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收復疏勒(一)

青唐軍在兩千于闐國殘部騎兵的引導下,在新年前一舉收復了于闐王城,其後以于闐城爲據點,開始作着長期的休整。

自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原王朝就又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原屬於東突厥人的回鶻各部逐漸控制了西域和中亞大部地區。不過回鶻部落並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王朝,而是分別建立了高昌王國、于闐王國,而在中亞地區,遷徙於此的回鶻各部逐漸吞併葛邏祿各部,於五代初期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汗國——喀喇汗國。

喀喇在突厥語裡是“偉大”的意思,比如喀喇崑崙山的意思就是雄偉的崑崙山,只不過喀喇在突厥語裡還有“黑”的意思,華夏史書有時也稱喀喇汗王朝爲黑汗國。

喀喇汗王朝在建立之初,依然保守着回鶻人的傳統,篤信佛教,只不過在奧爾古恰克汗時期,其侄子薩圖克爲了爭奪王位,暗中投靠了信奉聖教的薩曼王朝,其後薩圖克依靠聖教的力量組建了自己的古拉姆近衛軍,並且在薩曼“志願軍”的援助下,以武力從信奉佛教的叔父手中奪取了王位。

其後,薩圖克自稱蘇丹,宣佈以聖教爲國教,建立起了一個****的王朝。

喀喇汗王朝在五代末期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先是與塞爾柱王朝一起瓜分了薩曼王國,其後,在巴格達、波斯和大馬士革遠道而來的“聖戰者”的增援下,於北宋年間一舉覆滅了信奉佛教的于闐王國。不過在其大舉進攻高昌國時,由於遼國派遣了三萬餘帳部族到天山一線進行增援,最終只佔領了伊麗河流域,便被止住了侵略的步伐。

大約在北宋仁宗年間,喀喇汗王朝分裂爲東西兩部分,實力大受損失,也失去了繼續擴張的能力。

“康大帥,你真的是準備與回紇人合作,滅掉喀喇汗國嗎?”

陳中年紀不大,但已經在青唐軍中呆了整整六年,是這支騎兵剛成立時就加入進來的老人。他也是當年李峴的親軍出身,所以與康泰、樑起兩位統帥說起話來比較隨便。在青唐軍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漢軍,其於的人馬主要來自於羌部和蕃部,另外還有一些從河西。肅北劫掠回來的回紇和韃靼青壯加入進來。

這支部隊打起仗來比較野蠻,但是軍官們還是以漢軍出身者爲主,以保持對整支部隊的控制力。

康泰搖了搖頭:“于闐人沒有與我們平起平坐的資格,他們只是我們的附庸。”

陳中愕然:“爲何?我們不是來於闐人的嗎?”

樑超伸出手指敲了敲地圖上的鴉兒羌河一帶,嗤笑了一聲說道:“于闐人只是個藉口而已,我們是來收復大唐的失地的!他們能聽話還好,若是敢生出異心……”他揮動了一下左手,做了一個砍殺的動作。

康泰也不理會樑超的說話,而是扭頭看向一旁站着的樑起:“喀喇汗的大軍走到什麼地方了?”

“啓稟將軍,敵人剛從鴉兒羌城(葉城)出動,離我們有五百餘里。”樑起答道。

“真特娘滴磨嘰,不如我們主動找上門去算啦!”樑超在聽了後,將手裡的一直襬弄着的一面旗標扔到桌子上說道。

康泰想了想:“也好,我們一舉拿下鴉兒羌城,看看能不能一舉把他們都趕出疏勒城!”

隨着作戰命令的下達,青唐軍再一次出發了,這一次他們沒有任何猶豫,大軍直接迎着喀喇汗大軍所來的方向,直趨藏桂堡。

經過在戈壁沙漠中數天的行軍,青唐大軍抵達桑株河沿岸的綠洲地帶。

桑株在藏語裡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這片綠洲是土蕃與突厥雜居之地,當地人篤信佛教,也有人認爲其名源於突厥語“桑斯株霍提”,意思是“異教徒的聚居地”。這裡距鴉兒羌城已經不足三百里,當天中午,青唐軍提前派出的斥候已經發回了消息,在西北方向大約六十里外發現了喀喇汗軍的主力,正向這一方向猛撲過來。

喀喇汗軍的數量大約在七萬人左右,不過康泰並沒有絲毫的猶豫,準備在這裡與敵人進行一場硬碰硬的決戰。

青唐軍停止前行,開始了緊張的部署。

保障後勤的輜重車隊和駝隊與火槍軍沿河而守,而軍陣的左右兩側則各有一萬由弓騎兵和槍騎兵所組成的突擊部隊保護側翼,並伺機反擊。青唐軍與于闐軍加起來也只有三萬六千餘人,在兵力數量處於劣勢,但作戰能力上,無論是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青唐軍都要遠遠超過了喀喇汗軍和“聖戰者”所組成的聯軍。

