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

陳大慶張雪中親臨一線,指揮部隊強攻,炮火映紅了夜空,矯健的身影在火光中時隱時現,激烈的槍聲在鎮四周響起,衝鋒號聲、吶喊聲、手榴彈爆炸聲此起彼伏。一陣猛烈的炮火在曰軍陣地爆炸,硝煙未散,一羣中國士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就衝進陣地,殘酷的白刃戰隨即在陣地各個角落發生。

長街血戰斷瓦殘壁間,屍橫遍野;中[***]隊順着鎮大道向裡攻,曰軍依託房舍頑強抵抗。激戰到半夜,建川美次感到無法再打下去了,稻山的行動沒能調動中[***]隊,相反卻削弱了湯河的防禦,他必須從湯河突圍,如果第九旅團這裡被殲,深入敵陣的稻山也就完了。

建川開始收縮部隊,以鈴木大隊阻擊攻擊的中[***]隊,騎兵大隊爲前鋒,衝過湯河,向東南方撤退。張軫沒想到建川會選擇他這個方向突圍,因爲這個方向必須渡過湯河。

湯河雖然可以徒涉,但畢竟是條河流,所以當前沿向他報告時,他還認爲僅僅是曰軍的反撲,沒有加以重視,只是告訴前沿擋住曰軍即可,天明以後再配合河西進攻,全殲這股曰軍。

但隨後前沿報告,曰軍的攻擊非常猛烈有力,很快殺入前沿,張軫這才發現曰軍是爲了突圍而不僅僅是反擊。張軫急忙調動後衛部隊反擊,雙方在湯河東岸激戰。曰軍兵力不足,突破口被蜂擁而至的中國士兵堵住。

“大曰本皇軍武運長久!帝國的勇士們建立功勳的時候到了!”建川在後方拼命激勵士氣,疲憊的士兵們在在軍官率領下衝過湯河,投入激烈的戰場,而鎮內鈴木指揮大隊士兵拼死抵擋八十九和四師的進攻。

張軫也知道必須把曰軍擋在這裡,全部主力壓向東岸,與曰軍突圍部隊激戰不休,可就在激烈之時,稻山從背後殺出,一一零師措手不及被稻山重開一道口子。

稻山來得這樣巧是因爲建川在決定突圍之後就電告了他,而他接到電報時正在強攻養馬莊,養馬莊的抵抗非常頑強,他斷定這裡肯定是處中[***]隊的重要據點,可打了大半個小時卻毫無進展。這讓他非常擔心,騎兵擅長的是流動作戰,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過長是非常危險的,一旦讓中[***]隊圍過來,他想脫身就難上加難。接到建川的電報後,立刻決定停止攻擊,向東再次渡過湯河,終於在關鍵時刻趕到,爲建川衝開一條血路。

趁着缺口打開,建川率旅團部緊急渡過湯河衝過缺口,張軫急了,如果不能堵上缺口,湯恩伯事後決不會輕饒了他。

張軫親自率領330旅反擊,330旅的兩個團長也親自率隊反擊,激戰再度在湯河東岸上演,苦戰兩個小時,兩個團長一死一重傷,最終將缺口關上,鈴木大隊和小野大隊的部分兵力被堵在湯河鎮內。建川沒有敢回軍救援,率領殘餘部隊向莒縣撤退。

湯恩伯得報,知道建川脫逃後大怒,嚴厲斥責陳大慶張雪中張軫,嚴令必須圍殲湯河鎮之敵,若鈴木再從誰的防區突圍,就送誰上軍事法庭。

數萬中國士兵將湯河團團圍住,鈴木困獸猶鬥,對於士兵來說,最後的戰鬥依然是一場殘酷的戰鬥,但對高級將領來說,湯河的戰事已經板上釘釘,不會再有任何變化。

莊繼華得到建川突圍,殘餘曰軍被包圍在湯河以後,不像龐炳勳那樣惋惜,龐炳勳對建川美次脫逃很是遺憾,如果能把建川旅團全殲在河東,臨沂大捷現在就可以向全國宣佈了。

“河東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命令湯恩伯,今天之內必須結束湯河戰事,今晚,八十五軍調往三官廟一線集結,一一零師在湯河一線展開防禦。”莊繼華口述了對湯恩伯的命令然後轉向城北。

城北戰局在這兩天之內又發生變化,十六師團奮力南下,廖耀湘沒能攔住十六師團,中島以十九旅團附屬騎兵二十聯隊阻擊五十九軍和新二十二師,親率三十旅團與板垣會合。

得到十六師團的增援後,板垣信心大增,立刻將三十三聯隊加強到八里莊方向,三十旅團的其他部隊增援到三和街。

三十三聯隊到達八里莊後,從側翼謝家宅向七十三旅進攻,戴安瀾以一旅之衆抵抗五個大隊近五千曰軍的進攻。戴安瀾苦戰兩天,部隊損失慘重,被迫撤到南坊。莊繼華緊急將四十軍殘部組建一個團,由一一五旅旅長朱家麟率領增援上去。

南坊戰局搖搖欲墜,三和街方面的情況也不是很妙,七十五旅和鄭必成第四旅由攻轉守,退守中張和前皮,兩個旅互爲犄角死戰堅守。

爲了改變戰局,莊繼華命令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在桃園渡過沂河,隨即攻克張家屯。孫立人以譚貞人旅進攻前皮莊,自己親率趙茂才旅和李鴻旅向孔官莊進攻。

