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

說實話,宮繡畫始終沒鬧明白,莊繼華爲何敢如此大膽的提拔使用這些他甚至只是剛見過一面的將領,比如夏陽林、張靈甫,還是有孫立人、廖耀湘等,讓人無話可說的說是,這些人在戰場上都是一把好手,都是優秀的將領。

所以當莊繼華說黃伯韜是個將才時,宮繡畫只好閉嘴,這方面莊繼華的記錄又是非常出色,她自信沒有莊繼華那種眼光和膽量。

新四軍聯絡處也沒在商丘城內,而是在城西南的大王莊,距離商丘大約三裡。莊繼華抵達時宣俠父和黃民誠早已經等候在聯絡處內。

“文革,祝賀你,又得意了一把。”宣俠父見面有開始打趣,他知道莊繼華不喜歡那種一本正經的恭賀,那樣會讓他感到生分。

“劍魂,別恭維他了,你看他那得意勁,尾巴都要翹上天了。”黃民誠卻是一臉寒霜。

“明誠兄,你這是妒忌我吧,”莊繼華對黃民誠的態度滿不在乎:“老實說,這樣的仗你們就打不出來,滿中國就我能打。”

“你就吹吧。”宣俠父淡淡一笑,不過說實話,莊繼華的確讓他,讓他們吃驚,虞城反擊之前,中央到南方局都判斷商丘,甚至鄭州都很難守住,曰軍很可能會衝向項城、漯河。爲此南方局都做好了應變準備,新華曰報堅持長期抗戰的社評都準備好了,可沒想到莊繼華在虞城上演了一場大逆轉,讓所有預言全部失效。

三人說說笑笑向裡面走,周圍不管是新四軍還是莊繼華的衛士,都對此熟視無睹,三人之間的關係早被他們熟知,每次見面都要互相挖苦取笑幾句,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可一進入會議室,坐到談判桌前,宣俠父和黃民誠的態度就完全變了,倆人臉色嚴肅,而莊繼華滿不在乎的坐到他們對面,剛纔還有的一點友好氣氛蕩然無存,劍拔弩張卻悄然升起。

“莊司令,”宣俠父換了個稱呼:“關於五十一軍和九十二軍對我蘇北八路軍和蘇中新四軍四支隊的進攻,您的答覆是什麼?”

“我說劍魂,你們有點不仗義吧,”莊繼華喝口水,慢慢收斂笑容:“我們不是說好了的嗎,在事情調查清楚前,不向新聞界透露,爲什麼你們不遵守約定呢?”

衝突發生後,宣俠父向莊繼華提出抗議,莊繼華藉口事情繁忙,江蘇孤懸敵後,事件調查需要時間,要求暫時不要向新聞界透露,沒想到沒過幾天,新華曰報率先揭露此事,隨即展開大規模輿論攻擊,讓莊繼華很是生氣。

“很遺憾,這事不是我們作的,”黃民誠敏銳的察覺莊繼華反守爲攻的意圖,希望以此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立刻冷冷的插話:“八路軍和新四軍都與八路軍軍部和新四軍軍部有聯繫,新華曰報是根據軍部報告寫的。”

“這不是理由。”莊繼華當即反駁:“你們也是武漢在領導,你們肯定把我們商議的結果彙報給了武漢,不要告訴我,你們沒有向周主任報告我們達成的諒解。”

宣俠父和黃民誠互相交換個眼色,莊繼華抓住這點讓他們有些爲難,但披露此事是中央決定,而且中央對他們擅自達成這樣的協議提出嚴厲批評。

“莊司令,這是枝節問題,”賀紹欣插話道:“對於貴軍挑起的武裝衝突,我們希望…。”

“等等,等等,”莊繼華打斷他的話:“首先我不認爲這是枝節問題;其次你憑什麼說是我們挑起的衝突,相反我有理由認爲是你們蓄意挑起衝突,不要以爲吃虧了就是有理。如果按照這個道理,盱眙衝突就是你們挑起的,是這樣嗎?”

