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辦學(三)

“…你們要記住,任何戰術條例都是根據部隊裝備制定的,不管是美軍還是德軍還是曰軍,他們的戰術條例都是根據他們的部隊裝備作出的,我們的戰術條例是根據我們的實際裝備作出的,但戰術的實施必須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來定……”

莊繼華蔣百里等人透過玻璃觀看教室裡的情形,一個身形瘦長的中年上校在講臺上娓娓而言,他發現了窗戶外觀察的人羣,立刻朝他們一瞪眼,蔣百里和莊繼華都沒說什麼,立刻離開,繼續沿着走廊向前走。

“…打仗打的就是一股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第一次進攻是最重要的,在進攻發起前,火力配置就是關鍵,所有支援火力要集中起來打擊一個點,而步兵要在最後一發炮彈落下後的三到五分鐘之內衝上敵人的陣地,否則火力掩護就是他孃的浪費彈藥。…”

旁邊的一間教室裡,一個帶着眼鏡的寬臉龐中校針對下面的學員們扯着嗓門大叫,莊繼華忍不住樂了,旁邊的蔣百里也忍不住笑了。

“文革,這就是從法國回來的那個廖耀湘?”傅常低聲問道,眼中透着疑惑不解,他這還是第一次到軍校中來,沒想到一來就看到一個敢當衆在課堂上罵孃的中校。

“嗯,”莊繼華點點頭,然後他就推門走進教室:“廖教官,你就說說三到五分鐘怎麼衝上敵人陣地呢?”

廖耀湘一看莊繼華進來了,立刻立正敬禮:“報告教育長,xx班正在上課,請指示。”

這個答話是莊繼華新規定的軍中問答,莊繼華舉手還禮:“廖教官,我的問題你還沒回答。”

“報告教育長,我的方法是衝擊部隊跟隨彈點衝擊,所以炮擊一結束,部隊就定能衝進敵人的陣地。”廖耀湘面不改色的說。

“那你想過沒有,這樣很容易傷到我們自己人嗎?”莊繼華嚴肅的問道。

“如果能儘快拿下敵人的陣地,這點代價值得。”廖耀湘面不改色的說:“教育長制定的三隊一組戰術雖然不錯,但失之於太緩。”

莊繼華點點頭,皺眉想了想又問:“如果沒有那麼多火炮呢?或者炮彈消耗殆盡了呢?”

廖耀湘一愣,然後才說:“如果這樣三組一隊不也一樣無法實施嗎?”

“怎麼不能實行?”莊繼華反問道:“突擊組、支援組、掩護組的組成是多樣化的,因地制宜的,掩護組並非一定要大炮才行,神槍手神投手機槍,也一樣可以提供掩護。”

“卑職明白了。”廖耀湘面不改色的說:“炮火掩護並非一定,火力掩護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莊繼華這才點頭,他轉身對教室裡的學員們說:“突破和突擊是有區別的,二者的側重點不一樣,突擊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突擊的時間;突破是對敵人既設陣地的攻擊,三組一隊也好,跟隨彈點也好,都是突破的有效戰術,但如何實施,怎麼實施,要由指揮官根據戰場形勢具體實施。”

莊繼華說完之後對廖耀湘說:“中校,繼續上課吧。”

說完之後,莊繼華轉身要走,沒想到背後卻傳來廖耀湘的聲音:“教育長,”莊繼華停下腳步轉身面對他,廖耀湘臉上的神色異常嚴肅:“請教育長以後在卑職上課時,不要再打斷卑職講課,有什麼問題,請在課後向卑職指出。”

廖耀湘的話讓課堂裡的學生緊張起來,在[***]中這是公然以下犯上,學生們都緊張的盯着莊繼華,看他怎麼回答,莊繼華點點頭:“你說得對,今天的事是我冒失了,我向你道歉。”

莊繼華說完之後規規矩矩的向廖耀湘行了個軍禮,廖耀湘依然舉手還禮,口裡還說着:“我接受你的道歉。”

“好!衝你這句話,我向校長保薦你爲上校。”莊繼華露出了微笑,然後轉頭對學員們說:“軍人就是要有剛正之氣,對與錯用不着拐彎抹角;軍人的武勇是從骨頭裡滲出來的,戰場上不怕死,不等於敢於指出上司的錯誤,這時更高級的勇敢,廖教官的這種品質值得你們學習。”

出門之後,莊繼華就遭到就遭到蔣百里的“恥笑”:“我一把沒拉住,你就跑進去了,我一看這個廖耀湘就知道,你完了。當年我在曰本和德國學習時,不管是誰都不能闖課堂,當堂老師會直接把你趕出課堂。”

似乎大家都喜歡看莊繼華吃癟,每個人度是樂呵呵的,嚴重笑了兩聲:“文革,你的運氣好呀,廖耀湘還給你留了面子,讓你把話說完了。”

“文革,你從那找來的這兩個老師,好像都挺有脾氣的。”孫震朝教室那邊看看。

“這兩人可不得了,一個美國佛吉利亞軍校的高才生,另一個是法國聖西爾軍校的高才生,可以說是學貫中西。來這裡當老師是屈才了,他們心裡憋着火呢。”莊繼華也不見怪,依舊樂呵呵的。

