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情報

隨後幾天莊繼華都在看文件,這些文件有廣州大元帥府的命令、情況通報和來往電報底稿,蔣介石平時有什麼事也只吩咐俞濟時去做,出去視察部隊,參加集會也只帶俞濟時,搞得俞濟時每次見莊繼華都要“羨慕”他的“清閒”,最後乾脆自稱大內總管。莊繼華也知道俞濟時的想法,俞濟時畢業之後到蔣介石身邊,他卻很想下部隊帶兵,但蔣介石就是不放他。

校本部內的不少人也感到奇怪,原以爲莊繼華升任校長副官後,必然時時跟隨在蔣介石身邊,要麼以“欽差”身份到各處“宣旨”,大人物身邊的副官秘書都是很榮耀的職位。

莊繼華綜合分析這些文件後,寫了兩份分析報告:《滇桂軍動態分析》、《廣州及廣東周邊局勢分析》;還有兩份建議:《建議成立軍事情報處》、《關於擴大參謀部工作的建議》。其中後面兩份建議,莊繼華花費了很多心血。

黃埔校軍現在沒有情報部,莊繼華能寫出這兩份分析報告,完全是因爲現在的軍閥做事毫無顧忌,楊希閔不但公開通電支持唐繼堯,而且軍事調動也是明目張膽,完全沒把大元帥府放在眼裡,報紙上面都有公開報道。同樣動作的還有福建周蔭人江西方本仁,浙江的孫傳芳。

莊繼華的分析報告中很多依據來自報紙,這讓他有些沒把握,他迫切感到缺少準確的情報苦惱,不但是滇桂軍還有周邊的各省的軍事政治情報。這讓他想起前世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蘇聯的克格勃,如果現在着手建立情報單位,無疑對將來的北伐有極大的幫助,長遠的說對抗戰也有幫助。

莊繼華在建議中對軍事情報處的功能和組織進行了詳細說明,爲此他還專門詢問了蘇俄顧問關於契卡的組織問題,但這些蘇俄顧問卻諱莫如深,莊繼華很失望的一無所獲。

得不到克格勃的情況,莊繼華只好去想中央情報局了,他前世既不是軍迷也不是情報迷只能依靠一知半解的瞭解來提出這個組織的組織架構。

“情報處的功能和作用(略)”

“情報處的組成:

一、情報處下設兩廣情報科,兩湖情報科、長江下游情報科、北方情報科、外軍情報科。

二、各科的地域劃分:

1、兩廣情報科負責廣東廣西和福建2、兩湖情報科負責湖南湖北江西3、長江下游情報科負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4、北方情報科負責山東河南直隸等黃河以北地區5、外軍情報負責收集英美法曰的軍事政治經濟情報三、情報處人員構成:

情報處設處長一名,科設科長一名;每科設情報分析師數名。每個地域設情報小組數個,人員構成不等。

四、情報小組人員構成:

每個情報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指揮情報員活動,下設情報員、情報支持員、聯絡員,人數不等。

五、情報小組人員的作用劃分情報小組組長負責指揮整個情報小組,情報員負責獲取情報,支持員負責提供裝備支持,平時也要負責隱蔽裝備,聯絡員負責傳遞情報。

六、情報內容情報分軍事情報、政治情報、經濟情報。

1、軍事情報包括部隊調動、組成、指揮員、裝備、士氣、作戰部署等情報。

2、政治情報包括….

3、經濟情報,包括稅收、財政支出,軍餉、官員是否貪污等等。

4、外軍情報同樣包括軍事、政治、經濟、科技(莊繼華說得更詳細),這一部分莊繼華詳細說明了經濟對外國政斧的決策的影響,西方政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軍事,他甚至分析了歐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經濟原因。

對於科技情報,莊繼華估計這個時代的人對此基本沒有認識,因此他說得更詳細。他歷數科技引發的生產和軍事裝備的巨大提升,對軍隊戰鬥力的促進,以及對戰略戰術發展的促進作用。

“機槍和重炮的出現使各國完全拋棄拿破崙的士兵集團衝鋒戰術,對科技情報的收集可以促進我軍軍事裝備的發展。”