盱眙衝突後,國共雙方都刻意壓制,新聞媒體沒有多少報道,事後也沒做處理誰。

提起盱眙衝突,宣俠父和黃民誠有種說不出來的苦澀。正是盱眙衝突後,中央作出向江蘇進軍的決定,可沒想到,莊繼華借徐州撤退,向江蘇大規模增兵,一下增加了三個軍,加上江蘇原有的八十五軍、五十七軍,李明揚的長江遊擊支隊,敵方保安旅,國民黨在江蘇的部隊空前膨脹,更主要的是,司令官更換爲桂系的李品仙,不再是劉伯承熟悉的韓德勤,因此此刻向江蘇進軍無疑就是扎進了馬蜂窩。

“莊司令,我黨對你在抗曰戰場的表現是非常讚賞的,”賀紹欣十分冷靜,他根本不相信宣俠父和黃民誠對莊繼華的評價,認爲他在軍事上或許還行,但在其他方面被高估了,今天見莊繼華胡攪蠻纏,他不僅異常憤怒,決定要好好教訓下他:“但抗曰是全民族的事,我黨在敵後異常艱苦的情況下,堅持抗戰,對正面戰場的支持有目共睹。”

“等等,”莊繼華擡手再度制止了他的長篇大論:“沒有誰否認貴黨的功勞,用不着急於表白,還是說重點吧,否則你來段演說,他來段演說,我的時間可很寶貴。”

賀紹欣聞言差點氣炸了,黃民誠立刻插話道:“莊司令,這次事件非常嚴重,我黨非常重視,認爲這是對抗曰統一戰線的破壞,我們要求嚴懲肇事將領,並保證此後這類事件不再發生。”

“你們都把事情定姓了,我們還談什麼?”莊繼華收斂笑容淡淡的說,語氣一下變得十分冷漠:“你們的意思是不是我就該按照貴黨的意見處理?不,我的回答是絕對不會。既然新聞界已經曝光,我們就按正規程序走。”

“什麼是正規程序?”宣俠父馬上反問道。

“很簡單,既然新聞界已經報道了,我們也要以證視聽,以後我們的談判要有新聞記者在場,事後要向新聞界發表公告,這就保證了談判的公正。”莊繼華毫不含糊,既然事情已經鬧大,那麼對不起,事情就按照大的方向走。

“這正是我們希望的。”宣俠父立刻應戰,絲毫不擔心。

“好,明天我們在戰區司令部開始正式談判,另外,鑑於目前的情況,我認爲,我們在情報上的合作只有暫時終止。”莊繼華起身說道。

宣俠父和黃民誠同時明白,莊繼華這是要與他們準備正面交手,不破與他們破裂。老實說情報合作,他們得利更大,畢竟莊繼華的情報來源更準確,更機密。而且一旦破裂,莊繼華真要下狠手,新四軍和八路軍在河南安徽都佔不住腳。

沉默良久,宣俠父才緩緩的說:“文革,我們不希望破裂,但我們不害怕破裂,團結抗戰是我們全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三思而行。”

莊繼華輕輕嘆口氣,面對宣俠父和黃民誠,鄭重的說:“從黃埔到現在,我一直在煞費苦心的維護國共合作,我數次對你們讓步,武器彈藥,藥品器材,我都在努力滿足你們,但你們呢,一方面高叫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小動作不斷,你們到江蘇就真沒其他目的嗎?”

他猛地湊近宣俠父的耳邊低聲快速說:“毛先生的遠見卓識超越常人,山東、江蘇、江南,連成一遍,恐怕着眼點更多是落在戰後吧。”

宣俠父頓時呆若木雞,莊繼華看了他們三人一眼,扔下句明天在司令部等你們,我會召集記者的。

黃民誠和賀紹欣不知道莊繼華說的什麼,等他走後,黃民誠首先開口問道,宣俠父長嘆一聲,把莊繼華的話複述了一遍。

黃民誠和賀紹欣也都傻了,良久賀紹欣才軟弱的說:“這是對我黨的誣衊。”

但在心裡,三人都沒有懷疑,中央一直在強調向敵後進軍,向敵後進軍,強調佔據國民黨放棄的空白地帶,強調發展部隊,強調生存,現在把這些串聯起來,立刻就刻意明瞭中央的意圖。中央的佈局有兩個作用,一方面打擊現在的敵人;另一方面準備對付戰後的敵人。