孫立人的攻勢讓城北戰場變得更加複雜,北面,張自忠和廖耀湘奮力攻擊十九旅團;南坊,戴安瀾背靠祊河苦苦抵擋曰軍進攻;三和街方向,關麟徵指揮七十五旅和鄭必成旅與中島指揮的六個大隊曰軍血戰;東北方,孫立人指揮新三十八師攻勢凌厲。

新三十八師的攻勢打亂了板垣的計劃,他被迫將加強在三和街的十六師團三十八聯隊調去阻擊孫立人。三十八聯隊一走,關麟徵立刻恢復攻勢,再度逼近三和街。

第九旅團在湯河戰敗撤往莒縣,報告傳來,板垣就感到臨沂戰局將變得更加艱難,不過他還是相信自己的第五師團和十六師團能擊敗面前的中[***]隊,攻克臨沂,一展大曰本皇軍的赫赫威名。

可是在德縣的寺內壽一指揮部,中島康健再度闖進寺內壽一的作戰室,向這位華北曰軍最高指揮進言。

“第九旅團撤往莒縣,此舉對臨沂戰事發展至關重要,支那軍至少可以增調一個軍到城北戰場,如此城北戰場上支那軍總兵力就達到十萬多人,而板垣將軍卻只有兩萬人左右,支那人的兵力是板垣將軍的五倍。

看看現在,支那人在三面進攻,板垣將軍卻只能勉強維持南坊的攻勢,局勢發展到現在必須對整個戰局作出調整。板垣將軍不能再在臨沂戀戰!”

中島康健筆直的站在屋內,慷慨陳詞,片崗既佩服又擔心,他偷偷看看寺內壽一,大將臉色陰沉,岡部直三郎的臉色卻很平靜,作戰科長(前文有誤,曰本沒有處設置)景谷面色不豫,其他軍官也憤憤不平。

“根據軍部的測算,一個帝國武士而已抵擋十個支那士兵,板垣將軍現在有接近兩萬帝國武士,那就是二十萬支那軍,二十萬支那軍還擋不住十萬支那軍嗎?中島中佐,你未免太小心了。”景谷嘲弄的諷刺道。

“軍部還說過,三個月就可以擊敗支那,”中島毫不客氣的反駁道:“可現在一年過去了,我們幹嘛還在這裡作戰?”

景谷頓時說不出話來,旁邊的一個軍官站出來:“混蛋,只有沒有信心的人才會想到失敗,你這個懦夫!”

中島心中長嘆,儘管有廣德城下的教訓,可瞧不起中[***]隊的思維已經在帝[***]內根深蒂固,不知道還吃多大的虧才能扭轉他們的這種認識。

“我不認爲我們會失敗,但如果我們依然這樣,不對戰局作出任何調整,那麼失敗就會真的來臨!”中島一字一句的說。

“年輕人,你認爲我們應該做那些調整呢?”寺內壽一語氣陰沉,儘管上次他沒采納的建議,但還是聽進去了三分,密切關注起臨沂的戰局發展。

中島聞言心中一振,立刻答道:“立刻讓板垣將軍放棄攻擊臨沂,向北進攻,同時讓磯谷將軍停止進攻滕縣,立刻東進費縣。板垣和磯谷兩位將軍,會合之後,然後南下棗莊,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可立於不敗之地。”

寺內壽一眉頭深皺心中有些失望,可中島依然繼續說:“另外,立刻命令二十一師團在濟南集結,一方面穩定後方,另一方面準備隨時增援徐州戰場。”

“夠了,”寺內壽一冷冷的打斷中島的話:“我不是鬆井石根,更不是柳川平助,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都是皇軍中赫赫有名主力師團,爲帝國立下無數戰功,支那軍根本不可能擊敗他們。中島君,你太多慮了!”

中島還要分辯,可寺內壽一一揮手:“下去吧,幹好你該乾的事,你們守備隊要承擔從德縣到濟南的後勤運輸安全,這纔是你該艹心的事情。”

運輸線的安全本來不是德縣守備隊的事,可最近中[***]隊派出小分隊,連續襲擊從濟南到前線的運輸線,磯谷廉介數次來電抱怨前線軍需告急,要求後方切實保證後勤運輸線的安全,保證前線軍需,阪田將旅團主力調集保證濟南段運輸線的安全,要求德縣守備隊保證德縣到濟南段的安全。

中島萬般無奈的離開了,寺內壽一看着他落寂的背影,輕輕搖頭嘆息。

(未完待續)

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八節 天火(七)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節 起航(三)第九節 號角(二)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十節 劫持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一節 挽弓(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日薄(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遏制(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一節 遏制(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十二節 懸軍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十五節 脫困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外交(三)第六十節 心思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重起(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謀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三節 會戰(一)第五節 積聚(三)第五節 積聚(三)第十節 風雲(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十節 偵察第七節 閃電(九)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蟄伏(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
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八節 天火(七)第十一節 圈套第二節 起航(三)第九節 號角(二)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十節 劫持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一節 挽弓(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日薄(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一節 遏制(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一節 遏制(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十二節 懸軍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十五節 脫困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外交(三)第六十節 心思第六節 和約(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重起(一)第四節 陰雲(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一節 陰謀(十)第五節 謀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三節 會戰(一)第五節 積聚(三)第五節 積聚(三)第十節 風雲(一)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十節 偵察第七節 閃電(九)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蟄伏(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八節 刺廖(二)第九節 豪賭(二)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八節 天火(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