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

吳忠信目瞪口呆的看着侃侃而談的劉文輝,劉文輝感到異常,扭頭看到吳忠信的樣子,忍不住有些奇怪。

“吳先生,你怎麼啦?”

吳忠信驚醒過來,他苦笑下嘆口氣才以讚賞的口吻說:“沒想到,真沒想到,自乾身在西康,對天下大事卻瞭如指掌,真知灼見,發人深省,令吳某佩服,佩服。”

劉文輝臉一紅,他略微尷尬的嘿嘿笑了兩聲:“那裡,那裡,劉某可沒這份見識,不敢貪他人之功,這是文革告訴我的。說實話,剛開始他讓我收拾英國人,然後再收拾那些藏人,我也嚇了一跳,我的想法與你相同,認爲不是時候,然後他就爲我分析了目前的世界局勢,從歐洲到南洋,從英國到曰本再到蘇俄,這才讓我堅信,現在就是處理藏省問題的機會。”

吳忠信心說果然,你劉自乾要有這份見識,四川就不會落入劉湘手中,你也不會屈居西康邊陲,不過劉文輝這樣一說,他對莊繼華的興趣更濃了。

“自乾將軍,僅僅這些還不夠,我想可能知道,藏省宗教分兩派,藏南是班禪的勢力範圍,九世班禪在青海玉樹圓寂,靈柩還停在玉樹,未能返回藏南,藏南僧人和教徒都希望能迎回班禪,如果將來能做成這事,藏南民衆的心就會立刻傾向我們。”

劉文輝點點頭,九世班禪因爲和十三世[***]之間有矛盾,被迫逃亡內地,在內地流亡十幾年,幾次欲返回藏省,均遭到[***]的拒絕,最終在玉樹鬱鬱而終。這事川邊藏人都知道,劉文輝也不例外。

“不過,在一切之前先要把軍權控制住。”劉文輝的語氣十分肯定,說到這裡他停頓下問:“吳先生,你對熱振這人怎麼看?”

吳忠信微笑下說:“熱振這人還是傾向我們的,但他的阻力很大,從某種程度上說,他目前是中立,這也是上代[***]選擇他的一個主要原因,要執行你的策略必須把他爭取過來。”

正說着,吳忠信看到從拉薩城內出來一行人,黃色的旗幟爲前導,一頂黃色的八人大轎在隊伍中特別醒目。

“說曹艹,曹艹到,諾,熱振來了。”吳忠信向劉文輝指點下說,劉文輝扭頭看了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嘴上卻有些不乾淨:“這些和尚,我不是已經給他們說清楚了嗎,英國人在這裡的機構都是非法的,必須全部清除,他們怎麼不死心呢。”

“哈哈,”吳忠信仰天打個哈哈,劉文輝現在志得意滿,三萬雄兵力壓拉薩,拉薩上層人心浮動,熱振自然不會僅憑扎西多吉他們一次會談就放棄,肯定要親自來一趟:“自乾將軍,看來你要發財了。”

劉文輝順着吳忠信的目光看過去,就見轎子的後面跟着十幾個挑夫,挑着沉甸甸的擔子,很顯然這不是挑出來玩的。

“我們得去迎接下。”吳忠信招呼劉文輝下去。

劉文輝隨着他向營門口走去,到營門口時,這裡已經聚集了一些主要將領,吳忠信帶來的隨從,王靖宇帶領的二十四軍軍部的參謀們都已經等在那裡了。

熱振的轎子在營門口停下,一個奴隸跪在轎門口,熱振踩在他的背上下來,劉文輝和吳忠信連忙迎上去,熱振雙手合什,劉文輝和吳忠信也雙手合什。

“攝政前來,劉某有失遠迎,還活佛請海涵。”劉文輝的語氣十分熱烈,出處透着熱情。

熱振合什微笑:“劉將軍,前次相見,意猶未盡,今天又匆匆來訪,還請將軍見諒。”

“言重,言重,藏漢一家,不分彼此,佛爺請進。”劉文輝側身請熱振進去。熱振邁步前行,劉文輝和吳忠信一左一右陪着他,兩邊的士兵紛紛敬禮。

“將軍,你們遠道而來,沿途辛苦,我們藏省本就是苦寒之地,沒有什麼好東西,這些糌粑和牛肉是我們的一點心意,還請將軍收下。”

隨着熱振的話,丹巴降央揮手,挑夫把擔子挑過來,然後揭開蓋在上面的布,最前面的幾個筐裡裝的是牛肉和糌粑,後面的幾口箱子卻是白晃晃的銀元。

“這是十萬銀子,是噶廈政斧準備的勞軍費用,數量不多,請將軍不要拒絕。”熱振平靜的宣佈着禮單。

劉文輝大笑着拱手說:“攝政的一番心意,我不能拒絕,劉某代表全軍將士多謝攝政。”

劉文輝的營地不是民房,而是由一排排帳篷組成,中間的帳篷就是劉文輝的指揮部,但劉文輝當然不會把熱振放進指揮部,而是領進了旁邊的招待室。

招待室內陳設簡單,一張有些粗糙的方桌,幾張木凳,緊靠帳篷的地方還有幾張桌子,上面擺了些瓶子和杯子。

“我們這裡簡單委屈佛爺了,”劉文輝很誠摯的對熱振說,親手搬來把凳子,熱振有些不太習慣坐這樣的凳子,他更喜歡藏式的坐凳。

“將軍如此簡樸,是我的過錯,我們招待不週,慢待了客人。”熱振也沒推辭,順勢坐下,帳篷不大,王靖宇立刻招呼丹巴降央等熱振的隨從到另一個帳篷中去,這個帳篷中就剩下劉文輝、吳忠信和熱振三人。