三個人也幾乎同時想清楚了,莊繼華不會以此來攻擊他們,但既然發現了這個企圖,那麼江蘇就去不了。

“向上級報告吧。”宣俠父站起來:“另外,明天的談判是公開進行,我們必須設想下我們的談判方略,同時向南方局報告。”

電報很快送達武漢南方局,長江局現在改爲南方局,去年的六中四屆全會上,中央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南方局,由周EN來擔任書記,王明調回延安擔任統戰部長,此舉讓莊繼華設想的捧王明上臺的策略遭到失敗。

周恩來拿到電報後,他的想法與宣俠父三人如出一轍,不過三人是才明白,他是早就有所察覺,從三七年到現在兩年多,中央在山西、河北、察哈爾等地的佈局,以及堅持讀力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決定,就已經讓他察覺MZD沒有明言的戰略。

思考片刻後,周EN來立刻把李克農和董必武、葉劍英找來商議。

“中央不會同意與GMD公開破裂,對國民黨的方針是既鬥爭又聯合,莊繼華對我黨一向比較友好,爲何這次要採取這種激烈的行動呢?”葉J英感到有些不解。

“我估計與最近的處境有關。”周恩來站起來,雙臂環抱,莊繼華居然看破了MZD的佈局,這讓他有些驚訝,不,應該說是震驚,M的舉措有深遠意義,這一點在黨內軍內能意識到的都沒兩個,因爲這是不能明說的。

“處境?”董必武有些納悶的問道,莊繼華是蔣介石最有能力的學生,在西安事變中立場鮮明,以西南的實力鼎立支持宋美齡,效力之大非同尋常,而抗戰開始後,臨危受命守南京,親自指揮臨沂反擊,保衛徐州,虞城反擊,功勳卓著,GMD能拿得出手的勝利都是他打出來的,國民政斧聲望上漲,與這些勝利有很大關係。

“對,是處境,”周EN來鄭重的說:“他在豫東搞社會改革,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插手黨部,伸進了陳立夫的地盤,四川省主席遲遲不能任命,蔣介石提出幾個人選都被川軍將領否決,孔祥熙要求實行統購統銷,明顯是衝四川開發公司去的。他的處境不是很妙,我估計他是想通過這個舉動向蔣介石表明與我黨的關係。”

“此外,他暗中資助我黨一百萬元的事情被陳立夫查到了,陳立夫把它捅到蔣介石那裡去了,蔣介石雖然壓下來不讓查,但心裡肯定不滿。”李克農補充道,他心裡充滿惋惜,與莊繼華的情報合作實在太有效了,他的情報高效準確,曰軍對山西對晉察冀的進攻都被準確預報,如果中斷合作,刀鋒又無法彌補這個缺憾,情報來源勢必斷絕,這實在令人惋惜。

“他爲什麼要提出讓新聞記者到場呢?”董必武對莊繼華的舉動也是迷惑不解,特別是這條:“這個莊繼華到底想作什麼?”

“這可是個難題,”葉J英笑道:“從黃埔軍校到現在很多人都猜過,可除非他告訴你,好像還沒人,除了EN來,其他還沒能猜出來過。”

周EN來心中絲毫沒有成就感,莊繼華的行事風格總是這樣遮遮掩掩,他要記者到場肯定不是爲了什麼公正,更不會是爲了向蔣介石證明什麼,如果他是眷戀戰區司令的位置,當年就不會出國了,也不會搞什麼西南開發。

想起西南開發,更是讓人感慨,能在那個時候看清全面戰爭到來,並斷然決定進行西南開發,於萬難中尋覓,從不可能入手處入手,開拓出現在四川的一片抗戰基地,他自問自己也不能做得更好。

周EN來在屋內緩步慢行,是的,莊繼華現在的處境很微妙,對他的不滿來自各個方面。

首先是軍方將領,包括蔣介石的嫡系將領陳誠、顧祝同等人。現在的五戰區可非比尋常,薛嶽部劃歸五戰區後,五戰區的兵力高達一百萬,是各戰區中兵力最雄厚的。

僅此一點,就讓各戰區司令官妒忌不已,最重要的是李宗仁,莊繼華留在河南,侵犯了李宗仁的權益,本屬於一戰區的部隊和防區被劃去大半,龜縮在豫西和鄭州一線。

而且一戰區和五戰區在河南的防區劃分有些混亂,兩個戰區的下屬部隊駐防也有些混亂,比如一戰區的高樹勳部就駐防在蘭封,與五戰區的孫桐煊部混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黃河河防被分作兩段,開封以西是一戰區,以東是五戰區。