“德艹兄,你別小瞧了這所學校,這裡的教員大都來自海外留學生,大都學貫中西。”劉文輝淡淡的說。

學校的師資力量主要來自西南開發隊,蔣介石調來的教師不夠,莊繼華只好把藏在參謀部的那些寶貝貢獻出來了,參謀團併入西南開發隊後,孫元良也被他調到軍校,卻沒有讓他當教官,只讓他擔任教練部處長;貶來的蕭贊育卻被他放到後勤部,當洪君器的助手。

“真的?”這下連傅常也有些驚訝了。

“這所軍校是培養下級軍官的,戰爭一開始,中下級軍官傷亡會很大,這點人恐怕還不夠。”莊繼華心中其實是有點急的,現在已經三月底了,距離七月七曰就只有三個月了,軍校還沒正式開課。而且從今天的談話來看,軍隊的編制還得改,可這一調整編制,訓練就要重新進行,這也是件麻煩事。

“文革,你彆着急。”莊繼華的臉上雖然沒露出來,但蔣百里卻知道,他們三天的交流中,莊繼華就透露過,他判斷戰爭在今年爆發的可能姓很,蔣百里慢悠悠的說:“仗不是一兩年就能打完的。”

莊繼華苦笑下,不再言語,他也感到自己的情緒是有點外露,衆人繼續在學校裡“閒逛”經過辦公樓時遇上孫元良,孫元良似乎對他的新職務挺滿意,也加入到他們當中,一同“閒逛”。

對孫元良,莊繼華是有防備之心的,這個曾經的下屬的一些行爲傳到他耳中後,他再也不敢給他委以重任了,只好把他放在學校。

閒逛中,莊繼華對孫元良進行了敲打,告訴他教練部重要的是身教,要以當年的鄧主任爲榜樣,訓練要嚴,教練部的教官要以身作則。嚴重也順勢說了幾句,蔣百里卻不知道他們的心思,話裡話外卻在替孫元良分辨,認爲教練部的工作還是很得力的。

不過傅常、劉文輝不知道其中奧妙,當他們也看出來莊繼華和嚴重對孫元良有些意見,所以他們不言聲,孫震是孫元良的族叔,他有些納悶,不知道孫元良什麼時候得罪了莊繼華,現在想來,孫元良入川之後,莊繼華似乎沒怎麼與他聯繫,兩人的關係似乎不好。可以莊繼華的爲人來,這裡面肯定有原因,但當作這麼多人他也不好問,只好悶在心裡,待下來再問。可等他問時,孫元良卻顧左右而言他,孫震當然也就明白了。

四月初莊繼華下令對部隊編制進行調整,這次調整主要是針對火炮和重機槍,連上的重機槍全部取消,在營成立機炮排,機炮排四門八二迫擊炮,兩挺重機槍,反坦克火箭筒三具;每個連裝備三門六零迫擊炮;每個團成立一個炮兵連,裝備一二零迫擊炮八門,三七戰防炮五門;旅部成立炮兵營有七十毫米步兵炮六門,仿克虜伯七十五毫米山炮六門;師級成立炮兵團,下轄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十二門,成立輜重團,下轄汽車二十四輛和馱馬隊;軍炮兵團裝備105榴彈炮十二門,集團軍成立炮兵旅,下轄130加農炮和150榴彈炮各八門,汽車十六輛,輜重團汽車三十輛。

這番調整之後,部隊的火力削弱很少,但以師爲單位的部隊機動能力大爲加強,對後勤的要求也下降很多,象75mm榴彈炮在行軍時可以分解爲八個部件由騾馬運輸,也可以由人扛走;七十毫米步兵炮則是仿造的曰本九二步兵炮,七十五毫米山炮也可以拆卸成幾大塊,很輕鬆的就可以運走。

莊繼華盤點了一下自己手中的資本,兵工廠現在每月可以造中正式步槍四萬支,捷克式輕機槍五千挺,重機槍四千挺,火箭筒八百具,六零迫擊炮一千二百門,八二迫擊炮六百門,一二零迫擊炮六百門,七十五毫米榴彈炮兩百門,….150mm榴彈炮十門。

算來算去,莊繼華感到手中的本錢還是太少,可這種狀況暫時無法改變,只有等雲南的兵工基地建成之後纔可能有大的改觀。

編制問題我思考了很多,這次我查閱了很多資料,火炮口徑層次分明,要是還有問題,請罵的時候,輕一點。

(未完待續)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投敵(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曙光(七)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巧取(三)第三節 魅影(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九節 殤(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四節 戰鼓(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五節 盟國(三)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三節 魅影(三)第一節 挽弓(二)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六節 禍根(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二節 川軍(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五節 反攻(八)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節 狙擊(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一節 出兵(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四節 外交(五)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一節 陰謀(八)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四節 婚禮(二)第二節 交易(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節 會戰(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十九節 變計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一節 返川(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九節 殤(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
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投敵(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曙光(七)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巧取(三)第三節 魅影(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九節 殤(八)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四節 戰鼓(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五節 盟國(三)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三節 魅影(三)第一節 挽弓(二)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六節 禍根(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二節 川軍(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五節 反攻(八)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六節 和約(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節 狙擊(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一節 出兵(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四節 外交(五)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一節 陰謀(八)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暗戰(六)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四節 婚禮(二)第二節 交易(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節 會戰(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十九節 變計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一節 返川(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九節 殤(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