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子弟兵

火槍的研製算是基本定型下來,李峴把幾名學生與鐵器、火藥工坊的主管和工監召集在一起,宣佈將兩家工坊合併爲火器工坊,準備開始大規模批量生產後裝燧發火槍。預計興州火器工坊的規模最大,秦州冶鐵堡的火器工坊規模次之,另外韓城鐵坊也是準備開始生產製造火器。

這些年下來,李家在隴右和興元府所修建的水力工坊大約有一百一十餘家,而隴右各大家族也是有樣學樣,加起來修建了二百多家水力工坊,這讓隴右地區和漢中一帶的工商業變得十分發達,唯一的缺憾是棉花和羊毛、皮革等原料有些供不應求,這些年下來,累計已經上漲了三成以上。

李峴準備消減紡織工坊的數量,把其中的一部分改作機器以加工爲主的鐵器工坊。

向來對銅臭相當敏感的老劉立刻就發現了火器製造產業中的巨大商機,在李峴交待完事情後,立刻把他拉在了一旁,毫不避諱地說道:“這造火器呢,也算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現在國難當頭,某家也是不肯落於人後,願意將家裡的幾處工坊也讓出來,幫着造這火器。現在軍務緊急,自當是以全力生產武器爲要務。”

李峴斜着眼看了這不要臉的老貨一陣,最終還是咬着牙答應了下來。

“哪讓我家渺兒先回家來主持這事?”

“別,你家劉渺現在正在幹一項大事,我還是另外派人過去好了。”李峴連忙阻攔道,劉渺和趙江這一夥人現在正在全力搞蒸汽機的發明研究,可是不能輕易亂動。

在交待完組建火器工坊的事情之後,李峴也顧不上休息,拉着老劉就一起去了設在西縣南面定軍山腳下的興州軍營。李峴所組建的這支火槍部隊雖然只有三千人,但卻得到了興元府知府孫俟的全力支持,整個軍營的規模倒是不小,足以容納兩、三萬人在裡面吃住和訓練。這也是去年李峴爲什麼把隴右的一部分騎後安排在這裡進行訓練的一個原因。

這支大宋國唯一的成建制火器部隊也算是李峴的心頭寶貝,裡面隊官以上的軍官都可以算是他的嫡系出身,除了弟子就是族人和家將子弟。這纔是他最爲重視的一支親信部隊,普通士卒也是來源於自家莊園和他所主管的軍屯中的少年子弟,雖然平日裡訓練和管理十分嚴格,但待遇卻是隴右軍裡最好的,當然忠誠度也是最高的。

這些人當然是被李峴當作軍官來培養的。

火炮和火槍是完全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殺器,李峴當然不會輕易將它交到別人的手中。

“預備,放!”帶隊的軍官在手裡揮動着軍刀,高聲喊出口令。

“呯呯!呯呯呯!……”

靶場上硝煙瀰漫,槍聲震耳欲聾。

正在操演的一營火槍兵以隊爲行,列成交錯五排,輪流開火,這樣五輪劉射下來,第一隊完成射擊的人員又退後完成了裝彈,站到了前排,這樣能夠做到不間斷地輸出火力。兩輪齊射下來,在一旁觀操的李峴和劉法對於士卒們的表現還算是很滿意。

李峴對興州軍第三營指揮使趙洪點了點頭。

趙洪舉起手中的軍刀,大聲喊道:“全體準備,上刺刀!”

“嘩啦!”所有人在聽到命令後,從腰間拔出二尺來長的刺刀,卡套在了槍口上,長槍整齊地舉起,槍口的刺刀寒光閃閃,頓時變成了嚴陣以待的長槍兵。

“這玩意不錯,雖然槍桿是短了些,卻也能就和着對付騎兵。”老劉眯着眼睛評價了一句。他是在戰場上多年屍山血海裡搏殺過來的,作戰經驗絕對豐富,一眼就能看出這刺刀的妙用。有了這玩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住火槍兵的一些缺陷。

李峴笑了笑說道:“有了這玩意,大概有三名火槍兵就能頂住兩名騎兵的衝鋒,步軍就有了與那些草原人騎兵相抗衡的資本,只不過想要真正消滅他們,還得要騎軍出面。這火槍的槍管若是弄短一些,可以當做騎槍來裝備給騎兵。”

劉法斜着眼看向李峴:“你準備以這支隊伍爲基礎來擴大火槍兵的規模?”