這種地域上的混亂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李宗仁已經數次向蔣介石報怨,而莊繼華也感到不便,向蔣介石提出召開一個兩戰區的聯席會議,重新劃分戰區地域,只是不知爲何蔣介石遲遲沒動。

其次是來自行政院,孔祥熙早想控制西南的金融和廠礦工廠,但這些都被莊繼華控制在手中,孔祥熙代表的官僚資本根本插不進去,他提出的統購統銷,就是要讓莊繼華分出一杯羹,當然如果能將四川開發工資徹底控制在手中,那是最好。

另一項危機也逼近莊繼華,蔣介石打算任命賀國光出任四川省主席,當這個人選遭到川軍將領的一致反對,王陵基聲稱要用大炮來歡迎賀國光上任;賀國光根本不敢去成都上任,蔣介石不得不另選人選,他又提出讓張羣出任省主席,可四川將領依舊不接受。楊永泰秘密去摸底,結果鄧漢祥代表四川將領提出要麼在四川將領中選一位,中央系人選他們只信任莊繼華。

這個結果,很難讓蔣介石不懷疑莊繼華於四川將領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蔣介石在確定這兩個人選時,根本沒徵求莊繼華的意見,這就是個信號,他在懷疑莊繼華與川軍將領的關係。

第三個危機來自陳立夫,周EN來清楚,無論陳立夫在西安事變中的表現讓他丟了多少分,但蔣介石還是信任他的,特別是陳果夫在元老中的影響力,這是蔣介石不得不顧及的。莊繼華在豫東大力整黨,打破了戰區司令不干預黨部事物的慣例,如果一旦擴散,中央黨部就有失去黨權的可能。

第四個危險來自蔣介石,功高震主。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也很少有好下場。連續勝利讓莊繼華聲望迅速升高,直逼蔣介石,而且莊繼華對雜牌軍的態度也讓蔣介石有些擔心,所以他有打壓莊繼華的可能。

幾大危機迅速在在周EN來的腦中掠過,他無法斷定莊繼華是不是已經察覺,如果是,那麼明天的談判是不是他開始着手解決這些問題的開始。周恩來拿不定主意。

關於莊繼華的情報不少,很多他視爲私密的情報,藉助刀鋒,周EN來都拿到,可情報越多,越看不準莊繼華到底是怎麼想的,到底會怎麼做?周EN來甚至有些懷疑,豫東整黨是不是他有意暴露出來的,讓蔣介石打壓他一下,然後將另一些事一筆勾銷。如果是這樣,說明莊繼華的政治智慧已經提高很大。

董必武三人依舊在討論,李克農卻無法提供更多的情報,周EN來淡淡的搖頭:“猜不出來就不猜,回電告訴他們,站穩立場,隨機應變。”說到這裡他停頓下又補充道:“警告他們下,警惕對方利用活動範圍做文章。另外把這裡的情況向中央報告。”

(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節 戰鼓(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十節 暗棋(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魅影(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三節 魅影(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十一節 酒話第三節 會戰(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二節 川軍(二)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節 陰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四節 對策(二)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辯論賽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戰局(二)第十節 撤退(三)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魅影(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巧取(七)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突擊(一)第十節 風雲(四)第五節 盟國(九)第八節 刺廖(八)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視察(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三節 結盟(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六節 接觸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節 風雲(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九節 殤(七)
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四節 戰鼓(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十節 暗棋(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節 魅影(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九節 魅影(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三節 魅影(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聚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十一節 酒話第三節 會戰(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二節 川軍(二)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節 陰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四節 對策(二)第八節 天火(十)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辯論賽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二)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戰局(二)第十節 撤退(三)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魅影(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巧取(七)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突擊(一)第十節 風雲(四)第五節 盟國(九)第八節 刺廖(八)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一節 出兵(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視察(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三節 結盟(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六節 接觸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節 風雲(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四節 外交(九)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九節 殤(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