“科技情報可以縮短我[***]事裝備的研發過程,民用方面也可以促進我國科技發展,因此收集此類情報有百利而無一害。”

……。

另一份改進參謀部工作的建議中,莊繼華暗中把現在校軍參謀部進行擴編,現在的校軍參謀部只是一個師參謀部的規模,莊繼華把他擴編爲總參謀部,爲此他在現有的基礎上增設了兩個部門:後勤部、訓練部。

對於訓練部,他提出訓練部的工作就是制定並檢查全軍訓練標準,同時提出一份全軍訓練達標手冊,這個手冊是根據七連的訓練總結出來的,完全沒有前世的經驗。

在手冊中他規定了訓練要求,包括行軍、單兵戰術、班排戰術、刺殺、射擊達標成績、手榴彈投擲距離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另外還有山地作戰訓練手冊,這是對前段時間三營訓練的總結。

對於後勤部,莊繼華只是想把他納入參謀本部的管轄範圍之中,對現有的後勤處的工作進行調整。現有的校軍後勤處主要是負責把軍需物資運到前線,不過莊繼華又把醫院、軍工廠的管理納入後勤處中,在其中增加軍事裝備科和交通科,同時要求後勤處在戰時也要承擔組織支前隊的工作。

原本莊繼華還想把預備役寫進計劃中,可實行預備役必須有政斧行政部門的配合,對現在的黃埔來說,或者是對蔣介石來說超越了他的能力,因此莊繼華也就放棄了。

寫完這幾份文件之後,莊繼華又感到後怕,蔣介石喜歡搞特務統治的說法浮現在腦海,這讓他又想撕掉關於情報處的建議,可是如果有情報處對國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讓莊繼華難以取捨,幾番思想鬥爭之後,莊繼華嘆口氣,還是把文件放進文件夾中。

他來到蔣介石門外時,俞濟時攔住他告訴何應欽和周主任在裡面,讓他等會再來,莊繼華順手把文件放在俞濟時的桌上,讓他交給蔣介石,自己回去休息。俞濟時也沒有拒絕。

媽的,莊繼華感到自己怎麼象那種躲在黑暗角落專門策劃陰謀的人,心中有些悶悶不樂,回到房間,就往牀上一躺不管不顧的睡覺了。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的敲門聲把莊繼華驚醒,開門見是俞濟時,莊繼華睡眼朦朧的問他要做什麼,俞濟時責備道你怎麼睡着了,校長正等你。莊繼華咕噥說你拿兩天不睡覺試試。

隨後洗把臉,又對着鏡子整理一番才隨俞濟時去見蔣介石。莊繼華作這番動作時,俞濟時很理解的在一旁等候,蔣介石是非常注重軍容的人,不管是誰,衣衫不整去見他都要被訓斥。

“文革,你以後的報告要直接交給我,不要讓俞濟時轉交;俞濟時你也要記住,你不能看他的報告。”

莊繼華進屋後,蔣介石把俞濟時也同時叫進去,他們倆沒想到蔣介石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這個,兩人來不及思考同聲答應。然後蔣介石讓俞濟時出去守在門口,這段時間他不見任何人。

等俞濟時出去後,蔣介石才露出一絲笑容,對莊繼華說:“你坐。”“是”莊繼華說完就在旁邊的沙發上坐下,然後又補充說:“現在就稍息了。”蔣介石聞言也是一笑。

“你認爲情報處首先應該從那裡開始?”蔣介石問。

“學生認爲,欲治兵先選將,首先確定情報處長,然後招募情報員。”莊繼華心中一沉,心說看來傳言不差,你還真喜歡玩特務。

“這個先不忙談,先談地區,先從那個地區開始。”

“兩廣,目前廣州局勢複雜,未來廣西局勢走向不好確定,陳炯明逃到福建後,福建的實際控制者孫傳芳態度不明,未來幾個月裡,這些地方的變化將對革命產生重大影響。”莊繼華思索着自己對滇桂軍的分析。

“學生認爲滇桂軍在未來幾個月中件發生叛亂,參謀處應該進行平叛的戰場推演,部隊也應該進行平叛的政治動員,並進行一定的兵力部署。”