李峴稍微猶豫了一下這才又點頭說道:“而且這支部隊現在只招收隴右各軍的子弟,老兵不要,只要二十歲以下的。這少年人心思單純,而且隴右地方民風彪悍,也只有這樣的少年才能值得培養出一支強軍出來。我們可以稱之爲子弟兵,這些少年子弟稍加調教,到了戰場上就是一些好漢,而且也最是忠心不過。”

劉法在聽了後略微搖了搖頭說道:“哼哼,少年人好騙嘛,怕是你正是看上了這點。老夫也不再說你什麼,反正能夠保着這隴右一地的百姓平安,某也算是爲朝廷盡心盡力了,以後的事你看着辦,別太過份了就成。”

李峴從一名軍官手裡要過了一杆鋼槍,然後伸出手掌拍了拍槍身說道:“有時候不過份不行啊,現在軍情正緊,就有人恨不得跳出來想奪我們的軍權,還想挑拔各軍之間的關係,想要孤立起隴右軍來。這些文人們啊,聰明人還是多,就是沒大用對地方。我現在呢,是儘量忍着,把一些不太可靠的傢伙都調到你們這邊來,防着西夏邊境,這也是避免直接與他們發生衝突。”

“你小子就又安了什麼好心?使的那些權謀手段當別人看不出來?別當大家都是傻子,只不過你現在控制了大家的武器供應,一些人輕易不願與你翻臉罷了。你以後就準備用這些火槍兵來替換他們不成?”

李峴舉起火槍來瞄準了一處遠處的木靶,然後又放下才繼續說道:“我沒想那麼遠,目前這些火槍兵拿來守城有餘,若是用來野戰尚有許多不足,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我現在是已經對趙官家和那幫文臣們徹底絕望了,他們是寧可向金人投降,也不願看到武將們掌權。只是現在因爲形勢的原因,不得不暫時退讓罷了。”

劉法又掃了一眼還在整齊列隊的興州軍,眼睛裡閃動了一下精光:“哦,老夫現在是有所明白,原來你是把希望放到了他們身上。反正是老夫將來也看不到了,隨你怎麼折騰!”

兩人則不再說話,李峴又登上點將臺,給興州軍一衆將士做了一次長篇訓話,這才宣佈演操結束。給大家畫座空中樓閣,構築一種前程似錦的假象是蠱惑人心最有效的手段,這些都是前世跟着領導那裡學來的,用來忽悠這些隴右純良的少年們讓李峴內心裡也是隱隱生出一些罪惡感。

“驅逐撻虜,還我漢家河山”的口號喊出來,更是讓這些少年人熱血澎湃,恨不能現在就能到了戰場上殺敵報國。

回到了軍營的節堂裡,老劉就忍不住搖頭嘆惜:“多好的孩子們吶,就這麼被你給忽悠傻了。”

李峴翻着白眼:“什麼叫給忽悠傻了,這叫拳拳赤子之心。民族大義,愛國精神,這些東西是特別值得大力弘揚的,要天天講,月月講,你看看那些投降金國的文人和軍卒們,哪裡還有半點廉恥可言!”

