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重振(一)

滇西的情況超過他的預想,攀枝花卻比他預料的要慢,雲南的改革進度也慢,三年過去了,除了三青團發展順利外,基層黨部和社會改革的進度也低於預想,這次在雲南又佈置了糧食管制,馮詭他們報上來的計劃是不錯,但具體怎樣,還要再看。

王銘章殉國的消息讓他傷心欲絕,心裡對孫震有種埋怨,自己明明已經告訴他,首先保住部隊,可他卻依然讓部隊受到這樣嚴重的損失,四十九集團軍的三個軍是他花了大本錢砸出來的,這樣就損失了,怎能讓他不心痛。

更大的失望在四川坦克工廠,這個坦克工廠是蘇俄技術,工廠設備到現在還沒到齊,蘇方派來的技術人員缺少經驗,還經常輪換,每每剛熟悉就被抽調回國,新來的又要重新熟悉,爲此他在自貢停留一週,與蘇俄顧問和中方總工程師召開聯席會議,要求在明年(一九四零年)上半年必須生產出坦克。暗地裡,他下令扣住雷達火箭筒和盤尼西林的幾項關鍵技術,逼蘇俄儘快提供設備。

在得知英國人提出抗議後,宮繡畫提醒他,蔣介石肯定會作出反應,應該主動給蔣介石去電,詳細說明他採取行動的原因,對這個提醒,他接納了。

讓他有些頭痛的是與宮繡畫的關係,在攀枝花他們之間的關係突破了朋友和上下級之間的關係,這讓他再看到劉殷淑溫柔的笑容時,都有深深的自責,於是他在成都沒待幾天便接口視察坦克工廠和到渝城檢查工作逃了出來。

這次到渝城,莊繼華沒有聲張,他是在傍晚悄悄下的火車,然後悄悄住進西南開發隊招待所,在蔣經國得到報告時已經是快十點了。可即便這樣,蔣經國依舊放下手中正在處理的工作,趕到招待所來。

對莊繼華,蔣經國心存感激,李之龍常駐貴陽後,渝城基本就交給蔣經國了,這個權力相當大,包括了渝城的市政黨務三青團以及隸屬西南開發隊的所有項目,而且沒有了李之龍在前,蔣經國頓時有大權在握的感覺,整個渝城都在他的掌握中,但蔣經國知道,這是莊繼華在暗中爲他鋪就的。

“莊主任,你什麼時候的,也不通知聲,我好去車站接你。”蔣經國見面就表示親熱。

“呵呵,”宮繡畫抿嘴一樂:“文革的規矩是不接不送,蔣副隊長要這樣作,恐怕反要挨批了。”

經過滋潤的宮繡畫渾身散發出迷人風情,讓蔣經國也不由呆了呆才反應過來,他大笑道:“不,不,我可沒忘記,莊主任現在不是西南開發隊中人,應該不受這個條件的約束。”

“我是嫌麻煩,接來接去的,麻煩別人,自己也不方便。”莊繼華淡淡的將蔣經國讓進房間,招呼他坐下,讓宮繡畫給倒上茶,然後才坐在蔣經國的旁邊。

“這次回來沒有別的意思,聽說梅老爺子回來了,我就是來看看他,他現在住在小妹那還是雲天那裡?”

“他老人家就住在觀音橋,與靜江先生爲鄰,他回來後我去拜訪過,這是個令人佩服的老爺子。”蔣經國想起拜訪老爺子就有些感慨。

“怎麼啦?”莊繼華敏銳感到蔣經國的神情有異。

蔣經國苦笑下,梅老爺子這趟西北之行不但去了西安還去了延安,蔣經國與他談論延安起,梅老爺子對延安的情況非常推崇,認爲那裡雖然貧窮,但整個城市的精神面貌非同一般,即便渝城也趕不上,那裡沒有記女,沒有毒品,民衆組織程度遠超渝城,說完延安的優點,就開始批評渝城,認爲渝城應該向延安學習。

莊繼華聽完後不由苦笑,這梅老爺子還真是激進,我在渝城就作了這麼一點,引來的反對聲就如潮水一般,要像延安那樣,恐怕就會被潮水淹死。

“文革,大本營的大部分機構開始遷過來了,武漢的工廠和市民也有很多遷過來了,這武漢是不是守不住?”蔣經國最後問。

莊繼華微微嘆口氣,示意他喝口水,然後才說:“守不住武漢在預料之中,從戰略上說,武漢失守後,整個戰爭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曰軍因爲自身的困難將難以發動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進攻,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蔣經國沒有答話,他知道在戰略和戰術根本無法與莊繼華相比,倒不如做個安靜的傾聽者。莊繼華瞟了他一眼繼續說:“從三七年到現在,戰爭持續了兩年,在兩年的抗戰中,我們消滅了近百萬曰軍,付出了重大代價,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比如軍隊的組織問題,士兵訓練問題,戰術問題,指揮問題,後勤供應問題,這些都要好好總結。此外舊軍隊中的很多習氣是導致戰役失敗的根源,我以爲需要建立一支新軍,這支軍隊應該爲戰略反攻準備,裝備應該優先給予,由這兩年中涌現除來的敢戰之將來統帥,數量應該在三十到五十萬之間。”