西亞的聖戰者縱橫中亞,憑藉的是用大馬士革鋼所打造的彎刀。大食人制作弓弩的水平遠不如東方人,否則也不會在百十年後被蒙古弓騎兵打得落花流水。而現在的青唐騎軍不僅戰馬要比另一世界稍晚一些的蒙古騎軍強壯,更是裝備了騎兵專用的短管火槍和鋼弩,這兩種武器對於缺少甲冑保護的中亞騎兵的殺傷是十分巨大的。

另外就是青唐軍還裝備有三十多門能夠發射散彈的榆木鐵炮。

從數量上來說,青唐騎軍比敵人少了將近一半,但在武器裝備方面,卻遠遠超出了對手數個等級。這是一場以質量對數量的較量,青唐軍能否將喀喇汗國的勢力逐出疏勒,一舉掌控古絲綢之路南線之地,就要在這場決戰後見分曉了。

到了半下午時分,喀喇汗聯軍的先鋒部隊已經離青唐軍拒守的桑株河岸已不足十里,他們也放緩了步伐,開始調整兵力、積蓄力量,康泰、樑超率青唐軍主力進入西域後的第一場華夏與改信聖教的突厥部族之間所進行的大戰緩緩地拉開了序幕。

喀喇汗國的騎兵在戈壁沙漠中揚起漫天的黃沙,如同一場可怕的風暴一般朝着綠洲方向滾滾而來,而青唐軍則守着並不寬的季節河一側,巍然屹立。主帥康泰立馬陣前,看樣子是不準備給敵人有飲水調整的機會。

數萬喀喇汗騎軍也列好陣形,緩緩向前而來,雙方的距離逐漸接近到了騎兵突擊的一里極限之內……

47、決戰前73、入川12、茫崖城57、太學78、濁浪(二)41、河東義軍(二)8、祭奠31、會州城下(二)48、沈深76、殲敵12、劉家九郎二、股份32、剿滅曹成(二)44、一羣和尚71、風雲再起3、 血夜(三)56、宗弼渡江9、 劉仲武71、穎昌之戰(五)14、使幽州(六)5、血夜(五)64、冬日23、積蓄16、北地7、 牧場12、使幽州(四)44、西風起16、北地73、安南27、收復疏勒(一)25、雁門關前54、于闐國79、平方臘(二)69、穎昌之戰(三)35、猛將劉法(一)33、沁河口保衛戰(二)27、收復疏勒(一)19、部曲52、整訓44、救援太原(三)59、火炮(二)27、歸你了4、大軍初聚24、商路21、見聞14、童大帥33、剿滅曹成(三)79、濁浪(三)53、戰後72、朝廷裁軍65、練軍(二)37、子弟兵52、躁動的冬日34、戰爭之前67、救援劉法(二)83、少年從軍二、股份67、杭州與興元83、進北庭32、突襲51、新的茶路45、紅城之下65、練軍(二)47、盛典55、西南57、都作院22、工業生產19、南陽軍61、農業時代24、商路10、使幽州(二)41、京玉關16、牧監10、使幽州(二)1、 知識很重要30、李峴的手稿79、濁浪(三)55、風波再起2、出逃(一)64、天兵天將50、喀羅川(三)75、背鍋67、太行寨38、文明的起點45、基地問題15、太子的危機53、戰後17、匠戶14、康王登基73、穎昌之戰(七)7、自立69、救援劉法(四)14、使幽州(六)1、 平遼事81、平方臘(四)9、聚議47、文明的散播80、平方臘(三)44、收復河東(二)五、北境
47、決戰前73、入川12、茫崖城57、太學78、濁浪(二)41、河東義軍(二)8、祭奠31、會州城下(二)48、沈深76、殲敵12、劉家九郎二、股份32、剿滅曹成(二)44、一羣和尚71、風雲再起3、 血夜(三)56、宗弼渡江9、 劉仲武71、穎昌之戰(五)14、使幽州(六)5、血夜(五)64、冬日23、積蓄16、北地7、 牧場12、使幽州(四)44、西風起16、北地73、安南27、收復疏勒(一)25、雁門關前54、于闐國79、平方臘(二)69、穎昌之戰(三)35、猛將劉法(一)33、沁河口保衛戰(二)27、收復疏勒(一)19、部曲52、整訓44、救援太原(三)59、火炮(二)27、歸你了4、大軍初聚24、商路21、見聞14、童大帥33、剿滅曹成(三)79、濁浪(三)53、戰後72、朝廷裁軍65、練軍(二)37、子弟兵52、躁動的冬日34、戰爭之前67、救援劉法(二)83、少年從軍二、股份67、杭州與興元83、進北庭32、突襲51、新的茶路45、紅城之下65、練軍(二)47、盛典55、西南57、都作院22、工業生產19、南陽軍61、農業時代24、商路10、使幽州(二)41、京玉關16、牧監10、使幽州(二)1、 知識很重要30、李峴的手稿79、濁浪(三)55、風波再起2、出逃(一)64、天兵天將50、喀羅川(三)75、背鍋67、太行寨38、文明的起點45、基地問題15、太子的危機53、戰後17、匠戶14、康王登基73、穎昌之戰(七)7、自立69、救援劉法(四)14、使幽州(六)1、 平遼事81、平方臘(四)9、聚議47、文明的散播80、平方臘(三)44、收復河東(二)五、北境