“嗯,你接着說。”蔣介石靠在椅子上面無表情。

“現在開始籌劃收集滇桂軍在廣州的軍事部署,從時間上來說已經很緊了,但難度卻不是很大,因爲楊希閔過於狂妄,一切行動幾乎都是公開進行,情報收集只是從微觀上驗證,不過這正好給情報處時間和學習的機會。”

“等平定楊希閔後,情報處的主要工作應該放在上海和武漢,從黃埔軍校和廣州各大學中挑選情報指揮員,進行短期培訓後送到上海、南京、武漢;設法讓他們進入各地軍閥的上層中進行活動,在敵人的內部發展情報員,如此1-2年後,我們在這三個地方就能形成可觀的情報網,對將來北伐將產生巨大的幫助。”

“文革,你在《士兵之友》和《革命青年》上發表的文章我都看過了。”莊繼華很詫異蔣介石爲何突然轉換話題,他摸不清蔣介石究竟想說什麼。

“你對革命陣營內部鬥爭的怎麼看?”蔣介石慢吞吞的說,眼睛微閉,似乎很隨意。

莊繼華背上的汗卻順着脊樑往下流,但他還是堅持說:“學生認爲,國共合作是國民革命的基礎,不容破壞,革命陣營內部矛盾應該政治解決,而不是採用武力。”

“我不是說的[***]。”

莊繼華心中一驚,不是[***]是其他人,自己想錯了,那會是誰?莊繼華腦中迅速回憶看過的文件,楊希閔、不會是他,如果是他蔣介石絕不會如此吞吞吐吐,應該是國民黨內的,胡漢民?不管軍只管政,與蔣介石厲害衝突不大;那麼誰呢?突然莊繼華想到胡漢民以代大元帥的資格任命蔣介石爲潮梅八縣善後督辦的事,蔣介石到現在也宣佈就任,難道是許崇智?可是許崇智與蔣介石的關係是鐵哥們,雖然政治人物翻臉比翻書還快,但之前沒跡象蔣介石與許崇智產生如此大的分歧。

“校長說的是….許…司令?”莊繼華低聲試探的問,見蔣介石沒否認,便有些放心了。

“許司令跟隨總理很長時間,與校長也有很深的關係;而且粵軍實力雄厚,沒有合適的借…理由恐怕不能輕率處置。”莊繼華斟酌道。

“不是我要對付他,是他要對付我。”蔣介石說着從抽屜裡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你看看吧。”

莊繼華拿過來取出信紙,見上面寫着:“介石吾弟:聞弟得潮梅八縣,兄不勝高興。東征以來,我粵軍將士奮勇作戰,始驅逐陳逆,恢復東江,弟志高遠,兄愧不及也;昔曰吾與弟無話不可言及,事無鉅細未與相瞞,今弟宏圖欲展,兄自當助力,潮梅八縣,弟自取去,兄不敢與聞,…。”

話說得很客氣,卻包含憤慨和諷刺,字裡行間暗指蔣介石謀奪潮梅八縣,是對許崇智的背叛。不過在莊繼華看來這封信最多也是發泄怨氣,還沒到決裂的程度,蔣介石如此緊張卻讓他不解。

“學生看來許司令這封信說明他對任命校長擔任潮梅八縣善後督辦不滿,但沒有到要對付校長的程度。”莊繼華說。

“文革,你不瞭解許司令,我這位大哥要對付某個人的話,肯定是一切都安排好了才動手。不能冒險,我要事先有所準備。”蔣介石坐直身體冷靜的向莊繼華解釋道。

莊繼華思考片刻後才說:“校長,滇桂軍叛亂在即,許司令多少算是革命陣營內的人,沒有明顯反跡,現在動手條件不成熟,不能現在動手,但可以預作部署。”

蔣介石點點頭,算是贊同莊繼華的話。

“學生建議,最好是校長當面與許司令說清楚,這潮梅八縣是胡漢民任命的,不是您要的;其實在學生看來這潮梅八縣也就是塊雞肋,校長的目標豈能侷限於此。許司令想要什麼,校長儘可以答應。”

