第八節 南線(七)第六節 突破(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七節 生機(一)第十二節 陰雲第一節 奪軍(三)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七節 閃電(一)第二節 交易(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五節 雲集(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八節 南線(六)第五節 突擊(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殤(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風波(五)第二節 投敵(八)
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二節 川軍(一)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閃電(三)第十節 撤退(三)第九節 殤(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一節 挽弓(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一節 遏制(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二節 沙基(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蟄伏(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十一節 酒話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五節 積聚(六)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三節 議戰(一)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八)第一節 奪軍(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二節 策劃(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節 魅影(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三節 結盟(三)第八節 南線(七)第六節 突破(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七節 生機(一)第十二節 陰雲第一節 奪軍(三)第四節 戰鼓(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七節 閃電(一)第二節 交易(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五節 雲集(一)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八節 南線(六)第五節 突擊(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殤(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風波(五)第二節 投敵(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