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

成都的收穫及其巨大,四川各大強豪全部一網打盡,六大勢力的強勢下,劉存厚的代表沒敢反對,劉湘老殲巨猾,立刻下令停止各軍鑄幣,所有機器設備全部運回成都,今後再發現誰鑄幣,鑄了多少,分紅時扣除多少,而莊繼華也順勢提出修築全省公路網,對現有的公路進行改造,所有經費由西南開發工作隊提供。

最讓衆人激動的是成渝鐵路,雖然莊繼華上次來成都時就提出修這條鐵路,可大家還是都沒想莊繼華是真的要修鐵路,而且說幹就幹,提出了一個兩年規劃,成立一個鐵路委員會,由劉湘親自出任主任,由莊繼華和四川大學校長張瀾先生出任,莊繼華不在成都辦公,由省黨部宣傳科長方嘯負責聯絡工作,張瀾負責具體事務。

莊繼華沒見過張瀾,上次來時他正好回南充了,更遺憾的是他糟糕的歷史記憶裡面沒有這個人。不過當劉湘提出這個人選時,在座的川中羣豪卻沒一個人反對,說明這人有很高的威望。

莊繼華在渝城與盧作孚談起過這人,盧作孚一直向他推薦這人,盧作孚告訴他如果能把這人拉進來,四川的知識分子估計就全拉過來了,實力派也要受影響。

張瀾對這個任命欣然接受,四川百姓盼這條鐵路已經盼了二十多年,二十年前瀰漫全川的保路運動變相促成清王朝下臺,而他張瀾自己也是這場運動的突出人物之一。

張瀾不但自己加入進來,而且還推薦薩福均出任鐵路總工程師,這讓莊繼華有些爲難了,他向張瀾解釋從南京帶來的鐵路規劃組,規劃組已經開始工作,也有負責人了,如果現在又任命薩福均爲總工程師,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西南開發工作隊入川是件大事,張瀾也不是不清楚,但他不相信中央政斧會在這個時候大規模開發四川,他與朋友私下也討論過這事,認爲這是蔣介石使出的一招移花接木,目的是轉移國內輿論的視線。可最近從渝城傳來的消息卻讓他動搖了,他給周至宏、盧作孚等人去信詢問西南開發隊和渝城的具體情況,盧作孚的回信中對莊繼華大加讚賞,認爲他是真心來開發四川,絕非欺世盜名而來;周至宏的回信卻語焉不詳,只是告訴他西南開發利國利民,絕不是糊弄國民,希望能協助發動四川人民給予支持。

現在聽說連鐵路規劃組都成立了,從南京北平來的專家已經開始工作了,這更讓他相信友人所言不虛。所以他立刻表示可以不用擔任總工程師,但薩福均是鐵路專家,曾參加粵漢鐵路和川漢鐵路的建設,對在四川修鐵路的情況很瞭解,可以邀請他擔任副總指揮,只是目前他正跟着杜鎮遠在修建杭江鐵路。

對於杜鎮遠,莊繼華是知道的,入川前杜鎮遠曾經參加過資源委員會的會議,他非常贊成在四川修鐵路,目前開發隊的鐵路組組長葉遠良就是他推薦的。不過葉遠良也明確向他表示,工程一旦展開目前人手是肯定不夠的,四川山多,沿途橋樑、隧道不少,線路一經確定,該架橋的就要架橋,該打洞的就要打洞,不能等鐵路修到那裡了纔開始動工。

“看來各方英豪都該入川了,”莊繼華笑着對張瀾說:“張先生,不瞞你說,入川之前,我曾經在北平天津、南京上海杭州走了一圈,與各大院校的教授專家有所接觸,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允諾入川協助,只是當初川局莫測,故而沒有立即入川,現在川局已定,我這就發信請他們入川,張先生,也請您邀請一些專家學者出山,四川未來幾年需要大量人才,不僅僅是鐵路人才,其他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無論是經濟學家、工程專家、教育學家,老師、工程師,我們都需要。而且數量越多越好。”

莊繼華想想回渝城後就要採取的社會改造計劃又特別提出:“教師,鐵別是教師,張先生,渝城地區將要實行義務教育計劃,急需大量教師,您是四川教育界的泰斗,我想請您幫助招一批教師。”

“義務教育?”張瀾疑惑的反問道。

“對,義務教育,”莊繼華肯定的點點頭:“我們的計劃是,在每個鎮設立一所或幾所學校,所有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都必須入校,否則其父母將受到處罰,學制爲九年,或者學生年滿十八歲。”