“攝政此來是不是爲英國人的事?”劉文輝也不隱瞞,開門見山把熱振的目的指出來。

熱振微微點頭,雙手數着佛珠,平靜的說:“瞞不過將軍,老僧不太明白,爲何將軍要如此對待古德和黎吉生先生,古德先生是我們邀請來觀摩[***]坐牀典禮的,黎吉生在拉薩時曰已久,與我們相處很好,他們都可以算我們的客人,如此對待客人在我們藏人來說,是非常失禮的。”

吳忠信斜了眼劉文輝,心說你剛拿了人家的東西,現在看你怎麼說,劉文輝只是淡淡一笑,然後很誠懇的對熱振說:“活佛,這事沒辦法,西南行營來電,說英國在拉薩的辦事處是非法設立,沒有得到過中央政斧的同意,必須予以取締,辦事處人員一律遣送出境。至於古德,他雖然是噶廈邀請的客人,但他是英國官員的身份入境,沒有得到外交部的同意,他在拉薩的活動如果是私人身份,我們還可以不干涉,但他卻以官方身份活動,這就是我們不能接受的,西南行營命令,他必須限期離境。”

沒想到劉文輝一下就把門關得這樣死,一點縫隙都不給,熱振不由楞了,劉文輝趁熱打鐵繼續說:“活佛,這個黎吉生您應該是相當熟悉的,他們的那個辦事處是怎麼來的,英國人兩次武力入侵,纔有了這個非法的辦事處,關閉這個辦事處是我們國家的權力。”

熱振這下明白了,中央已經下決心剷除英國設在拉薩的辦事處,他心裡有些不舒服,畢竟這是拉薩噶廈政斧同意了的,也是十三世[***]喇嘛同意了的,中央強行關閉等於剝奪了噶廈政斧的部分權力。

“可這個辦事處是當年噶廈政斧同意的……。”

熱振的話沒說完就被吳忠信打斷,吳忠信斷然說道:“攝政,千萬不能這麼說,外交事務是中央政斧的權力,地方政斧沒有權力決定,噶廈政斧作出這樣的決定是違法,攝政,不能一錯再錯了,這個辦事處必須關閉,這點沒有絲毫商量餘地。”

吳忠信的強硬讓熱振有些吃驚,吳忠信一直以來的表現就很溫和,只有在典禮上的座位之爭上很強硬,其他就算是龍廈事件也只是表示希望能釋放龍廈,被拒絕後也沒再堅持,可今天他再度看到那個在座位之爭上的吳忠信。

熱振沉凝下,感到關閉辦事處已經無法挽回,只好後退一步:“既然中央有這個決定,我們自然要遵守,不過,我希望能禮貌的送走我們的客人。”

“不行,”劉文輝搶在吳忠信之前答道:“英國人用武力得到的東西,我們也用武力驅逐,一報還一報,沒什麼好說的。”

“草原上的狼襲擊人,但人不能學狼。將軍,我們不能與英國人一樣。”熱振正色道。

吳忠信微微笑道:“活佛的話是正理,不過要區別對待,古德,我們可以禮貌的送走,但黎吉生不能,必須押送出境,或者押送到內地,交給中央政斧。”

劉文輝和吳忠信這時自然而然的擔起了各自的角色,劉文輝扮紅臉,吳忠信自然是白臉,兩人一唱一和,讓熱振有些頭暈,最終還是同意,禮送古德出境,黎吉生送交內地中央處理。

兩天後,劉文輝派出一個營押送黎吉生等人到內地,另外又派直屬旅旅長餘鬆琳率本部護送古德從藏南出境。暗地裡,劉文輝命令餘鬆琳清理江孜等地的英國辦事處,一律武力驅逐,不留絲毫情面。

中國政斧在藏省驅逐英國人的動作在渝城外交界引起軒然大波,英國大使卡爾向國民政斧提出嚴重抗議,外交部長王寵惠連忙給正在武漢的蔣介石去電,而此時的蔣介石正爲武漢保衛戰焦頭爛額,武漢戰局此刻正急轉直下。

(未完待續)

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五節 調整(三)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交易(二)第九節 殤(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十節 虎嘯(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閃電(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戰鼓(八)第一節 法幣(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九節 殤(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轉折(二)第四節 戰爭(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九節 殤(七)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十節 風雲(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戰鼓(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法幣(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三節 魅影(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二節 策劃(八)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三節 巧取(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二節 沙基(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八節 九變(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節 生機(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五節 號角(三)
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考試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五節 調整(三)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交易(二)第九節 殤(九)第三節 巧取(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十節 虎嘯(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閃電(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戰鼓(八)第一節 法幣(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九節 殤(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轉折(二)第四節 戰爭(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九節 殤(七)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十節 風雲(三)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戰鼓(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法幣(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三節 魅影(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二節 策劃(八)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三節 巧取(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二節 沙基(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八節 九變(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七節 生機(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五節 號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