“他會要什麼?”蔣介石皺眉問道。

“當然是稅收,”莊繼華想都沒想,然後又用嘲笑的口吻說:“也許還有縣級官員,校長都可以答應。許司令的思想還停留地盤、軍隊,更大的地盤、養更多的軍隊上,殊不知現在廣東已經變了,學生認爲平定楊希閔後,廣東的政治局面可能要變。”

“你認爲會怎麼變?”蔣介石剛聽到莊繼華說把稅收和地方官都讓給許崇智,心裡一陣肉痛,他也險要這些稅,黃埔校軍的經費實際上還是很困難的,棉湖大戰,取得這樣大的勝利,廖仲愷代表大元帥行轅的犒賞居然每個團只有1000大洋,平均每個士兵連一塊大洋都沒有,這要換支部隊,後面的仗就不要打了。

蔣介石從那時起就非常想有塊地盤,至少部隊不會這樣窘迫。所以這次回廣州就通過廖仲愷謀得潮梅八縣的善後督辦,他當然知道許崇智是非常想要這八個縣的,但他也要,只有不管這位許大哥了。沒想到許崇智居然給他寫來這麼封信,這讓他又有些擔心,要是許崇智與胡漢民聯手對付他和廖仲愷,恐怕他也只有再回奉化了。

“總理去世了,誰來繼承總理的位置呢?還有平定楊希閔後,再南征;廣東就基本安定了,我以爲應該成立國民政斧了,國民政斧成立後,各地稅收恐怕就要由政斧收回,到時候潮梅八縣的稅收也一樣要交回政斧,所以校長不用與他爭,他要就給他,一方面可以讓他鬆懈下來,另一方面可以讓外人知道,您和許司令還是一條心。”

莊繼華後面的話徹底解開了蔣介石的心中的猶疑。蔣介石心中豁然開朗,廣州政局肯定要變,不管是成立國民政斧還是重組大元帥府,自己都有可能向上走一步,這一步有多大,到時候恐怕還要靠許崇智爲他說話。

“好,就照你說的辦,明天我們去汕頭,見見許司令。”解開這個疙瘩後,蔣介石心情好多了:“文革,你說情報處的處長由誰來擔任?”

“這個,最好由校長定,學生不敢多言。”

“沒什麼,你說吧。”蔣介石現在很輕鬆,他們倆似乎都沒把滇桂軍放在眼裡。

“校長,這事不該學生多嘴。情報處長職位雖小,但關係重大,不但要才智超人,而且還要堅強忠誠。”莊繼華心裡不是沒有人選,周主任就是最好的人選,可是他不敢提。

“呵呵,你說得對,不過我有一個人選。”蔣介石笑着說。

“那就好,沒有其他事,我就回去睡覺了,爲了寫這些文件,我快兩天沒閤眼了。”莊繼華很放肆的打個哈欠。

“你不想知道那個人選是誰嗎?”蔣介石饒有興趣的問。

“反正不是我,讓那個人去煩心去。”

“錯了,我的人選就是你。”

莊繼華莫名奇妙的看着蔣介石,心說不是吧,我幹了,戴笠以後幹什麼。

(未完待續)

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天火(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三節 整編(四)第三節 整編(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五節 盟國(八)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三節 巧取(五)第三節 調整(四)第八節 天火(三)第三節 魅影(五)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五節 突擊(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辦學(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節 救亡(一)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亂起(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十節 偵察第五節 突擊(四)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蟄伏(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友人(二)第一節 返川(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起航(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三節 整編(四)第三節 會戰(二)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圈套(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七節 生機(一)第十節 虎嘯(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一節 諜影(三)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五節 積聚(七)
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三節 狙擊(四)第八節 天火(七)第一節 戰局(一)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三節 整編(四)第三節 整編(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五節 盟國(八)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三節 巧取(五)第三節 調整(四)第八節 天火(三)第三節 魅影(五)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五節 突擊(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辦學(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節 救亡(一)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會戰(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亂起(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十節 偵察第五節 突擊(四)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一節 蟄伏(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友人(二)第一節 返川(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節 起航(一)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三節 整編(四)第三節 會戰(二)第十二節 懸軍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圈套(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七節 生機(一)第十節 虎嘯(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一節 諜影(三)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七節 風波(七)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南線(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五節 積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