“我知道什麼是義務教育制,”張瀾打斷他的話:“我是想問,這個教育體制怎麼實行?能實行嗎?農村很多家庭貧困根本無力支付所有子女的學費。”

“哦,是我沒說清楚,”莊繼華連忙補充說:“所有學生都不收費,學費、書本費,什麼費用都不收,只要你來讀書就行,而且還提供獎學金,學習成績優異者可獲得獎學金。”

“哦!”張瀾驚訝之際,作爲一個一生致力教育的人,對這樣的政策當然支持,可這需要多少經費,誰來支付這樣龐大的費用。可沒等他繼續表示,莊繼華又接着說:

“張先生,開發隊目前有四百多學生,渝城大學只有七百多學生,這些學生還沒有畢業,而且還有大部分要留下來參加工廠礦山道路建設,師資力量根本不夠。”

“等等,文革,”張瀾止住莊繼華的話,他還是不敢相信他說的話,莊繼華停下來,不解的看着他,不知道自己那些地方沒說清楚:“文革,你說的都是好事,也是我一直希望的,可這需要很多經費,一大筆經費,委員長會出這比錢?”

“經費已經撥下來了,”莊繼華不動聲色的說:“現在唯一缺的是教師,還有執行這項政策的行政機構。”說着又嘆口氣:“有些老百姓不懂讀書的重要,寧可讓子女多打些豬草,多下下地,也不肯讓孩子去讀書,特別是女孩子,所以必須採取強制措施,但這需要行政機關的配合,賀國光市長還沒到任,等他到任了,才能商議個解決辦法。”

“委員長撥了多少錢?”張瀾還是將信將疑,九一八之後,國人皆要求抗戰,而蔣介石卻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張瀾就堅決反對這項政策,所以他不相信蔣介石會撥出這樣大一筆錢來發展教育。

“這點您放心,”莊繼華也不知道要多少錢,反正不夠就讓美國那邊轉,離開渝城前他就給美國發了電報,讓他們再轉來一億美金,同時調動部分資金到香港匯豐銀行。羅斯福就要上臺了,以他所知美國就要採取嚴厲的金融監管,以後再要調動資金就比較麻煩了:“資金絕對夠用,這點您不用再懷疑了,現在我需要您幫助我找到足夠的老師。”

張瀾慎重的看看莊繼華,後者卻神色自若看着他,最終他點點頭:“好,老朽一定盡力。”

兩人說話之時,劉湘一直沒開口,他只是默默的聽,默默的看,默默的想,他不是張瀾,張瀾雖然名望很高,但政治經驗和政務經驗並不豐富,而且是第一次與莊繼華打交道。他卻不是這樣,莊繼華已經給他留下了深刻而且慘痛的記憶,其奪取渝城的手段大膽狡猾狠辣,幾乎沒給他留下絲毫躲閃的餘地。他現在與莊繼華打交道都是步步小心,每一步都要反覆思量,左右求證,生怕再度踏入陷阱。但現在討論的事不一樣,不管他作何表示,好像都沒有損害。

但劉湘卻陷入深深的思索,莊繼華所說的中央撥款,他根本不信,如果說西南開發工作隊可以是中央撥款,渝城一千六百萬的稅收可以是渝城稅收的轉嫁,工廠礦山可以是私人投資,那麼這辦學校呢?誰來出錢,中央不可能出這個錢,也沒這個錢。聯想到此前發生的種種事情,他不禁對莊繼華入川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離開成都之前,莊繼華又找到曾擴情,給他佈置了一項任務,監控四川的曰本人,包括曰本在川的商業機構,不過暫時不要動他們。

回到渝城後新任渝城市長賀國光也到了,隨他一同前來的還有幾個人,其中一個還是莊繼華的熟人,前一師二團團長孫元良,另外還有一個讓莊繼華有些噁心的人,李浩一。

(未完待續)

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七節 生機(六)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戰鼓(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一節 蟄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起航(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重起(十)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法幣(五)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陰雲(六)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節 戰鼓(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一節 遏制(三)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五節 雲集(一)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四節 視察(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節 偵察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
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七節 風波(六)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七節 生機(六)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戰鼓(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一節 蟄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起航(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重起(十)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一節 黨爭(二)第一節 法幣(五)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四節 陰雲(六)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節 戰鼓(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一節 遏制(三)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一節 突破(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五節 雲集(一)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六節 救亡(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四節 視察(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節 偵察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