蔣經國聽着眼光漸漸發亮,他知道莊繼華絕不是空發議論,難道他的意思是….,他有點不敢相信,可莊繼華隨後的話卻證實他的猜想。

“經國,這個任務我想交給你,你有沒有信心?”莊繼華盯着他。

“我…”儘管有猜想,可真正到來,蔣經國還是有些不知所措,他從來沒有涉及過軍事,更別談怎麼組建新軍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該從何入手,怎麼選擇軍官,我什麼都不知道。”

看着有些茫然的蔣經國,莊繼華噗嗤一下笑出聲來,輕輕拍拍他的肩頭:“不用擔心,組建軍隊其實不難,欲練兵先選將,所以關鍵在選擇將領,有了軍官再選擇士兵,你先不要一下就組建三十萬,四十萬,先組建一萬人,然後在逐步擴充,我知道你不懂軍事,但你可以抓人事,然後就是相信你選的人,放手使用。”

這些普通的用人法則用簡單的一句話歸納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蔣經國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可明白歸明白,他還是不懂該如何選擇將領。

“選擇將領,我建議你就從這兩年來立功的將領中選,選那些軍銜不是很高,中校,少校,少將,這類的,讓他們來統帥這支部隊。當然最高指揮官恐怕還要委員長確定,此外就是,不拘一格,不要看他是什麼出身,雜牌軍中也有很多能戰敢戰之將。”

這下蔣經國心中有點譜,他略微點頭:“好,我試試看,如果不行,你還是儘快換人。”

莊繼華卻搖頭說:“你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此外,你最好寫個方案上呈委員長,取得他的同意。”

蔣經國這下卻沉默了,他有自知之明,這個方案如果交給他來寫,恐怕蔣介石不會同意,即便要培養他,也不會那如此軍國大事作實驗。

“文革,我看還是你來寫,我對軍隊瞭解較少,你指揮過很多部隊,對軍中的積弊瞭解較多,更瞭解情況,你寫更有說服力。”蔣經國很誠懇的說道。

莊繼華端起茶杯若有所思的搖頭:“我在藏省搞了點事,委員長現在對我恐怕滿肚子氣,我寫的方案恐怕難入他老人家的法眼,這個方案得另找人寫,可惜了,百里將軍,如果他在,他是最好人選。”

蔣經國楞了下,他沒想到莊繼華的答覆是這樣,藏省的事情他也知道,中央曰報和渝洲晚報都有報道,不過他們的報道都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是基於民族主義立場,反對英國人,支持中國人,渝洲晚報更是赤裸裸支持莊繼華,只要他作的好像都是對的,所以詳細的情況反而沒什麼人清楚。

“文革,這我有點不明白,爲何要在這個時候挑起拉薩事件?一個曰本人就已經讓我們難以應付了,再加個英國人,不是更難對付嗎?”蔣經國趁機問道。

“你和他們都一樣,”此言一出蔣經國臉色微微一紅,莊繼華卻像沒看到,自顧自的說道:“只看到我們的困難,沒看到他們的困難。實際上現在是解決藏省問題的最好時機,英國人現在不可能向藏省派兵,所以只能政治解決,政治解決,他們就得尊重我們的權力,大家平等談判,而且也可以打擊藏省地方勢力中的親英分子,進而剷除西[***]立勢力,拉薩事件還沒結束,還要繼續發展。”

莊繼華決絕的口氣讓蔣經國倒吸口涼氣,怔了好一會纔回過神來:“文革,你下一步打算做什麼?收編藏軍還是改組拉薩政斧?亦或兩者都作?”

“當然是兩者都作,首先是整編藏軍,沒有軍隊支持,他還鬧個屁讀力,處理一批那些支持讀力的傢伙,這方面我不打算手軟。”莊繼華的語氣平淡卻透着殺機,絲毫不擔心蔣經國向蔣介石彙報:“經國,維護國家統一是我們的職責,也會得到民衆擁護,所以採取強硬措施,不但不會損害政斧威信,反會促使政斧威信上升。”

“可是,英國人已經作出反應了,再以強硬應對,英國人那邊怎麼交代?”蔣經國很是疑惑。

“英國人?”莊繼華輕蔑的說:“不用擔心他們,他們有什麼資格干涉,這是我們的內政,他們無權干涉。”

最後莊繼華一揮手,彷彿在驅趕面前的流言蜚語:“這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方案呢,我另找人寫,不過最後要落在你來執行,你先留意幹部人選,一旦批下來,就立即動手。”

(未完待續)

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十節 衝突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三節 整編(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六節 救亡(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八節 南線(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五節 謀功(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十六節 招生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九節 號角(一)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謀殺(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一節 法幣(八)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五節 突擊(四)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三節 議戰(一)第一節 諜影(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辦學(三)第一節 突破(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霧(二)第五節 “異心”(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十二節 破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一節 挽弓(三)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亂起(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九節 號角(一)
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十節 衝突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三節 整編(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六節 救亡(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突擊(一)第八節 南線(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十二節 整軍(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八節 南線(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五節 謀功(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十六節 招生第七節 閃電(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九節 號角(一)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四節 謀殺(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一節 法幣(八)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四)第五節 突擊(四)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三節 議戰(一)第一節 諜影(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辦學(三)第一節 突破(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一節 霧(二)第五節 “異心”(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十二節 破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一節 挽弓(三)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亂起(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三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節 交易(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九節 號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