“哼,老夫是說不過你,這火槍兵你準備從哪裡招募?這隴右和興元府一帶可沒有多少青壯可用了,大家還要種地吃飯。”

李峴笑了笑:“咱們不是在宣和七年招募了三萬多隴右少年子弟從軍麼,現在也差不多可以一用了。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些子弟兵們到了戰場上卻是最爲好使。”當年他在老劉和趙隆兩人的支持下,招募了三萬多少年軍,現在這些部隊大部分被部署在湟州、蘭州和會州邊境一線用來防守西夏人的進攻,李峴早就是打算將這些子弟兵們裝備成火槍兵。

“哦,你倒是想的挺遠,是不是當初在金人南下前就預見到了會出現今天的局面?”

李峴看了看老劉,卻沒有再說話。

69、穎昌之戰(三)20、基業65、突襲河陽(一)8、 連營42、南逃49、西軍的衙內們71、風雲再起2、出逃(一)81、開拓24、商路55、西南80、右江道12、永樂城(三)35、猛將劉法(一)20、冶鐵工坊56、勳貴27、歸你了79、橫掃30、李峴的手稿80、右江道12、使幽州(四)61、統軍的和尚27、歸你了23、軍情73、入川78、濁浪(二)34、衛州城下50、喀羅川(三)68、求援劉法(三)25、雁門關前60、淮西(二)4、出逃(三)43、收復河東(一)47、文明的散播24、閒暇58、少府監34、沁河口保衛戰(三)72、朝廷裁軍19、南陽軍37、情歌61、淮西(三)70、娶親30、李峴的手稿30、喜事18、荊襄7、高陽關69、義軍61、統軍的和尚57、都作院19、部曲54、學宮與修橋47、決戰前12、永樂城(三)64、拉攏44、西風起二、股份26、太行義軍23、軍情15、決策2、出逃(一)72、投效6、 血夜(六)22、工業生產51、平靜53、戰後38、利益交換50、喀羅川(三)46、軍中事11、築城(二)20、基業四、呼倫之戰5、出逃(四)65、突襲河陽(一)27、收復疏勒(一)69、江州4、大軍初聚56、曲端43、收復河東(一)80、平方臘(三)43、無定河47、北地40、河東(一)61、暗流(二)50、沒有希望62、觀望21、準備八、流求68、安定83、少年從軍69、義軍71、學生們2、出逃(一)46、古浪寨79、濁浪(三)56、勳貴39、何灌之死(一)56、曲端13、青貯池38、文明的起點17、再見童貫
69、穎昌之戰(三)20、基業65、突襲河陽(一)8、 連營42、南逃49、西軍的衙內們71、風雲再起2、出逃(一)81、開拓24、商路55、西南80、右江道12、永樂城(三)35、猛將劉法(一)20、冶鐵工坊56、勳貴27、歸你了79、橫掃30、李峴的手稿80、右江道12、使幽州(四)61、統軍的和尚27、歸你了23、軍情73、入川78、濁浪(二)34、衛州城下50、喀羅川(三)68、求援劉法(三)25、雁門關前60、淮西(二)4、出逃(三)43、收復河東(一)47、文明的散播24、閒暇58、少府監34、沁河口保衛戰(三)72、朝廷裁軍19、南陽軍37、情歌61、淮西(三)70、娶親30、李峴的手稿30、喜事18、荊襄7、高陽關69、義軍61、統軍的和尚57、都作院19、部曲54、學宮與修橋47、決戰前12、永樂城(三)64、拉攏44、西風起二、股份26、太行義軍23、軍情15、決策2、出逃(一)72、投效6、 血夜(六)22、工業生產51、平靜53、戰後38、利益交換50、喀羅川(三)46、軍中事11、築城(二)20、基業四、呼倫之戰5、出逃(四)65、突襲河陽(一)27、收復疏勒(一)69、江州4、大軍初聚56、曲端43、收復河東(一)80、平方臘(三)43、無定河47、北地40、河東(一)61、暗流(二)50、沒有希望62、觀望21、準備八、流求68、安定83、少年從軍69、義軍71、學生們2、出逃(一)46、古浪寨79、濁浪(三)56、勳貴39、何灌之死(一)56、曲端13、青貯池38、文明的起點17、再見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